收藏 分享(赏)

第22章 抗高血压药.ppt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738706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8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章 抗高血压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22章 抗高血压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22章 抗高血压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22章 抗高血压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22章 抗高血压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7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与应急处理 学习目标 1.说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2.概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3.叙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 理的意义及原则 4.叙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 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急处理 措施 第1节 概述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概念与分级分类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监测、预警和报告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反应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特征 1.突发性 2.公共属性 3.危害的严重性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1.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3.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

2、件(级) 4.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 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 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 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 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3、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1)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 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 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 上的县(市)。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 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 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 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 (4)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1 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 地),有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 ,1周内发病

4、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 水平2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 未造成扩散。 (7 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 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 (8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9 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 现人员死亡。现人员死亡。 (10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100人人 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10例以上死例以上死 亡病例。亡病例。 (11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50人以人以

5、 上,或死亡上,或死亡5 5人以上。人以上。 (1212)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 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 感染或死亡。感染或死亡。 (1313)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 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 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 (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 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

6、)。 (3)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 及2个以上县(市),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 (4)一周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 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5)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6)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7)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8)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 (9)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1)腺鼠疫在

7、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 病例数未超过10例。 (2)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 。 (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4)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1.重大传染病疫情 2.群体不明原因疾病 3.重大食物中毒 4.职业中毒 5.其他严重影响 公众健康的事件 (1 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2 2)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3 3)核事故和放射事故)核事故和放射事故 (4 4)恐怖事件)恐怖事件 (

8、5 5)其他对公众健康可能造成)其他对公众健康可能造成 危害的突发事件危害的突发事件 第1节 概述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概念与分级分类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监测、预警和报告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反应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意义 1.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2.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蔓延 3.紧急救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受害公众 4.促进国家公共卫事业的发展 5.完善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法律法规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4.依靠科

9、学,加强合作 5.依法规范、保障健康 第1节 概述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概念与分级分类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监测、预警和报告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反应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包含四方面的工作内容 (1)通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有关突发事件资料,发 现突发事件的发生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评估突发事件发 生、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可能性。 (2)调查和跟踪可疑病例并进行辨认分析,评估疾病对公 众健康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监测治疗效果等。 (3)根据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将收集的资料转化为 有价值的信息,包括提出并

10、评估预防和控制措施。 (4)将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反馈,使得这些信息在 疾病预防控制中发挥作用。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种类 (1)传染病监测 (2)不明原因疾病和可能引起暴发流行的疾病及其相关症状等的监测 (3)卫生监测: 食品卫生(如食品、食源性疾病) 环境卫生(如水源污染、公共场所环境、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 职业卫生(如职业病、工作场所) 放射卫生(如放射源) 学校卫生(如饮水系统、食堂、运动场所等) 社会因素、行为因素等的监测 (4)境外传染病、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和染疫食品等的监测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 3.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的主

11、要原则 (1)时效原则: (2)规范原则: (3)安全原则: (4)开放原则: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连续性原则: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分类 (1)按时间分类 (2)按预警类别划分 近期预警:近期预警: 短期预警:短期预警: 中期预警:中期预警: 长期预警:长期预警: 无警用绿色表示,无警用绿色表示, 轻警用蓝色表示,轻警用蓝色表示, 中警用黄色表示,中警用黄色表示, 重警用橙色表示,重警用橙色表示, 特警用红色表示。特警用红色表示。

12、 选 定 目 标 分析评 估预测 结果 公 布 预 测 结 论 分 级 报 警 建 立 监 测 选 取 指 标 制 定 计 划 设置预警界限和信号 选定预警 时机 收集预警 外的信息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程序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方法 (1)确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目标 (2)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计划 (3)选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时机 (4)选取预警指标 (5)设置预警界限和预警信号 (6)建立预警指标体系的监测 (7)收集和整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外的信息资料 (8)分析、评估预警结果 (9)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

13、件预测结论,并适时进行报警。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注意事项 (1)以调查研究来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的目 标和任务 (2)客观而科学地取舍由广泛收集而获得的资料 (3)在系统分析中建立资料数据库 (4)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 (5)预测结果不能轻易外传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 1.按照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 告管理规范(2003版)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信息报告包括 (1)重大传染病疫情 (微型计算机硬件及应用 n 电气工程学院 n 刘志雄 n18971202697 zxliu n3教4楼电气信息与控制研究所417室 单片

14、机学习网站(部分) 1. “学习单片机” WWW 2. “单片机基地” WWW 3. “PIC单片机” WWW 4. “中国单片机世界” WWW 5. “单片机资讯网” WWW 6. “微控设计网” WWW 7. “C8051F网络” WWW 8. “华工单片机科技网” WWW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说明 n1. 考试方式:闭卷,120分钟. n2. 成绩评定方法:考试成绩(100分)占总成绩的60%,平时 成绩(100分)(主要是作业 实验)占总成绩的40%. n3. 每人准备一个作业本. n4. 主要参考书: n(1)教材 n(2)赵德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n(3

15、)刘瑞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n(4)张友德,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n(5)陈连坤,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微型计算机硬件及应用 n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n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 n第3章 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n第4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n第5章 半导体存储器 n第6章 定时器及应用 n第7章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n第8章 单片机系统扩展及接口 n第9章 MCS-51的串行通讯 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 n电子计算机是一种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机器,它具有记 忆,判断和运算能力,能

16、模仿人类的思维活动,代替人的部分 脑力劳动,并能对生产过程实施某种控制,等等. n1946年,美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经历了电 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超大集成电路等阶段,现在进入第 四代,一般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等五 类. n就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来说,微型机与其他几类计算机并 无本质区别,只是在体积,性能和应用范围方面有所不同. n本章主要介绍微机的基础知识,组成原理,以及单片机的产 生,发展和应用,为后续几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1.1 计算机中的数制及数的转换 n1.1.1 计算机中的数制 n数制: 是指数的形式,是人们利用符号计数的一种科学方法. 常用的有

17、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 n1. 十进制(Decimal) n主要特点: (1) 有09十个不同的数码,作为基本符号. n(2) 逢10进位. n(3) 统一表示形式: n式中: i表示数中任意一位,是一个变量,ai表示第i位的数码,n 为该数整数部分的位数,m 为小数部分的位数. 例: 123.45=l102+2101+3100+410-1+510-2 1.1 计算机中的数制及数的转换 n2. 二进制(Binary) n主要特点为: (1)它共有0和1两个数码,二进制数都由它们 组成. n(2) 基数是2,是逢2进1的进位原则. n10110.11B=22.75 n二制的一般表达

18、式: n NB=bn-12n-1+bn-22n-2+b020+b-12-1+ n B二制(Binary)的英文写,表示采用的是二制 的数方式;n表示二制数的的位数;bn-1表示 二制数第n-1位的 。 1.1 计算机中的数制及数的转换 n3. 十六进制(Hexadecimal) n主要特点为: (1)它有0,1,2,9, A,B,C,D,E,F等十六个数码. n(2) 基数是16,进位计数为逢16进1. n十六制的一般表达式:H=hn-116n-1+ hn-216n-2+ h0160+ h-116-1+ n H是十六制(Hexadecimal)的英文写,表示 采用的是十六制的数方式;N表示用十

19、六制 数的的位数;hn-1表示十六制数第n-1位的 。 1.1 计算机中的数制及数的转换 n二进制的缺点:阅读和书写困难.采用十六进制可以大大减 轻阅读和书写二进制数时的负担. n例如: 11011011B=DBH n为了区分数制,数的后面要用大写字母写出数制的标志,二 进制用B,如:00110011B.十六进制要用H,例如:00FFH. n1.1.2 计算机中数制间的转换 n1. 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间的转换 n(1)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只要把欲转换的数按权展 开后相加即可. n(2)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nA 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除2取余,倒序排列法” nB十进制小数转换

20、成二进制小数:”乘2取整,正序排列法” 1.1 计算机中的数制及数的转换 n2. 十六进制数和十进制数间的转换 n(1)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把十六进制数按权展开后 相加. FFH=255 n(2)十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nA 整数: “除16取余法”. 例如: 100=64H nB 小数: “乘16取整法”. 例如: 0.761 718 75=0.C3H n3. 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的转换 n(1)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四位合一位法”.例如: n 01011010B=5AH n(2)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四位展开,连成一体”. n例如:BCH=10111100B 1.2

21、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n在计算机中,小数和整数都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但对小 数点,通常有定点和浮点两种表示方法. n小数点采用定点表示法的称为定点机,采用浮点表示法的 叫做浮点机. n1.2.1 定点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n在定点计算机中,二进制数的小数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小 数点可以固定在数值位之前,也可以约定在数值之后.前者 称为定点小数计算机,后者叫做定点整数计算机. n1. 定点整数表示法 n小数点位置被固定在数值位之后. n优点: 运算规则简单.缺点:表示的数的范围小. 1.2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n2. 定点小数表示法 n小数点的位置被约定在数值位之前.因此,这种计算机在实 际计

22、算前应先把参加计算的二进制整数按适当比例替换成 纯小数,计算结束后再按同样的逆比例替换后输出. n1.2.2 浮点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n小数点的位置是浮动的,不固定的. n一个浮点数N由阶码和尾数两部分组成.阶码部分包括阶符 和阶码,尾数部分由数符和尾数组成. n其中Pf为阶符,Pf=0表示为正,Pf=1表示为负;Sf为数符,Sf=0 表示为正数,Sf=1表示为负数. Pf 。 Sf 。 1.2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n浮点法的优点:数的表示范围大.缺点:运算规则复杂,通常要 对阶码和尾数分别计算. n1.2.3 二进制数的计算 n大部分计算机采用定点整数表示法 n1. 算术运算 n(1)加法运

23、算 n(2)减法运算 n(3)乘法运算 n(4)除法运算 n2. 逻辑运算 n逻辑与,逻辑或,逻辑取反,逻辑异或等. 1.3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形式 n1.3.1 机器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 n机器数是指数的符号和值均采用二进制的表示形式. n原码、反码和补码是机器数的三种基本形式,它和机器数 的真值不同. n1. 原码(true form) n定义:机器数的原码为最高位为符号位,其余位为数值位,符 号位为0表示该数为正数,符号位为1表示它是负数. n例如:X=+1010B Y=-1010B nX原=00001010B Y原=10001010B n+0原=00000000B -0原=1000000

24、0B n原码在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时特别方便. 1.3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形式 n2. 反码(ones complement ) n(1)正数的反码和原码相同. n(2)负数的反码的符号位和负数的原码相同,数值位是它的 数值位的按位求反. n例如: X=+1101101B Y=-0110110B n X原=01101101B Y原=10110110B n X反=01101101B Y反=11001001B n3.补码(twos complement ) n(1)正数的补码和原码相同. n(2)负数的补码是其原码求反加1. n例如:X=+1010B Y=-01010B nX原=00001010B Y

25、原=10001010B nX补=00001010B Y补=11110110B 1.3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形式 n4. 补码的符号扩展 n补码数的符号扩展可以定义为一个n位补码数扩展为2n位 补码数,只要把符号位向左扩展n位,其值不变. n1.3.2 补码的加减运算 n(1)补码的加法运算 X+Y补=X补+Y补 n n(2)补码的减法运算 X-Y补=X补+-Y补 n两数之差的补码等于两数补码之和. n上述运算表明:补码加法可以将减法运算化为加法来做. 1.4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编码 n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数,因此键盘上所有数字,字母和符 号必须事先为它们进行编码,以便于计算机对它们加以识 别,存储

26、和传送. n1.4.1 BCD码和ASCII码 nBCD码(Binary Coded Decimal,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 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n1. BCD码 8421码, 2421码, 余3码, 格雷码等. n(1)8421码 一种采用4位二进制数来代表十进制数码的代 码系统. n0000B-0,0001B-1,0010B-2,0011B-3,0100B- 4, n0101B-5,0110B-6,0111B-7,1000B-8,1001B- 9, n00010000

27、B-10 1.4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编码 n(2)BCD码的加法运算 n计算机先按二进制数进行运算,然后进行十进制调整. n原则如下:若和的低4位大于9或低4位高4位向发生了进位, 则低4位加6修正;若高4位大于9或高4位的最高位发生了进 位,则高4位加6修正. n例如: X=48, Y=69, 试分析BCD的加法过程. n(3)BCD减法: 变成补码的加法进行计算. n例如: X=51, Y=28, 试分析BCD的减法过程. n2. ASCII码 n诞生于1963年,由7位二进制编码构成,共128个字符编码, 如书上附录A. 1.4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编码 n1.4.2 汉字的编码 n两类:

28、汉字输入法编码, 汉字内部二进制编码. n输入编码:五笔字型编码,汉语拼音编码等数百种. n计算机内部编码: 电报码,国标码,区位码等. n1.4.3 检验码编码 n作用:用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n欲发送的信息应首先按照某种约定规律编码成检验码,使 有用的信息加载在检验码上进行传送;接收端对接收到的 检验码按约定规律的逆规律进行解码和还原,并在解码过 程中去发现和纠正因传输过程中的干扰所引起的错误码位 . n1. 奇偶检验码编码 n又称奇偶校验,是一种只有一位冗余位的检验码编码方法. n作用:常用于主存校验和信息传送. 1.4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编码 n奇偶校验分为两种:奇校验和偶校验. n奇

29、校验:奇校验的约定编码规律要求编码后的检验码中”1” 的个数(包括有效信息位和奇校验位)保持为奇数. n偶校验:偶校验则要求编码后的校验码中”1”的个数(包括有 效信息位和偶校验位)保持为偶数. n例如:奇校验 奇校验位 有效数位 n A= 1 100 0001B n B= 1 100 0010B n C= 0 100 0011B n接收端奇偶校验电路只要判断每个字节中是否有奇数个”1” (包括奇偶校验位)就可以知道信息在传送中是否出错. n2. 海明码编码(略) 1.5 单片微型计算机概述 n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微机的一个 重要分支,简称单片机,又称为微 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30、. n1.5.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n所谓单片机,是在一块晶片上,把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包括CPU, ROM, RAM, I/O接口,定时器/计 数器,中断系统,A/D, D/A等全部 集成起来形成的. n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如右图所示. n1. 存储器 n2. CPU(中央处理器) n3. 内部总线 n4. I/O接口和特殊功能部件. 1.5 单片微型计算机概述 n1.5.2 单片机的基本原理 n1.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程序编制 n指令码( Instruction Code) n操作码(Operation Code) n地址码(Address Code) n指令系统(Instruction Sy

31、stem, Instruction Set ) n编程(Programming) n2. 单片机执行程序的过程 n单片机执行程序的过程如图所示. n7405H MOV A, #05H ; A05H n240AH ADD A, #0AH; A 5+10 n80FEH SJMP $ ;停机 n以上是双字节指令 1.5 单片微型计算机概述 n1.5.3 单片机的分类和发展 n1974年,美国仙童(Fairchild)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单片 机F8. n1. 单片机的分类 n(1) 4位单片机: 控制功能较弱,常用于计算器,智能单元,家 用电器中的控制器. n(2) 8位单片机:控制功能较强,品种

32、最为齐全. Intel MCS- 51, Philips 80C51, Motorola M6805, Microchip PIC, Atmel AT89等等. n(3) 16位单片机:功能强大,运算速度快. Intel MCS-96, Motorola M68HC16等等. n(4) 32 位单片机:功能极为强大,运算速度极高. Motorola M68300, ARM 系列等等. 1.5 单片微型计算机概述 n2. 8位单片机的市场前景 n3. 8位单片机的新发展 n(1) CPU功能增强 n(2) 内部资源增多 n(3) 引脚的多功能化 n(4) 低电压和低功耗 n1.5.4 典型单片机性能概览 n1.5.5 单片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n习题与思考题 n1-16, 1-19, 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行业 > 西医常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