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肠菌群计数编制说明.doc

上传人:tike 文档编号:3996869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肠菌群计数编制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肠菌群计数编制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 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起草人任务来源于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ZHENGHE-2014-412)。起草单位:标准整合负责单位为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起草人:袁宝君、巢国祥、唐震、郑东宇、沈赟、乔昕、王燕梅、徐勒。(二)简要起草过程1、确立标准整合的原则,收集国际和国内关于大肠菌群计数的检验方法。2、比较我国国家标准GB 4789.3和GB 4789.32及SN/T 0169的方法差异,确定整合的意见。3、召开专家组会议,讨论整合标准的具体方案。4、编写食

2、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讨论稿)、编制说明。 二、 确定各项技术内容的依据 (一)3项标准的整合GB 4789.3-2010是历经多次修订,实际工作广泛使用的检验方法。本次列入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SN/T 0169-2010:分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检验方法;附录(培养基与试剂;MPN表)等。其内容和方法等与GB4789.3基本相同,内容重复。拟被GB4789.3 代替。GB/T 4789.32-2002:检验原理在国内外标准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检验。使用的范围与GB4789.3方法重复。 (二)本次主要修改的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本次标准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

3、标准的整合,标准的适用范围为用于各类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 2 检验原理:增加了检验原理,对采用的检验方法进行了描述。 MPN法:MPN法是统计学和微生物学结合的一种定量检测法。待测样品经系列稀释并培养后,根据其未生长的最低稀释度与生长的最高稀释度,应用统计学概率论推算出待测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大可能数。 平板计数法:大肠菌群在固体培养基中发酵乳糖产酸,在指示剂的作用下形成可计数的红色或紫色,带有或不带有沉淀环的菌落。 3 修改了典型菌落的形态描述;三、 国际标准情况本次标准的整合修订在参考ISO4832:2006 ;BAM: Enumer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an

4、d the Coliform Bacteria,2002等标准的术语与定义,检验方法,结果报告等基础之上修订完成。ISO4832:2006 :分为适用范围,相关适用标准,术语与定义,检测原则,试剂与仪器耗材,样品处理与准备,检测步骤,结果报告等内容。简单明了,易于操作。BAM: Enumer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the Coliform Bacteria,2002 :分为设备与耗材,培养基,检测方法与结果报告等,并且按照样品性质调整检测方法,分为通用方法,瓶装水,贝壳及贝壳肉类等。检测方法细化,有利于针对不同样品类型的检测。四、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无。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