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概述.pptx

上传人:晚风1 文档编号:5672729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3.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概述.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概述.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概述.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概述.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概述.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韦正翔教授1 各位同学:大家好!课件的内容是比较完整的大纲内容,主要说明“是”什么。老师只讲框架,讲“为什么”是这样,“应该是”什么样。老师讲的内容课件里面没有,请同学们在“教学相长交流表”中主要针对老师的观点提意见。在网络学堂的“教学资源”栏,老师提供了老师讲授的“追寻大幸福: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才”视频供大家参考哈! 我们开始上课啦,谢谢各位同学的对老师的培养哈!-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讲的教学重点是讲授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曲折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的历史贡献, 其中主要包括: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2、探索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意义;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趋势。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讲的难点:一是如何处理与本科生和硕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内容的交叉性与重复性问题, 如何实现本科、硕士、博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步步高”、“步步升”的问题。 二是如何从历史、理论、现实三者统一的维度,帮助博士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深刻理解“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信念。教学重点和难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 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

3、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 这两个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1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它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又是一种社会制度, 还是一种以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实际运动。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它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思想理论学说到现实社会制度、从革命到建设的历史飞跃。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从1848年共产

4、党宣言的发表到今天,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阶段。 自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以来,资产阶级不断开拓世界市场,打破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 以劳动与资本的矛盾为轴心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随之产生。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阶级关系的成熟,马克思恩格斯等创立了第一个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 公开树立起了共产主义旗帜,预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宣告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

5、才有可能实现。 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下,第一、第二国际两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先后建立, 推动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一些有利于工人阶级的调整。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今天,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二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世界社会主义进入“凯歌行进”阶段。 19世纪末期,以列宁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与主张改良的第二国际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作了坚决的斗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适合帝国主义时代的完整理论-列宁主义, 并

6、发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取得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在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催生了六大洲共产党的成立,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二战”后,欧亚大陆先后建立了11个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国家,拉丁美洲的古巴亦于60年代初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形成了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立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政权从一国发展到多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一、社会

7、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社会主义由革命到建设阶段,进入探索、改革、创新的曲折发展时期。 “社会主义如何在与资本主义的对抗、冲突与共存、合作中发展自身”是这一阶段社会主义的主题。 这一阶段,横跨欧亚、占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联成一体。在前苏联的领导下,前苏东国家在军事上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经济上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亚非拉100多个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其中有40多个国家民族主义政党,宣布以社会主义为目标,形成了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 从50年代开始,东欧一些国家结合本国实际,开始探索苏联模式之外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

8、了一些理论探索, 但是总的说来,这些探索没有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理论框架。80年代以后,戈尔巴乔夫倡导“新思维”,主张“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 提出民主的和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放弃党的领导,最终导致苏联共产党垮台和苏联解体。 东欧国家也随后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进入了艰难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人为社会主义改革创新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成功地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成功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展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生命力。 此外,在世纪之交,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探索改革开放,拉丁美洲左派重新崛起,拉美社会主义

9、开始复兴。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注:现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古巴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曾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至1989年)、匈牙利(至1989年)、罗马尼亚(至1989年)、保加利亚(至1989年)、 波兰(至1989年)、民主德国(至1990年)、阿尔巴尼亚(至1991年)、苏联(至199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至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至1991年); 国名带社会主义但一般不认为其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一、社会主义在曲折

10、中前进 (2)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性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的,从一开始就面临资产阶级及其国家机器的压制与迫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无论是社会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没有经典可依,也没有成例可援,必须依靠自己的独立探索, 还要应对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围攻和打击,因此不可避免地会经受各种挫折。同时,社会主义作为运动,有着多种形态,面临着各种环境, 其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改革、不断自我完善和更新的过程。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2)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性苏东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挫折,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11、,但内因是主要的。苏东剧变之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 共产党内部发生分裂,党的主体部分纷纷改旗易帜,普遍改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而后相继参加了社会党国际。但是苏东剧变并未带来人们所期盼的 繁荣和发展,许多国家经济滑坡、政局不稳、社会动荡,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于是通过大选,出现了右翼和左翼势力轮流执政的局面。 近年来俄罗斯的社会思潮也开始出现某种从右往左转的倾向,一些人产生怀旧情绪,怀念社会主义苏联。许多人的思想观念比较复杂,不仅肯定当今的新变化, 而且也肯定十月革命和列宁、斯大林时期,对苏联解体表示惋惜和痛心。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2)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性但是

12、,苏东剧变并非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正如哈贝马斯所说,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在21世纪,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在经历了一个重新分化组合的过程之后,社会主义从90年代中期结束“震荡期”,进入“调整期”, 并且在总体低潮中出现局部复兴。在拉丁美洲,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陷入困境,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破产,左派重新崛起, 拉美社会主义开始复兴。1998年查韦斯当选委内瑞拉总统,他提出在拉美“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强调要以民主的方式开辟社会主义道路, 与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抗衡。2002年巴西左翼政党劳工

13、党领袖卢拉当选巴西总统,2003年阿根廷正义党领袖基什内尔当选阿根廷总统, 他们都反对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强调社会民主和公正,认为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随着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 这些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在拉美国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2)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性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探索着改革。越南从1986年越共六大开始实行革新开放路线,确定“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作为越南的基本经济体制, 探索出一条符合越南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2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老挝人民革命党在1991年召开的五大上确立了“有原则

14、的全面革新路线”, 在农村推行家庭承包制,在城市进行革新,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也取得了可喜成果。朝鲜在苏东剧变和金日成逝世以后,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困难, 但是他们坚持以主体思想和先军思想为指导,调整了国内外政策,注重发展经济,沿着朝鲜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古巴在苏东剧变后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 提出“誓死捍卫社会主义”、“誓死捍卫马列主义”的口号,在发展经济和打破美国封锁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且也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2)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性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发达国家悄悄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1999年和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

15、(BBC)在国际互联网上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和“全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都名列榜首。路透社在报道评选结果时,特别指出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这两本书曾对过去一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的 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巨大、深刻的影响。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2)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性虽然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是,世界社会主义已经开始走出低谷,正在迎来新的复兴。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 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3)3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回顾20世纪

16、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尽管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是社会主义思想理念的广泛传播、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3)3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第一,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第二,它改变了“资本的逻辑”和“单向度性”,确立了“劳动人本”的发展逻辑,奠定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第三,它有效遏制了帝国主义战争,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时至今日,虽然由帝国主义支持、操纵的地区和局部战

17、争仍然不断, 但是社会主义的诞生有效地遏制了世界大战的总爆发。第四,它瓦解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支持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 为发展中国家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人民富裕和幸福的正确道路。第五,它深刻地影响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资本主义以强大的压力, 迫使资本主义改善劳资关系,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生产与分配方式,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分配形式作某些改良和调整, 使劳动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福利有所改善,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大意义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阶段的任

18、务,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努力追寻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和为之奋斗的现实价值目标。 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新中国成立后,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 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探索的重大意义 (2)2社会主义生命力的充分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成功实践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其他“后发”国家选择本民族的发展道路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选择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社会主义模式和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社会主义有模式,但是没有固定的模式。 社会主义模式既然是社

20、会主义的实现形式,就不可能只有唯一的一种形式。社会主义模式是历史和现实的产物,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准备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 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民族传统和社会时空环境而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模式和道路,世界上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可以取代其他一切模式的唯一的、 固定的社会主义模式和道路。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逐步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既不是毫无意义和没有历史功绩的模式,也不是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和终结也决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失败和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是使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成功模式,但是“中国模式”决不是可以简单复制 或者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简单移植的社会主义

21、唯一模式。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 “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探索的重大意义 (3)3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光辉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楷模和光辉典范, 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卓越贡献,永远镌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决不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异端”, 而是对马克

22、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 又完全是中国的;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发展要求进行了理论创新。在内容上,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问题,揭示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且把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 改革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和理性提升,使之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以中国的独创性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在形式上,它成功实现了马克思

23、主义由欧洲话语形式向中国话语形式的转化,即根据中华民族的特点,运用中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民族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时代的发展规律,阐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成功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大意义 (4)4人类文明发展多样性的深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成功实践,深刻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解构了“西方中心论”构建的话语体系。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欧洲的崛起只是短暂的瞬间, 欧洲文明只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形式,可是一些西方学者却将其披上理论的外衣并且加以教条化,将西

24、方文明解释成为人类文明的模板或典范,将西方价值“建构”成为人类文明的 “普世价值”。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到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都秉承欧洲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和最终归宿的“话语逻辑”。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则将 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联系起来,又把资本主义与现代化社会联系起来,并且进一步把儒家文化与中国的落后联系起来,成为解释现代化的“比较经典”的范式性理论。 就连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的崛起,在“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中也被解释成为是日本“脱亚入欧”使然。这种理论解释不仅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国家和西方文化的优越感, 同时也打压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东方社会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大意义 (4)4人类文明发展多样性的深刻彰显而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并没有选择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也没有走苏联东欧“改旗易帜”的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既继承和延续了中国自己的文化基因和主线,又吸纳了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世界文明的丰富成果,并且在继承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 其取得的巨大成功,以铁的事实和“实践逻辑”解构了“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雄辩地证

26、明: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世界是完全可能的。三、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社会主义的未来1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批判现存社会的不合理性,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社会,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从中国古代诗经的“小康”、礼记的“大同”到近代思想家康有为大同书的“大同世界”、 民主主义先行者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从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太阳城”、“新和谐公社”,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空想社会主义者由于从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出发,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条件的局限,找不到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正确道路 和阶级力量,不可避

27、免地陷入空想。唯物史观将社会理想奠定在科学基础之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三、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社会主义的未来1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人类的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彻底解放的社会,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实现即人类的彻底解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是一致的。无产阶级解放的历史进程一般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经济的社会解放-人自身的解放。 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夺取政权)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前提,经济的社会解放为人类解放创造社会物质文化基础。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达到人自身的解放, 即实现一切人的自由而全

28、面的发展。这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是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三、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社会主义的未来 (2)2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如果从理论形态上讲,社会主义从1516年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算起,至今有近500年的历史。如果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讲起,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至今已经有160多年。从革命运动上讲,1871年巴黎工人阶级发动革命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至今也有130多年。从社会主义制度上讲,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

29、 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至今将近一个世纪。通过价值感召、理论传播、社会运动、制度建设等多种形式,社会主义已经渗透到全球的每个角落。 作为资本主义的天然反对者,资本扩张所到之处也就是社会主义生根之地。凡是有不平等的地方都会听到社会主义的呼声,看到社会主义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制度运行的痕迹。 正如恩格斯所说,实际的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而且,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巨大力量和吸引力来源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和整个社会主义理论都 要求对与少数人的奢侈和强权形成鲜明对照的多数人所受到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对待以及还受剥削的现象,对他们的堕落和苦难进行无情的批判,并作

30、出现实的解释社会主义理论 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因为它了解了一个不公平世界的意义。”三、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社会主义的未来 (2)2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为当代资本主义自身还在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要打破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打破资本主义私有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打破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三、

31、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社会主义的未来 (2)2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它既遵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又是人类自由活动的结果。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但共产主义的实现必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坚持“两个必然”(“两个不可避免”)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既坚定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又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我们才能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才能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新贡献。 总之,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

32、,社会主义的未来必将是共产主义的实现。分析与思考1恩格斯曾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 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对英国北方社会主义联盟纲领的修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请结合恩格斯的判断,谈谈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2对于苏东剧变的原因,国内外理论界众说纷纭,有“斯大林模式僵化说”、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说”、“和平演变说”等多种观点。请结合历史事实,谈谈你的认识。3邓小平曾经谈到:“现在我们总比过去好得多。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 (“坚持社会主义,防止和平演变”,邓小平文卷第3卷)。 请结合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谈谈中国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4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请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实际,谈谈你对这个思想的理解。谢谢!谢谢!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