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编制说明.docx

上传人:tike 文档编号:3996842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编制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编制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编制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1、 任务来源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部署,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2014年- 2015年)的原则要求,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的工作安排,对该标准进行整合。标准整合项目编号为ZHENGHE-2014-408和ZHENGHE-2015-408。2、 标准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要起草人为:徐进、董银苹、

2、李志刚、杜春明、王伟。3、简要起草过程(1)2014年7月标准整合人员进行了实地学习、交流,对整合原则、技术要求和实施细则进行了讨论,2014年12月底完成数据的汇总。(2)2014月10月31日武汉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检验方法与规程分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审评委员会专家对乳酸菌标准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完善建议。(3)根据初审意见继续完善标准文本。2015月5月11日起草组在南宁标准研讨会上对形成的标准文本再次进行了讨论。(4)提交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供公开征求意见。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1、标准的制(修)订与起草原则(1)与

3、国际接轨的原则,该标准的起草内容主要参考了以下ISO方法:ISO 8261: Milk and milk products General guidancefor the preparation of test samples, initial suspensions and decimal dilutions for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ISO 7889:Yghurt-Eumeration of characteristic microorganisms-Clony-count technique at 37ISO 20128: Milk products-

4、Eumeration of presumptive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on a selective medium- Clony-count technique at 37ISO 29981: Milk products Enumeration of presumptive bifidobacteria Colony count technique at 37尽量做到与国际上的乳酸菌检测方法相统一,便于与国际乳酸菌检测接轨。(2)保持与原标准的连续性。与现有国家标准协调统一,鉴于我国已有相关的检测方法标准,在内容设计时多参考了目前现行的标准条款,如样品前处理步骤

5、与沙门菌、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尽量相同,在常规生化、生化分型方面尽量沿用原标准中的方法。这样既便于试验和操作,又节省了检测成本。2、整合内容GB 4789.35-2010食品中微生物检验 乳酸菌检验、SN/T 1941.1-2007进出口食品中乳酸菌检验方法 第1部分:分离与计数方法、SN/T 1941.3-2007进出口食品中乳酸菌检验方法 第3部分:乳酸杆菌的 PCR 法3、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章的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其中,规定了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

6、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和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均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之一。2014年7月启动的乳酸菌检验标准整合工作,用1年左右时间对现行乳酸菌检验标准进行了整合,并形成了乳酸菌检验标准征求意见稿。对照国内外现有的乳酸菌检验标准(表1)和方法,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GB 4789.35-2010国家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乳酸菌总数计数结果不准确。4、整合情况 将SN/T 1941.1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 进出口食品中乳酸菌检验方法 第1部分:分离与计数方法内容全部整合到GB4789.3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

7、验中。SN/T 1941.3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 进出口食品中乳酸菌检验方法 第3部分:乳酸杆菌的PCR方法内容全部删除。 理由:SN/T 1941.12007内容与GB4789.35-2010内容基本一致,可以整体合并,而SN/T 1941.32007为快检方法,不应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5、修订内容(1)改良MRS培养基中增加了半胱氨酸盐酸盐成分(2)平板计数的接种方法改为倾注法(3)接种量改为1mL(4) 增加了双歧杆菌计数及嗜热链球菌计数的注解6、主要依据(1)ISO 7889:Yghurt-Eumeration of characteristic micro

8、organisms-Clony-count technique at 37(2)ISO 20128: Milk products- Eumeration of presumptive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on a selective medium- Clony-count technique at 37(3)ISO 29981: Milk products Enumeration of presumptive bifidobacteria Colony count technique at 37(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

9、酸菌检验 GB4789.35-2010(5)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 进出口食品中乳酸菌检验方法 第1部分:分离与计数方法 SN /T 1941.1-2007(6)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 进出口食品中乳酸菌检验方法第3部分:乳酸杆菌的PCR方法 SN /T 1941.3-2007三、国际标准情况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ISO标准进行乳酸菌检验,ISO标准与国内现有标准对比见下表。国内外主要技术指标比较方法来源GB4789.35-2010ISOSN/T 1941.12007SN/T 1941.32007取样量25g10g25gPCR法稀释液0.85%NaClPeptone-salt 0.85%NaCl培养基乳酸菌总数MRS菌种不同培养基不同MRS、改良TJA或MC双歧杆菌Li-Mup MRSLi-Mup MRS嗜热链球菌MCM17培养条件乳酸菌总数厌氧361 482h厌氧37 72h厌氧361 723h双歧杆菌厌氧361 482h厌氧37 72h嗜热链球菌需氧361 482h需氧37 48h接种方法涂布法倾注法倾注法接种量0.1ml1ml1ml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