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心经营良好的亲子关系滕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张忠军大家感觉现在的学生好管吗?根源在哪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现状: 根据中科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的调查结果:我国三分之二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当。他把家长的教育方式分为四类: 过分保护(30%) 过分干涉型(30%) 严厉惩罚型(7%10%) 温暖理解民主型(30%) 前三种教养方式都不是科学的教养方法,它们都会导致孩子丧失个性和创造性,但比例却高达70。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的直接后果是孩子不愿意与父母进行沟通,而沟通是了解孩子思想的唯一途径,所以最终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北京市近期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其中“你对父母的态度”:6
2、.62%的孩子惧怕父母,13.13%的孩子反感父母,56.28%的孩子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19.22%的孩子对父母反应平淡。4.75%的孩子喜欢自己的父母。家庭亲子关系的现状: “你很在意谁对你的看法”: 51%的学生选择同学或朋友, 30%的学生选择老师, 15%的学生选择父母, 4%左右选择其他长辈。 在中学生心目中,其重要关系依次是: 同学或朋友、老师、父母。 珠江市妇联在2008年3月份在顺德区龙江实验学校举行“与孩子的心灵对话”系列论坛,在论坛开始之前,工作人员在现场对300对家长和孩子进行了“分开隔离式”的相关调查和访问。 调查资料表明:当工作人员问及父母是否爱孩子时,100%的父母
3、认为自己十分爱孩子,不惜用生命维护孩子,帮助孩子成长,但当工作人员问及孩子,父母是否爱他们时,孩子中只有20%认为父母是爱自己的,有80%的孩子认为父母不爱自己,理由是他们认为父母将自己变成学习的机器,不理解自己,缺乏沟通,强加自己的意愿。父母的苦恼:1、我到底欠他什么,我这么爱他,他怎么可以不听我的话2、我们什么都满足他了,他就是不好好学。3、我对他的希望只有一个,好好学习,可就是达不到。4、我什么都照顾到了,可他说内心有压抑感,说我不了解他 5、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开始会反抗、争辩了孩子的苦恼 大人常常错怪我们 大人常没有耐心听完我的理由就打我、骂我 大人不信任我们,也不尊重我们 大人常
4、常说话不算话,反复无常没有规则 90%的孩子认为父母不爱自己。颓废、敌对、暴力、自卑、退缩、早恋等均与亲子关系不良、亲情缺失有密切关系。教育的基础-和谐的亲子关系社会是多元化的,尤其是我们面对来自不同家庭又极具有个性化的孩子,因此教育孩子的方法要也是多元的,亲子关系中也有多种可能性。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 列宁夫人 克鲁普斯卡亚父母要实现五大转变: 父母角色从教育者到共同学习者的转变; 亲子关系从居高临下向平等民主的转变; 教育途径从单向到双向互动的转变; 教育方式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教育内容从小教育到大教育的转变。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三个原则: 关系大于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是
5、教育孩子的根本。和谐的夫妻关系是亲子关系健康的基石。 成长大于问题; 方式大于内容。成长大于问题。 父母要用成长、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不能用成人的、成熟的、别人的、凝固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孩子。 可以这样说,家长教育孩子的困惑烦恼都是在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时产生的,而孩子的大多数问题都是成长的问题,家长所有的的努力几乎都是在避免孩子犯错误。方式大于内容良好亲子关系需要爱的积淀,可是,很多时候“亲”与“子”之间在传递爱,但彼此却感受不到对方的爱,原因在于互相之间没有找到合适的传递爱的“语言”。和谐的亲子关系:1、要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真正的尊重意味着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完全的接纳),他可以有自己的思想
6、,自己独特的见解。2、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地家庭氛围。要让孩子知道,不论怎样父母都是爱他的,都会支持他,关心他。他可以放心大胆的在家里谈论自己的想法而不会受到批评和指责。3、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孩子有照顾自己,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相信他们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意图。家长不要包办太多的事情,要给孩子成长的机会,让他经历成功和失败。4、要经常和孩子沟通。要让孩子相信和你交流可以得到一些帮助,或者开阔一些思路,这样孩子就会愿意和你交流沟通。5、批评孩子要对事不对人。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要做到只听事情的对错,事情做错了,错在哪里,用平缓的语气像孩子一一讲明,而不是横加指责。6、赏识自己的
7、孩子。对孩子的成功给予及时的鼓励,培养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比,为他们每一次的成长,没一点点进步感到自豪。(一个男孩要想成长为一个男子汉,至少要夸奖5000次,女孩更多) 一、倾听孩子,满足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怎样才是有效的沟通?倾听的前提尊重 尊重孩子。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不是一种姿态,尊重不是一种手段,尊重是一种做人的原则。 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的训练、教育,不断地强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我们做到尊重孩子了吗 在有些人眼里,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子女必须一切听从大人的
8、安排。这样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置于完全依附家长自己的位置上,没有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一旦孩子的行为与他们的意志相左,或达不到他们的期望与要求,斥骂、棍棒随之而下。倾听的前提尊重 1、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不能用“我命令你”、 “我警告你”, “你最好赶快”, “限你在五秒钟内”, “我数到一、二、三否则” “你应该”、“你真笨”、“你傻”, “你太让我失望了” 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倾听的前提尊重2、尊重孩子,就要遵循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 3、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4、尊重孩子,就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 5、
9、尊重孩子,就要正视孩子间的差异。 父母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并正视孩子间的差异,要怀着沉稳的心态耐心引导孩子,以他们自己的速度成长。 父母要牢记,对孩子的信任与尊重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营养品。一个两岁多的小女孩,要妈妈买了一个烤红薯。妈妈剥红薯皮,女孩嚷嚷:“我来剥,我来剥”妈妈说,“你剥的不干净,吃了会生病的。”小女孩满脸的乞求、痛苦、尴尬去抢红薯,妈妈不给,剥完红薯说:“吃吧!再急也要讲卫生。”女孩说:“我不吃了”妈妈说:“什么?!花了钱,费了事,不吃啦?这不是折腾人吗?”孩子为什么不吃了?那小女孩要的是剥红薯皮的动作、过程、经验和感觉,这是她的内心需要,是她的心智发展的需要。到底这经验有
10、什么作用?没人能知道。那可能正是成就一个伟大科学家、政治家或其他什么人物的重要一环。一副眼镜惹哭了母子。(故事:哑嗓子的妈妈)(一)有专门的时间倾听孩子、了解孩子。定期给孩子“专门时间”,不做任何事专心和孩子在一起,克制自己,放下自己的看法,不要去指导孩子,这意味着你开始尊重孩子的判断力,孩子很愿意在这个时间诉说他的事情和他的感受。(二)以游戏的方式倾听、帮助孩子。 以积极的方式参与游戏。孩子在游戏中担任强有力的角色,让你扮演弱小无能的角色时,孩子就会感到有足够的自信向你表露他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做游戏的导演。你只是追随者。需要告诉孩子某种事不能做时,试着通过游戏的方式告诉他们。 如果你能保持
11、幽默与机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更大。要活泼,不要顾及你的“尊严”。同时给孩子立规矩。要用认真的语气说明做事的要求与原则。同时采取行动制止孩子的过分行为,不必提高声调。(三)倾听孩子更深层的感受。(酒后回家的丈夫与妻子的对话允许孩子表露情绪。直到他平静下来,对孩子很有益。孩子发脾气时,父母不要阻止他,要耐心、和蔼、持续地倾听,讲几句关心的话,但不要多。(四)倾听孩子的哭泣。当孩子开始哭泣的时候,我们应当停下手边的事去倾听他。不要打断他的哭泣,哭泣是自然的康复过程。坏情绪可以哭掉,孩子有时候说不出自己的感觉。孩子们经常选择家庭中欢乐融洽的时刻表露他们的不快。他要发泄往日里积存的不愉快。不要
12、流露出不安,也不要给以忠告。因为那会妨碍他理解发生的事。孩子哭够了就会重新感到安全和自信,你只需点到为止靠近孩子,轻轻地搂住他,鼓励孩子看着你的眼睛。(每天给孩子七个拥抱,可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烦恼)请孩子把他的烦恼告诉你。孩子委屈越深,越不容易开口谈。先哭后谈,这是一般的规律。不要对孩子的情绪作评论。我们太习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类似“不就是撕坏了一份作业嘛,别没完没了!”这样的话只会羞辱孩子。允许孩子畅快地哭,不要有时间限制。充分哭泣之后,我们发现孩子身上新增长了领悟力、热情和创造力。(五)倾听孩子的恐惧孩子的恐惧感从何而来?幼年和母亲或父亲分离;未对孩子解释就突然更换保姆;家里人情绪激
13、动的谈话;被好事的亲戚拿来取笑逗乐;电视中的暴力等,都使孩子受到惊吓。恐惧使孩子变得急躁、不耐烦、爱生气和难得满意。搂紧孩子,即使孩子拼命要推开你,你也要坚持靠近他。孩子需要一个宣泄恐惧的对象,你心平气和地允许他挣扎、哭泣和发抖,他就能尽快地摆脱恐惧。对孩子解释你为什么要守在他身边。表明你不是要为难他,而是关心他的感受。(六)倾听孩子的愤怒。孩子愤怒时,情绪激烈,说理很少奏效。怒气掩盖着内心深处的伤痛或者某个可怕的经历。如果你看到一个孩子狂暴地打他的亲人,说明他正处于极度的痛苦之中。而巨大的恐惧会使孩子处于消极状态:退缩,发呆,默不作声。孩子在愤怒中讲不出恐惧的真正原由,不要勉强孩子。他们在试
14、图排除那些使他们“失常”的情绪时,只需要我们的关注。不要让孩子在愤怒中打坏有价值的物品或伤人,因为事后他会内疚。克制自己要说教、斥责或批评孩子的欲望。倾听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停下来。 当我们要做一件重要的工作之前,是不是先得把其他的事情停止下来?你不可能一边演算习题一边看电视,也不可能在与人聊天的同时写一份重要文件。那么听孩子说话也是同样的道理。 全神贯注听孩子说话,不仅是尊重孩子的态度,同时也能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父母应该坐下来,用眼睛注视着孩子,微笑着静静听孩子倾诉,父母作为倾听者所给予孩子的关注、尊重和时间,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另外,在倾听这一刻,父母的心理应该是一张
15、白纸,对孩子所说的东西不妨先全盘接受,而不是急着用自己的想法加以评判和批驳。 孩子最令人惊异也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他们是全新的,他们的头脑里总是充满着那样新鲜的想法、观念和情绪,这些东西对成年人来说可能已经非常陌生了。“停下来”或许孩子将会给你带来另外一种美感。一位母亲谈到这样一件事:母亲把一个驼背的孩子带到自己家玩。事先,这位母亲反复叮嘱自己的儿子,千万不要在这位新朋友面前提到他的生理缺陷,以免刺伤他。那天下午,两个孩子玩得很高兴,当他们终于坐下来的时候,母亲听到自己的孩子问对方:“你知道你背上那个东西是什么吗?”驼背的孩子支支吾吾,十分尴尬。母亲很紧张又很生气,很想出去把自己的孩子训一顿,
16、但她忍住了没有出声,她听见自己的孩子说:“那是上帝为你造的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的是你的翅膀。时候一到,上帝会把盒子打开,你就会像天使一样飞起来。”(1)行动上 A暂时停下正在看的书、正在写的信、正在做的家务。 B关掉收音机或电视。 C和你的孩子一起坐下来。 D用眼睛注视着你的孩子。 E如果孩子十分激动,先给他一些抚慰。(2)语言上 A“别着急,咱们慢慢说。” B“没关系。”(3)心理上 A告诉自己:“我正在听孩子说话,我要完整、清楚地听他把事情说完再做判断。” B提醒自己:“我不要联想起以前的任何事,我只是试图了解孩子现在的处境和他的心理。” C提醒自己:“我决不打断孩子的话;我决不轻易作出判
17、断;我决不能让孩子感觉跟我交谈是一件可怕的事。”第二步:等一等。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的时候他说出口的话并不真是他所想的,而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即所谓的“口不择言”。这个时候,父母凭着孩子一两句话是很难得出正确判断的。也有些时候,孩子说出口的话因为没有经过逻辑组织,在父母听起来可能有些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这个时候父母要注意的是不能急躁。不要听了孩子一两句话就大叫:“什么,你舒舒服服呆着,爸爸妈妈挣钱养活你,你还过不下去了?”也不要指责孩子说话的方式:“你究竟要说什么呀?要说话就好好说,别有一句没一句的!”这样的批评足以让孩子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失去说话的自信。 不妨等一等,听孩子把话说完,或者说,
18、听孩子说出全部事实。(1)准备什么也不做,停下来不说话,关切地注视着孩子,等着他说下去(2)语言上 A重述孩子刚才说过的话。如:“你刚才说要把他杀了,这个人为什么该死呢?” B揣测孩子的情感。如:“看起来你很生气。”“你有点控制不了自己了,是吗?是不是感到火往脑袋上冒?” C用声音或语言认同孩子的情感。如:“听起来你很失望,你其实完全理解了课文,但因为粗心丢了分,这是让人生气。”“你看起来很累,这次考试前你不巧生病,影响了复习,真是不走运。”“哦”、“嗯”、“我明白了”。 D用点幽默。如:“你刚才说要把他杀了,你预备什么时候动手呢?” E表示对孩子说话的兴趣。如:“这真是很有意思,后来又发生了
19、什么呢?”“唉,要是我当时也在就好了。” F启发孩子说下去。如:“你就是因为这个生那么大的气,那么你冲他们发火,他们有什么反应?”“你说班上有一半的人都反对你,那一定还有一半的人支持你了。”(3)行动上 A做一些抚慰孩子的举动,比如为他擦汗,给他倒杯水。 B部分身体接触,比如轻拍孩子的手。 C始终保持投入地听孩子说话,不要停下来做别的事。(4)心理上 A提醒自己:“他这样说,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 B提醒自己:“这孩子的语气令人生气,但我一定要保持冷静。” C提醒自己:“我应该多知道一点事实再下判断。” D提醒自己:“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而不是听我说话。” 第三步:自己来。 有
20、些时候,我们听孩子诉说了事情经过和他的想法,事情也就完了,但有时,为了解决问题,或者为了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还需要再加一笔。这一笔加得到位,那就是画龙点睛,要加错了,那就是画蛇添足。 一个建议是父母尽量少用自己的嘴巴给孩子提出指导和意见,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而你依然做一个倾听者,并对孩子的分析和判断做简单的引导。父母说得再多,孩子未必听得进去,而经过他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则会真正成为他自己的经验。 所以不妨采用“自己来”的方法,就是引导孩子自己来进行分析和判断,父母亲仅仅是倾听者。用心倾听 尊重孩子 讲究方法 用心倾听 需要记住:跟你说话的孩子,对他自己来讲,他的需要
21、他的问题,比你的问题要重要上百倍。卡耐基孩子不听话时,父母的自动化思考:“严重不幸”,担心孩子的将来。“应该、必须”,应该或必须纠正。“无法、不能”,无法忍受孩子犯错。“自责、内疚”,是自己无能。这些“自动化思维”像点火器一样,容易让父母的情绪失控,一不留神就会伤害孩子。二、有话好好说,克制情绪,理性沟通。孩子说:“妈妈,这次考试没考好”妈妈:“早告诉你要认真学习,别老看电视,现在知道了吧。”这是责怪;“下次再考不好,扣你的零花钱。”这是威胁;“吸取教训,下次争取考好。”这是说服;都忽视了孩子的情绪感受。(一)先解决情绪问题。我们要从感受情绪上和孩子对话,要接纳他的情绪,孩子的情绪问题化解了,
22、他的自我价值感就会萌芽,他就会主动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而不是你反复督促他、替他做决定,他自己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二)与孩子沟通需要有恰当的机会。最佳的沟通常常是在共同的活动中进行的。孩子不喜欢预约的谈话。(三)父母与孩子之间总有观念和意见上的差异,需要沟通。沟通不是说服。说服是单向的行为,没有人喜欢被说服。而沟通是双向的,是接纳与同理,是聆听与表达,是尊重和关心,沟通可以使心与心贴得更近!如果亲子分歧比较大,孩子顶撞你,你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要马上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要试图立即干预孩子,讲一大堆道理,处于糟糕情绪中的孩子什么道理也听不进去,而带着情绪的家长同样也会缺乏理性,此时很容易互相发泄
23、情绪、互相伤害而忽视问题的解决。正确的心态: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是成长的需要。问题是成长的课题,问题就是在教会我们应该怎样与孩子互动,告诉怎样才是合格的父母。 如果家长用成人的标准,或用成熟的眼睛来看孩子,孩子会是幼稚的,总有很多问题,就像拿大树和小树来比,总觉得小树长得不直或长得位置不对。(揉、踩后的50元你还要吗)(四)避免过度反应。对孩子言行的反应过于激烈往往导致争吵,引起孩子的反感,使交谈无法继续。如果你表现的很吃惊且激动,或对事情的结果根本不感兴趣,孩子以后就不会再对你说什么了。(五)讨论对孩子们来说重要的事情。孩子们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些事情对父母来说没什么,但对孩子可能意义重
24、大。父母不必假装对孩子们的事情感兴趣,但必须表示尊重。如果你无法回答,就要诚实地说,“我不知道。”(六)沟通时亲切、尊重的态度。现代的青少年喜欢自我表现,他们说话做事时常令人难以接受。无论孩子给你的刺激有多大,你最好保持平静,你所表现出的尊重和自我控制有一天会出现在孩子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青少年热心于有思想性的、有深度的交流。父母完全可以就广泛的主题,如社会问题、和平、环境治理、创造发明等与孩子展开讨论;而不是局限在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上。(七)与孩子进行有深度的交流沟通。对孩子应当说不应当说 “你真是棒极了”“你怎么这么笨!” “你今天开心吗?”“你今天考了几分?” “试试看”“不要” “你
25、想要我做什么?”“我这是为你好。” “我相信你。”“你胡说!” “你一定比我强!”“让你干比我自己干还费劲。” “这是你自己的事。”“只要把学习搞好,别的什么不要你管。” 三、给孩子建立安全感,接纳、不挑剔孩子。接纳孩子,孩子会获得安全感,这是生命成长的坚实基础。安全感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建筑起来,影响人一生的身心健康。儿童最初的安全感来自母亲,母亲对孩子需求的反应是及时的、可靠的、始终如一的、预料当中的,儿童才能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善良的,同时也建立起对自己的基本信任。有了这两个基本信任,儿童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世界是坚实可靠的。安全感稳固的儿童有以下特点:他们不随意冒
26、险,不在马路上乱跑,每到一个陌生之处也不会一下子闯进去,而是沉稳地观察环境,慢慢地融入。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是依恋式独立,他们很自信,不怕犯错和失败,乐于分享与合作,不以竞争获胜或物质占有定义自身的价值,不怕不同意见,不刻意逢迎。安全感缺乏的儿童则有以下的表现:总在想办法证明:父母是爱我的,他们不会抛弃我。他们要么过度怯懦,要么胆大妄为,不顾自身安全;要么过度黏人,要么过度独立;他们迷恋物品,渴求物质满足;他们不敢参与竞争,或者不能接受失败;他们不愿意接受不同意见,而是要求大家必须跟他意见统一。(一)给孩子建立稳定的安全感1、长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尤其是孩子入睡之前的陪伴。2、不批评、责备、过度惩
27、罚孩子,而是欣赏、鼓励、支持孩子。3、不要挟、威胁孩子,不从身体和感情上抛弃孩子。不说“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或“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4、鼓励孩子独立,接纳孩子个性。5、给孩子树立恰当的规则。6、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不是没有分歧,但可以沟通、包容,决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亲子调查:你是一个缺席的父亲吗? 1、教育孩子我不是配角,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同样重要; 2、我每个学期至少去开一次家长会; 3、我知道孩子的身高和体重; 4、我知道孩子班主任的名字; 5、我知道孩子上学所用的教材是哪个出版社的; 6、我平均每天专门陪伴孩子的有效时间不少于30分钟;亲子调查: 7、我去外地时总会
28、给孩子打电话; 8、我知道孩子好朋友的名字; 9、孩子有心事时愿意和我分享; 10、孩子愿意和我一起说话聊天; 11、孩子遇到困难时愿意征求我的意见; 12、我知道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父爱缺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空洞,任何政府都无力填补。 生活中没有父亲的孩子将来落入贫困或犯罪的可能性高出5倍,他们将来弃学的可能性高出9倍,将来被关进监狱的可能性高出20倍。他们更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更有可能离家出走,更有可能在未成年时就当上父母。由于父亲的缺席,我们社会的基础将变得更加薄弱。(二)父母首先要接纳自己(我们真正接纳自己吗?)有人就是会与自己为敌怪罪自己,贬低自己,总做最坏的打算,觉得自己处境糟
29、糕,担心自己不完美,担心别人看不起,悲观烦恼,总是关注他人的缺失等,这都是因为缺乏自我价值感。只有停止与自己为敌,不再奋力追寻所谓的完美,才能够坦然接纳自己和他人的缺陷与痛苦。(三)接纳孩子,不挑剔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有积极的心理学意义,其行为目的包括:获得注意:成就表现、乖巧、恶作剧、苦肉计争取权利:顶嘴、执拗、反抗、叛逆报复:持续性坏脾气、说谎、偷窃、暴力行为自暴自弃:无能为力、无助追求兴奋刺激:游戏、飚车、吸食药物、街舞同伴接纳:顺从友伴、模仿同学追求荣誉感:争强好胜、爱面子。“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是导致孩子失败的原因之一。” 不要让我们不恰当的期望演变成对孩子过分的挑剔! 爱孩子首先要
30、接纳孩子。接纳孩子,停止挑剔:1、将心比心。如果别人不断地纠正、调整你所做的一切,你会感到自己很无能。替孩子纠正他的书写错误,能很有效地打击他的自信心。2、使用正向思维。告诉孩子要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一旦养成了这个思维习惯,大家都会感到愉快的多。3、允许适度的混乱。孩子的世界不需要太条理,那让他不自在。适度无序的人、无序的制度或系统往往被证明是更高效、更具适应力和创造力的。4、调整你的方法。一种方法如果总是无效,那就不必坚持。早晨叫孩子起床让你苦恼几年了,真没别的办法了吗?5、离孩子远一些。你也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的时候,孩子的功课做的最好。孩子能感到您的爱吗?孩子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爱?父
31、母爱孩子是一回事,而孩子能否感受父母的爱是另一回事。四、爱,需要表达方式大于内容良好亲子关系需要爱的积淀,可是,很多时候“亲”与“子”之间在传递爱,但彼此却感受不到对方的爱,原因在于互相之间没有找到合适的传递爱的“语言”。孩子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爱? (1)情绪化: 父母不能对孩子表现出持续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注。 心情好的时候,就对孩子百依百顺;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对孩子横加指责,给孩子一种父母的感情很不可靠的感觉。 (2)天气化: 父母脸上的“天气”随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急剧变化:成绩好态度就好,孩子什么要求都答应;成绩不好就冷若冰霜,孩子想干什么都不成,让孩子感到父母不是喜欢自己,而是喜欢自己的成绩。
32、其实,考砸的时候,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关怀和接纳。 把自己的态度与孩子的成败挂钩,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却非常容易伤害两代人之间的感情。爱要经常说出口爱孩子,并且让孩子感到爱。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我们会更高兴;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感到家庭是个避风港和加油站;做孩子某项活动的玩伴;能够和孩子在一起愉快地闲聊,仅仅是闲聊这样才是更为和谐的爱。(爱妻与爱车的故事)用笔墨代替嘴巴说话 对含蓄的中国父母来说,不易口头探讨的诸如青春期的生理保健等等,用文字说明更方便些。 当你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对劲的时候,不要逼着孩子问原委,如果孩子不愿意交流的时候,父母可以把自己的关心写在字条上,放在孩子
33、的床边,当他们不经意看见时,一定能体会到父母的关心,也会在事情过后把原委主动讲给家长听。好孩子是“暗示”出来的 有这样一则故事,耐人寻味。小刚妈妈告诉心理医生说:“我生小刚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孩子吸了氧,还说我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他今年9岁了,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样。我担心他有智力低下的问题。”小刚妈妈越说越激动,“我已经带他看了七八家医院,也做了很多检查,就是没有查出什么毛病。”结果测定,小刚智力水平完全正常,根本不存在智力低下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学习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小刚妈妈长期对小刚进行了不良的心理暗示。巧用肢体语言 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一般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的,分别是声音、语
34、言、肢体语言。美国阿尔伯特梅拉宾博士研究表明:55%的沟通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的,38%是用声音完成的,而单纯的语言表达仅仅占了7%。无声胜有声 拥抱经常与父母拥抱的孩子心理素质明显高于与父母紧张的孩子。臂弯,温暖,安全,力量。 抚摸深情地爱抚孩子,会让孩子心理安定,精神放松。抚摸脑袋,抚摸头发,拍肩膀 微笑美国心里教授詹姆士博士,面带微笑的人,通常对处理事务、教导孩子或销售行为,都显得更有效率。 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亲吻、摸一下笑脸、擦一下眼泪、拍一下肩膀、打一下小屁股就能消除亲自矛盾,和谐亲子关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元化,现在的孩子是在
35、选择中长大的,是社会适应力更强的一代,父母在知识、观念的更新上显得相对滞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学习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包容、关爱、欣赏、共同承担。2、理解生活体验远比说教有效。学习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给孩子实践、做事的机会,增长能力,减轻学习压力。3、相信父母是最好的榜样。孩子不只听你怎么说,更看你怎么做。体验游戏(右手食指鼻子鼻子鼻子-):言行不一致,让人无所适从。4、研究孩子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找根源。先解决家长的问题,再以平和的心态解决孩子的问题。5、向孩子学习,寻找各种学习机会。家庭教育不只是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心态和境界问题。如果父母不准备改变自己,而只想改变孩子,这个课程帮不了你。滕州市家庭教育咨询热线:5500148;5500149 免费公益电话;国家非法定节假日;每晚19:0021:00请告知家长,欢迎拨打。 谢谢! 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