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词汇表3-6岁应掌握的词汇.doc

上传人:小李 文档编号:3495537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汇表3-6岁应掌握的词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词汇表3-6岁应掌握的词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词汇表3-6岁应掌握的词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词汇表3-6岁应掌握的词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词汇表3-6岁应掌握的词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O22H2O2Na2O2=4NaOHO22CO22Na2O2=2Na2CO3O2SO2Na2O2=Na2SO4【题源信息】1molNa2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该结论常用在考查NA的题目中。Na2O2与CO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应先考虑Na2O2与CO2的反应。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注意相关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如将Na2O2投入Na2S、Na2SO3、NaI、FeSO4等具有还原性的溶液中)。Na2CO3Na2CO32HCl(过量)=2NaClCO2H2ONa2CO3HCl(不足)=NaClNaHCO3Na2CO3CO2H2O=2NaH

2、CO3Na2CO3Ca(OH)2=CaCO32NaOH【题源信息】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生成NaHCO3,然后是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两者滴加的顺序不同,产生的现象也不同,这就是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Na2CO3溶液和盐酸的原理。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NaHCO3NaOH=Na2CO3H2O2NaHCO3Ca(OH)2(不足)=Na2CO3CaCO32H2ONaHCO3Ca(OH)2(过量)=CaCO3NaOHH2O【题源信息】a不能用常压下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备NaHCO3晶体,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与NaHCO3。

3、b在书写碳酸氢盐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要特别注意两者量的相对多少。c吸收CO2气体中的HCl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需用饱和NaHCO3溶液。NaOH2NaOHH2SO4=Na2SO42H2OCO22NaOH(过量)=Na2CO3H2OCO2(过量)NaOH=NaHCO3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可能是Na2CO3、NaHCO3或两者的混合物,可根据Na和C守恒法确定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产物。2Mg的反应(1)在CO2中燃烧2MgCO22MgOC(2)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3MgN2Mg3N22MgCO22MgOC【题源信息】a此反应在高考中是一个热点反应,主要出

4、现在推断题中,是由金属单质作反应物生成非金属固体单质的置换反应。b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常温下镁在空气中与O2反应生成一层坚固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所以金属镁有抗腐蚀性。3Al及其化合物的反应(1)铝片产生氢气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题源信息】铝单质是中学化学中典型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金属单质,这常作为高考中物质推断题的“题眼”。(2)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4Al3MnO23Mn2Al2O3【题源信息】a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高考实验考查的热点。主要操作是先铺一层KClO3,插上镁条,然后点燃

5、镁条。b注意铝热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唯一一个金属单质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的置换反应。c该反应形式常在无机框图中出现,注意反应条件(高温)及信息(铝热反应)。(3)Al2O3的反应(两性)Al2O36HCl=2AlC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题源信息】由此可知Al2O3是一种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两性氧化物。(4)Al(OH)3的反应(两性)Al(OH)33HCl=AlC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题源信息】由以上反应可知,Al(OH)3是一种既溶于酸又溶于碱的白色沉淀,这是高考推断题的常见“题眼”。(5)铝盐的反应铝盐与氨水反应

6、Al33NH3H2O=Al(OH)33NH【题源信息】a不管氨水是否过量,都会发生此反应,Al(OH)3不溶于过量的氨水。b此反应常用于制备Al(OH)3。偏铝酸盐的反应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加盐酸NaAlO2HClH2O=Al(OH)3NaCl(少量盐酸)NaAlO24HCl=AlCl3NaCl2H2O(足量盐酸)【题源信息】向偏铝酸盐中逐滴滴加过量盐酸的实验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向偏铝酸盐中通入CO2Al(OH)3不溶于碳酸2AlOCO23H2O=2Al(OH)3CO(少量CO2)AlOCO22H2O=Al(OH)3HCO(足量CO2)偏铝酸盐与铝盐反应Al33AlO6H2O=4

7、Al(OH)3【题源信息】aAl3与AlO不能大量共存。b此反应是一种最节省原料的制备Al(OH)3的方案。4铁及其化合物的反应(1)铁单质3Fe2O2Fe3O4FeSFeS2Fe3Cl22FeCl33Fe4H2O(g)Fe3O44H2Fe2H=Fe2H2(酸为非氧化性酸)Fe4HNO3(稀)=Fe(NO3)3NO2H2O(铁适量)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铁过量)FeCuSO4=CuFeSO42FeCl3Fe=3FeCl2【题源信息】Fe与O2、H2O(g)反应的产物都是Fe3O4而不是Fe2O3,Fe与Cl2反应时生成FeCl3,与S反应时生成FeS,说明C

8、l2的氧化能力大于S的。常温下,Fe、Al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但加热后继续反应。(2)铁的化合物FeCl22NaOH=Fe(OH)22NaCl4Fe(OH)2O22H2O=4Fe(OH)32FeCl2Cl2=2FeCl3Fe33SCN=Fe(SCN)3FeCl33H2O(沸水)Fe(OH)3(胶体)3HCl(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铁发生吸氧腐蚀生成铁锈【题源信息】FeCl2溶液与NaOH溶液在空气中反应的现象变化,常用于物质推断。向Fe2溶液中加入硝酸、KMnO4、氯水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时,溶液会出现浅黄绿色棕黄色的颜色变化,该现象可用于Fe2的初步检验。制备Fe(OH)2的方法很多,原

9、则有两点,一是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须提前除去,二是反应过程中必须与O2隔绝。Fe3的检验方法较多,如观察溶液颜色法(棕黄色)、NaOH溶液法(生成红褐色沉淀)、KSCN溶液法(生成红色溶液),前面两种方法需溶液中Fe3浓度较大时才适用,最好也最灵敏的方法是KSCN溶液法。Fe2的检验可采用加入KSCN溶液后再加入氧化剂的方法。5铜及其化合物的反应(1)铜单质的反应与非金属单质反应2CuO22CuO2CuSCu2SCuCl2CuCl2在潮湿空气中被锈蚀生成铜绿2CuO2H2OCO2=Cu2(OH)2CO3与酸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3Cu8HNO3(稀)=3Cu(NO3)2

10、2NO4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铜的重要化合物黑色氧化铜高温分解生成红色氧化亚铜4CuO2Cu2OO2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生成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CuSO45H2OCuSO45H2O【题源信息】铜作为不活泼金属的代表,高考常考查:a铜单质的化学性质;b.铜的化合物在反应中的颜色变化;c.CuSO45H2O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解反应的简单计算。(2)4H2Fe3O43Fe4H2O(与其他铁的氧化物反应也可)2Fe2HClOH=2Fe3ClH2O(3)稀硫酸、KMnO4溶液取适量D固体于小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硫酸使固体完全溶解,将所得溶液滴入盛有KM

11、nO4溶液的试管中,KMnO4溶液褪色【题型解读】本题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转化。此类试题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等知识于一体,具有考查知识面广、思维容量大、试题区分度高等特点,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转换、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一直是高考命题专家的“宠儿”。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突破口”,可从物质的特殊颜色、特征性质、特殊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如连续氧化关系、三角关系、置换反应等)、特征数据、工业生产信息等方面进行分析,准确找出“突破口”,继而完成其他物质的推断。高考化学复习必背知识点(二)(二)非金属元素的反应1卤素单质的反应(

12、1)氯气的制备实验室制法 工业制法这两个反应考查较为频繁,考生需引起重视。(2)氯气与亚铁盐的反应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Cl2Cl2=2FeCl3【题源信息】a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b此反应常用于检验Fe2。由于Fe2不能直接检验,只有将Fe2与Cl2反应生成Fe3,然后再检验。(3)氯气溶于水a新制氯水中含有H、Cl、ClO、OH、Cl2、HClO、H2O。b氯气溶于水,但难溶于饱和食盐水,故可将含HCl气体杂质的氯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以除去HCl,这一点在综合实验中常会涉及,需注意。(4)次氯酸见光分解【题源信息】a次氯酸可作强氧化剂,杀菌消毒,还可作漂白剂。b

13、新制氯水要避光保存。(5)与漂白粉相关的反应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此反应用于工业制漂白粉)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这些反应是漂白粉失效的原理)(6)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2NaOHCl2=NaClONaClH2O此反应说明了Cl2作为尾气时,吸收剂应用NaOH溶液,这个会在实验综合题中出现,需注意。(7)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将新制氯水注入盛NaBr或NaI溶液的试管中Cl22NaBr=Br22NaClCl22NaI=I22NaCl反应可用于验证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2氧族元素的反应(1)H2O2的不

14、稳定性a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其中氧元素为1价,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并且以氧化性为主,用作漂白剂、消毒剂。b此反应是实验室制取O2的一种方法。(2)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3)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浓)CuSO42H2OSO2【题源信息】此反应是高考考查性质实验的热点,要注意两点:a.实验中溶液的颜色变化,由无色到蓝色;b.SO2的检验: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品红溶液恢复颜色。随着反应进行,溶液变稀,反应无法再进行。但加入酸液,反应继续进行。注意该考点在阿伏加德罗常数中会考查转移的电子数,会在计算题中计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等。(4)碳与浓硫酸的反应C2H2SO4(浓)2H

15、2OCO22SO2【题源信息】此反应是高考考查性质实验的热点,要特别注意实验中检验SO2和CO2时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必须先用品红溶液检验SO2,并确定SO2除尽后,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3氮族元素(1)氮气及氧化物2NOO2=2NO22NO2=N2O43NO2H2O=2HNO3NO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题源信息】氮的氧化物和O2、水反应的计算可根据反应物相对量的多少判断剩余气体,但无论什么情况,剩余气体都不是NO2。NO、NO2具有氧化性,能与NH3反应生成N2和H2O。(2)氨与铵盐NH3H2O=NH3H2O=NHOHNH3HCl=NH4Cl

16、4NH35O2=4NO6H2ONH4HCO3NH3H2OCO2【题源信息】铵盐的分解反应常出现在框图推断题中,若某种物质受热分解的产物均为气体,可猜想该物质可能是碳酸氢铵或碳酸铵。在综合探究题中也会与Na2O2结合考查NH3的催化氧化实验等。铵盐与碱反应主要用于实验室制备NH3或检验溶液中的NH。(3)硝酸4HNO34NO2O22H2OCu4HNO3(浓)=Cu(NO3)22H2O2NO2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C4HNO3(浓)CO24NO22H2O【题源信息】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的,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的两个反应中硝酸均没有全部作氧化剂。铜与浓硝酸反应时在

17、试管内就能看到红棕色的NO2,而与稀硝酸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才能看到红棕色气体。4硅及其化合物(1)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SiO22CSi2CO【题源信息】a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单质硅。b此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唯一的同主族非金属固体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2)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题源信息】由此反应可知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3)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题源信息】a雕刻玻璃原理;b.实验室中氢氟酸的保存。【样题2】从固体混合物A出发,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G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溶液H的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

18、色钴玻璃片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物A的成分为_(填化学式,下同),气体C为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操作的名称是_,在操作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是_。在得到固体D时,必须进行洗涤、干燥等操作,洗涤固体D的目的是_。(5)在实验中,要获得干燥纯净的黄绿色气体F,可以将它通过图中的装置,其中试剂瓶中盛放的是_(填物质名称,下同),试剂瓶中盛放的是_。(6)实验中必须吸收多余的气体F,以免污染空气。图是实验室用NaOH溶液吸收气体F的装置,为防止倒吸现象,合理的装置是_(填序号)。解析根据框图中的转化关系及框图中的特殊反应现象进行推断。向溶液E

19、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G为AgCl,溶液H的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证明H为KNO3,F为黄绿色气体,即可推出F为Cl2,然后采用逆向推理得出混合物A为KClO3和MnO2的混合物,C为O2,B为KCl和MnO2的混合物,溶于水后,通过过滤得到固体D(MnO2)和溶液E(KCl)。分离MnO2固体和KCl溶液,操作应为过滤操作,所使用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和玻璃棒。洗涤固体D是为了除去MnO2表面上吸附的K、Cl。制得的Cl2中混有HCl、H2O(g),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硫酸进行干燥。用NaOH溶液吸收Cl2时,容易发生倒吸,不能将导管

20、直接插入NaOH溶液中,可选用装置防止倒吸。答案(1)KClO3、MnO2O2(2)KClAgNO3=KNO3AgCl3)MnO24H2ClMn2Cl22H2O(4)过滤漏斗、烧杯和玻璃棒除去MnO2表面上吸附的K、Cl(5)饱和食盐水浓硫酸(6)【题型解读】本题综合考查了氯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氯气的净化、尾气吸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体现了考试大纲中综合应用层次能力的要求。近几年高考中对氯及其化合物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为主线设置综合推断题,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融于其中;二是以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为载体,综合考查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氯气的性质、Cl的检验方法

21、、氯水的成分及性质等。解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HClO具有漂白性;将Cl2通入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不是因为HClO的漂白性,而是发生反应:2NaOHCl2=NaClNaClO,使溶液的碱性减弱;Cl2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Fe、Cu反应时,只能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如FeCl3、CuCl2等;ClO、Cl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ClOCl2H=Cl2H2O,故两者不能大量共存于酸性溶液中。八常错易混常错点1.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

22、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常错点2.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常错点3.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

23、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常错点4.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常错点5.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L,也可能不是22.4L。常错点6.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

24、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Lmol1。常错点7.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辨析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常错点8.在进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忽视溶液体积的单位。辨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cm3,在进行换算时,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常错点9.由于SO2、CO2、N

25、H3、Cl2等溶于水时,所得溶液能够导电,因此错误地认为SO2、CO2、NH3、Cl2等属于电解质。辨析(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否则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常错点10.错误地认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辨析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的大小有关。常错点11.错

26、误地认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越多,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越多,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辨析氧化性的强弱是指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得电子即氧化性越强,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常错点12.错误认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一定不发生反应。辨析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a2SO3H2SO4=Na2SO4SO2H2O,此反应中H2SO4表现强酸性。常错点13.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成的。辨析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如H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常错点1

27、4.错误地认为元素的种类数与原子的种类数相等。辨析(1)同一种元素可能由于质量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原子的种类数要大于元素的种类数。(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Na、F等。常错点15.错误地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辨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主族元素有H,属于非金属元素。常错点16.错误地认为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辨析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种作用,离子键是这两种作用综合的(平衡)结果。常错点17.错误地认为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辨析(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能称为共价化合物;(2)离子化合

28、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如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NaOH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常错点18.错误地认为增大压强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辨析(1)对于只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体系,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2)对于恒温恒容条件的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若向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体系的压强增大,但是由于各物质的浓度没有改变,故反应速率不变。(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是引起气态物质的浓度的改变才能影响反应速率。常错点19.错误地认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就会增大。辨析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只有改变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才会增大,改变浓度和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不变。常错点20.错误地

29、认为放热反应或熵增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辨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是GHTS,仅从焓变或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准确的。常错点21.错误认为任何情况下,c(H)和c(OH)都可以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辨析KW与温度有关,25时KW11014,但温度变化时KW变化,c(H)和c(OH)不能再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常错点22.错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水电离出的c(OH)和c(H)也不相等。辨析由水的电离方程式H2OOHH可知,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和c(H)总是相等的,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常错点23.酸、碱、盐溶液中,c(OH)或c(H)的来源混淆。辨析(1)酸溶液中

30、,c(OH)水电离c(OH)溶液;碱溶液中,c(H)水电离c(H)溶液。(2)盐溶液中,若为强酸弱碱盐,c(H)水电离c(H)溶液;若为强碱弱酸盐,c(OH)水电离c(OH)溶液。常错点24.错误认为只要Ksp越大,其溶解度就会越大。辨析Ksp和溶解度都能用来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但是只有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度的大小;若是不同的类型,需要计算其具体的溶解度才能比较。常错点25.错误地认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辨析判断原电池的电极要根据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具体反应分析,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如在MgA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Mg为负极,而在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Al作负极,因为Al可与NaOH溶液反应,Mg不与NaOH溶液反应。常错点26.在电解食盐水的装置中,错误地认为阳极区显碱性。辨析电解食盐水时,阴极H放电生成H2,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OH浓度增大,阴极区显碱性。常错点27.错误地认为钠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在适量或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辨析钠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将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生成Na2O,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