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技能培训专题 网管人员的培训.ppt

上传人:魏子好的一塌糊涂的文献 文档编号:3900340 上传时间:2021-05-04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能培训专题 网管人员的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技能培训专题 网管人员的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技能培训专题 网管人员的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术, 利用对不同类别气体敏感的传感器阵列 的响应信号和模式识别算法来识别气味的电子系统。沈飞 等24利用电子鼻对受黄曲霉毒素侵染的糙米样品的挥发 性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 建立了电子鼻响应信号与黄曲霉 毒素水平的相关关系模型, 结果表明电子鼻对糙米的黄曲 霉毒素污染的快速检测具有一定可行性, 为粮食真菌毒素 污染的早期预警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粮油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一, 提高多 克隆抗体灵敏度, 提高单隆抗体获得几率和加快基因抗 体的研发力度是新型抗体研制的发展方向; 第二, 提高 硬件软件水平, 提高结果准确度是真菌毒素无损检测技 术努力方向。 2.2 粮油重金属检测技术 重

2、金属污染主要以铬(Cr)、铅(Pb)、汞(Hg)、镉(Cd) 和类金属砷(As)以及其他生物毒性较强的金属所造成的危 害最为显著。粮油作物在栽培过程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 于土壤,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元素又主要来自于灌溉污 染、大气沉降等方面。通常来讲, 重金属的本底浓度不会 达到有害程度, 但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土壤、灌溉水重 金属污染加重, 使粮食中重金属超标25,26。据统计, 目前 我国粮食生产过程中受到各种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将近 2000 万公顷, 大约占全国所有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全国 每年因为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有 850 食 品 安 全 质 量 检 测 学 报 第 10

3、卷 1000 万多吨, 重金属污染已经对我国的粮食生产造 成了严重的威胁27-31, 人体长期食用重金属污染的粮油, 会导致重金属在人体内沉积, 引起肾脏、肝脏病变, 还会 导致神经系统损害。 粮油产品重金属检测技术中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 的研究是重点。样品前处理包括消解法、固相萃取法、液 相萃取法; 粮油重金属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原子光谱技术、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技术、紫外分光光度计技术为代表的 常规检测和电化学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以及免疫检 测技术为主的快速检测32-37。 2.2.1 原子光谱技术 原子光谱技术检测灵敏度较高, 检出限低, 对外界干 扰的抵抗能力较强, 但是无法对粮食中的

4、多种重金属元素 进行同时检测, 只能单一检测某种元素。原子光谱技术包括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 谱法、原子荧光光度法等。其中,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通 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在特定频率辐射能激发下所吸收的 能量从而对待测元素的含量进行测量的过程, 灵敏度较高, 在重金属元素的检测过程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38。 2.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 电感 耦合等离子 体质谱技术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是一种常见的检测微量 元素的技术, 包括 ICP 火焰炬、接口装置、质谱仪 3 个

5、部 分39, 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精密性, 可以同时对多种重金 属元素进行检测, 并且受到外界的干扰较少, 线性范围很 快, 检出限可以达到 ng/L 级别或更低, 在油料作物检测中 的应用十分广泛, 粮食检测过程中也有一定应用。需要注 意的是, 由于湿式消毒法会产生大量多原子粒子, 感染电 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对重金属元素的检测, 同时还会 对仪器产生腐蚀作用, 所以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进行重金属元素检测的时候可以选择微波消解样品40-42。 2.2.3 紫外分光光度计技术 紫外分光光度计技术操作方法比较简单, 不需要经 过复杂的消解处理, 而且对仪器和试剂的要求不高。 紫外 分光光

6、度计技术主要是基于被检测的物体对紫外-可见光 辐射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来检测待测物体中的重金属元 素的技术。 在检测过程中一般需要添加显色剂, 再根据显 色程度的差异与显色剂的标准进行对比来确定重金属元 素的含量。所以在检测过程中只需要能够找到对应元素 的显色剂即可,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重金属元素检测方法, 有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对稻米、米粉中的痕量镉进行准 确检测27,43。 2.2.4 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 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是利用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 原理设计的光电型传感器可以对试纸条中的光强度进行检 测, 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成本低、便于微型化等 优势。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 现在已经研

7、发出多种传感 器, 例如酶生物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电 化学生物传感器等44-47。Singh 等45利用吡咯烷二硫代甲 酸与铜络合显色, 而且显色的强度会随着铬元素的浓度大 小呈现规律变化的原理, 建立了一种检测铜元素的光电型 分析方法, 与原子吸收法进行对比发现可以缩短检测时间, 是一种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粮油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一, 提高重金属 检测前处理技术, 在重金属分析中,样品的前处理是关键, 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重金属元素在大部分 粮食中的含量极微,检测难度较大, 样品前处理过程稍不 注意就会引起外来的污染, 导致数据偏差, 无法保证实验 数据的

8、精密度和准确度48, 要提高重金属前处理消解技术 和色谱联用技术。第二, 粮油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将是今 后的重要发展趋势。 2.3 粮油掺伪检测技术 粮油掺伪是指人为地、 有目的地向粮油中加入一些非 该产品所固有的成分, 增加其重量或体积, 而降低成本; 或改变某种质量, 以低劣色、 香、 味来迎合消费者心理, 以 获得高额利润。粮油的掺伪主要包括掺假、掺杂和伪造。 粮油的掺假是指向粮油中非法掺入外观、物理性状或形态 相似的非同种类物质; 粮油的掺杂是指在粮油中非法掺入 非同一种类或同种类劣质物质; 粮油的伪造是指人为地用 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加工仿造, 而冒充某种食品在市场销 售的违法行为49

9、,50。掺伪的特质就是以假乱真, 给广大消 费者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甚至危及健康和生命。 目前粮油掺伪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常规检测技术、 气相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技术、离子迁移谱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小波共生矩阵 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电子鼻技术等51,52, 这些技术为 粮油品质安全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2.3.1 近红外光谱技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无损、绿色、低成本、方 便等特性, 特别适用于粮油掺伪检测。收集不同的粮油样 品, 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 进行光谱扫描与 分析, 建立数据模型, 应用数据模型对粮油样品的纯品及 掺伪品进行定性鉴别,

10、 准确度高, 适应现代快速检测的需 要, 为保证粮油品质安全奠定了一定技术基础, 是粮油掺 伪检测的新技术53-56。 2.3.2 计算机视觉技术 计算机视觉技术检测速度快, 信息大, 可 1 次完成多 个品质指标的检测, 主要从粮食的外观特征既色泽、颗粒 形态和纹理 3 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实现对粮食品质的检 测与分类。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粮油品质检测技术已在粮油 掺伪检测评价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其中在对稻米的检测中 垩白、粒型、黄粒米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直链淀 第 4 期 梁 毅, 等: 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851 粉含量等品质指标已均能够获得较为精准的测量数据

11、57。 2.3.3 电子鼻技术 电子鼻技术检测速度快、不需要样品的预处理过程、 其测定评估范围广, 并且能避免人为误差, 重复性好。电 子鼻, 也称人工嗅觉系统, 是模拟人类的嗅觉系统而设计 研制的一种智能电子仪器, 能够通过气味刺激准确判别区 分不同类型和品质的粮油掺伪情况等,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 景, 是当前调和油识别技术发展的新趋势58,59。 粮油掺伪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是重视粮油质量 的评价方法, 主要是针对快检的性能指标进行符合性检测, 确保粮油的质量合格; 二是面向用户突出实用的快速检测 方法评价技术。由于快检的种类及用途越来越多, 用户的 需求也更加多样化, 针对实际使用目的

12、的相关评价技术越 来越重要, 如操作的便捷性和实用性60。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粮油质量安全技术近年来取得一些重要进展, 研究建立了以粮油品质常规参数(如蛋白质、 含油量、 淀粉、 氨基酸、水分、硫甙、亚油酸、亚麻酸、芥酸等)为对象、 以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等为检测仪器的的粮油质量安全评 价技术。研究建立了基于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等真菌毒 素多克隆抗体的 ELISA 快速筛查技术, 启动了粮油真伪识 别技术研究等。与国际先进的粮油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体系 相比, 我国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粮油质量安全关键 监测技术自主创新性不足;(2)粮油真菌毒素污染风险评估 技术与预警技术还不够成熟,

13、 且起步相对较晚; (3)粮油质 量安全检测技术尚未构成有机整体, 部分技术如真菌毒素 污染防控技术等仍缺乏; (4)粮油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 展滞后61,62。 4 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材料技术、传感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与数字化 处理技术等新兴学科的快速发展, 一些新型的智能化检测 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 研发简化检测步骤、 缩短检测时间、 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经济成本、多种技术联用以及多种 成分同时测定的快速检测技术并开发相应的配套设备将成 为今后粮油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可实现对粮 油质量的生产、存储、销售和流通全程质量的有效检测和 监管。 参考文献 1 李培武. 粮油产品质量

14、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动态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 学报, 2014, 5(8): 23562357. Li PW. Research trends of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technology for grain and oil products J. J Food Saf Qual, 2014, 5(8): 23562357. 2 白艺珍, 李培武, 丁小霞, 等. 我国粮油作物产品真菌毒素风险评估现 状与对策探讨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5, (5): 5458. Bai YZ, Li PW, Ding XX, et al. Current situat

15、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mycotoxin risk assessment of grain and oil crop products in China J. Qual Saf Agro-Prod, 2015, (5): 5458. 3 杜政, 唐瑞明. 粮食中真菌毒素标准法规与检验M. 长沙: 湖南科学 技术出版社, 2013. Du Z, Tang RM. Standard regulations and inspection of mycotoxins in grain M. Changsha: H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

16、blishing House, 2013. 4 黄晓静, 王少敏, 毛丹. 曲霉属真菌毒素的毒性研究进展J. 食品安 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 8(5): 16791687. Huang XJ, Wang SM, Mao D. Advances in toxicity of aspergillus mycotoxins J. J Food Saf Qual, 2017, 8(5): 16791687. 5 王瑞鑫, 张微, 李书国. 免疫传感器在粮油中真菌毒素快速检测的应 用研究进展J. 粮油食品科技, 2015, 23(4): 8387. Wang RX, Zhang H, Li SG.

17、 Progress in application of immunosensor in rapid detection of mycotoxins in grain and oil J. Sci Technol Cere Oils Foods, 2015, 23(4): 8387. 6 张思思, 陆继伟, 王少敏, 等. 国内外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现状及进 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 7(7): 25752586. Zhang SS, Lu JW, Wang SM, et al. Curr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etection methods

18、for mycotoxins at home and abroad J. J Food Saf Qual, 2016, 7(7): 25752586. 7 魏文忠, 粱艳红, 马红峰, 等. 粮食中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粮油食品科技, 2012, 20(2): 3739. Wei WZ, Liang YH, Ma HF,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in mycotoxin detection in grain J. Sci Technol Cere Oils Foods, 2012, 20(2): 3739. 8 陈慧菲, 郁海菲, 秦施奇, 等. 超高效液相色

19、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谷物中 8 种真菌毒素J. 粮食与油脂, 2017, 30(2): 97100. Chen HF, Yu HF, Qin SK, et al. Detection of eight mycotoxins in cereals by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 J Cere Oils, 2017, 30(2): 97100. 9 郭建, 尚艳娥, 张燕, 等. 胶体金快速测试卡检测粮食中真菌毒素的应 用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2, 37(1):4244. G

20、uo J, Shang YE, Zhang Y, et al. Application of colloidal gold rapid test card in detecting mycotoxins in grain J. Grain Sci Technol Econ, 2012, 37(1): 4244. 10 张捷, 陈广全, 乐加昌, 等. 生物传感器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10): 453456. Zhang J, Chen GQ, Le JC, et al. Application of biosensors in detection of

21、 foodborne pathogens J. Food Ind Sci Technol, 2011, (10): 453456. 11 王坤, 侯玉泽, 胡骁飞, 等.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在真菌毒素检 测的应用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3, 29(2): 197201. Wang K, Hou YZ, Hu XF, et al. Application of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in detection of mycotoxins J. Chin J Immunol, 2013, 29(2): 197201. 12 黎睿,

22、崔华, 谢刚, 等. 几种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分析J. 粮食科技与 经济, 2013, 38(1): 2123. Li R, Cui H, Xie G, et al. Analysis of rapid detection techniques for several bacteriotoxins J. Grain Sci Technol Econ, 2013, 38(1): 2123. 13 王茵, 董颖超, 陆成慧, 等.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胶体金检测试纸的研 制及应用J.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4, 21(5): 8590. Wang Y, Dong YC, Lu CH, et al.

23、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eoxynivalenol colloidal gold test strip J. Cere Food Ind, 2014, 21(5): 8590. 14 李培武, 张兆威, 张奇, 等. 同步检测黄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 A 和玉 米赤霉烯酮混合污染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制备方法: 中国 , 852 食 品 安 全 质 量 检 测 学 报 第 10 卷 CN201310115190.7 P. 2014. Li PW, Zhang ZW, Zhang Q, et al.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fla

24、toxin, ochratoxin A and zearalenone by 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 pap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CN, CN 201310115190.7 P. 2014. 15 王文珺, 刘磊, 叶金, 等. 脱氧镰刀雪腐菌烯醇时间分辩荧光定量检测 体系适用性评价J. 食品质量安全学报, 2018, 9(13): 34903496. Wang WJ, Liu L, Ye J, et al. Applicability evaluation of 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d

25、etection system for deoxynivalenol J. J Food Saf Qual, 2018, 9(13): 34903496. 16 张兆威, 李培武, 张奇, 等. 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 层析快速检测技术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18): 36683674. Zhang ZW, Li PW, Zhang Q, et al. Study on time-resolved flurescence immunochromatography for aflatoxin determinat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

26、ct J. Sci Agric Sin, 2014, 47(18): 36683674. 17 王文珺, 桑华春. 真菌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导 刊, 2017, 6: 2426. Wang WJ, Sang HC. Advances in immunoassay of mycotoxins J. Chin Food Saf Magaz, 2017, 6: 2426. 18 李小明, 银尧明, 罗颖, 等. 粮食中真菌毒素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应用比 较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 2017, 25(1): 5457. Li XM, Yin XM, Luo Y, et al. Comp

27、arative study on rapi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mycotoxins in grain J. Sci Technol Cere Oils Foods, 2017, 25(1): 5457. 19 Tang XQ, Zhang ZW, Li PW, et al. Sample-pretreatment-free based high 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 M1 in raw milk using a time-resolved fluorescent competitive immunochro

28、matographic assay J. RSC Adv, 2015, 5(1): 558564. 20 Zhang F, Liu B, Liu G, et al. Novel magnetic nanobeads-based fluoroimmunoassays for zearalenone detection in cereals using protein gas the recognition linker J. Sensor Actuat B, 2018, 270: 149157. 21 王文珺, 叶金, 孙双艳, 等. 粮食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9、 2018, 9(21): 55525557. Wang WJ, Ye J, Sun SY,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rapid analytical methods for toxic and harmful substance in grains J. J Food Saf Qual, 2018, 9(21): 55525557. 22 彭彦昆, 张雷蕾. 农畜产品品质安全光学无损检测技术的进展和趋势 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2, 3(6): 561568. Peng YK, Zhang LL. Progress and trend of opt

30、ical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for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products J. J Food Saf Qual, 2012, 3(6): 561568. 23 沈飞, 吴启芳, 刘兵, 等. 粮食真菌毒素污染的无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 5(8): 23722377. Shen F, Wu QF, Liu B, et al. Advances in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of food mycotoxin po

31、llution J. J Food Saf Qual, 2014, 5(8): 23722377. 24 沈飞, 吴启芳, 姜大峰, 等.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糙米黄曲霉毒素污染快 速检测方法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7, 32(6): 146151. Shen F, Wu QF, Jiang DF, et al. Rapid detection of aflatoxin contamination in brown rice based on electronic nose technology J. J Chin Cere Oil Ass, 2017, 32(6): 146151. 25

32、 路子显. 中国粮油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控对策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6, 41(6): 611. Lu ZX. Statu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cereals and oils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J. Grain Sci Technol Econ, 2016, 41(6): 611. 26 蔡美芳, 李开明, 谢丹平, 等. 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对 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 37(120): 223231. Cai MF,

33、 Li KM, Xie DP, et al. Statu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cultivated land soil and its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 J. Environ Sci Technol, 2014, 37(120): 223231. 27 王玉超. 粮食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农业科学, 2017, (8): 4647. Wang YC. Research progress of heavy metals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grain J. Agric Sci

34、, 2017, (8): 4647. 28 倪小英, 许艳霞, 梅广, 等. 主要重金属在污染稻谷籽粒中的分布规律 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7, 32(1): 711. Ni XY, Xu YX, Mei G, et al. Distribution of major heavy metals in rice grains J. J Chin Cere Oil Ass, 2017, 32(1): 711. 29 王海慧, 郇恒福, 罗瑛, 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J. 中国 农学报, 2009, 25(11): 210214. Wang HH, Huan HF, Luo Y,

35、 et a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 and phytoremediation techniques J. Chin Agric Bull, 2009, 25(11): 210214. 30 路子显. 粮食重金属污染对粮食安全、人体健康的影响J. 粮食科技 与经济, 2011, 36(4): 1417. Lu ZX. Effect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on food security and human health J. Grain Sci Technol Econ, 2011, 36(4): 1417. 31 冯亮, 张

36、珑, 温丽英. 重金属对农产品的影响及其检测方法J. 食品 安全导刊, 2011, 3: 4648. Feng L, Zhang, Wen LY. Effects of heavy metal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ir detection methods J.甘肃省医疗卫生机构体外诊断试剂 阳光采购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加强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体外诊断试剂采购管理,规范购 销行为,降低虚高采购价格,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完善集中采 购和供应保障工作机制,根据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 2018 年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结合我 省

37、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总总 则则 一、总体目标 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的总要求,逐步建立医疗机构在体外诊断试剂采购中主体地位, 规范采购行为,建设“阳光透明、价格合理、质量安全、供应 保障、动态调整、优化提升”的甘肃省医疗机构体外诊断试剂 网上采购新机制。 二、工作原则 (一)质量优先、价格合理、性价适宜、诚实守信。 (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一个平台、上下联动。 2 (三)科学合理、规范运行、全面推进,分步实施。 (四)阳光挂网,动态调整、公开透明、全程监管。 三、实施机构 甘肃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 下简称“领导小组

38、办公室”)负责本次体外诊断试剂阳光采购 工作的组织协调。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局负责本次体外诊断试 剂采购工作的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 做好我省体外诊断试剂阳光采购相关工作。省食药监管部门负 责挂网企业及产品资质复核及资格互认,发改部门负责价格监 测,人社部门负责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的管理,工商管理部门负 责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查处理。 四、采购主体 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等举办 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鼓励社会资 本办医在内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自愿参与体外诊断试剂集中挂 网阳光采购活动。 五、采购平台 甘肃省医用耗材阳光采

39、购平台(以下简称“耗材阳光采购 平台”),为省级统一的医用耗材(含体外诊断试剂)阳光采 购平台。网址 http:/59.110.51.144:82/,可通过甘肃省公共 资源交易网( 3 耗材集中采购网(http:/202.100.81.117/)登录。医疗机构 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经营企业在“甘肃省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平 台”上按照数据共享、统一目录、集中挂网、强化监管的要求, 进行阳光议价采购。 第二部分 采购方式及采购目录 一、采购方式 实行政府主导,以省为单位的体外诊断试剂阳光挂网采购 工作。按照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规定, 通过数据共享、统一目录、集中挂网、阳光采购、强化监管等

40、 方式,由医疗机构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经营)企业在“甘肃 省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平台”上议价及采购。 二、目录范围 (一)目录制定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6840 体外诊断试 剂分类子目录(2013)版(食药监械管2013242 号)所列体 外诊断试剂目录,参考医药交易区域合作方重庆药品交易所及 省际联盟成员四川省体外诊断试剂阳光挂网目录,结合甘肃省 医疗机构现实使用情况,经遴选论证,制定我省体外诊断试剂 阳光挂网目录清单。对暂未纳入阳光采购范围其他类别的体外 诊断试剂,暂按原渠道及管理权限采购。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 4 础上,逐步完善挂网目录范围。 (二)目录分类 1.1.按临床用途分

41、类按临床用途分类。 按临床用途将体外诊断试剂分为病理检查、临床分子生物 学及细胞遗传学诊断、临床免疫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血 (体)液及输血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六大类。以上类别包括 涉及的试剂、试剂盒、质控品、校准品、通用(开放)型、专 机专用(封闭)型、包装规格(规格型号)等产品。对于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产品分类界定通知中不作为医疗器 械管理的产品,如化学清洗液、样品杯、一次性使用冷冻管、 培养皿试管、培养板等不纳入我省体外诊断试剂阳光采购范围, 医疗卫生机构按原采购方式采购。 2.2.按采购类别分类。按采购类别分类。 按采购分类将体外诊断试剂分为通用(开放)型体外诊断 试剂和专

42、机专用(封闭)型体外诊断试剂两类。 3.3.按挂网参考价格分类按挂网参考价格分类 根据我省 2012 年检验试剂中标结果、甘肃医疗机构现实采 购价和医药交易区域合作方重庆药品交易所体外诊断试剂企业 申报产品价格或挂网交易价以及企业申报的全国中标价或阳光 采购挂网价等,经公示企业确认,依据不同参考价形成以下三 种挂网目录,并实施动态管理。 (1)采购目录:甘肃省医疗机构正在采购使用的产品及重 5 庆药品交易所挂网目录中有成交价的挂网产品,纳入2018 年 甘肃省医疗卫生机构体外诊断试剂阳光挂网目录(采购目录) ,为医疗机构首选采购目录。 (2)备选目录:将除甘肃、重庆外全国其他省份有中标 (挂网

43、)记录的体外诊断试剂,纳入2018 年甘肃省医疗卫生 机构体外诊断试剂阳光挂网目录(备选目录)。采购目录中 挂网品规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时供医疗机构采购使用。 (3)备案目录:在全国所有省份没有中标(挂网)记录的, 纳入2018 年甘肃省医疗卫生机构体外诊断试剂阳光挂网目录 (备案采购)。如临床必需或新上市、医学科研需要等由医疗 机构先添加备案管理目录,然后进行网上备案目录的议价采购。 第三部分 资质审核和挂网参考价 一、资质审核 (一)资质审核方式 资质审核采取协助机构结果互认、资质复核和资质审核三 种方式开展。 1.结果互认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实行协助机构资格 审核结果互认。采

44、购目录中的体外诊断试剂,采用重庆药 品交易所资质审核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可按正常流程挂网 6 采购。 2.资格复核 未取得重庆药品交易所挂网资格,但 2016 年以来在全国其 他省级采购平台有中标(挂网)记录纳入我省备选目录的 进行资格复核。企业可提交其他省份审核合格的证明材料,经 公示无异议后,进入备选目录挂网程序。甘肃省医用耗 材和检验试剂交易系统(网址 http:/202.100.81.116/)迁 移的产品由企业更新填报资质及产品信息,资质复核公示无异 议后进入采购目录挂网采购。企业对其所提交的所有申报 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负全部责任。被质疑的经相关 部门核查不合格的,不得进

45、入下一程序或取消其挂网资格。 3.资质审核 对没有挂网记录拟新纳入阳光采购平台进行挂网采购的, 由省级药品采购机构牵头组织对企业所提交的所有资料进行资 质合规性和信息准确性审查,符合规定的进入挂网程序。 (二)资质申报 生产(经营)、配送企业包括原甘肃省医用耗材和检验 试剂交易系统(网址 http:/202.100.81.116/)中审核入网 的生产经营配送企业的资质申报均参照企业申报资料和审核 要求附件 2 内容。参与我省体外诊断试剂阳光挂网采购的生 产经营企业,按要求报送或上传相应资料。 (三)资质更新 7 企业应主动维护及时更新相关信息。信息变更 6 个月后企 业仍未及时更新的产品,将暂停挂网。企业信息维护审核通过 后方可申请恢复挂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