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CN201420193565-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实用新型.pdf

上传人:云阳 文档编号:5760203 上传时间:2022-06-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1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N201420193565-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实用新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CN201420193565-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实用新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CN201420193565-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实用新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CN201420193565-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实用新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CN201420193565-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实用新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91500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8.27CN 203791500 U(21)申请号 201420193565.1(22)申请日 2014.04.21B21D 39/00(2006.01)B21D 43/02(2006.01)B21D 43/00(2006.01)(73)专利权人 厦门锐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林北三路 19 号(72)发明人 杨国福(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代理人 黄典湘(54) 实用新型名称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体

2、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 该传输铆接结构设置于铆压凹、 凸模的铆接面上且与该铆接模具的铆压凹、 凸模连接形成联动机构, 所述传输铆接结构包括传输机构、 预定位机构及铆接机构, 所述传输机构与预定位机构一侧连接形成触点铆接前定位结构, 而铆接机构位于预定位机构后侧, 实现触点与料带的铆接 ;所述预定位机构为单个触点定位滑动凸模结构。(51)Int.Cl.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91500 UCN 203791500 U1/1 页21. 一体化

3、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 该传输铆接结构设置于铆压凹、 凸模的铆接面上且与该铆接模具的铆压凹、 凸模连接形成联动机构, 所述传输铆接结构包括传输机构、 预定位机构及铆接机构, 所述传输机构与预定位机构一侧连接形成触点铆接前定位结构, 而铆接机构位于预定位机构后侧, 实现触点与料带的铆接 ; 所述预定位机构为单个触点定位滑动凸模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预定位机构包括一滑块及两个随铆压凹、 凸模的开合联动的纵向滑动凸模, 所述传输机构与滑块一侧连接并将单个触点传输于滑块对应料带铆接孔位置上。3. 根据权利要求

4、2 所述的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滑块位于两纵向滑动凸模之间且其两端均设置有滑动滚轴, 每个滑动滚轴与对应纵向滑动凸模配合实现移动 ; 所述两纵向滑动凸模由铆压凹、 凸模的合模的开合运动进行纵向运动, 进而带动所述滑块实现滑块横向运动, 确保滑块上放置单个触点。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每个滑动凸模为斜楔凸模。5. 根据权利要求 3 或 4 所述的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每个滑动凸模后侧设置有一滑块凸模靠刀。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

5、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预定位机构及铆接机构之间设置有检测单元。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振动料斗及触点导轨, 所述振动料斗的触点输出端与触点导轨相连通。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91500 U21/3 页3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 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 划分属于铆接模具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目前带触点类产品, 如继电器中常用的带触点或接点的端子或弹片, 他们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 : 第一种, 先将料带冷锻的方式加工呈颗粒

6、状的接点或触点 ; 然后用冲压模具冲出端子或弹片 ; 最后将客户状接点或触点与端子或弹片进行铆合, 从而加工成带接点或车垫的端子或弹片, 这种方法分三道工序, 铆接接点或触点时一颗一颗进行铆接, 工序多, 加工速度慢, 效率低下, 品质也不稳定。 另一种, 先将料带冷锻加工呈颗粒状的接点或触点, 然后直接用震动盘将触点或接点送入模具与端子或弹片进行铆合, 用连续冲压的方式进行加工, 这种方式较前一种效率高, 不良品少, 但触点或接点被输送入模具时无法确保单个触点或接点针对一个定位孔进行铆压, 从而具有铆压的准确率较低等不足。0003 由此, 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的触点或接点与料带铆接的准确度提高

7、进行结构改进, 本案由此产生。实用新型内容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 其增加预定位机构实现触点与料带对应定位孔实现触点与料带在铆压前的定位, 确保铆接准确度及有效放置漏铆的情况。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 该传输铆接结构设置于铆压凹、 凸模的铆接面上且与该铆接模具的铆压凹、 凸模连接形成联动机构, 所述传输铆接结构包括传输机构、 预定位机构及铆接机构, 所述传输机构与预定位机构一侧连接形成触点铆接前定位结构, 而铆接机构位于预定位机构后侧, 实现触点与

8、料带的铆接 ; 所述预定位机构为单个触点定位滑动凸模结构。0007 进一步,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振动料斗及触点导轨, 所述振动料斗的触点输出端与触点导轨相连通。0008 进一步, 所述预定位机构包括一滑块及两个随铆压凹、 凸模的开合联动的纵向滑动凸模, 所述传输机构与滑块一侧连接并将单个触点传输于滑块对应料带铆接孔位置上。0009 进一步, 所述滑块位于两纵向滑动凸模之间且其两端均设置有滑动滚轴, 每个滑动滚轴与对应纵向滑动凸模配合实现移动 ; 所述两纵向滑动凸模由铆压凹、 凸模的合模的开合运动进行纵向运动, 进而带动所述滑块实现滑块横向运动, 确保滑块上放置单个触点。0010 进一步, 所述每

9、个滑块凸模为斜楔凸模0011 进一步, 所述每个滑块凸模后侧设置有一滑块凸模靠刀。0012 进一步, 所述预定位机构及铆接机构之间设置有检测单元。说 明 书CN 203791500 U32/3 页40013 进一步, 所述的检测单元为安装在料带下方的红外线传感器等可探测料带上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15 利用预定位机构进行对单个触点与对应料带定位孔的定位, 从而确保料带上每个定位孔与触点的铆接, 确保铆接的准确性 (优点可尽量补充) 。附图说明0016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省略振动料斗及部分触点导轨) ;0017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省

10、略振动料斗的防尘盖) ;0018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铆压凹模上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4 是图 3 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 实施例 : 请参阅图 1 至图 4 所示, 一体化冲压铆接模具的传输铆接结构, 该传输铆接结构设置于铆压凹、 凸模的铆接面上且与该铆接模具的铆压凹、 凸模连接形成联动机构,所述传输铆接结构包括传输机构 1、 预定位机构 2 及铆接机构 3。0022 请参阅图 1 至图 4 所示, 前述传输机构 1 包括振动料斗 11 及触点导轨 12, 所述振动料斗 11 的触点输出端与触点导轨 12 相连通, 所述振动

11、料斗 11 为市场上销售的因振动而导出物料的料斗结构, 而所述触点导轨 12 为具有触点输送槽的导轨, 所述输送槽的宽度恰好容纳一个触点并利用振动料斗的震动令排成一排的触点实现传输。0023 请参阅图 1 至图 4 所示, 前述预定位机构 2 及铆接机构 3 均位于铆压凹、 凸模的铆接面上且随铆压凹、 凸模的开、 合模运动实现与定位及铆压。0024 请参阅图 1 至图 4 所示, 前述预定位机构 2 包括一滑块 21 及两个随铆压凹、 凸模的开合联动的纵向滑动凸模22, 所述传输机构与1滑块21一侧连接并将单个触点传输于滑块对应料带铆接孔位置上, 其中所述每个滑块凸模 22 为斜楔凸模且每个滑

12、块凸模 22 后侧设置有一滑块凸模靠刀 23 ; 所述滑块 21 位于两纵向滑动凸模 22 之间且其两端均设置有滑动滚轴 24, 每个滑动滚轴 24 与对应纵向滑动凸模 22 配合实现移动 ; 所述两纵向滑动凸模22 由铆压凹、 凸模的合模的开合运动进行纵向运动, 进而带动所述滑块 21 实现滑块横向运动, 确保滑块上放置单个触点 A ; 所述两纵向滑动凸模 22 随铆压凹、 凸模上下移动一次, 带动滑块 21 纵向升降一次, 进而实现一个触点 A 从触点导轨 12 位移到滑块 21 对应位置上,从而确保单个触点 A 的定位。0025 请参阅图 1 至图 4 所示, 前述铆接机构 3 为与铆压

13、凸模连接并实现联动的冲头 (未示出) 及铆压底座 31, 其由铆压凸模在开合模过程中实现对预与定位后的触点进行铆压, 实现触点与料带的连接, 其中冲头为实现铆压的压头并可隋模具联动的均可, 市场上有销售。0026 请参阅图 1 至图 4 所示,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0027 首先按正常的连续模结构冲成条料, 包括定位孔以及触点孔, 然后从模具外连接的震动料盘将触点通过轨道送到模具内部, 模内有一个滑块, 在初始位置 (即开模状态下)滑块 21 上只能放置一颗触点 A, 当模具下行时上模两个滑块凸模 22 带动下面的滑块 21 移动, 滑块 21 将仅有的一颗定位好的触点 A 移动到触点孔

14、下方, 带动下压将触点柄准确插入说 明 书CN 203791500 U43/3 页5料带触点孔柄使触点帽与料带 B 紧密贴合, 然后预铆凸模下行将触点柄受压变粗, 大于触点孔 0.05 左右, 在料带 B 抬起时触点能连接到料带上 ;0028 完成后, 模具弹开, 滑块复位, 重新定位下一个触点, 料带B抬起触点跟着料带B一起送料及下一个工位。 下一个工位为重铆工位,模具下行卸料板压到料带同时压着触点A,将触点 A 准确的导入铆触点下模, 触点下模尺寸就是要求的铆后触点帽的尺寸, 并将触点帽与料带紧密贴合, 铆压凸模下行, 将触点铆到图纸要求的高度以及扩张度, 触点下模尺寸就是要求的铆后触点帽

15、的尺寸, 至此触点A已经按要求铆到了料带B上, 后续完成成型以及产品分离工位, 分离出的产品便是一个组合的部件, 不需要单独的铆接工序, 直接可以上生产线装配。0029 以上所记载, 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 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 变化, 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 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说 明 书CN 203791500 U51/4 页6图 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91500 U62/4 页7图 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91500 U73/4 页8图 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91500 U84/4 页9图 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91500 U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工程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