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事业单位联考公基讲义资料.doc

上传人:清凉的夏天 文档编号:5842128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联考公基讲义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事业单位联考公基讲义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事业单位联考公基讲义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事业单位联考公基讲义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事业单位联考公基讲义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事业单位联考公基讲义资料事业单位联考公基讲义资料(含公文写作、时政常识、职业道德等)公文写作部分党政机关公文基础知识公文,即公务文书,主要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处理各类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固定格式和法定效力的特定文书。公文的特点:实用性、真实性、规范性公文的分类:1、根据公文的地位,分为法定公务文书和非法定公务文书。法定公文主要是指由党和国家通过公文管理的有关法规确立的公文,以目前执行的党政公文18种为准,其中国家机关行政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13种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的14种,两部分有一些文种重复,加起来为18种,即命令(令)、指示、决定、议案、通知、函、请示、报告、批复

2、、通报、通告、公告、会议纪要、意见、公报、决议、条例、规定。非法定公文是指为了处理各种政务活动而使用的政务信息文体,一般没有经过党和国家的法规性文件加以限定,其外延也不十分固定,如简报、调查报告、计划、总结和讲话稿等。其中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

3、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提醒】 命令、议案、通告、公告为行政公文特有。而公报、决议、条例、规定是党

4、的公文所特有。【真题回顾】(2011年淮安市某区事业单位真题)记载会议精神的公文是( D )。A 决定 B 公告 C 通告 D 会议纪要(2007年江苏真题A类)35、行政机关使用、党的机关不使用的公文文种有( ACD )。A 命令 B 决议 C 议案 D通告2、根据行文方向,可将其分为上行公务文书、下行公务文书、平行文务文书和通行公务文书。上行公务文书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包括业务指导关系的上级机关在内)的行文,如请示、报告;下行公务文书是指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行文如命令、决定、通报、批复、决议、意见等;平行公务文书主要是指平级机关或不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如函、通知等;通行公文是向

5、社会公众发布的具有告知性和规范性的公文,如通告、公告、公报等。3、根据公务文书的性质,可将其分为指挥类公文、请求类公文、知照类公文和规范类公文。指挥类公文是一种指令性很强的公文,如命令(令)、决定、批复、意见等;请示类公文主要有请示和函;知照类公文主要是向下级传达要求周知的一些事项;规范类公文主要指用以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文体,如通告、条例、规定等4、从制作的动机看,可将其分为主动文件和被动文件。主动公文是根据公务活动的需要,发文机关主动制作的公务文书,绝大多数公文均属此类。被动公文是指对主动文件的响应,是因为办理主动文件的需要,针对专门主动文书而制作的文件,如批复、复函等

6、。此外,公文还可以根据行文关系,分为内部公文、对外公文、收入公文、公布公文等;根据内容繁简,可将分为单一公文和综合公文;根据内容送达和办理的时间要求,可以将其分为特急文件、紧急文件和常规文件;根据内容所涉及事项的机密程度,可将其分为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和普通文件等。【真题回顾】(2009年内蒙古真题)93、可用来发布规章的公文有( A )。A 命令 B 决定 C 通知 D 公告(2008年江苏真题A类)15、根据作用和性质不同,公文可分为(C)。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B通用公文、专用公文C规范性公文、指挥性公文、呈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D收文、发文县政府向所属乡镇发文,可适用的文种有(

7、 ABC )。A决定、通报 B通知、意见 C批复、会议纪要 D公告、通告公文的作者公文的作者是法定的,只有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其法定代表人,才能充当公文的作者。党政机关、社会团队、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内部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的下设部门,对外不能充当公文的作者。【真题回顾】(2008年江苏真题B类)行政公文作者是指( )。A制发该公文的机关或机关的法定领导人B草拟该公文的秘书人员C参与该公文形成的有关(处)室D审核该公文的办公室负责人行文规则行文规则是指行文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制度。它是维持正常的行文关系,保证机关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行文规则的依据主要是国家机关行

8、政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一、总体原则1、各级机关要严格按照行文关系运作公文,而行文关系应当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2、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3、部门内设机构除了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4、因工作需要,可以采用联合发文。联合发文最重要的考点是发文机关应该是同级。如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真题回顾】(2004年江苏真题C类)39、根据公文的行文规则,下列几组机关中可以

9、联合发文的是( BCD )。A省委、省政府、省人事厅 B省语委、省文化厅、省体委C省委组织部、省政府办公厅、省辖市政府 D国家人事部、国家民政部、省政府5、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当明确主办部门。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同意。6、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下面我们分下行、上行、平行和通行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如下。下行文1、文种选择要准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关于文种的选择参见前面的公文分类。2、行文一般只发直属下级,有些也可以扩大到所属于各级。如省卫生厅

10、发文可以发各市卫生局,也可以发至各市、县(区)卫生局。3、公布性文件应视为正式文件。包括经批准发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凡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直接和广大人民群众见面的,应视为正式公文依照执行,不需要另外行文。4、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对下属受双重领导的单位行文,应分清主送、抄送。5、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上行文1、要选准文种。2、机关单位一般不能越级向上行文。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除了下列情形

11、之一者,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对上级机关检举、控告的;根据规定或领导机关指定可以越级上报的(上报时要加说明);情况特殊、紧急,逐级上报会延误时机,遭受损失的。”必须注意的是,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3、向上级机关单位行文,应当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单位。4、“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5、“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以免耽误有关事项的及时处理。6、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一般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7、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

12、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8、凡属机关职权范围内可以解决的或可与其他部门协商解决的事项,不要请示上级机关。平行文1、文种选择要准确。2、联合行文。3、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一般要函行文。4、平行文写作语气要得当。通行文1、文种选择要准确。2、行文语言要整饬规范。3、多采用条文化写法。第一节 文书工作概述一、文书、公文、文件文书是指物意义上的文书,是指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切有应用价值的文字材料,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个社会集团为处理公务而形成并使用的文字材料,称作公务文书,即习称的“公文”。而严格意义上的文件是指是有红色文头、固定编号的公文。从上面可以看出,文书

13、、公文、文件这三个概念的外延不同,文书的外延最大、公文次之,文件的外延最小。二、文书工作的内容根据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22条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3、22条的规定,文书工作应包括文书收办(接收文书、办理文书)、文书撰制、文书递发和文书管理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彼此交叉的。三、文书工作的原则第一,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第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第三,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保密规定的原则;第四,贯彻“党政分开”的原则;第五,健全制度、保质保量的原则。第二节 发文办理1、发文办理指以本机关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

14、。 2、草拟公文应当做到:(一)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等,要切实可行并加以说明。(二)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直述不曲,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三)公文的文种应根据行文目的、发文机关的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确定。(四)拟制紧急公文,应当体现紧急的原因,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紧急程度。(五)人名、地名 、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注明中文含义。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六)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提醒】 2012

15、年江苏公考曾涉及此考点(七)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八)文内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九)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3、拟制公文,对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行文;如有分歧,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出面协调,仍不能取得一致时,主办部门可以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与有关部门会签后报请上级机关协调或裁定。4、公文送负责人签发前,应

16、当由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确需行文,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公文格式是否符合规定等。5、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上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下行文或平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由主要负责人授权的其他负责人签发。6、公文正式印制前,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复核,重点是:审批、签发手续是否完备,附件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统一、规范等。经复核需要对文稿进行实质性修改的,应按程序复审。 第三节 收文办理1、收文办理指对收到公文的办理过程,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承办、催办等程序。 2、 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

17、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职权的事项是否已协商、会签;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 3、经审核,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拟办意见送负责人批示或者交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公文,经办公厅(室)负责人批准后,可以退回呈报单位并说明理由。 4、承办部门收到交办的公文后应当及时办理,不得延误、推诿。紧急公文应当按时限要求办理,确有困难的,应当及时予以说明。对不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或者不宜由本单位办理的,应当及时

18、退回交办的文秘部门并说明理由。 5、收到上级机关下发或交办的公文,由文秘部门提出拟办意见,送负责人批示后办理。 6、公文办理中遇有涉及其他部门职权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如有分歧,主办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出面协调,如仍不能取得一致,可以报请上级机关协调或裁定。 7、审批公文时,对有具体请示事项的,主批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姓名和审批日期,其他审批人圈阅视为同意;没有请示事项的,圈阅表示已阅知。 8、送负责人批示或者交有关部门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要负责催办,做到紧急公文跟踪催办,重要公文重点催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 第四节 公文归档1、公文办理完毕后,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其他

19、有关规定,及时整理(立卷)、归档。个人不得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 2、归档范围内的公文,应当根据其相互联系、特征和保存价值等整理(立卷),要保证归档公文齐全、完整,能正确反映本机关的主要工作情况,便于保管和利用。 3、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整理(立卷)、归档,其他机关保存复制件或其他形式的公文副本。 4、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在履行所兼职务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机关整理(立卷)、归档。 5、归档范围内的公文应当确定保管期限,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部门移交。 6、拟制、修改和签批公文,书写及所用纸张和字迹材料必须符合存档要求。 第五节 公文管理1、公文由文秘部门或专职人员统

20、一收发、审核、用印、归档和销毁。 2、文秘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机关公文处理的有关制度。 3、上级机关的公文,除绝密级和注明不准翻印的以外,下一级机关经负责人或者办公厅(室)主任批准,可以翻印。翻印时,应当注明翻印的机关、日期、份数和印发范围。 4、公开发布行政机关公文,必须经发文机关批准。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5、公文复印件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应当加盖复印机关证明章。 6、公文被撤销,视作自始不产生效力;公文被废止,视作自废止之日起不产生效力。 7、不具备归档和存查价值的公文,经过鉴别并经办公厅(室)负责人批准,可以销毁。 8、销毁秘密公文应当到指定场所由

21、二人以上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其中,销毁绝密公文(含密码电报)应当进行登记。 9、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整理(立卷)后按有关规定移交档案部门。工作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时,应当将本人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10、密码电报的使用和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其他相关考点归纳处理来信的基本程序:拆阅、登记建档、处理、交办、回复等。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准备工作、调查工作、研究工作、总结工作。信息工作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其中利用是信息工作的终极目的。会务工作,会前(略);会议期间:代表签到登记、会议记录、文书工作、后勤服务工作;会后处理工作

22、:必要的会议文件回收与处理;纪要工作;清理会场;送站;内部总结。档案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档案的管理、档案的利用三个组成部分。档案管理工作是核心内容是档案的整理工作,它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对档案实体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号和基本编目,使之有序化的过程,包括区分全宗、分类、立卷、案卷排列以及编制案卷目录等。档案的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中心任务。文书工作的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策划、撰制、定稿、传递、收办、处置几个阶段。发文以盖章为标志,经过承办的收文以注办为标志,无须承办的收文以阅后批存为标志。行政机关公文特点: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会议类文书的作用主要有服务作用、备忘作用、传达作用、沟通作用。

23、公务文书与一般书信最显著的区别:有无标题。文书的审定稿需经过核稿、签发、编号三个环节。收文包括签收、启封、收文登记、分办。办文包括传阅、拟办、批办、承办、催办、办复。文书的处置包括清退、销毁、暂存、归档几种。收文程序:签收启封登记摘要。办文:拟办批办分发承办催办办复拟办。拟办是指秘书部门对需要办理的公文提出办理意见,并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送领导指示。批办。批办是指单位领导人对秘书呈送的拟办文书及拟办意见提出指示、处理意见。分发。分发又可划分为分送和传阅两种情况。分送是秘书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或者领导人批示文书送有关领导和部门。传阅是秘书部门根据领导人批示或者授权,按照一定的程序将文送有关领导人阅知

24、或者指示。承办。承办是收文处理的核心环节,它是由主管部门根据本部门正常职责或经拟办、批办所确定的原则、办法、要求等对需要办理的文书所涉事项进行办理的过程,一般分为办事性和办文性的两类。催办。催办是指秘书部门对文书的承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它贯穿于文书办理的各个环节。公文格式规范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规定,组成行政公文的各要素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此外在公文的用纸、印刷、装订等方面也有具体规定。第一节 眉首格式版头是指“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同版心,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的统称”。主要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

25、、签发人等要素。下行文头占首页1/3篇幅,上行文头占首页2/5篇幅,下设正红间隔横线与主文部分隔开。如果是党务公文,间隔横线正中印有红五角星。一、份号份号指公文总印发数中某份公文的序号,“绝密”、“机密”级公文应当标明份数序号。组成:份数序号一般规定为6位数,如“000015”,表示此份文件是该文总印数中的第15份。位置:在文头左上端,顶格书写。作用:便于印数较多的普发性下行文有控制地分发;便于机密文件的分发和回收。二、秘密等级组成: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我国保密法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级。标志为正红色“” 。“”前标密级,后标期限。如“机密20年”。位置:在份号下边。标注

26、时用3号黑体,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如“绝密”、“机密”和“秘密”字样,两字之间空1字。【提醒】 “绝密”是指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指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指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的损害。保密期限一般说来“绝密”以30年左右认定,“机密”20年,“秘密”10年三、紧急程度组成:分为“急件”和“特急件”。位置:在秘密等级下边。作用:使受文机关明确公文处理的时间要求。【提醒】如果是电报,则分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和普通电报。四、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标识是发文机关公文的固定称呼

27、。组成:由“发文机关称谓+文件”组成。如“中共中央文件”、“国务院文件”、“ 乡人民政府文件”等。位置在文头的中心,用红色大号宋体字印刷。发文机关称谓,一般用全称,如果是特指,又不易混淆的,可用规范的简称。如“中国共产党市委员会”可以简称“中共市委”。如果联合行文,可以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以各机关联署,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如果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五、发文字号简称文号,指某件公文在发文机关一个年度内发文总号中的实际顺序号。组成: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机关代字由一定范围内的领导机关对自己的直属机关、单位的代字统一编定,字数一般不超过3个。年份用阿拉伯数字完整书写

28、,不要把“1998”简化为“98”,并用方括号“ ”括住。如“中办发1998 5号”,表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在1998年度内发的第5号文。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位置:在文件名称正下方,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 【提醒】此系重要考点,几乎每年必考。标准格式:中办发1998 5号,错误的字号如:中办发985号、中办发1998 05号、中办发1998 第5号、1998 中办发5号、中办发(1998 )5号等。【真题回顾】(2007年江苏真题A类)27、下列发文字号正确的是( B )。A.X改发06 27号 B.X改发2006 27号C.X改发2006第27号 D.X改办函(2006)27号42

29、、按照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对文中的数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二七年二月二十五日”改为“2007年2月25日”B.“字七号”改为“字7号”C.“百分之五”改为“5%”D.“5%调高到10%”改为“百分之五调高到百分之十”六、签发人签发人指批准发出公文的机关领导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公文由本机关领导人签发。重要的涉及面广的,由正职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领导人签发,经授权有的公文可由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签发。”位置:签发人姓名与发文字号平行排列,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空1字。【提醒】如果是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其中“

30、请示”应当在主体部分的“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第二节 主体格式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为主体格式。正文的主体部分又称行文部分,是公文格式的关键部分,一般包括公文标题、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公文生效标识、附注等要素。一、标题公文标题,是公文内容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字体略大于正文。位置:间隔横线下方适中位置。组成:包括“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在写作实践中,公文标题构成的情况较为复杂,正常一份完整式标题,三要素是俱全的,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在公布类的公文(如公告、通告)标题中,有时可以省略事由,直接

31、由发文机关和文种构成标题,如江苏省国税局通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公告等。【提醒】 写作时要注意语言措辞的准确简要,不加修饰成分。在转发类公文中,可能会有几个关于出现,一般保留一个引导具体事由而不是引导转发关系的那个“关于”。如:南京市财政局(关于)转发江苏省财政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提高离退休人员福利待遇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括号内的文字是都是可以省略的。另外公文标题除了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二、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指负责处理、执行公文的机关单位。书写时应当使用全称或是规范化简称、统称。位置:标题左下方,顶格书写,后面用冒号。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其中请示、批复

32、和函等文种只能有一个。下行文,一般写给直属下级。普发性下行文,主送机关多,一般使用泛称,如“公司直属各部门”。面向机关全体人员或者社会群体的,或者公务是周知的、重大的公布性公文,常常不写主送机关。【提醒】如果主送机关名称过多使得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机关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机关”之上,标识方法与抄送相同,写作“主送:-”,从而保证公文首页有正文。三、正文 在正文写作之前,有一个提炼和确立主旨的构思及提纲的前提。主旨,是作者通过全部内容所表达的基本观点。首先,主旨是作者产生的。材料是客观的,结构是传统的或规定的,语言是早就存在的,这些作者都只是运用选择的功夫而已,而主旨

33、则是作者的。其次,主旨建立在全部材料的基础上,是对材料的认识。再次,主旨是对材料的抽象认识,表现为一个判断句,有主语、谓语和宾语。如“今年我公司工作大有成效”。字数一般在10个左右。作用:主旨是公文的核心,也可以比喻为灵魂、统帅,决定着材料、结构和语言等公文要素的取舍。要求:在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令的前提下,要注意机关领导意图(一般来说,领导会交代写作任务、中心意思即主旨以及要点),还要注意单一、深刻等。四、附件附件是正件附属材料名称和件数的标注。【提醒】 附件是随同公文一起发出的文字材料,在转发类公文中,附件(被转发的公文)是该公文的核心内容。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X

34、X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真题回顾】(2009年浙江省真题)107、下列关于公文格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发文机关标识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两字组成,套红印刷B 主送机关又称抬头、上款,书写在标题之下靠左顶格位置C 附件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附件名称一般需加书名号D 印章是制发机关对公文负责的凭证,通常,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五、成文时间 指公文生效的法定时间。公文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以通过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

35、为准。【提醒】 此系重要考点。几乎每年必考,2012年江苏省考也涉及了此考点。行政机关成文时间要用汉字小写的方法书写,如“一九九九年五月十日”,不用阿拉伯数码,如“1999年5月10日”,但也有文件这么用(主要是党委系统文件)。注意标准写法:一九九九年五月十日,不能写成九九年五月十日、一九九年五月、1999年5月、99年5月10日。成文日期标注在正文右下方(右空四字)。六、印章它是公文效力最权威的凭信。公文除会议纪要、电报和印制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都应该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非法规性文件,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联合发文机关都应该加盖印章,印章要端正、清晰。【提醒】 盖章要求,

36、骑年压月,上大下小。这里涉及一个落款的问题,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加盖印章时,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的,只标识成文日期。联合行文要标注各发文机关(可以用简称)。【真题回顾】(2006年江苏真题C类)2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应当加盖印章。可以例外的是(AB)。A会议纪要 B电报 C议案 D函七、附注附注是公文中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有时是对公文中的名词术语或特殊事项等所作的附加解释和说明,有时用于公文的发送范围和传达对象,或者公文使用规定,如“此件发到级”、“此件可自行翻印”等。第三节 版记格式置于主题词以下(含主题词)的各要素统称版记。版记应当置于公文最后一页,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

37、于最后一行。一、主题词主题词指经过规范处理的用来标引中心内容的词语,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办公自动化的需要,同时有利于公文立卷归档时作分类参考和日后检索时方便。位置:抄送机关上方,居左顶格标识。要求:按照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以及各专用的主题词表,选择最能反映公文中心内容的词语,最少不少于2个,一般不超过5个。顺序: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最后标注公文形式词(文种名称),一般按词的涵义由大到小、由宽到窄的顺利排列。例如:国务院关于做好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199816号)的主题词是“教育 学生 就业 通知”,二、抄送抄送机关指需要了解公文内容但不负责处理和执行的机关。办法第14

38、条规定:“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如撤换下级主要领导、增设机构等事情的行文应抄送。办法第20条规定:“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三、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印发机关一般是机关的中枢办公部门,印发时间以公文交付的日期为准。位置:应该位于抄送机关之下,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四、印数印数指公文印制总数。位置:印发时间正下方,向右不顶格。公文写作题、主观论述题重要文种:通知、通报、通告、请示、批复、函、意见、计划、总结、简报、发言稿(课件讲授)一、选对

39、文种 在考题中,有些是命题人已经告知我们要求写作的文种,对这样的题目我们比较容易把握。但是,还有一些题目命题人只是给了我们一些基础材料,需要我们自己去确实合适的文种,这样就给我们的写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文种选错,可谓全盘皆输。因此,文种的确定极为重要。 上行文:请示,报告,议案下行文:批复,通报,通知,通告,公告,命令,决定,会议纪要平行文:函上行、下行、平行:意见二、要素齐全 有时候,比如前年C类考题,是让大家写出简报报头部分各要素。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不光要牢记该文种哪些要素,而且还要了然各个要素的准确位置,以图示的方式列出。但是,大多的时候,是让我们针对给出的材料,写出公文的主体内容。

40、因此,我们要把主体部分各要素牢牢记住,既不能漏项,也要注意各要素的规范化写法。关于工作的通知 (主送机关): (正文)。 。 。 附件:1. 2. 发文机关名称(印章) 二年月日三、结构完整 指公文的主体结构,即除了公文格式(外部组织形式即文头、主文和文尾及其各项设置)之外的公文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的写作,是公文写作的难点。 采用两种结构方式:即“总分总”式和“总分”式,而“分总”式结构在公文写作中一般不用。第一部分:介绍发文的目的、背景、依据、缘起、意义等。第二部分:可以为一段,也可以分条列项,字数相对较多,要把发文事项交待清楚。第三部分:提出希望或要求,结语。四、用语规范 公文在语言上的要求

41、有四个:明晰(选择通俗易懂、含意明确的词汇,不用陈旧冷僻或生造的);准确(分清词类词义,使用单义词);简朴(不用修辞,简单朴实);庄重(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慎用口头语言,恰当使用专用语)。公文专用语,也称为公文格式用语,公文必须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类:1开头用语,用来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情况等。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2结尾用语。如: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3过渡用语。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4经办用语。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5称谓用

42、语。有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你、贵;第三人称:该。等等。6期请用语,如:请、希、希望、盼、拟请、恳请、即请、报请、切望等。五、利用材料 近年来,省考的公文写作题目大多为根据给出的材料来进行写作。大家注意,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分析材料、选用材料、根据材料、利用材料来进行写作,而不能视材料而不见。 但是,利用材料并不是一成不变地照抄材料,而是要进行有目的整理和归纳,使之变成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六、适度延展 有的时候试卷给我们的材料较少,要求我们写的字数较多,那么,我们就不能拘泥于材料本身,而应当根据自己的积累有所扩充。但是,务必请大家记住,这种扩充应当大部分体现在分析事件、得出

43、体会这样的文字中。七、书写整洁 无论在笔试中还是面试中,考生都会通过自己的字迹或衣着举止给老师留下一个基本印象。这个印象至关重要,“首因效应”直接影响着老师给你最终评定的分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形式的东西比内容显得更加重要。 公文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通用公文、专用公文C.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D.收文、发文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A.内部使用文件 B.秘密文件 C.机密文件

44、 D.绝密文件3.下面公文写作中不恰当的是( )。A.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腐败分子,把反腐败进行到底B.以上意见如无不当,着即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C.我们必须排除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在第一季度建成东方贸易商厦D.玻璃制品厂原党委书记张某一伙,几年来大量贪污盗窃、行贿送礼,其中仅行贿一项即达85000元4.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C.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述,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D.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词“啊”、“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5.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党、政、军各类机关C.国务院及其各部门 D.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6.撰写交流信息的通知,要求做到:( )。A.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行业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