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水稻、小麦、油菜区域施肥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上传人:tike 文档编号:5616548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小麦、油菜区域施肥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水稻、小麦、油菜区域施肥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水稻、小麦、油菜区域施肥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水稻、小麦、油菜区域施肥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水稻、小麦、油菜区域施肥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水稻、小麦、油菜分区施肥用量指南编制说明一、背景意义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化肥的用量并非越多越好,当产量出现峰值后继续提高化肥用量,作物产量不会继续增加,甚至还会减产。此外,过量施肥不仅增加了农民种粮成本,而且易引发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土壤板结、养分失衡等问题,导致耕地质量退化,同时对农业面源环境造成风险。为应对过量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自2013年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以来,浙江省化肥用量连续7 年实现“负增长”, 2019年全省化肥施用强度降低至近十年历史最低,化肥减量空间不断压缩,但对标发达国家施肥水平,对标国家对农业绿色发

2、展先行区的考核要求,如何突破化肥减量瓶颈、持续推进化肥减施成为亟待研究的难题。20 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化肥施用行为及其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发布化肥使用立法,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多数国家实施了限量施肥政策,并取得显著成效,如英国明确规定硝酸盐敏感区域不施或限量施用化肥,美国对氮肥用量低于作物吸收量的农户给予超过购买氮肥税费的偿还税,丹麦氮肥用量为强制性标准,农户施肥不得超过该标准。我国的研究也认为,确定合理施肥量是获得较高目标产量、维持土壤肥力和降低施肥引起环境污染的关键,但相应化肥使用的限量标准及配套的化肥管理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因此制订化肥使用限量标准显得尤为迫切。201

3、9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化肥定额制,既是保障粮食安全、保持耕地永续生产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的必然要求。为了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结合我省水稻生产实际,细化制定水稻、小麦、油菜的区域施肥用量指南,防止过量施肥,避免盲目减肥,提升粮油作物绿色生产水平。本标准是完善化肥定额制实施路径的重要技术支撑,为肥药两制改革奠定基础。二、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标准的编制任务来源于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0年第三批浙江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浙市监函2020244号)。标准名称为:水稻、小麦、油菜分区施肥

4、用量指南(以下简称:指南)2、协作单位本标准由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主持,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等单位参与起草工作。3、主要工作过程规程起草:2020年9月,由省耕肥管理站组织有关人员起草了“工作组讨论稿”,由虞轶俊、孔海民负责起草指南文本,综合近几年我省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化肥定额制改革的试点经验,结合我省耕地质量、地力分布状况,12月底,起草形成了形成指南初稿。验证优化:2020年,结合指南中提出的用量指标及配套技术,部署开展粮油作物区域用量的示范,进行田间试验验证,并根据示范结果进行指标的调整;2021年4月,起草组主要成员召开指南初审会,进一步研究和统一指南

5、中的有关技术问题,根据田间试验验证数据和生产单位意见,对指南草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2021年6月,召开全省部分市、重点县(市、区)农技中心、耕肥站等专家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形成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征询:2021年7月,将“征求意见稿”分别发给浙江大学、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各市、有关县(市、区)土肥站、种植大户等共35家单位征求意见;共收到返回意见37份,修改建议38条,采纳及部分采纳31条,修改形成规程“送审稿”。 4.主要起草人及所做的工作姓名专业职称工作单位项目分工虞轶俊植保推广研究员浙江省耕肥管理总站主持孔海民植物营养高级农艺师浙江省耕肥管理总站标准起草执笔陈红金土化推广研

6、究员浙江省耕肥管理总站技术指导马军伟土化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技术指导任周桥地理信息副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区域划分及制图陆若辉植物营养高级农艺师浙江省耕肥管理总站框架设计指导秦华土壤学教授浙江农林大学文献资料与试验验证张均华土壤学研究员中国水稻研究所文献资料与试验验证蒋玉根土肥推广研究员富阳区农技推广中心技术指导与示范傅丽青土肥推广研究员金华市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站技术指导与示范王飞农作推广研究员宁波市农技推广总站技术指导与示范陈钰佩土壤农艺师浙江省耕肥管理总站材料收集整理张耿苗粮油高级农艺师诸暨市农技推广中心田间试验示范三、标准编制原则及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1.标准编制原则(1)规范性。本

7、标准以国家、省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浙江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浙江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为准则,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制。根据标准内容的规范需要,引用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所引用的标准均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引用的文件均为“现行有效”。标准文本的编排采用中国标准编写模板TCS 2009版进行排版,确保标准文本的规范性。(2)科学性。标准起草过程中,以国内外科研论文、学术著作以及近年来的最新研究为主要依据,在调查、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起草小组成员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确定有关

8、技术指标,确保本标准的科学性、准确性。(3)实用性。通过前期的资料查询、调研走访,结合浙江省粮油作物生产实际,提出主要适用于我省情况的水稻、小麦、油菜施肥用量指导,并广泛征求和采纳同行专家的意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便于标准颁布后的推广应用。四、主要技术指标编制依据1.区域划分以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国家标准中浙江省的二级农区划分为基础,结合浙江土壤等历史资料中关于浙江本省土壤的习惯分区方法,按照地形地貌特点、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状况及主要种植制度等因素,将全省划分为浙北平原区、浙西山地丘陵区、浙中丘陵盆地区、浙东盆地低山区、浙南中山区、东部丘陵岛屿平原区等6大区域

9、。2.主要种植制度确定各区域主要种植制度的确定主要参考了浙江省二一九年农业统计资料,根据统计资料中早稻、连作晚稻、单季稻、油菜、小麦等作物,占全省八成及以上播种面积的分布区域,确定该区域的主要种植制度。3.主要养分指标等级划分根据近3年全省土壤测试数据,参照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土壤有机质及主要营养元素的分级标准,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指标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见图1)。图1 浙江省耕层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等级分布图4.主要养分指标含量分布图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历年来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基础土样样品采集和检测的数据,通过ArcMap软件绘制形成各养分指标

10、分布图。各养分指标分区含量均值如下表。表1 各养分指标分区含量均值分区有机质g/kg全氮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浙北平原区29.88 1.85 42.8 153 浙西山地丘陵区29.86 1.88 64.7 115 浙中丘陵盆地区27.50 1.55 59.1 125 浙东盆地低山区32.65 2.00 63.9 113 浙南中山区32.21 1.74 84.2 89 东部丘陵岛屿平原区31.09 1.91 65.6 164 5.化肥最高用量的确定根据以产定氮、因土施肥、因作物施肥的原则,结合作物目标产量和不同区域土壤养分含量特点,确定氮、磷、钾养分的最高用量建议值,各地结合实

11、际可适当调整,原则上不得超过指南中确定的化肥最高用量。6.肥料施用管理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施肥情况调查有关工作要求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试行农业投入化肥定额制的意见(浙农科发201923号),将农户定额施肥管理和施肥档案建设予以规范。五、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报告、相关技术和经济影响论证1、基本情况2020年,在全省开展了化肥定额制试验示范,试验根据化肥定额制要求,选择土地平整,无较大坡度,土壤肥力中等,无严重土传病害发生,具有良好排灌条件的代表性试验地,针对各示范区实际情况制定作物施肥方案。每个小区面积不小于20m2,小区间设置隔离行,小区外设置保护行,并准确标识。除施肥不

12、同外,各小区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全省共有试验点123个,习惯施肥条件下平均化肥用量28.05kg/亩,定额制施肥条件下平均化肥用量为23.36kg/亩。2、结果分析根据化肥定额制示范结果表明,化肥定额制模式下,试验地的水稻平均施肥量为23.36 kg/亩,较习惯施肥处理下降4.69 kg/亩,产量增加33.88 kg/亩。超级稻减少化肥用量达1.26 kg/亩,水稻增产8.33 kg/亩。虾稻共养试验地的平均施肥量为8.25 kg/亩,较习惯施肥减少化肥用量9.75 kg/亩,水稻产量略有下降,每亩平均减少3.75 kg。表1 不同区域化用量施用效果作物区域示范方个数示范面积(万亩)习

13、惯施肥化肥施用量(kg/亩)化肥施用量(kg/亩)作物产量增减量(kg/亩)化肥减量(kg/亩)水稻浙北平原地区283.427.2724.6627.012.61浙西山地丘陵区140.4826.6823.3744.893.31浙中丘陵盆地区52.2623.0220.099.482.93浙东盆地低山区170.5726.421.486.474.92浙南中山区301.2231.1523.3863.37.77东部丘陵岛屿平原区194.9527.2423.4118.463.83表1显示, 在习惯施肥条件下,除浙中丘陵盆地区外,其他区域化肥施用量均高于26kg/亩,高于化肥定额制单季稻施肥最高限量值,定额制

14、施肥条件下,6个区域化肥施用量均低于习惯施肥,且符合定额制水稻化肥最高用量指标以内,水稻产量没有下降,且有小幅增产,化肥施用量平均减少2.61-7.77kg/亩。示范结果表明,推行化肥用量指标施用,水稻平均可减肥16.72%,且能保证稳产。说明化肥施用量的确定基本可行。主要原因一是调整了氮磷钾养分比例,控制了过量氮肥投入,减少了不必要的磷素养分投入;二是重视发挥有机养分替代作用,通过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利用有机养分替代部分化肥投入;三是发挥高效肥料的作用,利用缓释肥、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方肥等高效肥料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化肥投入量。2020年浙江省共建设各类化肥定额制示范方2

15、03个,其中省级示范方60个,示范面积18.2万亩,集成推广“有机肥+配方肥”、“绿肥+自然生草”、“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等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进一步完善施肥技术体系,切实改善了作物生长环境,促进农民节本增收,化肥定额制推广初见成效。五、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无重大意见分歧。六、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及贯彻实施标准的要求、措施等建议;1.指南是化肥定额制改革落地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我省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生产方式不断升级、农业环境不断改善、绿色经济不断壮大,特别是化肥、农药施用量已连续6年实现负增长,累计降幅分别达15.9%和29.7%,成效十分显著。

16、但对标国际先进,对标新时代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求,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和短板。2019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肥药两制改革,即试行化肥、农药的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达到精确控制化肥等投入品使用量的目的。制定主要农作物的化肥施用量技术标准是促进化肥定额制改革落地的关键技术支撑,为各地开展化肥两制改革、制定当地技术指标、评价化肥使用科学性提供指导和依据。2.多措并举推进指南实施。一是加强政策引领。根据省委省政府化肥减量、农业绿色发展新要求,去年我厅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试行农业投入化肥定额制的意见,由农、财两厅联合制定下发。跟进制定水稻、小麦、油菜分区施

17、肥用量指南地方标准,为各地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提供技术参考。二是强化技术指导。结合化肥两制改革重点工作推进和化肥减量技术示范,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宣贯指南内容和实施措施,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化肥使用限量标准及技术指导意见,将指南技术指标落实在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中。三是强化监督管理。目前化肥定额制工作已列入地方各级政府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等考核评价体系,指南的制定和实施是衡量化肥使用量、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等指标的标尺和准则,服务于农业绿色发展等工作监督管理,各地将以此为依据,将肥药投入与农业扶持等相挂钩,配套实施化肥使用量的奖惩政策,推动标准的普及和落地。七、强制性标准实施的风险评估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设置标准实施过渡期的理由;本标准非强制性标准。八、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