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阿甘 文档编号:5612793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其为人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官盛则近谀。(唐韩愈 )(3)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主持人向与会的老中青嘉宾表示欢迎,引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名句。这句名句应该是:“ , 。”2.按要求选择。(5分)(1)撰写演讲稿引用诗文名句可以增加表现力。下面引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以英雄为榜样,逐梦前行”的演讲稿引用孟浩然诗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B.“学习拓荒牛精神,刻苦学习”的演讲稿引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C.魏老师讲古典诗词新见迭出,他在介绍经验的演讲稿中说自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D.王勉同学在介绍江南故乡美景的演讲词中引用“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2)下面是顾随先生的讲课稿,后经其学生叶嘉莹整理成书。整理过程中不小心将横线上的文字顺序弄乱了,编辑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衔接方式,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3分)英雄是可以有的。一个民族,不能无领袖,犹之人之不能无脑子,故无论是民主或独裁,都须有领袖。 最好的英雄是牺牲自己,为民族、国家、大众。英雄不过是一个领袖罢了,做领袖的人不应老表现自己。秦始皇吞并六国,不可一世之雄,后来坏在求长生及希为子孙永久之业,故秦二世而亡。如果如此,则

3、恐怕将众叛亲离且其手下必定是奴才而无人才。但英雄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是为大众出力,此始是真英雄。A. B. C. D.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无用的”知识 罗素在开始谋生之前,人们没有时间什么都去学习,无疑“有用的”知识是最有用的。它建立了当代世界。没有它,我们就没有机器、铁路、飞机。现代知识已带来人们普遍健康状况的大大改善,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如何使用毒气去毁灭大城市的方法。同以往比起来,我们今日世界最明显的特点在于“有用的”知识。同样必须承认许多传统文化教育是愚蠢的。儿童花很多年的功夫去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法,而终究既不能也不想(除了小部分之外)去读希腊文或拉丁

4、文著作。从各方面考察,现代语言比拉丁文和希腊文更可取。它们不仅更有用,而且能在更少的时间内给予更多的文化知识。文明的进展如此迅速,使得古代知识在解释当今问题上,比起现代国家和关于这些国家的最近历史的知识更少得到运用。但是,教育除了直接的实用目的外,还应有其他目的。现代城市居民的娱乐方式愈来愈趋向于被动,趋于懒散地观看他人的技艺和表演。这些人的娱乐方式虽然无可厚非,但总比不上那些受过教育而且具有与工作无关的广泛的智力兴趣的人。由于技术进步,机器代替了人类劳动,人们的闲暇增多了,那些有充分的智力活动和兴趣的人,自然能沉浸在高尚的快乐中。所以,普通人必须去接受提高自己心灵涵养的,当然也包括实用技术知

5、识的教育。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忽视了人的理想训练与技术训练具有同等的必要性。未经训练的人性中存在许多野蛮因素,它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或轻或重地表现出来。如一些人背后说长道短,令人厌烦。当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时也是残忍野蛮的,但他们比起那些心灵未经开化的人,较少如此,行凶斗殴的人在学校学习很少能达到中等水准。这些人除了虐待他人没有其他快乐。最为人们普遍向往的两件事是权力和颂扬。一般来说,无知的人只能诉诸粗野的方式来获得这两者,包括体力上的征服。文化教养提供给人的是很少有害的权力形式和较多使自己受到称赞的有价值的方式。也许“无用的”知识最重要的优点是能促进心灵沉思的习惯。现在世界上有许多人遇事过分轻

6、率,不仅行动之前没有经过周密考虑,而且对有的行动从智谋上加以考虑也难以进行。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以各种奇异方式表现出他们的偏见。心灵的沉思习惯具有遍及从最浅薄到最高深之处的优点。例如从被跳蚤咬、火车误点或与同行争吵等这些小苦恼开始。这样的烦事似乎很不值得做出英雄主义行为的反应,或者像对待人类暂时救治不了的病害一样无可奈何,然而它们对人的影响却破坏了许多人的善良习性和生活乐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从一些奇特的知识中找到不少安慰,这类知识与这种现时的苦恼有着确实或空想的关系;即使没有这种安慰,也能从人们的思想中当下消除这种苦恼。当我们受到气得脸色发白的人攻击时,想想笛卡尔论情感中题为“为何那些气得脸

7、发白的人比那些脸发红的人更为可怕”的一章,就会感到欣慰。虽然文化上粗浅的快乐足以解除实际生活中的一般苦恼,而沉思更为重要的功用则关乎生命的灾难、死亡、 痛苦、残忍以及国家民族陷入不必要的悲惨状况。独断的宗教已不能再带来慰藉,为了使生活不趋于黑暗、枯燥, 不致充满肤浅的自我肯定,必须寻求某种可以代替的东西,现今世界充斥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愤怒群体,其中没有一个能具备全人类的整体眼光,每个群体都宁可文明毁灭,与不愿作丝毫的让步、对于这种偏狭,任何专门教育都不能提供解救的办法。因为它属于个人心理上的问题,解毒良方应求之于历史学、天文学以及一切无碍自尊心,相反能让个人以合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那些学科,需要的

8、不是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的片段知识,而是足以激发整体人生目的概念之知识:艺术与历史,对英雄人物生活之了解,以及对人类在宇宙中极其偶然而短暂的地位的了解所有这些都同人类特有的自傲心情相联系。从广阔的认知能力和无私的感情结合中最易产生出智慧来。在所有时代,人生充满着苦痛,在我们今天较前两个世纪人生苦痛更甚,个人与公众的不幸只能靠意志与智力的交互作用来控制:在意志方面是拒绝回避不幸,在智力方面是认识它,如果能补救则寻求补教的办法;如果不能补救则根据对它的关系的看法,将它视为不可避免的而接受它,并且记住那些存在于它之外的其他地区、其他时代和星空的深远之处,使得它变得可以忍受。(选自作者写于1930 年的幸

9、福之路,有删节)3.第段中“有用的知识”指 (2分)4.下列有关“无用的知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无用的知识”重视理想训练,以此尽量消除人的野蛮本性。B.“无用的知识”更能促进人的心灵沉思,促进人的完善发展。C.“无用的知识”能消除人类现时的苦恼,让人得到一些安慰。D.“无用的知识”不是专业教育能提供的,而出自心理的觉悟。5.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A.高尚的快乐,主要建立在与工作无关的智力与个人兴趣上。B.未受教育的人的快乐常通过体力上的征服等粗野方式实现。C.艺术、历史学科能矫正人类的自傲,较其他学科更具智慧。D.人生的苦痛,只能靠意志与智力的交互作用

10、来认识和接纳。6.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7.罗素在本文强调了“无用的”知识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下列文字中丁元竹则认为,真正的学术必须是有用的知识。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文字,从写作意图的角度评析二人的观点。(4分)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破除论文至上的文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这个话题的热议。中央党校丁元竹教授在2020年初撰文指出,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界定学术的目标和治学目的。文章以费孝通为例,说在中国学术史上,费孝通研究的问题紧紧贴近中国发展现实。20世纪40年代以后,他开始以流畅的文笔使学术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 世纪70年代后期,他继续用雅俗共赏的文笔展示一些重大命题,努力把自己的研

11、究成果转化为决策成果,推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据此,丁元竹认为:真正的学术必须是有用的知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文本一在牛津 耿传明牛津大学创办于1167 年,牛津城的建成当然还要更早。徜徉于遍布中世纪风格古建筑的牛津街头,我有种感受:在牛津亡故七八百年的鬼魂照样可以毫不困难地找到回家的路,因为有千年历史的小教堂仍在原地未动,牛津城的地标古塔依然矗立,几百年前的墓地依然完好无损,占据着牛津城的市中心商业黄金地带。相对于其他后进现代化国家,我觉得英国是比较成功地减弱了现代化所带来的巨大颠簸、震荡的国家,也就是说英国在其现代化的进程中仍旧保持了其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也就是英国之

12、为英国的国家特性,这是非常难得的。而对于古今之变淡然处之,不走极端正是英国文化的一大长处,它的创新不以踢开传统开路,它的保守不以压制创新为能,因此它可从传统和现代中都能得到有意的滋养。我在牛津的时候有一次受邀参加牛津大学一个很古老、著名的学院莫顿学院的晚餐会,这样的晚餐会在牛津大学是一种非常隆重的场合。菜肴并不丰盛,就是土豆、奶酪、鱼排之类,主要的在于精神会餐,也就是坐下来之后的老师学生开始边吃边聊,探讨彼此感兴趣的问题,这样的探讨、争论直到夜阑才会结束。这种晚餐会实则是牛津人的第二课堂,它重视的是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因为没有疑问、没有个人见解,你根本就无法参与讨论,所以他们最常用的一句话

13、是“你的观点是什么”,这与我所自小经历的填鸭式的灌输的确迥然异趣。我所在的研究所的老师也来自于专业相关的各个学院,我的导师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教授,曾带我去他们学院参观。她所在的学院建于17 世纪初期,大致与莎士比亚同时期,四百多年校史,在牛津还不算太老。该校是当时的一对贵族夫妇捐建的,丈夫去世后,由其遗孀接力建成。学院对师生可谓体贴入微,建校之初就建了一个供教授们专用的小花园,沿用至今,门锁还是中世纪样式的老锁,导师开了半天,才把它打开。小花园里花团锦簇,绿草如菌,幽静、典雅,平常也很少有人光顾。学院还有免费的午餐和晚餐,教授可以带自己的学生和朋友去吃饭,顺便讨论问题。关于这个学院,还流传有这

14、么一个故事:四百多年前学校初建时,礼堂用的梁柱等全取材于数百年才能长成的厚重、坚硬、光洁的橡木,非常气派。过了三百多年,这些橡木梁柱已经老朽,需要更换了,但要修旧如旧,到哪里去找这些百年才能成材的橡木?即使找到了也负担不起那么高昂的价格啊。正在校方一筹莫展时,负责校史档案的职员提供了一个线索。当年的学校捐助者给后人留下了一封信,其中提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捐助者当年已在自己的庄园种下了几十棵橡树苗,现在三百年已经过去,正好成材,可满足需要。学校将信将疑,派人到贵族当年的庄园查问,果然发现了那座树木已经成材的三百多年的橡树园,于是,看似无法解决的难题迎刃而解。办一所大学不但需要恒产,更需要有恒

15、心,需要种超出一时一地,乃至超出自己这一代人需要的长远眼光、超越情怀。办大学实质上也是在传承、守护文明,而对文明的守护与发展才是人类的根本利益所在,相比之下,任何时代的需求比起这种永恒的需要都要逊色得多,因为它所营造、守护的是人类永久性的精神家因。正如陶渊明的诗:“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其中哀叹的不只是一时一地的悲剧,更是对文明成毁、存亡的忧思。注耿传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南开大学教授。文本二学者散文主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学者角色,即他必须是某一领域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二是文本的学者立场,有

16、的学者的读书札记,不涉及文化使命和人文关怀,也不能算学者散文;三是文学性,能以文学美感打动读者。学者散文更关注文化和人类命运,他们思考的对象往往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理想、精神气质、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等,是健康的发展,还是异化的衰落?他们思考最多的也是生命、人性、欲望、意义和幸福等核心词。从思维方式来说,学者的最大特长之一就是他的理性自觉。作家散文往往重视形象、感觉和意象,在他们的笔下往往流溢着形状、声音、色彩、感悟、象征和通感,学者散文则重视的是逻辑的力量,即注重推理、运演、证明、议论、剖析等方法。这样,学者散文的严整性、理论色彩、思想性和气势就能够凸显出来。如陈平原多用考证法来显示自己散文

17、的逻辑性,他往往旁征博引,从历史的线索里寻找头绪,与他探索的现在精神旨向接轨。作家散文里,作者往往靠叙述、描写和抒情含蓄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学者散文作者常常自己站出来议论,以强化自己的观点。当然,议论不能是毫无节制的,而应该是点石成金之笔。8.文本一第段“幽静、典雅”中的顿号是去掉好还是保留好?请简析。(3分)9.分析文本一第段故事的作用。(4分)10.文本一末尾引用陶渊明诗句是否妥帖?请评析。(4分)11.请以文本二提出的学者散文的概念及特点,对文本一进行评价。(4分)(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踏莎行初春(清)徐灿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

18、飞上樱桃树。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注春魂:春日情怀。本词作于明亡入清时。金衣:指黄莺。月痕:月影,月光。12.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起句点明时令尚在早春时节,梨花还没有开放,百草刚刚发芽。B.“晶帘”句写水晶帘寂然空垂,无人掀动,触发词人愁思渺渺。C.“金衣”句明写莺声悦耳,暗写词人渴望挣脱牢笼、奔向自由。D.全词借景生情,含蓄地抒发了兴亡之感,带有浓厚的民族意识。13.填入下阕“碧云犹旧河山”方框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叠 B.隐 C.画 D.藏14.前人评价此词“于念旧伤离之中,寄沧桑之叹”,请据此赏析下阕情

19、景相融之妙。(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何景明传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八岁能诗古文,弘治十一年,举于乡,年方十五,宗藩贵人争遣人负视,所至聚观若堵。十五年,第进士,授中书舍人。与李梦阳辈倡诗古文,梦阳最雄骏,景明稍后出,相与颉颃。正德改元,刘瑾窃柄。上书吏部尚书许进劝其秉政毋挠,语极激烈。已,遂谢病归。逾年,瑾尽免诸在告者官,景明坐罢。瑾诛,用李东阳荐,起故秩,直内阁制敕房。李梦阳下狱,众莫敢为直,景明上书吏部尚书杨一清救之。九年,乾清宫灾,疏言义子不当畜,边军不当留,番僧不当宠,宦官不当任。留中。久之,进吏部员外郎,直制敕如故。钱宁欲交欢,以古画索题。景明曰:“此

20、名笔,毋污人手。”留经年,终掷还之。寻擢陕西提学副使。廖鹏弟太监銮镇关中,横甚,诸参随遇三司不下马,景明执挞之。其教诸生,专以经术世务。遴秀者于正学书院亲为说经不用诸家训诂士始知有经学。嘉靖初,引疾归,未几卒,年三十有九。景明志操耿介,尚节义,鄙荣利,与梦阳并有国士风。两人为诗文,初相得甚欢,名成之后,互相诋諆,梦阳主摹仿,景明则主创造,各树坚垒不相下,两人交游亦遂分左右袒。说者谓景明之才本逊梦阳,而其诗秀逸稳称,视梦阳反为过之。然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选自明史卷二八六)注颉颃:xi hng,原指鸟上下飞,后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秩:官吏的官阶、品级。内阁制敕房:

21、官署名。掌管诏书、题奏等机要文书。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所至聚观若堵( ) (2)众莫敢为直(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钱宁欲交欢( )A.一齐欢乐 B.把酒言欢 C.相交而得其欢心,结好 D.结为儿女亲家(2)互相诋諆( )A.夸赞 B.诋毁 C.伤害 D.吉祥17.把第段画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已,遂谢病归。逾年,瑾尽免诸在告者官,景明坐罢。18.对第段画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记出来。(3分)遴 秀 者 于 正 学 书 院 亲 为 说 经 不 用 诸 家 训 诂 士 始 知 有 经 学19.传记以

22、典型事例表现了何景明的性格和才能特征。请根据原文内容填写下表。(4分)事件特点十五岁中举,四年后又考中进士,授官中书舍人。才华出众,少年得志刘瑾窃权,何景明上书许进,劝谏语气激烈。李梦阳下狱,何景明上书礼部尚书救之。乾清宫灾,上疏直言皇帝为政之失。(请填写两个四字句)(直接摘抄原文不得分,请请概述事件。)交友慎重,自知之明任陕西提学副使期间,惩治廖銮随从人员。(请填写两个四字句)(直接摘抄原文不得分,请请概述事件。)教授诸生,经世致用20.何景明与李梦阳都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请根据本文,概括两人的文学风格及交往过程,并简评之。(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炙背轩记 (明)

23、贝琼陇右邾君仲义,主华亭之邵氏义塾,题所居之南荣曰“炙背轩”,以书抵琼曰:“袭狐貉者不知有炙背之快,有炙背之快者不知狐貉之至美。当穷阴苦寒,吾身犹蛇之纠而不得伸也,吾口犹蝉之喑而不得鸣也。海日自东方出,乃席而坐其隅,光气所及,倏焉外融而内畅,不啻醪之沃,火之铄,温风之嘘,耳聪目明,百体潜苏,欣然高歌,作金石声,莫知其所以然者,则天下有快于此?然大明无私,吾恶得而私哉!天下固同此快也。彼袭狐貉者,惴惴不敢出闱闼,假之醪而饮焉,假之火而附焉,曰是美至足矣,又恶知炙背之为快。由是宋人欲献至尊而希其赏,嵇康乃云: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迨未之知也。惟先生记之,以成吾懒。”余乃为之叹曰:“溺于物者,有无

24、穷之欲;得于己者,有无穷之乐。方海内兵争,智勇之士各欲自炫,以徼取一时之贵富,朝暮奔走于形势之途,触风埃,覆冰雪,而未暇炙背如田夫野老者也。仲义独超然高蹈,虽王公子尊,不能屈而致之,且与田夫野老以炙背自适,则其不溺于物而有得于己,可知矣。昔杜少陵在夔州西阁曝日,见之于诗者,可谓极其形容矣。今仲义之居,亦少陵之西阁,则炙背之快,无适而不在焉,余亦将从之相与坐谈兹轩之下,而与天地间万物同被爱日之光,岂非幸欤?”是为记。仲义通经术,善持论,有司尝荐之春官。赋诗清丽有法,世多传诵云。至正二十有四年,岁在甲辰,春二月既望,檇奔贝琼记。注贝琼(13141378),元明之际诗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本文写

25、于元末动乱之季。南荣:房子南楼。炙背:太阳晒背部。袭:穿。恶:何,怎么。“宋人”语出列子杨朱,宋国农夫献负暄(晒太阳)之乐与君,以期厚赏。嵇康句语出与山巨源绝交书,意思是“虽有赤诚之意,但未免不切合实际”。徼:谋求。春官:指礼部。21.可填入第段方框内的虚词是( )。(1分)A.乎 B.哉 C.也 D.焉22.对本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松江是朱元璋对手张士诚故地,邾仲义作为元末遗民流寓华亭,历尽沧桑。B.邾仲义处乱世而能独善其身,淡泊名利,高蹈遗世,超然豁达,博学多智。C.邾仲义致信贝琼,夺耀太阳晒背能“百体潜苏”,暗含对新朝政治的期许。D.贝琼称邾仲义“通经术,善持论”“

26、赋诗清丽”,说明贝了解其性情才艺。23.赏析第段邾仲义来信中有关“炙背之快”的描写。(4分)24.本文前两段都在说“炙背之快”,第段在第段的基础上推进了一层,请加以分析。(4分)三、写作7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甲:你这是偏见。乙:你说我是偏见是基于你的立场对我进行判断;我认为你对我的评判,也是出自偏见。甲:你不相信科学吗?你刚才的话违背了科学常识,就不要跟我饶舌了。乙:科学是你家的宠物吗?我没有觉得我前面表述的观点违背了科学常识。以上的争吵很难有结论,对于思想交流意义不大。如何让两个意见不一致的人尽量接近,得出双方能接受的观点?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 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