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22∕T 3016-2019 森林资源属性因子编码规则(吉林省).pdf

上传人:秋儿 文档编号:5625126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40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2∕T 3016-2019 森林资源属性因子编码规则(吉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DB22∕T 3016-2019 森林资源属性因子编码规则(吉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DB22∕T 3016-2019 森林资源属性因子编码规则(吉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DB22∕T 3016-2019 森林资源属性因子编码规则(吉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DB22∕T 3016-2019 森林资源属性因子编码规则(吉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01 B 60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0162019 森林资源属性因子编码规则 The coding rules of attribute factor of forest resources 2019 - 05 - 27 发布 2019 - 06 - 17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22/T 3016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编码规则 . 13.1 基础因子 . 13.1.1 地类代码结构 . 13.1.2 林种代码结构 . 23.1.3 森林起源代码结构 . 43.1.4 林

2、地保护等级代码结构 . 43.2 管理因子 . 53.2.1 土地权属代码结构 . 53.2.2 林地使用权代码结构 . 53.2.3 林木所有权代码结构 . 63.2.4 林木经营权代码结构 . 63.3 综合因子 . 73.3.1 植物种类代码结构 . 73.3.2 植物保护等级代码结构 . 113.3.3 天然更新等级代码结构 . 113.4 地形因子 . 123.4.1 地貌代码结构 . 123.4.2 坡位代码结构 . 123.4.3 坡向代码结构 . 133.4.4 坡度代码结构 . 133.4.5 交通区位代码结构 . 143.5 林相因子 . 153.5.1 林分代码结构 .

3、153.5.2 龄组代码结构 . 153.5.3 龄级代码结构 . 163.5.4 郁闭度/覆盖度等级代码结构 . 163.6 土壤因子 . 173.6.1 土壤类型代码结构 . 173.6.2 土层厚度等级代码结构 . 183.6.3 土壤腐殖层厚度等级代码结构 . 183.6.4 土壤质地代码结构 . 193.7 公益林因子 . 193.7.1 事权等级代码结构 . 19DB22/T 30162019 II 3.7.2 国家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结构 .203.7.3 森林类别代码结构 .203.7.4 工程类别代码结构 .213.8 森林生态因子.213.8.1 重点生态区域代码结构 .21

4、3.8.2 群落结构代码结构 .223.8.3 自然度代码结构 .223.8.4 灾害种类代码结构 .233.8.5 灾害程度代码结构 .243.9 林地变更因子.253.9.1 土地退化类型代码结构 .253.9.2 退化等级代码结构 .263.9.3 林地质量等级代码结构 .263.9.4 林地功能分区代码结构 .273.9.5 主功能区代码结构 .273.9.6 变化原因代码结构 .283.9.7 土地管理类型代码结构 .293.9.8 变更依据代码结构 .304 赋码规则.30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赋码转换程序示例 .31 DB22/T 3016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5、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寒琳、薛莉、金芳、王奇、王牧原、王公博、杨昌宇、程莹。 DB22/T 30162019 1 森林资源属性因子编码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资源属性因子编码规则、赋码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资源属性因子编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955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 LY/T

6、2186 森林资源数据编码类技术规范 3 编码规则 3.1 基础因子 3.1.1 地类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基础因子代码、地类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1; 要素代码 地类代码 基础因子代码 图1 地类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1; 表1 地类代码赋码表 基础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林地 1000 有林地 1100 乔木林 1110 纯林 1111 混交林 1112 红树林 1120 疏林地 1200 01 地类 01 灌木林地 1300 DB22/T 30162019 2 表1 地类代码赋码表(续) 基础因子代码

7、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 1310 其他灌木林地 1320 未成林地 1400 未成林造林地 1410 未成林封育地 1420 苗圃地 1500 无立木林地 1600 采伐迹地 1610 火烧迹地 1620 建设项目临时使用 1632 毁林开垦 1633 地震、塌方、泥石流 1634 未审批已变为建设用地的无立木林地 1635 其他无立木林地 1630 宜林地 1700 宜林荒山荒地 1710 宜林沙荒地 1720 其他宜林地 1740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1800 非林地 2000 耕地 2100 牧草地 2200 水域 2300 未利用地 2400

8、 建设用地 2500 工矿建设用地 2510 城乡居民建设用地 2520 交通建设用地 2530 01 地类 01 其他用地 2540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 “毁林开垦”代码为“01011633”。 3.1.2 林种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基础因子代码、林种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2; DB22/T 30162019 3 要素代码 林种代码 基础因子代码 图2 林种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2; 表2 林种代码赋码表 基础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生态公益林 100 防护林 110 水源涵养林 111 水土保持林

9、112 防风固沙林 113 农田牧场防护林 114 护岸林 115 护路林 116 其他防护林 117 特种用途林 120 国防林 121 实验林 122 母树林 123 环境保护林 124 风景林 125 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 126 自然保护林 127 商品林 200 用材林 230 短轮伐期用材林 231 速生丰产用材林 232 一般用材林 233 薪炭林 240 经济林 250 果树林 251 食用原料林 252 林化工业原料林 253 药用林 254 01 林种 02 其他经济林 255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护路林”代码为“0102116”。 DB22/T 30162019 4

10、 3.1.3 森林起源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基础因子代码、森林起源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3; 要素代码 森林起源代码 基础因子代码 图3 森林起源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3; 表3 森林起源代码赋码表 基础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天然 10 纯天然 11 人工促进 12 萌生天然林 13 人工 20 植苗 21 直播 22 飞播 23 01 森林起源 03 萌生人工林 24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 “纯天然”代码为“010311”。 3.1.4 林地保护等级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

11、按层次分别表示基础因子代码、林地保护等级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4; 要素代码 林地保护等级代码 基础因子代码 图4 林地保护等级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4; 表4 林地保护代码赋码表 基础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01 林地保护等级 04 级 1 DB22/T 30162019 5 表 4 林地保护代码赋码表(续) 基础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级 2 级 3 01 林地保护等级 04 级 4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林地保护等级为“级”代码为“01043”。 3.2 管理因子 3.2.1 土地权属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12、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管理因子代码、土地权属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5; 要素代码 土地权属代码 基础因子代码 图5 土地权属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5; 表5 土地权属代码赋码表 管理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国家所有 10 02 土地权属 01 集体所有 20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土地权属为“国家所有”代码为“020110”。 3.2.2 林地使用权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管理因子代码、林地使用权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6; 要素代码 林地使用权代码 基础因子代码 图6 林地使用权代码结构

13、图 代码赋码见表 6; DB22/T 30162019 6 表6 林地使用权代码赋码表 管理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国有使用 1 集体使用 2 个人使用 3 合作使用 4 其他使用权 5 02 林地使用权 02 林地使用权未定 9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林地使用权为“集体使用”代码为“02022”。 3.2.3 林木所有权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管理因子代码、林木所有权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7; 要素代码 林木所有权代码 基础因子代码 图7 林木所有权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7; 表7 林木所有权代码赋码表 管

14、理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国家所有 1 集体所有 2 个人所有 3 其他 4 02 林木所有权 03 林木所有权未定 9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林木所有权为“个人所有”代码为“02033”。 3.2.4 林木经营权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管理因子代码、林木经营权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8; 要素代码 林木经营权代码 基础因子代码 DB22/T 30162019 7 图8 林木经营权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8; 表8 林木经营权代码赋码表 管理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国家经营 1

15、集体经营 2 个人经营 3 合作经营 4 其他经营权 5 02 林木经营权 04 林木经营权未定 9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林木经营权为“合作经营”代码为“02044”。 3.3 综合因子 3.3.1 植物种类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综合因子代码、要素分类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9; 要素代码 要素分类代码 综合因子代码 图9 植物种类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9; 表9 植物种类代码赋码表 综合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冷杉(臭松) 0110 云杉 0120 落叶松 0150 红松 0160 樟子松 0170 赤松

16、 0180 长白松 0181 油松 0190 紫杉(红豆杉) 0360 其它松类 0290 03 乔木 01 水、胡、黄 0430 DB22/T 30162019 8 表9 植物种类代码赋码表(续) 综合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栎类 0410 蒙古栎 0411 桦树 0420 白桦 0421 枫桦 0422 黑桦 0423 水曲柳 0431 胡桃楸 0432 黄波罗 0433 榆树 0460 椴树 0510 紫椴 0511 槺椴 0512 杨树 0530 大青杨 0532 香杨 0533 柳树 0535 山杨 0591 水冬瓜赤杨 0593 白牛槭 0596

17、钻天柳 0597 拧筋槭 0598 色木槭 0599 其它软阔类 0590 刺槐 0650 山槐 0651 毛赤杨 0652 千斤榆 0653 暴马子丁香 0654 青楷槭 0655 花楷槭 0656 波纹柳 0657 稠李 0658 花楸 0659 山桃稠李 0660 山丁子 0661 东北山杏 0662 03 乔木 01 山梨 0663 DB22/T 30162019 9 表9 植物种类代码赋码表(续) 综合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兴安鼠李 0664 岳桦 0665 水榆花楸 0666 花曲柳 0667 红毛柳 0668 假色槭 0670 乔木 01 其它

18、亚乔木 0890 苹果(沙果) 0702 蓝莓(笃斯越桔) 0791 榛子 0852 柳灌 0904 沼柳 0907 忍冬 0908 刺五加 0909 卫茅 0910 丛桦 0914 绣线菊 0920 刺玫 0923 偃松 0928 沙棘 0929 胡枝子 0930 东北赤杨 0932 小檗 0941 杜鹃 0942 栎灌 0943 金篓梅 0944 珍珠梅 0945 红瑞木 0946 兴安柳 0947 茶藨子 0949 接骨木 0950 麻黄 0951 五味子 0952 山葡萄 0953 灌木 02 其它灌木 0990 莎草 1141 苔草 1142 03 草本 03 羊胡子草 1143 D

19、B22/T 30162019 10 表9 植物种类代码赋码表(续) 综合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木贼 1111 小叶樟 1101 大叶樟 1161 问荆 1112 驴蹄草 1102 蚊子草 1121 山茄子 1031 蒿类 1071 地榆 1122 升麻 1103 荨麻 1151 玉竹 1011 苓兰 1012 毛茛 1104 黄花菜 1013 黎芦 1014 党参 1061 沙参 1062 轮叶王孙 1015 星星草 1041 水蒿 1072 狗尾草 1042 羊草 1043 甘草 1021 蒺藜 1051 黄蒿 1073 猪毛菜 1171 小根蒜 1151

20、 芦苇 1044 防风 1131 人参 1132 细辛 1091 黄芪 1022 龙胆草 1081 柴胡 1133 杂草 1500 大田作物 1600 03 草本 03 蔬菜作物 1700 DB22/T 30162019 11 表9 植物种类代码赋码表(续) 综合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绿化草皮 1800 03 草本 03 其他草本 1900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要素名称为“暴马子丁香”代码为“03010654”。 3.3.2 植物保护等级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综合因子代码、植物保护等级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21、10; 要素代码 植物保护等级代码 综合因子代码 图10 植物保护等级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10; 表10 植物保护等级代码赋码表 综合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国家保护等级 10 一级 11 二级 12 省级 20 03 植物保护等级 04 无保护等级 30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植物保护等级为“一级”代码为“030411”。 3.3.3 天然更新等级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综合因子代码、天然更新等级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11; 要素代码 天然更新等级代码 综合因子代码 图11 天然更新等级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

22、码见表 11; DB22/T 30162019 12 表11 天然更新等级代码赋码表 综合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良好 1 中等 2 03 天然更新等级 05 不良 3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天然更新等级为“良好”代码为“03051”。 3.4 地形因子 3.4.1 地貌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地形因子代码、地貌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12; 要素代码 地貌代码 地形因子代码 图12 地貌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12; 表12 地貌代码赋码表 地形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高山 2

23、中山 3 低山 4 丘陵 5 平原 6 04 地貌 01 其他地貌 7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地貌为“丘陵”代码为“04015”。 3.4.2 坡位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地形因子代码、坡位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13; 要素代码 坡位代码 地形因子代码 DB22/T 30162019 13 图13 坡位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13; 表13 坡位代码赋码表 地形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脊部 1 上部 2 中部 3 下部 4 谷部 5 平地 6 04 坡位 02 全坡位 7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坡位为“上部”代

24、码为“04022”。 3.4.3 坡向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地形因子代码、坡向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14; 要素代码 坡向代码 地形因子代码 图14 坡向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14; 表14 坡向代码赋码表 地形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北 1 东北 2 东 3 东南 4 南 5 西南 6 西 7 西北 8 04 坡向 03 无坡向 9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坡向为“东北”代码为“04032”。 3.4.4 坡度代码结构 DB22/T 30162019 14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

25、表示地形因子代码、坡度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15; 要素代码 坡向代码 地形因子代码 图15 坡度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表 15; 表15 坡度代码赋码表 地形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平 1 缓 2 斜 3 陡 4 急 5 04 坡度 04 险 6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坡度为“缓”代码为“04042”。 3.4.5 交通区位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地形因子代码、交通区位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16; 要素代码 交通区位代码 地形因子代码 图16 交通区位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16; 表16 交通区位代码赋码表

26、 地形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一级 1 二级 2 三级 3 四级 4 04 交通区位 05 五级 5 编码规则见示例。 DB22/T 30162019 15 示例:交通区位为“三级”代码为“04053”。 3.5 林相因子 3.5.1 林分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林相因子代码、林分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17; 要素代码 林分区位代码 林相因子代码 图17 林分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17; 表17 林分代码赋码表 林相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纯林 10 混交林 20 针叶混交林 2

27、1 阔叶混交林 22 05 林分 01 针阔混交林 23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林分为“针叶混交林”代码为“050121”。 3.5.2 龄组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林相因子代码、龄组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18; 要素代码 龄组代码 林相因子代码 图18 龄组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18; 表18 龄组代码赋码表 林相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幼龄林 1 05 龄组 02 中龄林 2 DB22/T 30162019 16 表18 龄组代码赋码表(续) 林相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近

28、熟林 3 成熟林 4 05 龄组 02 过熟林 5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龄组为“成熟林”代码为“05024”。 3.5.3 龄级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林相因子代码、龄级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19; 要素代码 龄级代码 林相因子代码 图19 龄级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19; 表19 龄级代码赋码表 林相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龄级 1 II龄级 2 III龄级 3 IV龄级 4 V龄级 5 VI龄级 6 VII龄级 7 VIII龄级 8 05 龄级 03 IX龄级以上 9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龄级为“II

29、I 龄级”代码为“05033”。 3.5.4 郁闭度/覆盖度等级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林相因子代码、郁闭度/覆盖度等级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20; DB22/T 30162019 17 要素代码 郁闭度/覆盖度等级代码 林相因子代码 图20 郁闭度/覆盖度等级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20; 表20 郁闭度/覆盖度等级代码赋码表 林相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高 1 中 2 低 3 密 4 05 郁闭度/覆盖度等级 04 疏 5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郁闭度/覆盖度等级为“中级”代码为“05042”。 3.6 土

30、壤因子 3.6.1 土壤类型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土壤因子代码、土壤类型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21; 要素代码 土壤类型代码 土壤因子代码 图21 土壤类型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21; 表21 土壤类型代码赋码表 林相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黑土 161 黑钙土 132 暗棕壤 113 草甸土 167 棕壤 112 栗钙土 133 火山灰土 186 06 土壤类型 01 风沙土 185 DB22/T 30162019 18 表21 土壤类型代码赋码表(续) 林相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31、要素代码 沼泽土 151 水稻土 152 碱土 172 06 土壤类型 01 白浆土 162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土壤类型为“黑土”代码为“0601161”。 3.6.2 土层厚度等级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土壤因子代码、土层厚度等级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22; 要素代码 土层厚度等级代码 土壤因子代码 图22 土壤厚度等级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22; 表22 土壤厚度等级代码赋码表 土壤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厚 1 中 2 06 土层厚度等级 02 薄 3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土层厚度等级为“中”代

32、码为“06022”。 3.6.3 土壤腐殖层厚度等级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土壤因子代码、土壤腐殖层厚度等级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23; 要素代码 土壤腐殖层厚度等级代码 土壤因子代码 图23 土壤腐殖层厚度等级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23; DB22/T 30162019 19 表23 土壤腐殖层厚度等级代码赋码表 土壤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厚 1 中 2 06 土壤腐殖层厚度等级 03 薄 3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土壤腐殖层厚度等级为“中”代码为“06032”。 3.6.4 土壤质地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

33、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土壤因子代码、土壤质地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24; 要素代码 土壤质地代码 土壤因子代码 图24 土壤质地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24; 表24 土壤质地代码赋码表 土壤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黏土 1 重壤土 2 壤土 3 砂壤土 4 06 土壤质地 04 砂土 5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土壤质地为“壤土”代码为“06043”。 3.7 公益林因子 3.7.1 事权等级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公益林因子代码、事权等级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25; 要素代码 事权

34、等级代码 公益林因子代码 图25 事权等级代码结构图 DB22/T 30162019 20 代码赋码见表 25; 表25 事权等级代码赋码表 公益林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国家公益林 10 补偿 11 未补偿 12 地方公益林 20 省 21 07 事权等级 01 市县 22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事权等级为“国家公益林”代码为“070110”。 3.7.2 国家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公益林因子代码、国家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26; 要素代码 国家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 公益林因子代码

35、图26 国家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26; 表26 国家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赋码表 公益林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一级 1 07 国家公益林保护等级 02 二级 2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国家公益林保护等级为“二级”代码为“07022”。 3.7.3 森林类别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公益林因子代码、森林类别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27; 要素代码 森林类别代码 公益林因子代码 图27 森林类别代码结构图 DB22/T 30162019 21 代码赋码见表 27; 表27 森林类别代码赋码表 公益林因子

36、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重点公益林地 011 一般公益林地 012 重点商品林地 021 07 森林类别 04 一般商品林地 022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森林类别为“重点公益林地”代码为“0704011”。 3.7.4 工程类别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公益林因子代码、工程类别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28; 要素代码 工程类别代码 公益林因子代码 图28 工程类别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28; 表28 工程类别代码赋码表 公益林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无 0000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37、 1011 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工程 1041 湿地公园工程 1051 重点公益林经营工程 1071 珍贵树种培育工程 1072 农田林网化建设工程 2011 防沙治沙林工程 2024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2025 退耕还林工程 2991 07 工程类别 05 其他林业工程 4990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工程类别为“退耕还林工程”代码为“07052991”。 3.8 森林生态因子 3.8.1 重点生态区域代码结构 DB22/T 30162019 22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 按层次分别表示森林生态因子代码、 重点生态区域代码、 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29; 要素代码 重

38、点生态区域代码 森林生态因子代码 图29 重点生态区域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29; 表29 重点生态区域代码赋码表 森林生态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自然保护区 1 森林公园 2 湿地公园 3 08 重点生态区域 01 名胜风景区 4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重点生态区域为“自然保护区”代码为“08011”。 3.8.2 群落结构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森林生态因子代码、群落结构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30; 要素代码 群落结构代码 森林生态因子代码 图30 群落结构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30; 表30 群落结

39、构代码赋码表 森林生态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完整结构 1 复杂结构 2 08 群落结构 02 简单结构 3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群落结构为“完整结构”代码为“08021”。 3.8.3 自然度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DB22/T 30162019 23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森林生态因子代码、自然度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31; 要素代码 自然度代码 森林生态因子代码 图31 自然度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31; 表31 自然度代码赋码表 森林生态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I级 1 II级 2 II

40、I级 3 IV级 4 08 自然度 03 V级 5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自然度为“II 级”代码为“08032”。 3.8.4 灾害种类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森林生态因子代码、灾害种类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32; 要素代码 灾害种类代码 森林生态因子代码 图32 灾害种类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32; 表32 灾害种类代码赋码表 森林生态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无灾害 00 林业有害生物 10 病害 11 虫害 12 鼠害 13 08 灾害种类 04 有害植物 14 DB22/T 30162019 24 表

41、32 灾害种类代码赋码表(续) 森林生态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火灾 20 地表火 21 树冠火 22 地下火 23 气候灾害 30 风折(倒) 31 雪压 32 滑坡泥石流 33 干旱 34 人为灾害 40 过度放牧 41 毁林开荒 42 过度砍伐 43 乱砍滥伐 44 盗伐 45 生态性灾害 50 水土流失 51 沙化 52 风蚀 53 08 灾害种类 04 其他灾害 90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灾害种类为“地表火”代码为“080421”。 3.8.5 灾害程度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森林生态因子代码、灾害程度代

42、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33; 要素代码 灾害程度代码 森林生态因子代码 图33 灾害程度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33; 表33 灾害程度代码赋码表 森林生态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08 灾害程度 05 无 0 DB22/T 30162019 25 表33 灾害程度代码赋码表(续) 森林生态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轻 1 中 2 08 灾害程度 05 重 3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灾害程度为“重”代码为“08053”。 3.9 林地变更因子 3.9.1 土地退化类型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 按层

43、次分别表示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土地退化类型代码、 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34; 要素代码 土地退化类型代码 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图34 土地退化类型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34; 表34 土地退化类型代码赋码表 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非退化土地 000 沙化 100 流动沙地 110 半固定沙地 120 人工半固定沙地 121 天然半固定沙地 122 固定沙地 130 人工固定沙地 131 天然固定沙地 132 露沙地 140 沙化耕地 150 非生物治沙工程地 160 风蚀残丘 170 风蚀劣地 180 戈壁 190 荒漠化 200 09 土地退化类

44、型 01 风蚀 201 DB22/T 30162019 26 表34 土地退化类型代码赋码表(续) 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水蚀 202 盐渍化 203 冻融 204 09 土地退化类型 01 石漠化 300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土地退化类型为“沙化”代码为“0901100”。 3.9.2 退化等级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林地变更因子代码、退化等级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35; 要素代码 退化等级代码 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图35 退化等级代码结构 代码赋码见表 35; 表35 退化等级代码赋码表 林地变更因

45、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无 0 潜在 1 轻度 2 中度 3 重度 4 09 退化等级 02 极重度 5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退化等级为“无”代码为“09020”。 3.9.3 林地质量等级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 按层次分别表示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林地质量等级代码、 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36; 要素代码 林地质量等级代码 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DB22/T 30162019 27 图36 林地质量等级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36; 表36 林地质量等级代码赋码表 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I

46、级 1 II级 2 III级 3 IV级 4 09 林地质量等级 03 V级 5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林地质量等级为“III 级”代码为“09033”。 3.9.4 林地功能分区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 按层次分别表示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林地功能分区代码、 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37; 要素代码 林地功能分区代码 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图37 林地功能分区代码结构 代码赋码见表 37; 表37 林地功能分区代码结构 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东北部水源涵养功能区 1 南部培育用材林功能区 2 南部水源涵养功能区 3 中部培育用材

47、林功能区 4 09 林地功能分区 04 西部农田保护功能区 5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林地功能分区为“东北部水源涵养功能区”代码为“09041”。 3.9.5 主功能区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林地变更因子代码、主功能区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38; DB22/T 30162019 28 要素代码 主功能区代码 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图38 主功能区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38; 表38 主功能区代码赋码表 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优化开发区 1 重点开发区 2 限制开发区 3 09 主功能区 05 禁止开发区

48、 4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主功能区为“禁止开发区”代码为“09054”。 3.9.6 变化原因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林地变更因子代码、变化原因代码、要素代码,结构见图 39; 要素代码 变化原因代码 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图39 变化原因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39; 表39 变化原因代码赋码表 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植树造林 10 人工造林 11 人工更新 12 飞播造林 13 封山育林 14 森林采伐 20 主伐 21 低产林改造 22 更新采伐 23 其他 24 09 变化原因 06 未经审批采伐

49、25 DB22/T 30162019 29 表39 变化原因代码赋码表(续) 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种植结构调整 30 规划调整 40 退耕还林 41 其他规划调整 42 封山育林 44 未经审批使用林地 43 占用征收 50 交通 51 通信 52 电力 53 水利 54 矿产 55 商业开发 56 其他占用征收 57 毁林 60 毁林开垦 61 非法占用 62 毁林种参 63 灾害 70 林业有害生物 71 火灾 72 地质灾害 73 其他灾害因素 74 自然因素 80 调查因素 90 漏划 91 错划 92 其他调查因素 93 行政界线调整 9

50、6 边界引起的细碎合并 97 新增管理界线 98 09 变化原因 06 管理因子发生变化 99 编码规则见示例。 示例:变化原因为“毁林种参”代码为“090663”。 3.9.7 土地管理类型代码结构 应符合下述规定: 代码采用三层层次码结构, 按层次分别表示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土地管理类型代码、 要素代码,DB22/T 30162019 30 结构见图 40; 要素代码 土地管理类型代码 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图40 土地管理类型代码结构图 代码赋码见表 40; 表40 土地管理类型代码赋码表 林地变更因子代码 要素分类名称 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代码 按林地管理 1 按非林地管理 2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