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金版学案】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word形式:专题21实用类文本阅读(1)传记阅读.doc

上传人:高校张老师 文档编号:6345400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6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word形式:专题21实用类文本阅读(1)传记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金版学案】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word形式:专题21实用类文本阅读(1)传记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金版学案】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word形式:专题21实用类文本阅读(1)传记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金版学案】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word形式:专题21实用类文本阅读(1)传记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金版学案】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word形式:专题21实用类文本阅读(1)传记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二十一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要求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考点阐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侧重根据阅读要求搜寻、辨别、提取文中的有关信息,即根据题目要求,区分信息的主次、轻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挑选并整合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分析

2、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侧重分析有特色的语言,理清行文的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概括段意或文章中心。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侧重分析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社会功用、基本要求、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分析各类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等。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侧重分析文本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独立地、负责任地作出自己的评价。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侧重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侧重从材料选择、意旨提炼、构思谋篇、遣词造句等角度对文本作深入分析,作出评判

3、。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侧重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做多侧面、深层次的解读。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侧重知人论世,挖掘文本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侧重探究性、创造性、思辨性、批判性阅读,提出的见解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近年高考考情分析考点列阵3年选文年份选文文体2014新课标全国卷科学巨人玻尔传记2014新课标全国卷爱国科学家邓叔群传记2013新课标全国卷“飞虎将军”陈纳德传记2013新课标全国卷一个不能忘记的人传记2012新课标全国卷谢希德的诚与真传记(续上表)实用

4、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D探究F筛选整合分析概括观点倾向价值影响思考判断探究解读命题特点考试说明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级。包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况中心意思;分析文本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D级。包括: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

5、判断。(3)探究,能力层级为F级。包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一)传记阅读(2014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科学巨人玻尔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

6、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

7、。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1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

8、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

9、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1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相关链接】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10、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第六版)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摘自戈革玻尔集)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BE )A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玻尔的贡献,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他们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友谊。B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

11、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C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D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E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解析:A项,“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不准确。C项,“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与原文“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不符。D项,“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到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与原文“建议他们及早与苏

12、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不符。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答案: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物理界的学术争鸣。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答案: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群体。创造了独特的学术精神。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以赤子

13、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平台。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包括自传、他传、小传、评传、画传等。它具有以下特点:1真实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真实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2文学性传记是介于史学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边缘性文体,既有尊重历史与事实的历史特征;又有运用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的文学特征。因此,优秀的传记作品往往注重文学性与真实性、形象性与哲理性、思辨性与审美性的结合

14、。3通俗性作为一种叙事文体,传记一般要求在语言表达方面简明易懂。同时,语言风格讲究多样化、个性化,如评传是全面介绍和评论人物的生活和贡献,语言兼有叙述性、概括性、议论性色彩;而小传则主要介绍人物的社会经历、思想轨迹、兴趣爱好、主要著述或功过事迹等,文笔简短集中。1表达方式传记以叙述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人物传记一般要介绍传主的人生经历,叙述是主要的表达方式;作品既可对传主的人生经历作纵向的叙述,也可抓住传主的个性特征和历史功绩作横向的叙述。人物传记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典型人物的刻画离不开多种多样的描写手法。传记末尾一般总述传主的功绩成败,也可以在叙述人生经历的同时加入一些

15、议论和抒情。2表现方法人物传记以记叙传主的活动、经历、事迹为主,重在刻画传主的性格,并通过对这种性格的刻画来反映生活,表达主题。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1)通过传主的肖像写人。传主的肖像主要指传主的外貌,包括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静态,也可以写动态。(2)通过传主的语言写人。传主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能表现传主的身份,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3)通过传主的行动写人。传主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传主的性格发展的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展示传主的性格和心理活动。(4)通过传主的心理写人。传主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传主内心的喜、怒、

16、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动作暗示等。(5)通过传主的活动环境写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传主的个性的形成与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传主的性格极为有用。(6)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写人。根据传主性格发展的逻辑,捕捉、挑选最具有特征的细节,进行准确、真实的描写,能够使传主的性格更加鲜明。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传主,又叫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常常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1题型(1)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概括传主的特点,或分析传主某一方面的特点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是通过哪几件事体现出来的,有几方面的理由)

17、。2方法点拨(1)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的方法。对显示传主重要生平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动的那些时间,重点标示,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生活历程。抓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概括出主要事件。【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钱伟长:矮个子的“科学巨人”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2010年7月30日辞世,享年98岁。“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禅。他幼时家境清寒,身体很瘦弱。18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时,身高只有1.49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清华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在就读的第二学年,竟一鸣惊人地入选清华越野

18、代表队,两年后更以13秒4的成绩夺得全国大学生对抗赛跨栏季军。曾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跨栏、越野跑样样拿手,还是清华足球队的球星呢。历史考满分却要学物理钱伟长191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祖父和父叔辈都是乡村教师。父亲英年早逝,钱伟长受四叔钱穆的影响最大,钱穆仅上过中等师范学校,靠艰苦奋斗自学成才,毕生著述甚丰。四叔不仅资助钱伟长完成中等教育,而且经常让其陪读,少年钱伟长跟着四叔博览群书,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底。1931年中学毕业后,钱伟长在一个月内,在上海连考了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五个大学的考试。此时,四叔已到北京大学任教。他从北平来信,建议

19、侄儿到清华读书。清华大学根据他的考试成绩历史与国文成绩最好、历史竟得满分,准备把他分到中文系或历史系去。然而,当时中国正处于被列强欺辱的弱势,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他走上弃文学理的道路,他决定读物理系。由于钱伟长物理分数太低,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坚决不允。而历史系主任陈寅恪又到处打听这位历史满分的学生为何不来报到。陈寅恪处由钱穆去商量,吴有训处由顾颉刚出面通融。吴有训教授被这个学生的诚挚热情打动了,他对钱伟长说:“那好吧,你先在物理系学习一年,如果到了期末考试,你的物理和高等数学的成绩达不到70分的话,再改学文史不晚。”钱伟长欣然接受了这个条件。他凭着刻苦精神,攻克了学习上的一道道难关。一个学年下来

20、,他各门功课的成绩均在70分以上。等到他从清华毕业时,吴有训教授已经非常器重这个有志气的青年人了,把他收为自己的研究生。归心似箭为报国1940年夏,钱伟长从上海起航,开始了公费留学生活。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钱伟长是在应用数学系主任辛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很快,他们合作共同攻克了板壳内禀统一理论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时,钱伟长仅28岁。由于他的出色成果,多伦多大学于1942年授予他博士学位。就在这一年,他离开多伦多,来到了冯卡门的门下,在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员。他担任的主要课题是火箭的起飞、飞行中火箭的翻滚、火箭弹道的控制等。抗战胜利后,钱伟长以探亲为由回国。回国后,钱伟长到清华大学机械工

21、程系任教授。可是薪水很低,生活的困难令他失望。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已只好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和燕京大学工学院兼课,奔波于北京的三所大学讲课,但仍不得温饱,他不得不向单身同事、老同学借贷度日。1948年友人捎信给钱伟长,告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进展较快,亟愿他回该所复职,携全家去定居并给予优厚待遇。于是,他到美国领事馆申办签证,但在填写申请表时,发现最后一栏写有“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钱伟长毅然填上了“NO”,最后以拒绝赴美了事。噩梦醒来是早晨解放后,钱伟长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进入了他学术上的第二个丰收期,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三钱”。正当钱伟长

22、雄心勃勃地攀登新高峰的时候,一场历时20余年的苦难落到了他的头上。他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了极不合理的待遇。“文革”期间,虽然缺乏起码的工作条件,但钱伟长以非凡的毅力,推导了12000多个三角级数求和公式。其中不少很有实用价值,也是前人所未知的。1983年,70高龄的钱伟长以年轻人般的活力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我没有休闲生活,不抽烟、不喝酒、不锻炼、不胡思乱思,所以我身体健康。工作就是我强身健体的秘诀,脑筋用得越多身体越好。我睡眠时间不长,但睡眠效率很高。工作其实就是最好的休息。”(选自2010年7月30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请分条简述钱伟长的人生历程(不必涉及具体时间)。答案:钱伟长出身

23、于书香门第,幼时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少年时代进入清华物理系学习。大学毕业后去欧美留学,在国外跟随名师学习。抗战胜利后回国工作,生活艰辛却拒不赴美。解放后,积极工作,成绩斐然。“文革”期间坚持工作,取得成就。改革开放后,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巩固提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我心目中的记者大师穆青,离我们而去已经整整两年。2003年10月11日,我正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突然传来穆青于11日3时20分在北京医院不幸逝世的噩耗。真让人不敢相信,我好长时间没有缓过神来。我是含着眼泪听完这条消息的。穆青走了,走得那样匆忙,这不仅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位党

24、的新闻宣传战线的杰出领导者,也使我失去了一位崇拜的记者大师。此时此刻,我不知怎么来表达对穆青的怀念与悲痛之情。当时我正在编著我与新闻三十年的丛书,并收集了多年来我与穆青合影的10多张照片准备作为图书的插页,却想不到竟成了绝版的珍藏。于是,我找出了一张1992年夏我与穆青站在青岛海滨的合影照片,将它捧在手里,凝视良久,深深地向穆青三鞠躬,泪水滚滚而下。穆青在他长达60年的新闻生涯中,当记者、做人、为官,在新华社都是有口皆碑,在社外也都是倍受称赞。尽管在穆青头上的光环很多,但新华人对他的敬称却是:穆老,或老头、老头子,我喜欢称他穆老,称呼他社长的却很少,他也很习惯人们这种零距离的称呼。我崇敬穆老,

25、不是因为他身居高位,而是在崇敬他为新华社向强大的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迈进中的献身精神的同时,更崇敬他用自己那支不同寻常的笔写了一批不同凡响的英雄人物的实干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告等这些具有震撼力的传世之作,教育了几代人,令记者们仰慕追崇。新闻先声夺人会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而后声夺人靠强音也会产生同样效果。1985年我参与写山东省临沂市罗庄镇沈泉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廷江的事迹报道时,前后经过了一年多时间,尤其是在先前已有人写过不少新闻报道的情况下,我和刘广军等像穆老那样,深入实际,扎实采访,不吃别人嚼过的馒头,重新挖掘,去粗存精,先是在半月谈上发表了总书记与村

26、支书报道,又五易其稿写出了好支书王廷江新华社通稿,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我问过穆老,为什么他能写出那么多震憾人心的典型人物,他说坚持了两条原则,一是首先是共产党员,其次是新闻记者;二是勿忘人民,责任在肩。只要记者有党性原则,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贴近群众,就会有写不完的好典型。一次,青岛一家企业得知穆老来到青岛,就通过我邀请穆老到工厂参观,搞宣传的同志还私下透露了想让穆老关注他们企业报道的事,要是亲笔写篇报道就好了,他们在交谈中也流露了这种想法。穆老谦虚地对他们说,他过去关注农村典型人物的报道比较多,工业方面的报道比较少。穆老当场向企业推荐我们说,青岛支社的记者力量比较强,像张荣大也写过不少

27、有影响的报道,他要求我们多到青岛名牌企业跑跑,多采写有影响力的报道。新华社青岛休养所地处八大关风景区的荣成路,与水天一色的第一海水浴场仅一路之隔。一天下午,我们陪穆老从荣成路到第一海水浴场散步,但过马路时,车水马龙,让人胆颤心惊。穆老感慨地说,前些年这里汽车少,人们能自由过马路,现在车辆大增,说明城市发展了,交通发展了,但要以人为本,跟上安全措施,解除过往行人的安全担忧,城市交通发展才是良性循环。我们通过一些场合反映了这种意见。穆老让我敬慕的地方不胜枚举,但我和别人都有一个共识,他的平易近人,体贴部下,不摆官架子,谦和,更显示穆老的大家风范。穆老曾和我说过,他写过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任羊成

28、这些英雄人物之后,和一些报道对象以及他们的后代像亲戚一样走动。焦裕禄的儿子、杞县县委书记焦跃进每次到北京必到穆老家看望,带来许多农村和家乡的信息,那是穆老开心的事;已谢世10多年的“老坚决”,生前曾派人用一根扁担两个箩筐,从千里之外送来两株樱桃树苗,这两棵树已经在新华社生根发芽;而摆在穆老办公桌上的吴吉昌的塑像,更是与他相伴。像我这样长期在一线采访的新华社记者,所感受到穆老的关心爱护,就是穆老每次到青岛,我们都能从穆老身上实实在在地分享新闻快乐和长者风范。作者在文中回忆了穆老生前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答案:新华社记者对穆老的称呼。介绍了穆老生前具有震撼力的传世之作。穆老对“我”的影响。穆老向企

29、业推荐“我”。穆老关心青岛的交通安全。穆老与报道过的人物及他们后人的交往。(2)分析传主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特征的方法。首先,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细节描写);其次,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来把握传主形象。【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杨绛和他的父亲孙莲莲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除了作为钱钟书夫人为人所熟知外,她本人更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作家、翻译家和著名学者。李健吾评价她“不是那种飞扬躁厉的作家”,而是有着“缄默的智慧”的,有着静默恬退的睿智和微笑达观的态度。她的父亲杨荫杭,是江苏最早从事反清革命运动的人物,曾经留学日本和美国。他表面看起来凝重有威,因而孩子们都怕他。

30、但他却从不打骂孩子,如果有人不乖,他只会叫急,喊妻子过来把淘气的孩子提溜出去训斥。所以孩子们怕虽怕,却都喜欢和父亲亲近。钱钟书初见他时未免有点害怕,但接触久了,即摸出其“望之俨然,接之也温”的性子。杨绛的父亲有时也很严肃。那年杨绛16岁,正在振华女中的高中部读书。那时北伐战争已经胜利,学生运动很多,常要游行开群众大会等。一次学生会要各校学生上街宣传就是拿一条板凳,站上去向街上的行人演讲。杨绛也被推选去参加。但她却担心自己的个头小,一着急就涨红了脸。而且当时苏州风气闭塞,街上的轻薄男子又专爱欺负女孩子。她怕自己一站上板凳,就会被人看猴儿似的拢上来看,不会有什么人正儿八经地听演讲。不过,女学生只要

31、说“家里不赞成”,就可以豁免,许多旧家庭里的大小姐就这样推掉了。她于是周末回家向父亲求救,问能不能也说“家里不赞成”。父亲却一口拒绝,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挡。”杨绛说:“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呀。”父亲说:“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在你。”并告诉她,自己从前做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时,有一次张勋不知打败了哪个军阀胜利入京,江苏省的士绅联名登报拥护欢迎。他的下属擅自把他的名字也列入了欢迎者的名单,以为名字见了报,他即使不愿意也只好罢了,但他坚持“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立即在报上登了一条大字的“启事”,声明自己没有欢迎。他对女儿说:“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Dare to

32、 say No!敢吗?”杨绛第二天到了学校,坚持说:“我不赞成,我不去!”为此还挨了老师狠狠的批评。虽然这并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目标,只是一个脸皮薄、爱面子的女孩子不肯上街去出丑,但父亲的做法在杨绛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杨绛的学业,父亲并不多加干涉,而是放手让她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父亲钻研的音韵学,常常把某字的平仄拿出来考她。杨绛在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却也不急着教,只让女儿涵泳体味,还安慰她:“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有一天她果然四声都能分辨了。父亲晚上常踱过廊前,敲窗考她某字读什么声。女儿考对了,父亲高兴而笑。父亲的教育理论是孔子的“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杨绛只要对什么书表示兴

33、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她的书桌上,即使有时他得爬梯到书橱高处去拿;但假如她长期放着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父亲把书收走了,这就等于是父亲的谴责,无言的批评。杨绛喜欢读诗词小说,对父亲枯燥的音韵学“合口呼”“撮口呼”之类不感兴趣。父亲也不强迫女儿学他的一套,还为她买来最喜欢的书籍。杨绛上大学分文理科的时候,因为各门功课都平均发展,所以为选专业一事颇费了一番踌躇。老师们推荐她报理科,她回家去问父亲拿主张:“我该学什么呢?”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于是,杨绛终于不顾老师们的惋惜和劝导,选择了她喜欢的文科。父亲有一次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

34、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父亲笑了,说:“我也这样。”杨绛因此感觉到自己似乎已升做父亲的朋友了。杨绛是个贴心的女儿,每天早饭后,她总要给父亲泡一碗酽酽的盖碗茶。父亲饭后,她也要给父亲削个水果,或是给父亲剥风干栗子、山核桃等干果。中午饭后,她非常懂事地带弟弟妹妹一哄而散,让父亲歇午。一次父亲叫住她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她就陪在父亲旁边看书。父女俩的感情就是这样平淡而深厚。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父亲突然在苏州因中风去世。1983年,杨绛在当代双月刊上发表了散文回忆我的父亲,记录了和父亲一起生活过的点点滴滴,在那平静恬淡

35、的娓娓道来中寄托了女儿对父亲真挚的情感和深切的怀念。钱钟书觉得杨绛父亲“望之俨然,接之也温”,请问文中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杨老先生“温”的性格特点?答案:从不打骂孩子,对于杨绛当年不想参加演讲这样的严肃问题他也是耐心教育。对音韵学的教授也不着急,让女儿慢慢体会。对女儿没有读他找出的书的责备方式。与女儿朋友式的对话。不强迫女儿做不感兴趣的事情。巩固提升2.(2014惠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汪曾祺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文体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教创作靠“讲”不成,沈先生把他的课叫作“习作”“实习”。如果

36、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我记得他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他还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

37、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士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听“懂”了他的话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文本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

38、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

39、。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谈一位研究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

40、“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他到处搜罗大石榴、大梨。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逛,到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

41、盖碗,打了一碗酒。他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一九八六年一月二日上午请依据本文,概括沈从文先生的性格特点。解析:解答此题,须先筛选出有关表现沈从文先生的材料,再进行分析和概括。注意分点回答。答案:诚恳朴实,不哗众取宠。教学认真,伯乐般地提携学生。做事细心耐烦。善于谈天,对朋友真诚。生活上不讲究。1题型(1)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修辞、表现手法及其作用)。(2)分析鉴赏传记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3)分析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文章结构特征和写作技巧。(4)文中某一段记述了传主的某一事情,主要用到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目的。2方法点

42、拨(1)分析语言特色的方法。要求能分析传记文本的叙事语调(叙述者的感情倾向)及其语言表达风格(平实、生动、诙谐、庄重、褒扬、冷静等),能体会其写人(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叙事、抒情、议论等方面的技巧运用。分析语言特色,既要感知文本整体的感情基调和语言风格,又要品味局部段落乃至语句遣词造句的技巧和效果。【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不仅如

43、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我进入哈罗公学的入学考试是极其严格的。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这非常难得,因为拉丁文试卷上的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我在试卷上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写上试题的编号“1”,经过再三考虑,又在“1”的外面加上一个括号,因而成了“(1)”。但这以后,我就什么也不会了。我干瞪眼没办法,在这种惨境中整整熬了两个小时,最后仁慈的监考老师总算收去了我的考卷。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

44、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他是一个不以卷面分数取人的人,直到现在我还非常尊敬他。结果,我当即被编到低年级最差的一个班里。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举例分析这段传记的语言特色。解析:结合丘吉尔的言语,特别是“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两位同学相继退学了”这一句,不难得出“幽默”这一主要特色,然后要结合语句分析,证明这一特色。答案:这段自传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轻松的调侃和自嘲。例如“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

45、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作者通过对照,显得滑稽可笑。又如“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作者大词小用、庄词谐用,十分幽默。巩固提升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是一个标准的东西南北人。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翻译成英文和德文。凭三寸不烂之舌,向前日

46、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香了吗?”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鸿铭。毛姆的朋友就给辜鸿铭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其前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他的小院。一进屋,辜鸿铭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就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

47、尴尬,不知所对。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公开对学生们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良敦厚的品德,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在那个时候,他还称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须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他以狂放来保护强烈自尊的方式。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他说:“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辜鸿铭顿时语塞,无以自遣。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技术 > 后端技术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