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当前我国通胀成因及治理.pptx

上传人:晚风1 文档编号:5672424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37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我国通胀成因及治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当前我国通胀成因及治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当前我国通胀成因及治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当前我国通胀成因及治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当前我国通胀成因及治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当前我国通胀成因及治理河北科技大学刘力军2010年网评年度汉字,“涨”字众望所归 2010年与“涨”字有关的网络流行词汇:“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苹什么”、“糖高宗”一、当前我国物价上涨基本现状 2008年10月,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采取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措施,我国经济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全球经济中率先触底企稳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伴随着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后的强劲增长,我国经济在2010年第二季度出现了过热迹象。其中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物价上涨现象。 2010年5月,我国的CPI超过了3%,达到3.1%,而PPI在

2、当月也达到了7.1%,二者双双创出金融危机后的最高水平。自2010年5月以来,衡量我国物价水平的最主要的指标CPI逐月上涨,在2010年第四季度及2011年1月份,一直维持在4%以上的高位水平运行。由此可以做出一个基本判断:最近大半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温和的通货膨胀现象。通货膨胀的分类 按照物价上涨的程度,通货膨胀可分为: 1.温和的通胀:年物价上涨率在5%以内。 2.严重的通胀:年物价上涨率在5-10%之间。 3.奔腾式通胀:年物价上涨率在两位数以内。 4.恶性通货膨胀:年物价上涨率超过3位数。表1 2008年11月以来我国CPI和PPI走势图 时间CPIPPI2008年11月2.

3、4%2.0%2008年12月1.2%-1.1%2009年1月1.0%-3.3%2009年2月-1.6%-4.5%2009年3月-1.2%-6.0%2009年4月-1.5%-6.6%2009年5月-1.4%-7.2%2009年6月-1.7%-7.8%2009年7月-1.8%-8.2%2009年8月-1.2%-7.9%2009年9月-0.8%-7.0%2009年10月-0.5%-5.8%2009年11月0.6%-2.1%2009年12月1.9%1.7%2010年1月1.5%4.3%2010年2月2.7%5.4%2010年3月2.4%5.9%2010年4月2.8%6.8%2010年5月3.1%7.1

4、%2010年6月2.9%6.4%2010年7月3.3%4.8%2010年8月3.5%4.3%2010年9月3.6%4.3%2010年10月4.4%5.0%2010年11月5.1%6.1%2010年12月4.6%5.9%2011年1月4.9%6.6%表2 2010年4月以来我国CPI和PPI走势图 2010年4月2.8%6.8%2010年5月3.1%7.1%2010年6月2.9%6.4%2010年7月3.3%4.8%2010年8月3.5%4.3%2010年9月3.6%4.3%2010年10月4.4%5.0%2010年11月5.1%6.1%2010年12月4.6%5.9%2011年1月4.9%6.

5、6%二、当前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特点(一)此次物价上涨发生在全球性通胀背景下 2010年以来,除了欧美日等少数发达国家 ,全球诸多国家出现了较明显的通货膨胀, 尤其是以印度巴西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通胀压力非常巨大。 2010年俄罗斯通胀率达到8.8%, 印度预计在7.5%以上,巴西为5.91%,越南近12%,而有机构认为阿根廷的通胀率超过了25%。此外,包括埃及、突尼斯在内的非洲国家通胀率也很高。 二、当前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特点(二)此次物价上涨结构性特征明显 此轮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仍是食品价格上涨。2010年全年CPI平均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食品价格上涨对全年

6、物价上涨的贡献率达到74%。 从全球来看,情况大体相同。由于粮食和食品价格暴涨,在非洲很多国家爆发了“粮食骚乱”。 二、当前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特点(三)此次物价成因比较复杂 此轮物价上涨由多种原因造成,成因非常复杂。既有国内原因,也有国外原因,既有需求方面的原因,又供给方面的原因;既有货币因素,又有成本因素。 二、当前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特点(四)社会中低收入阶层受影响较大 由于此轮物价上涨的主要表现为食品价格上涨。而中低收入阶层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占得比重很大即中低收入居民恩格尔系数较高,所以社会中低收入居民,尤其是最低收入阶层,在此轮物价上涨中受影响最大,对此轮物价上涨 的切身感受也最深。 二

7、、当前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特点(五)此次物价伴随着房价和房租暴涨 食品价格、房价、房租都是关系到社会民生的极为敏感的价格因素,如果处理不好,将后带来非常严重的政治后果。 三、此次通货膨胀的危害和影响 1. 有可能会影响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复苏向好的良好态势。 2.不利于缺乏物质资产的广大中下层社会群体财富的积累,加剧社会两极分化。 3.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大局的稳定四、此轮通货膨胀的成因 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 1.总需求需求过剩: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2.成本上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3.国外因素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四、此轮通货膨胀的成因(一)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泛

8、滥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由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泛滥。 1.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时间调整内容2008年9月16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2008年10月9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2008年10月30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2008年11月26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1.08个百分点 2008年12月22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四、此轮通货膨胀的成因(一)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泛滥 2.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时间调整内容2008年

9、9月25日起 下调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2008年10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百分点2008年12月5日下调大型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百分点下调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2008年12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百分点四、此轮通货膨胀的成因(一)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泛滥 3.社会信贷总额激增时间新增贷款总额2009 10.5万亿20107.95万亿四、此轮通货膨胀的成因(二)巨额国际收支顺差造成人民币过度投放 时间国际收支顺差数额2008 4451亿美元20094419亿美元20104718亿美元四、此轮通货膨胀的

10、成因(三)工资上涨、地价上涨、环境保护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2009年以来,土地价格及土地租金价格暴涨、用工荒导致劳动力工资水平大幅度上升、环境保护力度加强造成企业污染治理成本增加,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2010年,工资涨幅超过20%,很多中心城市地价上涨超过50%,甚至超过100%。四、此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四)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美元泛滥,推动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给我国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 金融危机后,美国为了挽救本国金融机构,缓解流动性紧张,促进经济复苏,提升就业水平,先后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即QE1、QE2) 。两轮量化宽松政策

11、大约向流通领域注入2.3万亿美元以上。 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很多货币并没有投入到实体经济中,而是被放到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炒作,又由于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带来了强烈的涨价预期。在投机因素和预期心理的共同作用下,造成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由于中国大量进口石油、铁矿石、大豆、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在人民币汇率不能快速大幅度升值的情况下,在成中国进口原材料价格成本大幅度上升,从而导致国内出现输入型通货膨胀。 四、此轮通货膨胀的成因2009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情况: 1.铁矿石:每吨70美元上涨到近200美元。 2.黄金:每盎司从800美元上涨到1400美元。 3

12、.铜:每吨3000美元上涨到接近10000美元。 4.原油:每桶不到40美元上涨到100美元左右。 5.粮食:已接近2008年历史高位。 6.白银:上涨100%以上。四、此轮通货膨胀的成因(五)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极端气候加剧了国内农产品涨价预期 从去年9月份,国内主要农产品期货价格上涨情况: 1.大交所玉米期货上涨20%。 2.大交所大豆期货上涨25左右。 3.证交所棉花期货上涨一倍。 4.证交所强麦期货上涨15%以上。 5.郑交所白糖期货上涨25以上。五、我国对此轮通货膨胀的治理(一)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流动性 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投放过多是通胀的基础。为了抑制通胀,

13、我国从2010年初开始,逐渐紧缩货币,回收流动性。 1.从2010年1月18日开始,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达到19.5%的历史高位。 2.从2010年10月19日开始,3次上调存贷款利率。 3.对金融机构贷款额度进行限制,控制新增贷款数量。 预计紧缩货币政策仍将持续。五、我国对此轮通货膨胀的治理(二)加强资本管制,严控国外热钱流入 加强监管力度,围堵国外热钱流入。外汇管理部门通过专项检查查处了一批“热钱”违规流入的典型案例和渠道,如加工贸易中通过高报工缴费等方式多收汇、转口贸易企业利用收付汇时间差扩大外汇净流入、空壳公司虚假利用外资、外汇资本金违规结汇、个人分拆结汇、银行突破短期外

14、债指标融入资金等。 五、我国对此轮通货膨胀的治理(三)努力发展生产,增加农产品(粮食)供应 增加农业生产补贴,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改善也生产条件;做好农业减灾工作;实行“菜篮子”、“米袋子”省长、市长负责制。 五、我国对此轮通货膨胀的治理(四)行政和经济、法律手段相结合,稳定市场流通 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临时价格干预,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保障整个市场有序地发展。动用国家物资储备,平抑价格上涨;对生活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 五、我国对此轮通货膨胀的治理(五)防止资产泡沫膨胀推高物价 主要是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调控,抑制资产价格暴涨,防止资产泡沫 推高物价。五、我国对此轮通货膨

15、胀的治理(六)人民币适当升值,抑制输入型通货膨胀 根据“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引导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条件下实现适度升值,控制输入型通货膨胀。六、我国此轮通胀的走势展望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货币环境看,国内货币存量近年来增长较快,国内流动性依旧较为宽裕支撑物价上扬;主要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状态短期内难有根本改变,美元贬值引发输入性通货膨胀值得警惕。 从经济基本面看,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农产品价格上涨势头强劲;通胀预期上升较快;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期,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因此潜在的价格上涨的风险不容忽视。六、我国此轮通胀的走势展望 可控因素:通过货币政策紧缩流动性,加强资本管制严控热钱

16、流入,压缩政府投资抑制需求。 不可控因素: 1.天气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影响农产品和食品价格; 2.美国货币政策,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3.国外有关国家政治局势,影响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六、我国此轮通胀的走势展望 总体判断:2011年将为中国的通胀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究竟会高企到何种程度,决定了央行在未来数季度采用货币政策的频率和强度。同时取决与国家对居民通胀预期的引导程度。 有关机构预测,今年我国全年CPI平均水平将达到4.5%左右,年内物价高点出现在3月份或者二季度,可能将超过6%,而2011年PPI平均水平则有可能上探至6.5%左右。全年物价上涨可能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