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37∕T 1726-2010 家具售后服务规范(山东省)(7页).pdf

上传人:秋儿 文档编号:3898422 上传时间:2021-05-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1726-2010 家具售后服务规范(山东省)(7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37∕T 1726-2010 家具售后服务规范(山东省)(7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37∕T 1726-2010 家具售后服务规范(山东省)(7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37∕T 1726-2010 家具售后服务规范(山东省)(7页).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37∕T 1726-2010 家具售后服务规范(山东省)(7页).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深化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今后一个时期,我 国需要对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即通过贯彻 落实反垄断法打破经济垄断;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进 程以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需要,逐步打破行政垄 断;在对自然垄断行业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对自然垄断 行业 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阳泉信和资产管理中心杨宏伟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继续深 化国企改革是现实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有经 济保障国家安全和支撑经济健康发展的作用。20XX 年国际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受国际市场影响, 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

2、缓。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 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一系列措施后,我国经济发展 已经企稳回升。但面对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持续 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因此,在世界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 整中,增强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则代表着我国对经济发展“控制力”的增强,抵御风险能 力的增强。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 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 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 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 展,国有经济进行适度有进有退的调整,是符合经

3、济发展 规律和时代需要的。国有企业尽快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有 利于调动民间投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大总量, 增强国力。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国企改革经历三十多年风雨历程,取得了显著成绩, 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让我们坚定了改革的信心,明 确了改革方向和目标。但在改革进程中,仍会不断出现这 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和羁绊着经济发展,需要我们予以 解决。 1 1、对国有企业改革认识不到位。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 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举措,不是哪个企业、个人的事。 在国有企业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特别是在以退 为主、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应正确认识国企改革。由于 参与企业改革的主体不一,

4、各参与者的目标取向差别非常 大,政府主管部门、原企业经理层、原企业职工以及参与 企业改制的民营资本拥有者,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难以统 一,容易出现部分政府官员、企业经理不愿意放弃眼前既 得利益,民营资本巧取豪夺国有资产,企业职工消极参与 的诸多情况,加大改革难度。 2、国企改革配套政策不到位。国企改革归根结底是经 济体制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只是当前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劳动制度、人事制度、 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也必须一起改革。 配套改革相对滞缓,必然会影响到产权制度改革的效率和 质量。多年来,中央企业因经济基础好,支付改制成本能 力强,比较容易开展相关方

5、面的工作。但大多数地方所属 国有企业改革都较难,尽管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取得了很大 进展,但或多或少都会因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完善、不到位, 引发和留有诸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隐患问题。 3、改制企业内部改革不到位。1992 年,我国确立了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国有企 业改革逐步从经营权向所有权改革过渡,产权制度改革成 为 21 世纪初国企改革的核心。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受计 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改制后的企业没有相应地建立起以 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仍然存在股 权结构不合理、国家股所有者缺位、高层人员的激励和约 束机制不健全、监事会形同虚设等问题,直接影响企业

6、发 展战略、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影响着企业竞争力的加强和提升。 2 新时期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有企业改革也进入了新的发 展阶段。当前,在加快推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改制 过程中,更要注重综合性的配套改革。针对新时期经济社 会发展变化为改制企业带来的新特点,将国企改革继续推 向深入。 1、国企改革必须以实现持续发展为目的。为应对国际 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主要内容之一 就是通过企业重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重组主体包 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制企业、民营企业等。这也是 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迅速提高实力的战略性

7、选择。 而多年国企改革重要经验之一,就是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式,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使 企业成为改革的主体和主角。当前整个世界经济都在积极 进行结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全球化的视角去思考、 谋划和实施新时期的国企改革,在“走出去、引进来”的 过程中,让那些真正能够有利于产业和企业持续发展的战 略合作伙伴进入,企业既不能自恋、也不能自卑,要有长 远目光,选择战略性的合作伙伴。 2、国企主体地位要与政府宏观调控实现有机结合。近 几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与市 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地方不相适宜。因些, 要继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理顺和调整

8、政府、市场 与企业的关系。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国企改革不可能单纯靠企业自身来完成,原有体制下形成 的诸多问题还需要政府的有力指导和调控,特别是政府所 设计的体制框架与政策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力很大。政 府应做好提供政策法制框架,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 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企业实现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 担风险;中介组织则按照专业化分工,实行市场化运作, 为社会提供信息、沟通、自律、 3 公证等服务。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形成合力,真正 提高经济自主发展的能力。 3、国企改革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从 单个企业来讲,国企改革只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但 从整个经济社会

9、发展来讲,一个国有企业的改革还要涉及 到整个产业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原有国企的生产力布 局是大而全、小而全,人为割裂了产业的专业化分工,造 成低速低效增长,竞争力持续下降。新时期的国企改革必 须把区域和产业结构调整统筹考虑进来,充分发挥改制后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比如,可以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公司 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由产业投资公司主导可以保证以 市场化方式运作,另一方面也可以站在整个区域产业发展 的高度,谋划国企改革,通过改革最大程度地带动和提高 区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 4、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0、是多 年来企业改革的主旋律,未来仍是值得继续关注和努力的 新课题。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制进程中,现 代企业所应具有的法人治理结构框架基本搭建起来,但在 具体的操作和实施过程中,还不完善。必须按照公司法 和国家对国企改革改制的一系列指导性意见,科学划分企 业内部各组织部门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并建立明确的制 度性保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 理结构,增强国企改革效果。 4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学习心得 近 日,我司全体员工在公司领导的主持及带领下于公司会议 室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切实统一思想,结合企业实际,

11、 推动各项改革进程,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 该意见从改革的总体要求到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 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 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优良环境条件等方面, 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指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意见提出,到 2020 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 果,形成更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 求国资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 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原 则、目

12、标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 革的纲领性文件,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指导意见 全文 35 次出现“市场”一词,开宗明义指出,改革是要适 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通过改革促进国有企 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 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 权利平等、机 会平等、规则平等、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 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学习贯彻指导意 见,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牢牢把握 住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真正市场主体这样一个贯彻全文的 大逻辑。 学习好、贯彻好指导意见,对于坚定搞好企业信 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顺利推进,推进公司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重 大意义。对公司坚持问题导向,把改革的红利转化为发展 动能,加快转型升级,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 险能力,尽快步入质量更高、效益更好、机构更优、优势 充分释放的发展轨道,尤为紧迫和重要。 只要我们能够认真扎实落实指导意见的内容,严 格按照上级部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部署执行工作, 管理创新,坚定信心,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相信公司通过 改革发展,定能做强做优做大。 睔$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