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 年 4 月 前 言 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 要求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其与构建数字生活、推进数字治理相互协同、互为促进,为推动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提供新供给。为做好成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 明确全市“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思路目标及重点任务,依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等重大区域战略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
2、划四川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国家、省专项规划以及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部署,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 2021-2025 年,远期展望到 2035 年。 目 录 一、规划背景 . 1 (一)发展基础 . 1 (二)面临形势 . 2 二、总体要求 . 5 (一)指导思想 . 5 (二)基本原则 . 6 (三)发展目标 . 8 (四)产业体系 . 11 (五)区域布局 . 11 三、提升数字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 13 (一)突破关键核心数字技术 . 13 (二)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 15 (三)探索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新体制 . 17 (四)
3、营造数字技术创新生态 . 17 四、加快释放数据新要素活力 . 18 (一)积极推进数据资源化 . 18 (二)加速推进数据资产化 . 19 (三)探索推进数据资本化 . 19 (四)健全数据交易流通机制 . 20 五、适度超前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 20 (一)全面升级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 21 (二)前瞻布局先进算力基础设施 . 22 (三)加快建设城市融合基础设施 . 23 六、加快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数字产业 . 24 (一)聚焦彰显标识大力攻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 24 (二)聚焦深度融合突出发展数字新兴优势产业 . 26 (三)聚焦前沿技术前瞻布局数字经济未来赛道 . 28 七、创
4、新智慧蓉城数字应用场景 . 30 (一)建立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架构 . 30 (二)打造“数字政府”智慧治理场景 . 30 (三)营造“数字社会”便民生活场景 . 31 八、提升数字经济开放合作水平 . 33 (一)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协作 . 33 (二)协同共建数字双城经济圈 . 34 (三)强化数字经济国内交流合作 . 34 (四)扩大数字经济全球开放合作 . 35 九、环境影响评价 . 35 (一)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35 (二)影响防治措施 . 36 (三)生态污染防治方案 . 37 十、保障措施 . 38 (一)强化数字经济组织实施 . 38 (二)完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 . 38 (
5、三)加强数字经济资金支持 . 39 (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技能 . 39 (五)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 . 40 (六)保障数字经济数据安全 . 40 附件 名词解释 . 42 1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成都大力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数据要素汇聚流通,持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聚力培育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积极创新城市智慧治理模式,数字经济发展跻身全国前列,成为四川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核心区域,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栏 1 发展成效 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时期,成都强化数字技术引领,加快汇聚技术创新资
6、源,壮大创新主体,为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数字技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截至 2020 年,成都拥有数字经济领域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 13 个,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36 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8 个。企业创新主体日益壮大,2020 年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6120 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6032 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X86 CPU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 2020 年,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 30.2 件,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105 项。 数据要素高效汇聚运营。数据要素高效汇聚运营。“十三五”时期,成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关键核心作用,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汇聚和有
7、序流动,挖掘数据资源价值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新活力。数据资源体系持续完善,深入开展数据大会战,依托智慧治理中心,高效归集政府、企业、社会数据,形成“公共数据+社会数据+科学数据”数据资源分类体系。积极探索公共数据运营“成都模式”,创新政府数据授权运营和开展市场化增值服务的公共数据流通路径,率先出台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管理办法,搭建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接入全市政务数据超过 460类,合作接入全国公安、交通、车辆等权威数据服务产品 63 类,上线数据服务产品近 100 个,支持应用场景 40 余个。加快推动科学数据共享运营,构建成都超算生态产业链,聚合科学数据要素,为全球顶尖科研人才和机构提
8、供科研支撑。 数字基建水平国内领先。数字基建水平国内领先。“十三五”时期,成都深入实施“互联网+城市”行动,城市感知、网络传输、存算融合等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稳步提升。物联感知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加快建设全市能源、水利、交通、通信、地下管廊等各类设施感知终端,5G 智慧灯杆实现商用突破,具备物联感知服务能力基站数达到近 7000 个。通信网络设施加速布局,围绕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建设,打造“一带一路”重要信息通信节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达到 770 Gbps, 国际直达数据专用通道带宽提升至 40 Gbps, 成为全国首个“5G 双千兆+”全面商用城市。算力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成都超算中心建
9、成运行,填补了西部超算体系布局空白,全市IDC 机架规模超过 5 万台。 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十三五”时期,成都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已形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网络视听、高端软件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优势行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迅速壮大,集成电路、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等产业规模位列全国前列。数字融合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企业达 4 万家,企业智能制造就绪度、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两化融合指数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7.4、4.3 和 0.3 个百分点。加快推进金融、文旅等服务
10、业数字化,率先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获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新零售城市发展指数、金融科技指数、文旅综合指数分列全国第 6、第 5 和第 5 位。 2 智慧治理能力稳步提升。智慧治理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时期,成都聚力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积极推动数字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创新应用,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数字政府智慧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建立了市和区(市)县两级联动的在线监测、分析预测、应急指挥城市运行指挥体系,实现重点项目调度、工业企业运行、环保安全等在线监测。建立数字政务服务体系,建成集“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于一体的“天府蓉易办”平台,实现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 99%“
11、最多跑一次”、99%“网上可申请”、90%以上“一窗办”、近 80%“全程网办”。 “天府市民云”集成 61 个部门(单位)市级服务 243 项、23 个区(市)县特色服务 482项,服务人次突破 4.6 亿。数字惠民场景不断丰富,建立全国首个全生命周期在线教育体系,全市二、三级医院和 8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远程诊疗服务。 总的来看, “十三五”时期成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亮点纷呈、优势凸显,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数字技术创新引领能力不强,数字技术基础研究能力、原始创新能力与领先地区还有一定差距,核心芯片、基础软件等关键领域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需加快提升。二是数据要素
12、活力尚未释放,成都数据资源丰富,但数据价值化程度较低,数据要素交易平台缺乏,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亟需优化完善。三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城市智能感知设施亟待提升,通信能力亟需扩容,5G、工业互联网、智慧能源等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不足,统筹集约程度不高。四是数字产业发展质效有待提升,数字经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具有代表性、引领性的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认识不足、能力不足,产业数字化融合水平不高。五是城市智慧应用场景开发不够,尤其是面向超大城市的社会治理、政府决策、公众服务、市民生活的智慧应用场景有待丰富,公众对数字化变革的参与感、获得感有待提高。 (二)面临形势 从技术变革趋势看,新一轮
13、科技革命铸就数字经济新引擎。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进入以数字技术广泛赋能、产业 3 互联升级重构、智能驱动加速显现的新阶段,带动数字经济步入技术群体性突破、模式链条式创新的深度变革期。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演进、相互交织,云计算呈现爆发式增长,数字孪生城市迈入成长期,5G 进入应用扩展期,量子通信、神经芯片等成为技术新高地,技术变革为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点燃了新引擎。 “十四五”时期, 成都加快提升数字经济核心、关键技术可控能力, 需要紧跟前沿技术风口, 聚焦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加快技术突破与迭代应用,前瞻布局高价值、高成长、高契合的未来赛道,强化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的交叉融
14、合创新,为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涌现提供重要支撑。 从要素迭代趋势看,数据资源价值化打造数字经济新活力。党中央提出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并将其与技术、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一起纳入改革范畴。数据作为全新的、关键的生产要素,贯穿于数字经济发展全过程,与技术、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组合迭代、交叉融合,引发生产要素多领域、多维度、系统性、革命性群体突破,数据对数字经济增长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不断显现。“十四五”时期,成都做强数字经济发展动力,需要强化数据要素供给,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数据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积极发展数据要素市场,进一步激发市场创造力和活力,加
15、快推进数据价值化,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之源。 4 从产业演进趋势看,全球产业链重塑催生数字经济新机遇。全球产业链将在中长期呈现出数字化、知识化和资本化发展趋势,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服务不断提升数字产业化水平,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等在传统产业应用产生的以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产业数字化成为全球产业链重塑的关键领域和竞争焦点。“十四五”时期,成都抢抓全球产业链重塑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需要充分发挥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及全国首批、中西部唯一综合型“中国软件名城”等比
16、较优势,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筑强城市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命脉。 从数智赋能趋势看,数字化应用场景赋予数字经济新动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数字经济成为激发新发展动能的核心驱动力,尤其是促进智慧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加快构建,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赋能城市建设运营、培育新发展动能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时期,成都加快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需要进一步丰富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充分释放新场景添彩人民生活品质、提
17、升城市治理效率、激发新业态新模式的巨大潜能。 5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发展导向,以促进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优化为重要目标,以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为具体承载,抢抓四川建设国家数字
18、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机遇,从超大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出发,以提升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基建三大数字经济新要素供给能力为基础,充分发挥智慧蓉城丰富的数字应用场景优势,全面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实施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核心产业引领、新兴产业成势、未来赛道启航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形成功能引导、场景驱动、优势互补的数字经济区域发展格局,加快营造规范有序、开放协同的数字经济发展良好生态,大力提升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打造助推器和新引擎。 6 专栏 2 成都数字经济发展思路图 (二)基本原则 全球视野,创新引领。把握全球信
19、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牵住自主创新“牛鼻子”,积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瞻布局数字经济未来赛道,持续增强数字技术自主掌控能力、数字产业引领带动能力,加快提升数字经济话语权与主导权,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提供支撑。 价值创造,数据赋能。发挥海量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把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为路径,促进数据要素价值化,创新数据要素运营与高效流通机制,开启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打造全国数 7 据运营枢纽,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活力。 适度超前,基建先行。以匹配应用的路径和节奏为导向,适度前瞻布局数据传输、算力、融合等数字基础设施,持续优化
20、建设策略、 运营策略和政策环境, 建设一批标识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数字孪生基础设施,先行强化数字经济基础支撑。 统筹推进,突出优势。把握数字经济发展重点,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结合“云联数算用”要素资源禀赋和“芯屏端软智网”产业比较优势,全面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构建独具特色的新型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培育技术创新、数字赋能、平台服务及场景应用等不同类型的标杆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融合带动,应用驱动。围绕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城市现代化治理需求,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更多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应用场景,激发市场带动、企业主体、全民参与动力,全面提升
21、超大城市智慧治理能力与人民群众数字变革获得感、幸福感。 开放合作,协同发展。融入“一带一路”、“数字丝绸之路”、 西部陆海新通道、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链接国内国际数字经济资源,推进跨区域、跨行业数字经济合作,促进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良性互动,培育发展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开放型数字经济。 绿色低碳,安全可控。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8 引领数字经济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强化数据安全可信、设施绿色节能和共建共享理念,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规模、质量、效益有机统一。统筹协调发展与安全关系,建立健全自主可控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在发展中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22、到 2025 年,高水平建成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智慧蓉城、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前列。 数字技术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 人工智能、 量子计算、区块链等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高水平创新人才、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汇聚,数字技术创新生态不断完善, 形成一批走在全国、 全球前列的引领性创新成果。 到 2025年,力争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R&D 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达到 10%,数字经济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超过 50 个。 全国数据运营枢纽基本建成。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深入推进,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路径更加通畅,
23、数据运营、流通、交易等机制创新保持全国前列。到 2025 年,全市公共数据资源共享交换量达到 600 亿条, 率先搭建起“公共数据运营、 科学数据共享、 社会数据融合”的城市全数据要素流通体系。 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升级。建成全国一流的信息网络 9 基础设施与城市融合基础设施、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打造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群。到 2025 年,5G 基站数量达到 9 万座,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点间宽带达到 1200 Gbps,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高质量满足“东数西算”业务需要。 数字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迈上新台阶,数字新兴优势产业逐步壮大
24、,数字经济未来赛道加快形成,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深入推进,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力争到 2025 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4%左右。 超大城市数字应用水平全国领先。高质量打造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诉求“一键回应”等数字政府智慧治理场景,高品质营造智慧便民、万物互联的数字社会生活场景。力争到 2025 年,智慧蓉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智慧应用场景示范社区数量达到 500 个。 数字经济开放合作局面全面形成。推动成渝地区数字经济协同发展体系加快建设,实现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和公共服务的协同联动,共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
25、枢纽节点,形成一批“东数西算”典型示范场景和应用。 “数字丝绸之路”合作发展成效显著, 西部陆海数据新通道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2.指标体系 专栏 3 “十四五”时期成都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类别 序号序号 指标指标 2020 年年 2025 年年 数字技术1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2 18 10 创新 2 数字经济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个) 44 60 3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R&D经费投入年均增速 (%) 10 数据要素流通 4 公共数据开放规模(亿条) 1.25 10 5 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上线数据服务产品数量(个) 100 600 数字基础设施 6 5G 基站数量(万个)
26、 3 9 7 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Gbps) 40 140 8 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点间宽带(Gbps) 770 1200 数字产业发展 9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8.54* 14 左右 10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亿元) 800 11 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务收入(亿元) 1538.4 2680 12 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4847.9 10000 13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50 60 14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76.4 89 15 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22637.5 40000 16 跨境电商交易额(亿元) 4
27、35.82 1200 17 数字农业试点示范数量(个) 5 25 数字应用水平 18 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数量(个) 1500 19 “天府蓉易办”平台实际办件网办比例(%) 80 20 智慧蓉城主题应用场景数量(个) 35 21 社会诉求“一键回应”问题解决率(%) 80 85 22 “天府市民云”集成服务事项数(项) 641 1000 23 示范智慧社区建设数量(个) 20 100 注:带*为 2018 年数据 展望 2035 年,具备强大持续的数字技术创新策源能力与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汇聚海量高频全国流通数据,高质量全面建成全国数据要素运营枢纽。建成全感知数字强市、全球一流网络强市、世界先
28、进算力中心。力争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基本建成创新引领、数字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全范围智慧便民生活场景、超大城市智慧治理场景不断丰富,数字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区域协同发展达到新高度,对外开放新优势明显增强。全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新高地,为高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创新型城市进入世界先进城市行列注入新引擎。 11 (四)产业体系 结合国家、 省、 市战略部署以及前沿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基于成都资源禀赋、技术储备、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重点产业链为工作主线,聚焦做强数字产业标识性,大力攻坚集成电路、新型
29、显示、智能终端等 6 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聚焦凸显数字产业融合性,突出发展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数字文创等 7 大数字新兴优势产业,聚焦把握数字产业未来感,前瞻布局量子科技、6G 通信、隐私计算等 6大数字经济未来赛道,打造核心产业、新兴优势产业与未来赛道协同发展的新型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全力塑造成都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 专栏 4 成都数字经济产业体系 (五)区域布局 围绕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统筹考虑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基础、优势短板等,强化场景驱动, 12 突出区域发展特色与重点,推动数字经济在全域差异化协同发展,支撑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 围绕做优做围绕做优做强中心强中心城区城
30、区,聚焦高端要素运筹、国际交流交往、现代服务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时尚消费引领等核心功能,青羊区、武侯区、锦江区、金牛区、成华区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做大做强数字文创、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产业,打造一批智慧旅游、数字消费、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示范性数字生活场景,以数字场景应用助力城市有机更新。双流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郫都区、新津区依托航空港、国际铁路港、国际公路港、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平台,加快建设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数字基础设施,积极发展新型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医药健康等产业,大力推广数字新技术、智能制造新模式,提升数字经济开放度。 围绕做优做强城
31、市新区,围绕做优做强城市新区,聚焦创新策源转化、新兴产业集聚、国际门户枢纽等核心功能,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依托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和核心产业基础优势,强化数字技术研发与创新,积极布局数字经济未来赛道,率先探索数据要素流通新路径,赋能城市产业发展。成都东部新区高起点建设智慧空港,以天府国际机场为牵引适度超前布局新一代通信网络、智能感知、智慧交通、 智慧能源等数字基础设施, 打造数字“孪生”的未来社区、智慧园区,积极发展智能终端、智能工业装备等产业,突显城市建设数字化引领作用。 13 围绕做优做强郊区新城,围绕做优做强郊区新城,聚焦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公园城市
32、乡村表达等核心功能,简阳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金堂县等深入挖掘区域比较优势,加快消除城乡“数字鸿沟”,以数字场景应用激发城乡产业、市场融合发展活力,建设数字乡村,发展数字农业,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专栏 5 分区域示范场景打造重点 1 中心城区中心城区 依托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和“两环八线十三片”重点街区街坊、 一环路市井生活圈等示范工程,打造智慧旅游示范点,优化升级“夜游锦江”全国首个 5G 文化旅游示范街区、宽窄巷子“科技+消费”智慧旅游街区等,建设锦江区数字人民币应用先行区。高质量建设西部“一带一路”商品交易中心、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进国际铁路
33、港物流枢纽智慧陆港、涉铁临港数字物流工程、智慧港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建设,推广“中欧 e 单通”跨境区块链平台。 2 城市新区城市新区 建设量子信息技术国家实验室四川分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四川天府新区前瞻布局高端软件,在成都高新区前瞻布局光刻设备、高端软件、XR 扩展现实、隐私计算等未来赛道。构建“公共数据运营、科学数据共享、社会数据融合”的城市全数据要素流通体系。打造智慧空港,搭建机场“智慧空管”系统平台,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智慧数据中心,树立国内乃至全球机场数字化和数据中心智能化标杆。在成都未来医学城建设未来健康社区,提供智慧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依托龙马湖 CAZ 片区开发,打造智慧园区、
34、共享社区。 3 郊区新城郊区新城 推进邛崃市全国数字乡村治理示范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建设,搭建成都市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立国家级农业产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国家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试点、智慧农业产业园、5 万亩猕猴桃数字化基地、3 万亩茶叶数字化基地、川西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等。 三、提升数字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牵住自主创新“牛鼻子”,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探索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新体制,营造数字经济创新生态,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 (一)突破关键核心数字技术 攻关数字经济攻关数字经济“卡脖子卡脖子”技术,技术,聚焦智能
35、传感技术、工业软件技术、光刻技术等数字经济“卡脖子”重点领域,开展产 14 业核心技术攻关,提升重大战略技术自主化水平。突破数字突破数字经济关键技术,经济关键技术,以产业数字化共性技术需求为导向,重点推动集成电路微纳技术、光电集成技术、网络信息安全、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区块链等关键数字技术突破。布局数字布局数字经济前沿引领技术,经济前沿引领技术,聚焦量子通信、功率半导体、太赫兹通信、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前沿数字技术领域,依托中科院、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量子网络通信、网络与电磁空间安全等技术取得系统性突破。 专栏 6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方向 数字经济
36、数字经济“卡脖子卡脖子”技术攻关:技术攻关: 1 智能传感技术攻关智能传感技术攻关 聚焦毫米波雷达、多源协同探测与分类识别等智能感知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搭建智能感知可靠性测试与验证公共技术平台,形成集芯片、模块、算法与系统于一体、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感知技术体系,解决智能感知领域的集成化、低功耗、高性能等前沿技术瓶颈问题。 2 工业软件技术攻关工业软件技术攻关 按照设计建模、仿真分析、数字化工艺、工业控制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工业软件发展逻辑,重点发展数字线索和数字系统模型构建技术、设计仿真与底层计算逻辑技术、先进工程环境构建技术、智能制造系统构建技术、底层驱动及协议适配技术、工业云技术、
37、工业大数据技术、工业软件安全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 3 光刻技术攻关光刻技术攻关 重点以芯片制造、大硅片制备和封装测试为主攻方向,推动光刻机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加强研究电子束光刻、激光直写光刻、微发光二极管光刻、自组装阳极氧化铝模板、纳米压印、蘸笔纳米蚀刻等新型光刻技术,提升芯片制造产业链的智能化和自主可控水平。 数字经济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数字经济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1 集成电路微纳技术攻关集成电路微纳技术攻关 聚焦超越摩尔集成电路特色工艺节点,搭建模拟、射频、MEMS、三维集成等 8 英寸或 12 英寸研发中试线,实现国产特色工艺平滑导入,并形成与硅工艺兼容的晶圆级硅基化合物半导体、光电等多种
38、技术融合,为模拟、射频、数模混合等集成电路提供晶圆代工服务,引领后摩尔时代微系统集成技术发展。 2 光电集成技术光电集成技术攻关攻关 聚焦光电子超高速率、超低功耗优势和微电子超大规模、超高精度特性,构建全链条光电子与微电子集成研发体系,重点推动硅基光子集成、混合光子集成、微波光子集成、集成电路设计与器件工艺等技术研发,解决光电集成应用的超高速、超低功耗等技术瓶颈。 3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攻关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攻关 围绕工业互联网安全,鼓励网络安全企业和工业企业针对工业控制系统、远程信息处 15 理器、“5G+工业互联网”融合产品等关键核心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打造具备内嵌安全功能的设备产品。围绕车联网
39、安全,加快构建车联网安全体系,搭建可持续安全赋能的运营平台,建立涵盖车内安全、路侧安全、云端安全与数据安全的纵深协同防护体系。围绕商用密码应用,在密码算法理论、标准、应用模式上开展深入研究,重点突破量子加密技术、轻量级密码算法、高效全同态密码技术、生物密钥技术、基于属性密码技术等一批新型密码技术。 4 人工智能技术攻关人工智能技术攻关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关键算法的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实施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孵化计划,加强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智能芯片、计算框架、认知智能等人工智能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5 高性高性能计能计算技术攻关算技术攻关 强化大规
40、模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云计算等高性能计算研发能力,布局隐私计算、边缘计算、类脑计算、生物计算等前沿技术,鼓励面向海量数据的新型计算芯片及融合架构、关键模块和设备的开发。 6 区块链技术攻关区块链技术攻关 依托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建设,聚焦区块链安全等重点方向,突破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侧链与跨链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面向金融、政务服务、人社、教育等领域的区块链应用技术,打造特色领域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开展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等领域融合创新。 数字经济前沿数字经济前沿引领技术攻引领技术攻关关: 1 量子通信技术攻关量子通信技术攻关 聚焦量子密码通信、量子测量与传感和
41、量子密集编码等重点领域,发展可控材料生长制备新型量子材料,发展高性能探测与量子信息等应用量子效应的基础核心技术,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灵敏探测、超导量子器件与电路、量子存储、量子模拟、量子计算等关键技术,为建设量子材料与器件研制应用技术高地做好充分储备。 2 功率半导体技术攻关功率半导体技术攻关 以硅、氮化镓、碳化硅为基础,聚焦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不同应用领域的功率二极管、功率 MOSFET、IGBT、功率模块等产品,针对击穿电压与特征导通电阻之间的折中权衡,构建国际一流集 IC、器件、模块于一体的功率设计理论和技术开发平台,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3 太赫兹通信技术攻关太
42、赫兹通信技术攻关 聚焦太赫兹通信技术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核心关键技术,搭建基于太赫兹应用的研发、测试与验证公共技术平台,解决高功率输出、高速调制、低复杂度高速基带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4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攻关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攻关 基于脑认知与神经计算,重点开展弱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机器学习机制的核心算法以及视觉感知、听觉感知、多模态融合感知等通用技术研发。 (二)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打造数字经打造数字经济战略科技济战略科技平台,平台,聚焦提升数字经济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柔性基底微纳结构成像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推动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实验室挂牌运行。建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平台,设数字经
43、济产业创新平台,聚焦提升数字经济研发与转化能力,推动数字经济领军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组建重点实验 16 室、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联合体。加快推进数字经济相关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建设。完善数字经济功能服务平台,完善数字经济功能服务平台,聚焦提升数字经济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加快推进集成电路公共设计平台、国家“芯火”双创基地等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布局中试共享生产线、 EDA/IP、 检验检测中心和公共试验设施,推动概念验证、技术成熟度评价、中试熟化开发,增强公共服务平台对企业的服务支撑能力。 专栏 7 数字经济重大创新平台 数字经济战略科技平台:数字经
44、济战略科技平台: 1 柔性基底微纳结构成像装置柔性基底微纳结构成像装置 主要面向空间和天文科学领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战略需求,突破新型薄膜相机等关键核心技术,抢占全球空间颠覆性成像技术研发与应用先机,为我国加强空间对地实时监测能力、掌握信息资源自主权奠定坚实基础。 2 量子信息感存量子信息感存算一体重大科算一体重大科学装置学装置 依托量子信息中心,建设由多个可扩展的量子处理器节点组成的分布式量子网络,实现量子信息综合处理功能。通过对量子感知、量子存储和量子计算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实现在提高运算速度、确保信息安全、增大信息容量和提高检测精度等方面的原创性突破。 3 脑信息与类脑智能研发平台基
45、础设施脑信息与类脑智能研发平台基础设施 依托神经信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国家脑与类脑科技重大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和国际前沿研究为导向,在脑智研究领域的若干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类脑智能芯片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实现重大原创突破,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研基地。 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平台: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平台: 1 先进微处理器国先进微处理器国家工程研究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心 以国产 X86 微处理器的设计为抓手,搭建先进微处理器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可信计算机技术研发和验证平台、先进微处理器芯片设计验证平台和先进微处理器软硬件协同设计验证平台,推动相关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推动国产高
46、性能 CPU芯片的研发应用和替代进口,提升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创新能力。 2 工业大数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大数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攻克工业数据应用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云平台、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应用等场景,推动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 3 超分辨微纳制造平台超分辨微纳制造平台 建设基于超分辨光刻技术的微纳芯片制造平台,开展核心装备研发、配套工艺开发、芯片试制验证,提升核心高端光刻装备自主可控的微纳芯片制造能力,助力解决我国在微纳芯片制造领域面临国外技术禁运和“卡脖子”问题,带动和引领高端纳米制造相关产业发展。 4 数字文创创新平台数字文创创新平台 以索贝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数
47、字媒体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为引领, 17 支持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校、研究院、企业等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数字文创技术创新体系。 数字经济功能服务平台:数字经济功能服务平台: 1 天府新区集成电路公共设计平台天府新区集成电路公共设计平台 围绕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方向,为智能物联网企业提供芯片定制化设计服务。 2 集集成成电路电路 IP 核核平台平台 建设支持 EDA 云计算的 45nm、40nm、32nm、28nm、20nm 及以下先进工艺的数模混合及数字全流程 EDA+IP 服务云平台。 3 国家国家“芯火芯火”双创基地双创基地 整合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资源,建设设计平台、测试平台、人才培养
48、平台,围绕射频微波、信息安全、北斗导航、功率半导体、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打造政产学研一体的集成电路设计创新生态体系。 4 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 组建成都市工业软件发展联盟作为运营主体,聚焦典型场景适配验证、上下游解决方案融合、工业软件标准研制、工业软件体验推广等核心工作,力求协同攻关一批核心技术、推出一批成熟产品、打造一批示范应用、孵化一批优秀企业,构建上下游协同的自主攻关生态。 5 智能视觉(成都)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智能视觉(成都)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建设智能视觉赋能中心,智能视觉训练中心,将涵盖硬件配置、软件支撑系统,
49、及机房周边配套等设施,服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三)探索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新体制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揭榜挂帅”机制,机制,建立“发榜创新企业或创新联合体揭榜揭榜企业挂帅攻关”的机制, 鼓励揭榜企业开展技术攻关“赛马”。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机织机制,制,构建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式管理制度、产业发展精准对接目录和技术攻关任务清单。完善支持重大技术完善支持重大技术攻关的财政投入机制,攻关的财政投入机制,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社会力量增加投入,建立科技研发风险资金池,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风险分担。优化数字经济科研奖励机制,优化数
50、字经济科研奖励机制,加快构建顺畅高效的数字技术创新和转移转化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机制,探索科研成果的资本化运作。 (四)营造数字技术创新生态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完善孵化器、众创空间、高品质科创空间等多层级科技成果转化孵化载体,创新数字科技 18 创新容错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降低数字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门槛。探索打造国际化开源社区,探索打造国际化开源社区,推动基础软件、通用软件开源,提升云原生架构、关键算法资源、低代码工具和环境等供给能力,加强数字技术产品、数字化解决方案整合封装,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开源生态。加强数字经济领加强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引育,域人才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