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61∕T 1089-201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规范(陕西省).pdf

上传人:秋儿 文档编号:5625102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37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T 1089-201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规范(陕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DB61∕T 1089-201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规范(陕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DB61∕T 1089-201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规范(陕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DB61∕T 1089-201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规范(陕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DB61∕T 1089-201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规范(陕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13.100 W 09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1089201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规范Guide of emergency capability assessment for safety construction in production work units 2017 - 10 - 25 发布 2017 - 11 - 25 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1/T 10892017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估内容及要求 .2 5 评估方法 .7 附录 A (规范性附

2、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评分表 .9 DB61/T 1089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中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申敏、李江平、魏兴、刘花维、赵江平、张斌、彭少巍。 本标准由*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中心 地址: 电话:029-63919061 邮编: DB61/T 10892017 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生

3、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的内容、方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内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带储存设施)、储存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

4、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应急能力评估 capability Assessment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对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综合能力的评估。 3.2 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应急准备工作方案。 3.3 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4 应急响应 em

5、ergency response 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GB/T 296392013 ,定义3.3 DB61/T 10892017 2 3.5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 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GB/T 296392013 ,定义3.4 3.6 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GB/T 296392013 ,定义3.5 3.7 未遂事故 near accident 未发生健康损害、人身伤亡、重大财产损失

6、及环境破坏的事故。 4 评估内容及要求 4.1 评估项目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项目包括: a) 应急组织; b) 风险管理; c) 应急预案; d) 危险源监控和预警。 e) 应急处置; f) 应急队伍; g) 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 h) 应急培训; i) 自评与改进。 4.2 应急组织评估 4.2.1 应急组织评估应对组织建立情况及其有效性进行考核,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职责、相关方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宣传与制度建设等内容。 4.2.2 应急组织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组织体系; b) 应满足应急管理工作需要。 4.2.3 应急组织职责应符合下列要求: a)

7、 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和管理全面负责; b) 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职责; c) 定期对职能部门和人员应急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考核。 4.2.4 相关方应急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急信息应书面告知承包商、事故可能影响到的相邻单位等相关方。 DB61/T 10892017 3 b) 同一作业区域内不同单位进行交叉作业, 或相邻单位之间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 应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协议中应明确各单位应急救援的职责和任务。 c) 对相关方可提供的应急资源定期进行分析,并及时更新。 4.2.5 法律法规宣传和制度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8、) 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定期更新,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b) 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并发放到有关工作岗位; c) 明确评审和修订应急管理制度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 d) 每年至少 1 次对相关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应急管理制度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消除违规行为和现象; e) 落实地方政府规定。 4.3 风险管理评估 4.3.1 风险管理评估应对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包括风险分析、重大危险源管理、风险控制、隐患排查与治理等内容。 4.3.2 风险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业活动、设备设

9、施、作业环境、公用及辅助设施等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确定安全风险名称、类别和等级; b) 确定重点危险区域和高风险工作岗位,形成风险评价报告; c)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应根据人员调整、生产工艺或装置变更、施工项目变更、季节变化等外围环境变化及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 d) 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其它人员参与风险评价工作。 4.3.3 重大危险源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辨识重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 b) 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及安全评估,并按规定备案; c) 高风险区域和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确保逃生通道畅通。 4.3.4 风险控制应

10、符合下列要求: a) 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b) 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作业岗位和场所危险因素和险情处置要点应及时告知从业人员; c) 应对风险控制效果进行调查、反馈、定期评审等活动。 4.3.5 隐患排查与治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经常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明确排查目的、范围和方法,并做好记录; b) 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及时进行治理,并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c) 不能短期内消除的重大隐患,应采取防范措施,并向有关单位报告; d)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档案。 4.4 应急预案评估 4.4.1 应急预案评估应包括应急预案体

11、系、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4.4.2 应急预案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构成。各预案之间应相互衔接; b) 应急预案应覆盖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并与当地政府、 上级单位及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DB61/T 10892017 4 4.4.3 应急预案编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按照 GB/T29639 的相关要求规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b) 在应急预案编制前,应按有关规定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c) 综合应急预案应包括总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

12、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d)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措施等内容; e) 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f) 重点岗位应制定应急处置卡。 4.4.4 应急预案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编制应急预案; b) 按照相关要求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或论证; c) 应急预案的管理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d) 应急预案应及时进行评估和修订; e) 应急预案应报有关部门备案,并通报相关单位。 4.5 危险源监控和预警评估 4.5.1 危险源监控和预警评估包括危险源监测和监控、危险作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

13、、预警和报警、信息报告和处置等内容。 4.5.2 危险源监测和监控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明确对危险源监测和监控的程序、方式、方法及安全措施; b) 重点危险区域和高风险岗位应设置安全监测、监控报警系统; c) 对安全监测、监控报警系统进行规范管理; d) 重大隐患应重点监控; e) 制定危险源监测、监控方案,发放到相关岗位。 4.5.3 危险作业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危险作业应履行审批手续,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及监护; b)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c) 危险作业监护人员应具备基本救护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作业过程中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4.

14、5.4 危险物品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危险物品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废弃和处置,应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安全措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b) 对从业人员进行危险物品的危险特性、应急措施等应急知识培训。 4.5.5 预警和报警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建立事故预警体系。明确预警级别、预警主要内容、预警及预警解除的程序和方法,明确承担预警的部门职责和任务; b) 应明确事故判定的要点及报告单位、报警方式、报告内容等; c) 应采取多种报警方式,报警设备应有效; d) 报警程序和报警方法,应告知作业人员; e) 建立向重要防护目标、特殊场所、警报

15、盲区、公众及时发布紧急情况的警报系统,明确警报系统的启动程序。 4.5.6 信息报告和处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设置 24 小时应急报警电话,明确事故报告的方式、内容、要求与接收处置程序; b) 明确报告事故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DB61/T 10892017 5 c) 明确向可能遭受事故影响的单位、群众发出事故信息通报的方式、方法和程序,明确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出应急支援请求的方式、内容和程序。 4.6 应急处置评估 4.6.1 应急处置评估应对应急响应分级与程序规定及以往事故应急全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应急响应分级与程序、应急处置、恢复与善后、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管理等内容。 4.6.2 应急

16、响应分级与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故的能力,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b) 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事项。 4.6.3 应急处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或者不安全因素, 应当按照报警程序和报警方法, 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并及时予以处置; b)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应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同时应报告有关负责人或部门; c) 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 积极组织抢险救援, 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做好事故现场的

17、保护工作; d) 应急能力不能满足应急需求时,应及时请求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及相关应急协作单位的支援; e) 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单位和群众时,应及时发出报警信息,并做好疏散撤离工作; f) 应急救援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器具,对伤亡人员及时进行救护。 4.6.4 恢复与善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明确应急结束的条件、发布应急结束命令的机构和程序,明确应急工作总结部门; b) 做好善后工作,协助地方政府恢复受影响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 4.6.5 事故调查与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事故调查; b) 事故调查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c) 对事故应急处

18、置全过程进行评估, 总结和吸取应急处置经验教训, 不断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改进应急准备工作。 4.6.6 事故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建立事故档案和台账; b) 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含未遂事故)进行分级管理,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4.7 应急队伍评估 4.7.1 应急队伍评估应包括应急队伍建立、应急指挥人员、应急队伍管理、社会专业应急及相关方协助等内容。 4.7.2 应急队伍建立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 b) 明确各级应急响应人员。 4.7.3 应急指挥人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

19、具备应急管理知识、熟知相关应急预案; b) 应具备应急人员、装备、物资、资金的协调能力,具备应急技术方案的决策能力; c) 应参加应急培训和演练活动,定期对应急能力准备情况进行检查。 4.7.4 应急队伍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主要负责人对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负责; DB61/T 10892017 6 b) 制定应急人员岗位职责和岗位标准; c) 建立应急人员的选配、奖惩制度,应急人员经能力培训合格后方可任职; d) 制定值班、设备维护和预防性检查等制度。 4.7.5 与社会救援、医疗、消防等专业应急队伍及应急协作单位建立联系,熟悉其可提供的应急能力。与周边单位、应急协作单位等签订应急救援协

20、议。 4.8 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评估 4.8.1 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评估应包括应急装备、应急物资、应急装备和物资协调、应急通讯保障、应急经费保障等内容。 4.8.2 应急装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配备应急装备,并设专人管理,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检测; b) 应急装备属于特种设备的,应按照特种设备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4.8.3 应急物资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配备应急物资,并设专人管理,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存、补充、更新和维护; b) 应急物资应存放于作业现场就近位置,方便易取; c) 为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工作岗位配备防护救护器材,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 4.8.4 应急装备和物资协调应符

21、合下列要求: a) 与周边单位、应急协作单位建立应急装备和物资互助机制; b) 建立应急协作单位可提供应急装备、物资的清单。 4.8.5 应急通讯保障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明确应急通讯保障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b) 应急指挥通讯应满足要求,明确相关单位及人员联系方式和方法,及时更新; c) 建立 24 小时通讯值班制度,保证报警电话 24 小时畅通。 4.8.6 应有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和管理所必需的经费保障。 4.9 应急培训评估 4.9.1 应急培训评估应对应急培训过程管理以及各类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包括应急培训管理、应急队伍培训、从业人员培训、应急宣传、应急演练等内容。 4.9.2 应急培

22、训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建立应急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明确教育培训的要求和措施,制定并实施应急教育培训计划; b) 明确应急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和责任人,建立教育培训档案。 4.9.3 应急队伍培训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急人员应接受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和时间应符合相关规定; b) 应急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和应急程序,掌握应急装备及物资的使用方法。 4.9.4 从业人员培训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从业人员应接受应急知识教育培训,掌握应急防护技能、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等,并定期组织考核; b) 班组安全活动应包含应急培训内容。 4.9.5 应急宣传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普及

23、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 b) 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安全告知及应急宣传; c) 对外来作业人员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训; d) 对事故可能影响到的周边单位及群众进行应急知识宣传。 DB61/T 10892017 7 4.9.6 应急演练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实施; b) 应急演练要明确演练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等内容; c) 对演练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确定改进方向; d) 积极参加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相关应急演练活动。 4.10 自评与改进评估 4.10.1 自评与改进应对应急能力持续改进过程和效果进行考核,包括应急能力检查、整改、应急能力自评

24、等内容。 4.10.2 应急能力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建立应急能力检查制度,定期进行检查; b) 应急能力检查应有明确的目的、计划、内容和要求,应急能力检查应编制检查表。 4.10.3 整改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对应急能力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 b) 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4.10.4 应急能力自评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进行总结自评, 形成自评报告, 提出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应急能力的计划、措施; b) 发生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自评。 5 评估方法 5.1 应成立评估组织,并明确分工和责任。 5.2 评估工作应覆盖所有作业场所,评估应记

25、录详实、证据充分。 5.3 评估采取对照评估项目和内容, 逐项评估评分, 通过汇总得出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能力评估结果。 5.4 评估可采用现场核查、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应急能力评分办法按附录 A 执行。 5.5 评估后应及时编写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概况、评估情况综述、主要问题及整改要求、评估结论、建议等。 5.6 评估计分方法按照下列要求执行: a) 每个评估项目满分为 100 分,各评估项目的评估要求和分值、评估方法按附录 A 执行; b) 评估总得分满分为 100 分,按式 1 计算: . (1) iniMKM=1式中: M总得分; iK权重系数,按表1规定取值; iM各

26、评估项目得分; n评估项目的数量(1n10)。 DB61/T 10892017 8 表1 应急能力评估项目评分权重系数表 序号 评估项目 权重系数 1 应急组织 0.10 2 风险管理 0.13 3 应急预案 0.12 4 危险源监控和预警 0.14 5 应急处置 0.09 6 应急队伍 0.13 7 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 0.13 8 应急培训 0.11 9 自评与改进 0.05 5.7 评估等级按照下列规定划分: a) 按照各个评估项目得分和评估总得分,评估等级划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b) 优良:每个评估项目得分值均在 60 分(含)以上,汇总表的总得分在 90 分(含)以上;

27、c) 合格:每个评估项目得分值均在 60 分(含)以上,汇总表的总得分在 70 分(含)90 分之间; d) 不合格:有评估项目得分值在 60 分以下的情形,或者汇总表的总得分在 70 分以下。 DB61/T 10892017 9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评分表 A.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评分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评分表见表A.1。 表A.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评分表 评估项目及分值 评估要求 评估办法 得分4.2 应急组织评估 1. 建 立 安全 生 产 应急 组 织 体系(10 分) 1.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

28、理机构, 配备专职或兼职应急管理人员。 2.建立应急组织、指挥机制。 3.明确应急总指挥和副总指挥、 应急职能机构、救援队伍、相关管理人员等,应急组织体系宜以结构图或表格的形式表示 1.查文件, 未建立应急管理机构扣 10 分, 应急管理人员配备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2.查文件及预案, 未建立应急指挥系统扣 4 分。3.查文件及预案,应急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应急职能机构、救援队伍、相关管理人员等一项不明确扣 1 分;应急组织体系表示不清楚扣 1分 4.2.2应急组织体系(25分) 2. 应 急 组织 体 系 应满 足 应 急管 理 工 作需要 (15分) 1.应急人员配备、 应急人员业务能力和

29、工作经历应满足要求。 2.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管理人员, 应具有明确的职能。 3.应急组织体系应与应急预案中的组织机构相衔接。 4.应急组织体系应根据条件变化及时调整 1.查应急人员配备文件及应急人员业务能力、工作经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2.查文件及预案,应急管理机构及应急管理人员职能一项不明确扣 1 分。 3.查文件及预案,应急组织体系未与应急预案中的组织机构相衔接,扣 2 分。 4.查应急组织体系设置文件,现场核查,应急组织体系没有根据人员变化及时调整,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4.2.3应急组织职责(35分) 1. 主 要 负责 人 对 安全 生 产 应急 能 力 建设 和 管 理全

30、 面 负 责(15 分) 1.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应急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应落实各项应急管理工作。 2.制定应急能力建设计划或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时间、计划、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3.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或定期听取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了解应急能力建设情况,解决应急能力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督促落实应急能力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 1.查文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应急建设和管理职责不明确,扣 5 分;询问,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应急能力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不清楚,扣 5 分。 2.查文件,未制定应急能力建设计划或实施方案,扣 5 分;实施时间、计划、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一项不明

31、确扣 1 分。 3.查记录,无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或定期听取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记录,扣 2 分;现场核查或询问应急能力建设和管理情况,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DB61/T 10892017 10 表A.1 (续) 评估项目及分值 评估要求 评估办法 得分2. 建 立安 全 生 产应 急 管 理责任体系,明 确 职 能部 门 和 人员 的 应 急管 理 及 应急 救 援 职责(15 分) 1.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2.应急组织机构、 人员的应急职责应与岗位职责相结合 1.查文件及预案,应急组织机构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一项不明确扣 2 分

32、。 2.查文件及预案,应急组织机构、 人员的应急职责与其岗位职责不适应,一项不符合扣 1 分;询问相关部门和人员是否清楚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职责,每有一人次不符合扣 1 分 3. 定 期 对职 能 部 门和 人 员 应急 职 责 的履 行 情 况进 行 考 核(5 分) 应建立安全生产应急责任考核制度, 对职能部门和人员应急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 查文件,未建立应急责任考核制度,扣 4 分;未按考核制度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1. 应 急 信息 应 书 面告 知 相 关方(5 分) 应急信息应书面告知相关方 (包括供应商、承包商、事故可能影响到的相邻单位等),如有

33、重大隐患,还应按规定报告相关部门。 相关应急信息主要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应急装备和物资、 需要相关方提供的应急资源要求等危险源及处置方法 查应急信息告知记录,无应急信息告知记录扣3 分;没有把应急信息书面告知相关方,一项不符合扣 1 分;如有重大隐患,没有报告相关部门,扣 2 分 2. 同 一 作业 区 域 内不 同 单 位进 行 交 叉作业,应明确 各 自 的应 急 职 责和任务(10分) 1.同一作业区域内不同单位进行交叉作业, 或相邻单位之间可能影响对方安全生产的,应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应急职责和任务。 2.应确定专人负责应急协调 1.查文件,未明确应急职责或应急职责

34、内容不全面,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一项扣 1 分。 2.未确定专人负责应急协调扣 1 分 4.2.4相关方应急管理(20分) 3. 对 相 关方 可 提 供的 应 急 资源 定 期 进行分析,并及 时 更 新(5 分) 1.建立相关方名录。对相关方进行管理,包括资格预审、业绩评价、应急能力评估等。 2.对相关方可提供的应急资源定期进行分析,并及时更新 1.查文件,未建立相关方名录扣 2 分;对相关方的管理,包括资格预审、业绩评价、应急能力评估等不完善,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2.查记录,未对相关方可提供的应急资源定期进行分析并及时更新,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DB61/T 10892017 11 表A

35、.1 (续) 评估项目及分值 评估要求 评估办法 得分1. 识 别和 获 取 安全 生 产 应急 管 理 法律、法规、标 准 及 其他要求,定期更新,并对 从 业 人员 进 行 宣传 和 培 训(5 分) 1.建立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的管理制度。 2.明确识别和获取的责任部门、 获取渠道、方式。 3.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 4.形成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并定期更新。5.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并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1.查文件

36、,未建立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的管理制度扣 1 分。 2.查文件,管理制度中未明确识别和获取的责任部门、获取渠道、方式,一项不符合扣 1 分。3.查法律、法规清单,未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扣 1 分。 4.查文件,未形成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或未及时更新清单和文本数据库,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5.查告知及宣传培训记录, 未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并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扣 1 分 4.2.5 法律法规宣传和制度建设 (20分) 2.

37、建 立 应急 管 理 工作制度,并发 放 到 有关 工 作 岗位(4 分) 1.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转化为应急管理规章制度, 发放到有关工作岗位,并严格落实。 2.规章制度应具有可操作性。 3.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审定并签发规章制度。 4.应急管理制度和或企业的相关制度,至少包括下列内容:应急管理工作职责、应急人员管理、应急物资管理、应急通讯管理、应急培训管理、应急演练管理、危险源监控、设备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能力日常检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重大事故隐患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安全风险管理、危险作业管理、安全设施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职业健康管理、 劳动防护用

38、品管理、 领导干部带班、事故管理、应急经费管理、应急奖惩管理、承包商管理、供应商管理、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 法规和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自评等 1.查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和发放记录,没有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转化为应急管理规章制度,没有将应急管理制度发放到有关岗位并严格落实,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2.查制度,制度内容与实际不符合或操作性不强,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3.查文件,主要负责人没有组织审定并签发规章制度,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4.查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和企业相关制度,缺少相关内容的管理制度,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DB61/T 10892017 12 表

39、A.1 (续) 评估项目及分值 评估要求 评估办法 得分3. 明 确 评审 和 修 订应 急 管 理制 度 的 时机和频次,定 期 进 行评 审 和 修订(3 分) 1.应急管理制度应注明生效日期, 保证使用最新有效版本的应急管理制度并及时组织员工培训学习。 2.应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参与应急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明确评审和修订应急管理制度的时机和频次 (至少每 3 年评审和修订一次) ,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 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评审、 修订: 1)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规程、 标准废止、 修订或新颁布时;2)当

40、归属、 体制、 规模发生重大变化时;3)当生产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时;4)当工艺、 技术路线和装置设备发生变更时; 5)当上级安全监督部门提出相关整改意见时; 6)当安全检查、 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涉及规章制度存在问题时; 7)当分析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 发现制度性因素时; 8)其它相关事项 1.查应急管理规章制度,未使用最新有效版本的应急管理制度扣 1 分,未注明生效日期,扣1 分;查记录并现场核查,没有及时组织员工培训学习,扣 1 分。 2.查文件,未明确评审和修订时机和频次,或规定的内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查应急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记录,未及时或定期评审和修订扣 1 分 4. 每 年

41、 至少1次对相关 安 全 生产 应 急 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应 急 管 理制 度 及 其他 要 求 的执 行 情 况进 行 合 规性评价,消除 违 规 行为 和 现 象(4 分) 1.每年至少一次对相关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急管理制度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 2.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 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 3.编制合规性评价报告 1.查记录, 未对相关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急管理制度及其他有关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一项不符合扣1 分。 2.查文件,未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的,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42、;未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或措施未落实的,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3.查文件,未编制合规性评价报告,扣 3 分 5落实地方 政 府 规定(4 分) 遵守地方政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相关法规、规章制度、文件及有关要求 查记录, 未建立文件接收记录或台帐, 扣 2 分;现场核查,未对地方政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相关法规、 规章制度、 文件及有关要求进行落实,一项不符合扣 2 分;未建立落实及整改记录,扣 2 分 DB61/T 10892017 13 表A.1 (续) 评估项目及分值 评估要求 评估办法 得分4.3 风险管理评估 1. 对 生 产经 营 中 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公 用 及 辅助 设

43、 施 等进 行 危 险源 辨 识 和风险评价,确 定 安 全风险名称、类别、等级(8 分) 1.制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时机、频次、准则及工作程序。 2.明确职能部门及人员在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3.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范围应涵盖生产经营作业所有的过程、活动、场所及周边环境;重点辨识重大危险源、危险作业、危险物品等。 4.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5.非常规作业及危险作业实施前, 应识别危险、有害因素,排查隐患 1.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未明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时机、频次、准则及工作

44、程序,一项不符合扣 1 分。2.查文件,未明确有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和任务,一项不符合扣 1 分;询问从业人员不了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制度相关内容,一人次扣 1 分。 3.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记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范围、风险等级等不符合要求,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4.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未规定选用适当的风险评价方法,扣 1 分;询问有关人员不清楚本项目的危险源,一人次扣 1 分。5.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记录,非常规作业及危险作业实施前,未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并排查隐患,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2. 确 定 重点 危 险 区域 和 高 风险岗位,形成 风 险 评价报告(7分)

45、1.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评价准则, 风险评价准则应包括事故发生可能性、 严重性的取值标准以及风险等级的评定标准, 风险评价准则应符合国家标准。 2.根据规定的频次和时机,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 3.确定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 分布情况以及危害程度, 判断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 4.根据风险评价结果, 确定重点危险区域和高风险工作岗位, 形成风险评价报告 1.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取值标准不全面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2.查风险评价记录,无评价记录扣 2 分。 3.查风险评价记录,没有确定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分布情况以及

46、危害程度,没有判定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的,一项不符合扣 1分。 4.查风险评价记录,无风险评价报告或未确定重点危险区域和高风险岗位,扣 3 分;风险评价报告不完善,一处不符合扣 1 分 3. 危 险 源辨 识 和 风险 评 价 应根 据 条 件变 化 及 时更新,实行动 态 管 理(5 分)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应实行动态管理。 下列情形发生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外部条件变化;建设项目内容发生较大变更;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生产工艺或装置重大变更;其它新情况发生 查风险评价记录或报告,未按动态管理要求进

47、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未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4.3.2风险分析(25分) 4. 各 级 管理人员、技人 员 应 参与 风 险 评价工作,鼓励其它人 1.单位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 2.鼓励其他人员参与风险评价工作 (建议注册安全工程师加分) 1.查风险评价有关会议记录及风险评价记录,单位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没有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扣 2 分。 2.询问,其他相关人员未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扣1 分 DB61/T 10892017 14 表A.1 (续) 评估项目及分值 评估要求 评估办法 得分 员 参 与 风险 评 价 工作(5

48、 分) 1. 辨 识 重大危险源,建 立 重 大危 险 源 档案(5 分) 根据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有关规定,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并建立档案 查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和档案,无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档案扣 5 分;重大危险源辨识内容不全面或错误,一项不合格扣 1 分 2. 定 期 对重 大 危 险源 进 行 检测 及 安 全评估,并按规 定 备 案(10 分) 1.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 设置安全监控报警系统。 2.应至少每三年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形成评估报告。 3.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应客观公正, 数据准确,内容完整,结论明确,措施可行。 4.

49、应将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 应急措施按规定报送有关部门备案 1.查重大危险源检测记录, 未定期检测扣 2 分;未设置安全监控报警系统,缺一项扣 1 分。 2.查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未定期进行安全评估扣 2 分,未形成评估报告扣 2 分。 3.查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一项内容不符合扣 1 分。 4.查重大危险源备案证明,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未备案的扣 5 分 4.3.3重大危险源管理(20分) 3. 高 风 险区 域 和 重大 危 险 源现 场 应 设置 明 显 的安 全 警 示标志,并确保 逃 生 通道畅通。 (5分) 1.高风险区域和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50、标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2.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置安全责任牌。3.逃生通道应畅通 1.现场核查,高风险区域和重大危险源现场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扣 1 分;未标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一项不符合扣 1 分。 2.现场核查,重大危险源现场未设置安全责任牌扣 1。 3.逃生通道不畅通,一处不符合扣 5 分 1. 确 定 不可 接 受 的风险,制定并 落 实 控制措施,将风 险 控 制在 可 接 受的程度(10分) 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 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建立重大风险清单。 2.结合实际情况, 确定风险控制优先次序,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3.风险控制措施应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