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1课(1).docx

上传人:文库大宝贝 文档编号:6262556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1课(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1课(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1课(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1课(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1课(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课标要求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背景(1)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2)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扩大对华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2表现(1)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奴役性借款: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等国举借了附有政治条件的大借款。争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开设工厂。开采矿山。(2)政治侵略瓜分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3影响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归纳总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进一步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体现出新的特点以资本输出和瓜分为目的,使中国

2、面临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财政危机原因a从1896年起偿还借款。b.各地的洪涝灾害。应变措施:节支增收。结果:遭到了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2)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与主张。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2)表现: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3)存在问题民族工业无

3、力与实力雄厚的外国在华资本及其廉价商品竞争,随时都有破产和倒闭的危险。民族工业面临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4)影响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变革,改善社会环境,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经济基础。历史认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两面性的特点是由其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要求,即革命性。另一方面,它又同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相对妥协的一面,即妥协性。主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

4、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与主张;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2影响(1)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变革,改善社会环境,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经济基础。材料一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两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火柴业、造纸与印刷业、船舶修造业、机器制造业以及采矿业等几个行业部门。材料二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

5、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绝大部分是轻工业,如缫丝、纺纱以及其他日用品工业,采矿、冶金、机器制造等重工业则很少。(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什么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发展缓慢(企业数量少、投资总额少),以轻工业为主。(2)变化:新建工矿企业多,资本增加,民族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原因: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6、。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大借外债的主要目的是()A偿还对日赔款 B筹措资金发展民族工业C大规模修筑铁路 D筹措资金镇压人民革命答案A解析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从中国索取了二亿三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三倍。为支付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2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A中国资源被掠夺B直接剥削中国劳动力C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D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将商品倾销到中国内地,这使得中国民族

7、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缺少原料、劳动力、市场等,阻碍了其发展。3面对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下列哪一项不是清政府采取节支增收的措施()A增加税收额度B降低官员薪俸C裁减军队D将沉重的负担转嫁到人民身上答案D解析清政府为缓解财政危机而采取的措施损害了官僚的利益,遭到官员的反对,并转嫁负担,导致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D项是结果而非措施。4下列有关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苏纶纱厂是其代表B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C仍然无力与外国资本和商品竞争D列强资本输出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本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建立在不平等条约基础上的列强资本输出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8、。5观察下列图片:请回答:(1)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怎样的社会现象?(2)三幅图片说明了戊戌变法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答案(1)图一反映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图二反映了外债、税收是压在人民身上的沉重负担。图三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出现了一些如苏州的苏纶纱厂等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2)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统治出现危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解析第(1)问注意题干的限制时间“19世纪末”;第(2)问结合图片反映出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总结。基础巩固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本

9、方式是()A开设银行和争当中国的债主B在中国投资筑路和开办工厂C大量倾销工业品和资本输出D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答案C解析A、B两项均属于列强资本输出的表现,D项在甲午战争前已经发生,C项包含了A、B两项的内容,陈述更准确。2下图是19世纪末法国发行的一张明信片,它形象地反映出当时()A国际局势的日趋紧张B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争夺C中国清政府腐朽无能D清政府的财政被列强控制答案B解析明信片中图画的内容是列强将一张写有中国字样的地图分割,这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真实写照。319世纪末,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19世纪中期相比侵华的主要

10、角色发生重大变化B资本输出取代了商品输出C19世纪末中国面临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危机D参加侵华的国家空前增多答案B解析19世纪中期,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这是由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所决定的。19世纪后半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列强侵华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但这一时期商品输出仍然是列强对外侵略的重要方式。4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A列强在华开设银行 B列强在华投资修路C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 D列强控制中国海关答案C解析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侵略的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选项中的开设银行、投资修路等就是资本输出的方式,控

11、制中国海关是政治性贷款所附的苛刻条件。520世纪初,中国铁路交通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包括卢汉铁路在内的几条铁路动脉先后建成通车。这一时期铁路交通的发展()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成果受到了列强资本输出的促进加强了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客观上有利于近代中国生活方式的改变A B C D答案B解析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由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因此,的叙述明显是错误的。6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准各省广开民厂”的主要目的是()A洋务运动的刺激B民族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C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D抵制列强经济侵略答案C解析甲午战争

12、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能力提升7下列关于19世纪末清政府统治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A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B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加强鸦片税的征收C清政府采取的解决财政危机的措施挽救了其统治危机D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到来答案C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为此其在军事、经济及财政等方面进行了一次改革,这些措施仅仅是为了缓解财政危机,整体的社会改革措施并未配套进行,因而收效甚微,而且官吏的腐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导致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8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

13、()迫切要求发展民族工商业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领导农民暴动起义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活动。表述不符合史实,民族资产阶级的本质决定了其不可能依靠农民,更不会领导农民暴动。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B产生了新兴的阶级力量C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进程答案B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产生、发展了资产阶级力量,而且也壮大了无产阶级力量,这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的近代企业 时间类别厂矿数资本额(千元)占

14、总资本额的百分比甲午战争前商办534 70422.4%官督商办、官办1916 20877.6%甲午战争后商办6312 46570%官督商办、官办185 3453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二据统计,19世纪末,华商在上海创办了6家丝厂,资金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材料三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办有一家机器磨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磨房也因此被迫关闭。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从材料二、三中可

15、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答案(1)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2)一是无力与实力雄厚的外商企业进行竞争,随时有破产和倒闭的危险;二是受到封建势力的压迫。【学思之窗】(教材第124页)根据上述内容,想一想,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提示(1)清政府承认日本控制朝鲜,使日本终于实现了二十多年梦寐以求的扩张目标,并把朝鲜变成入侵中国的桥头堡。(2)条约规定了巨额战争赔款,加上后来“赎还”辽东半岛的款项,清政府除了进一步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外债,而列强通过附有苛刻政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加

16、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3)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设厂,西方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特权,同样享有这项权利。甲午战争后,列强便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沉重打击了尚未成长起来的中国民族工商业,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4)四个新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内河航行特权的攫取,使各国得以深入长江流域的广阔地区,直接掠夺那里丰富的资源和倾销商品,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5)条约的割地规定,使中国失去大片土地,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127页)一、本课测评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主要反映在

17、哪些方面?提示西方列强通过资本输出(争做中国债主,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土地、劳动力,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开设银行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来瓜分中国。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暂时缓和了列强争夺中国的尖锐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列强建立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2简述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状况。提示甲午战争后商办企业在总资本额上占中国产业资本总数的70%,而官督商办、官办企业仅占有30%。说明当时出现了一个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但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艰辛而缓慢的。随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依然举步维艰。二、学习延伸阅读与思考:你是否能结合梁启超这段话,分析一下甲午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危机。提示条约规定了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除了进一步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外债,而列强通过附有苛刻政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割地规定,不但使中国失去大片国土,而且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这一危机深深地刺激了统治者,促使更多的人发愤图强。当时,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不仅要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而掀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