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议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doc

上传人:up710 文档编号:6218596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议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摘要:高校是知识与各种思想的聚集地,也是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生与传播的重要场所,各种纷繁复杂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当前,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应从“价值信仰层面”、“目标策略层面”、“认知解释层面”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建设,使高校意识形态发挥出更大的理论势能与吸引力。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挑战;引领;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20) 12-0151-02高校不仅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是传承科学知识和思想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更是各种政治势力争夺青年、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改革

2、开放的深入发展,使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而高校又是多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交汇的前沿地带,因此,也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造成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如何加强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非常艰巨的任务。一、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高校是知识与各种思想的聚集地,是培养符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生与传播的重要场所,各种纷繁复杂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造成了严峻的挑战。(一)复杂的国际环境使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当下的强势地位,加紧对我国宣传他们的价值

3、观念、生活方式,强化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渗透。正如美国的一位社会学者所指出:“美国流行文化的传播是长久以来人们为了实现全球统一而做出的一连串努力中最近的一次行动。它代替了罗马帝国和基督教徒推行的拉丁语(共产政府推行的)马列主义。”1面对此种背景,高校校园不再是“世外桃源”,全球化产生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信仰构成了很大的冲击,扰乱了我国大学生原有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同时由于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与兴趣,网络等新媒体使各种思潮泛滥,从而使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认识上的淡化与模糊,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二)市场化的国内环境给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巨大冲击随着社会

4、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分层呈现了复杂的局面,产生了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导致“经济伦理所强调的公平竞争、效率优先、趋利倾向与社会伦理强调奉献精神、利他主义、大公无私发生了一定的冲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社会引导和整合等意识形态功能在市场经济以及自由观念等侵蚀和消解下不断弱化”2“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3出现了社会意识和思想领域的多样性。当前社会意识和思想领域中除了已经确立了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外,还存在着反映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思想观念的

5、种种社会乌托邦思想,这些构成现阶段我国社会意识和思想领域主流意识形态与种种乌托邦思想并存的复杂格局。这种格局还将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而长期存在。高校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的前沿,它与时代同脉搏,与社会共命运,因此,高校意识形态也不可能对种种乌托邦思想“视而不见”。(三)高校意识形态“自我”建设面临的新挑战近年来,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仍有若干现象与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如部分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功利化,人文社科研究以及相关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轻视思想政治等。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另外,与人才培养目标相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依然有一些

6、不相适应的方面,如一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式单调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总体上不高等问题。恩格斯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4二、加强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路径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应从“价值信仰层面”、“目标策略层面”、“认知解释层面”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建设,使高校意识形态在新时期发挥出更大的理论势能与吸引力。(一)价值信仰层面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应在体现党性原则基础上追求以人为本,不仅要求当下高校意识形态切实反映高校师生的根本利益要求和现实呼声,切实维护好高校师生的根本利益,还要求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展现彻底的人文关怀

7、,尊重人的主体意识、自由意识、权利意识,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高校意识形态一定要自觉揭开自身的神秘面纱,弱化笼罩意识形态的神圣光环,缩小产生在师生之间的距离,关注师生的社会心理,把握师生思想的真实,了解师生心理的蝉变特征和变化走势,从而实事求是地映照高校师生的心声。高校意识形态应始终把高校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高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着眼于维护、实现和发展师生的根本利益,兼顾不同阶层背景、不同方面师生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地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

8、二)目标策略层面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发挥对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的整合功能和引导功能,弱化意识形态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功能,强化尊重师生、关心师生、发展师生和激励师生,从而激发师生创造潜能,形成人人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高校舆论环境。要转变为高校不同阶层利益的整合、高校的和谐和进步提供思想和舆论的保证,进而间接地为执政党的合法性提供辩护。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不单单坚持它所具有的阶级性,更需要凸显它本来具有的反映人类进步的普适性,使其在在社会生活方面更多地体现为文化主导的功能。当前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就要让高校意识形态理论彰显活力,使其能够解释新的矛盾,而不是简单地对矛盾进行“遮蔽”。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文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