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 语 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船舷(xun) 脊(j)椎 椎(chu)心泣血 一塌(t)糊涂B. 痉(jng)孪 狼藉(j) 含蓄蕴藉(ji) 低炭模(m)范C. 下载(zi) 绯闻(fi) 蜚(fi)声文坛 风靡(m)一时D. 精萃(cu) 菁(jng)华 不见经传(chun) 飞来横(hng)祸1C(A船舷xian B项“痉孪”应为“痉挛”;“低炭”应为“低碳”; D项“精萃”应为“精粹”, 不见经传zhu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2010年岁末的三部贺岁片没有输家,都很叫座,而
2、其中共同的主演葛优更是最大的赢家,其表演不瘟不火,让人看后大呼过瘾。B地震和海啸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安全产生了巨大影响,50位坚守在该站的勇士不畏艰险,首当其冲的工作在控制核泄漏的第一线,他们被媒体称为“福岛50死士”。C汶川地震时我们得到了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友情支援,现在日本面临大灾,我们当然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鼎力相助。D旭日阳刚的首支原创单曲回家新鲜出炉,这首歌道出了无数在外打工者的心声。支持他们的网友们对这首歌给予了无数溢美之词,并坦言产生了共鸣。2A(A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此处是对的。B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经常被误用为冲锋在前。C只用于对方或他
3、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D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3下列各句中,语意清晰、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将从重金属污染治理入手,首先消化湘江重金属污染存量,然后坚决控制重金属污染增量。在此基础上,逐步恢复湘江生态功能。B国家发改委介绍,部分商家因哄抬食盐价格、扰乱正常市场秩序被当地价格主管部门依法查处,目前大部分民众已恢复理性消费,食盐供给逐步趋于平稳。C备受民众关注的2011年全国两会于 3月14日胜利闭幕,在听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令人备受鼓舞。D在这个平和的夜晚,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更是让人觉得环境的宁静。3
4、B(A语序不当,“首先”和“然后”后面的内容要对换。C成分残缺,“令人”掩盖了主语。D搭配不当,月光不能发出声响。)4下面这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语意连贯的一组句子是世俗中忙忙碌碌的人们,无暇去思索生与死的意义, 因为人的生死不可能只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他的痛苦、困惑是人们都可能遇上的甚至在有了一个答案以后,他仍不停止,继续探询但人们往往将其放过了、抛开了也不愿去面对这样严峻而难解的问题史铁生却抓住这痛苦与困惑不放,一定要追寻下去可是,对于生存出现危机的史铁生,生死变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A B C D4B(注意虚词的使用。中的“甚至”, 中的“但”, 中的“也”, 中的“却”,中的“可是”
5、等都是语意连贯的重要虚词。)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1分)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亟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年且四十,顾谓所亲曰:“非梦卜夐(xuan4)求,殆无幸矣!”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是道光十二年的举人,以后三次参加礼部的考试都没有考取,于是他断绝了在仕途上的打算,而专心研究舆地、兵法。他平时喜欢说豪言壮语而惊人,在公卿士大夫中间颇有名声。曾经自比为诸葛亮,大家都觉得他狂妄
6、。胡林翼却非常欣赏他,认为看遍全国,没有一个人才能超过左宗棠的。左宗棠快四十岁时,他对身边的亲友说:“除非帝王一心想求得贤相,否则,我这辈子大概是没有什么指望了。”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叙守长沙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幕,倚之如左右手。僚属白事,辄问:“季高先生云何?”由是忌者日众,谤议四起,而名日闻。同里郭嵩焘官编修,一日,文宗召问:“若识举人左宗棠乎?何久不出也?年几何矣?过此精力已衰,汝可为书谕吾意,当及时出为吾办贼。”林翼闻而喜曰:“梦卜夐求时至矣!”咸丰初年,广西盗贼蜂起,张亮基任湖南
7、巡抚,征召左宗棠为官,左不赴任。胡林翼多次相劝,左才出任。后评议守长沙的功劳等第,从知县提拔为直隶州的长官。张亮基转赴山东任,左宗棠就归隐于梓木洞。骆秉章到湖南,又想办法请左宗棠出来辅佐军务,依赖他如同自己的左右手。属下来报告事务,(骆秉章)就问:“左先生是怎么说的?”因此嫉妒的人一天天的多了,诽谤非议也四处涌现,而左宗棠的名气也一天天的大了。左的同乡人郭嵩焘是编修史书的官员,一天,文宗问他:“你认识举人左宗棠吗?怎么很久没看见他出来任职?他多大了?过这几年,精力衰微了,你替我写封信表达我的意思,要他及时出来替我朝评定盗贼。” 胡林翼听说后很高兴的说:“左宗棠所说的帝王求贤的时机来到了!”四年
8、正月,条上新疆建行省事宜,并请与俄议还伊犁、交叛人二事。诏遣全权大臣崇厚使俄。俄以通商、分界、偿款三端相要。崇厚遽定约,为朝士所纠,议久不决。宗棠奏曰:“自俄踞伊犁,蚕食不已,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势。俄视伊犁为外府,及我索地,则索偿卢布五百万元。是俄还伊犁,于俄无损,我得伊犁,仅一荒郊。今崇厚又议畀俄陬尔果斯河及帖克斯河,是划伊犁西南之地归俄也。武事不竞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俄商志在贸易,其政府即广设领事,欲藉通商深入腹地,此商务之不可许者也。臣维俄人包藏祸心,妄忖吾国或厌用兵,遂以全权之使臣牵制疆臣。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
9、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上壮其言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六年四月,宗棠舆榇发肃州,五月,抵哈密。明年正月,和议成,交还伊犁,防海军皆罢。(光绪)四年正月,左宗棠列条陈述有送在新疆建行省的事宜,同时请与俄国谈判有关归还伊犁和交换俘虏这两件事。朝廷派遣全权大臣崇厚出使俄国。俄国用通商、划分国界和索要赔款三件事相要挟。崇厚轻率地签订了条约,但朝廷有识之士纷纷反对,议论好久都没有决定下来。左宗棠上书说:“从俄国占据伊犁以来,蚕食侵占没有止日,新疆已有每日缩地百里的势头。俄国就把伊犁看成自己的外府,等我们要讨回土地,他们就索要赔款卢布五百万元。这样俄国归还伊犁,对俄国而言没有丝毫
10、损伤,而我们得回伊犁,只不过是一片荒野郊原。现要崇厚又提出给俄国陬尔果斯河和帖克斯河,这就是把伊犁西南的土地划给俄国。在军事上打不过人家的时候,才有割地求和这样的事。现在一箭未发,就马上送献战略要地,这是边界事务里万万不可以答应的。俄国的商人目的想要进行贸易,他们的政府便在各地广设领事馆,想借通商之由深入腹地,这是商务里切不可准许的。我认为俄国人包藏祸心,妄自猜测我国可能已经厌倦兵事,用全权大臣出使谈判的办法来牵制边疆大臣。当今的计策,应当先和俄国人谈判,委婉的运用计谋;然后要准备在战场上来决一高低,要坚忍的去获得胜利。我虽然衰老平庸,但哪里敢不勉力效忠呢?”皇帝觉得左宗棠的话有志气,非常嘉许
11、。崇厚获罪离任,朝廷命曾纪泽出使俄国,更改前面的和约。这时左宗棠请求亲自出兵驻防哈密,策谋收复伊犁。光绪六年四月,左宗棠为表示就死的决心命人抬着棺材从肃州出发,五月,抵达哈密。第二年正月,和议达成了,俄国交还伊犁,海上兵舰也都撤走了。十年,引疾乞退。七月,卒于福州,年七十三,赠太傅,谥文襄。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并建专祠于湖南及立功诸省。光绪十年,称病告退。七月,在福州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在京师昭忠祠、贤良祠供奉,并在湖南和他建立功勋的各省修建专门的祠堂。论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
12、。”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评论说:“左宗棠功勋卓著,他在志向品行忠诚耿直方面,也有超出常人的地方。他廉洁不说自己贫穷,勤劳不说自己劳累。用诚信对待将士。善于治理百姓事务,每攻克一处地方,都招慰安抚当地民众,让大家感觉到好像到了自己的家一样。”评论者说左宗棠有霸才,但治理百姓却以仁义安抚的方法来实行,确实是这样。【注】指殷帝因梦而重用傅说,周文王占卜而得姜太公的典故。夐(xing)求,营求。抬着棺材。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梦卜夐求,殆无幸矣 殆:大概B僚属白事 白:报告C武事不竞之秋 秋:时候D欲藉通商深入腹地 藉:登记5 D(藉:假借、借助
13、)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林翼敦劝之,乃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当及时出为吾办贼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 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 遂以全权之使臣牵制疆臣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6B( A才/竟然 ;B替,介词; C定语后置的标志/取独;D用,凭着,介词/表目的的介词。)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上壮其言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A上壮其言/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B上壮其言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C上壮其言/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D上壮其言嘉许之/崇
14、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7A8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左宗棠很有才能,但中举后多次考进士都未成功;后因胡林翼游说巡抚湖南的张亮基,才得以走上仕途。B光绪元年,左宗棠平定了关陇,而后向朝廷提出海防的建议,遭到李鸿章等人的强烈反对,只有军机大臣文祥极力支持左宗棠的建议。C在左宗棠的奏章中,可以看到当时新疆遭受沙俄侵略的事实,也可看出左宗棠对部分大臣妥协投降态度的不满;主张在外交之外,要准备作战。D左宗棠有霸才,功勋卓著;品行也有过人之处,清廉勤政,爱护百姓,每攻克一座城池,都要将俘虏放回家去。8 C(A胡林翼游说左宗棠,左才走上仕途。B左宗棠反对海防而主张出塞。D将
15、俘虏放回家在文中无根据。)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分)(1) 辄问:“季高先生云何?”由是忌者日众,谤议四起,而名日闻。(分)(1)(骆秉章)就问:“左先生是怎么说的?”因此嫉妒的人一天天的多了,诽谤非议也四处涌现,而左宗棠的名气也一天天的大了。(2)若识举人左宗棠乎?何久不出也?年几何矣?(3分)(2)你认识举人左宗棠吗?怎么很久没看见他出来任职?他多大了?(3)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4分)(3)当今的计策,应当先和俄国人谈判,委婉的运用计谋;然后要准备在战场上来决一高低,要坚忍的去获得胜利。自作挽联慨此日骑鲸西去,七尺躯委
16、残芳草,满腔血洒向空林。 问谁来歌蒿歌薤,鼓琵琶冢畔,挂宝剑枝头,凭吊松楸魂魄,奋激千秋。 纵教黄土埋予,应呼雄鬼; 倘他年化鹤东归,一瓣香祝成本性,十分月现出金身。 愿从此为樵为渔,访鹿友山中, 订鸥盟水上,消磨锦绣心肠,逍遥半世。 惟恐苍天负我,再作劳人。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1)颔联两句中的“独”“空”二字用
17、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3分)答:(1)独,独自,在萧条冷落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表现出其对贾谊的景仰向慕和难掩的孤独落寞。(1分)空,形象地写出了物是人非的黯然气氛,表现了诗人伤斯人已去的痛苦、怅惘之情。(1分)两字共同创造出悲凉感伤的意境氛围。(1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答: (2)表现了作者对自身迁谪命运的无限感伤和对强加于身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2分)诗歌前四句借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和对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描写,寄寓了诗人对迁谪命运的悲叹;(1分)后四句表面上写贾谊的见疏实际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借对贾谊命运的悲慨、哀
18、怜表达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哀惋叹喟和对现实的讽刺。(1分)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杜牧阿房宫赋)(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当语言死亡时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濒危语言图谱可知,全世界大约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2l世纪消亡,80%90%则
19、在未来的200年内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要慢得多。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黄成龙博士介绍说,中国有129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使用它的人数。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比如中国有1000万满族人,但会说满语的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的死去,满语将彻底死亡。也许它
20、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孙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思想世界,反映了一种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用双手建造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
21、言。过去200年间,语言最大的破坏者是殖民主义,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在谈到语言优劣的问题时,哈里森说:“没有一种语言能垄断人类的所有表达,任何一个学过两种语言的人都知道,两种语言之间,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可翻译的,某些概念,某些关于世界的思考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你会感到一种沟壑,或者遗失。”根据他的统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有关它们的
22、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时,同时也失去了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过去500年的时间里,玻利维亚的kallawaya土著将数千种药用植物的知识内嵌在一种神秘的语言中,只能在父子之间代代相传。这些知识难道不能被翻译成英文,融汇到一个单一语言的知识库里吗?“当然可以,但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组织形式。语言就像树一样,当人们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原先那棵树的结构就塌了。”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在去世之前谈到她对于这
23、个世界最大的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 (选自读者2010年第2期,作者陈赛,有删改)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语言消亡产生的后果分析的一项是A过去200年间,语言最大的破坏者是殖民主义,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随之逐渐消失。B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语言的
24、消失,意味着它所有一切的消失。C语言中所包含的各种“人类知识”随着语言的消亡而消失。D语言的消亡将使世界变成单一的没有色彩的地方,将对文化的多元性造成极大的冲击。12A(A项是对语言濒危的原因的分析,不是对严重后果的分析。)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曾谈到她对当今世界最大的忧虑,就是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了。B考察一种语言的生命力,考察这种语言在代际传承方面的状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考察说这种语言的人口总量。C一旦失去了代际的传承,一种语言的书面语言即使还会继续存在,但其实它已经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空壳了。D语言的死亡,带给
25、人类的最大灾难是致使人们因此而忘记了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而不是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13B(B项“更重要的则是考察说这种语言的人口总量”错,依据原文可知,“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使用它的人数”。)14简要谈谈,如果语言死亡,你会感觉到哪些变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6分)答案示例:会感觉到世界是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2分)从人类的发展角度来讲,因为失去了发展的丰富性,所以,生活显得单一,社会显得单调,想象力被囚禁,世界不再丰富多彩。(4分)(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
26、成1518题。遥远的自然韩少功 城市是人造品的巨量堆积,是一些钢铁、水泥和塑料的构造。标准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昼夜被电灯操纵、季节被空调机控制、山水正在进入画框和阳台盆景的生活,是一种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这大概是城市人越来越怀念自然的原因。 城市人对自然的怀念让人感动。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大能接受年迈的父母,却愿意以昂贵的代价和不胜其烦的劳累来饲养宠物。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可忍受外人的片刻打扰,却愿意花整天整天的时间来侍候家里的一棵树或者一块小小的草坪。他们遥望屋檐下的天空,用笔墨或电脑写出了赞颂田园的诗歌和哲学,如果还没有在郊区或乡间盖一间木头房子,至少也能穿上休闲服,带上食品和地图,隔那么一段时间
27、,就把亲爱的大自然定期地热爱一次。 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什么呢?寻找氧气?负离子?叶绿素?紫外线?万变的色彩?无边的幽静?人体的运动和心态的闲适事实上,人造的文明同样可以提供这一切,甚至可以提供得更多和更好,也更加及时和方便。氧吧和医院里的输氧管可以随时送来森林里的清新。健身器上也可以随时得到登山的大汗淋淋的感觉。而世界上任何山光水色的美景,都可以在电视屏幕上得到声色并茂的再现。但是,如果这一切还不足以取消人们对自然的投奔冲动,如果文明人的一个个假日仍然意味着自然的召唤和自然的预约,那么可以肯定,人造品完全替代自然的日子还远远没有到来。而且还可以肯定:人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的,是氧气这一类东西以
28、外的什么。 也许,人们不过是在寻找个异。作为自然的造化,个异意味着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没有一个生命的个体是完全相同的。他们面对着千篇一律的公寓楼,面对着千篇一律的电视机、快餐食品以及作息时间表,不得不习惯着自己周围的个异逐渐消失。连最应该各个相异的艺术品,在文化工业的复制技术下,也正在变得面目相似。它们永远没法呈现出自然的神奇和丰富正是那种造化无穷的自然原态才是人的生命起点,才是人们不得不一次次回望的人性家园。 也许,人们还在寻找永恒。一般来说,人造品的存在期都太短促了,连最为坚固的钢铁,一旦生长出锈痕,简直也成了速朽之物,与泥土和河流的万古长存无法相比。人们的永恒的感觉,或者说相
29、对恒久的感觉,越来越难与人造品相随。激情满怀一诺千金之时,人们可以对天地盟誓,但怎么可以想像有人面对一条领带或者一只沙发盟誓?牵肠挂肚离乡背 井之时,人们可以抓一把故乡的泥土入怀。但怎么可以想像有人取一只老家的电器零件入怀?除了不老的青山、不废的江河、不灭的太阳,还有什么东西更能构建一种与不朽精神相对应的物质形式?还有什么美学形象更能承担一种信念的永恒品格? 如果细心体会一下,自然能使人们为之心动的,也许更在于它所富含着的共和理想。人们对故国和家园的感怀,通常都只是指向权利关系之外的自然太阳、星光、云彩、风雨、草原、河流、群山、森林以及海洋,这么多色彩和音响,尽管也会受到世俗权利的染指,大自然
30、无比高远和辽阔的主体,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被任何人专享和收藏,只可能处于人类公有和共享的状态。在大自然面前,私权只是某种文明炎症的一点点局部感染。世俗权利给任何人所带来的贫贱感或富贵感、卑贱感或优越感、虚弱感或强盛感,都可能在大山大水面前轻而易举地瓦解和消散。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自然的全部。人们在自然中可以寻找到的,至少还有残酷。台风、洪水、沙暴、雷电、地震,无一不显露出凶暴可畏的面目人们只有依靠文明才得以避其灾难。自然界的生物链存在方式则意味着,每一种生物都以无情食杀其他生命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文明进程之外的原始初民,同样是食物链中完全被动的一环 。山林部落之间血腥的屠杀,也许只是一种取法自
31、然并且大体上合乎自然的方式,他们还缺乏文明人的同类相悯和同类相尊,还缺乏减少流血的理性手段。 由此看来,文明人所热爱的自然,其实只是文明人所选择、所感受、所构想的自然。与其说他们在热爱自然,毋宁说他们在热爱文明人对自然的一种理解;与其说他们在投奔自然,毋宁说他们在投奔自然所呈现的一种文明意义。他们为之激情满怀的大漠孤烟或者林中明月,不过是自然这面镜子里社会现实处境的倒影,是他们用来批判文明缺陷的替代品。他们的激情,恰恰确证了自己文明化的高度。他们对自然的某种绿色崇拜,不仅仅是补救自己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补救自己的精神内伤。 (选自韩少功散文有删改)15纵观全文,谈谈标题“遥远的自然”中“遥
32、远”的含义。(4分) 一方面是说现代城市文明的生活离大自然的绿色生态环境越来越远(2分);另一方面是说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充塞了权欲、自私和贪婪等成分,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世俗。(2分)16“在大自然面前,私权只是某种文明炎症的一点点局部感染”的含义是什么?(4分) 虽然世俗权利有可能给大自然带来某些侵害,但它的侵害力在无比高远和辽阔的大自然面前是微不足道的;(2分)世俗权利给任何人带来的世俗得失在大自然面前都能轻而易举地瓦解和消失。(2分)17对人类而言,大自然的功效有哪些?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分) 大自然的个异能让人领受造化的神奇和丰富;大自然的永恒能为人寄托不朽的精神和
33、信念;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共和理想,能让世俗私权显得微不足道;大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补救自己的精神内伤的良方。(答对一点1分,答对二点2分,答对三点4分,答对四点6分)18文章中对人的称呼,有“城市人”和“文明人”两种,你认为哪种称呼更好?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8分)城市人:1合乎题意。离自然遥远的自然是城市。2寻找自然是本文的切入点,城市人渴望到大自然中去。3城市面对的是人造品,而这些人造品虽有产权,但缺少个性,不能永恒,因而人们希望到大自然去改变生存环境,补救自己的精神内伤。文明人:1无数的人造品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人造的文明可以提供大自然所能提供的很多东西。2文明人相对自然而言,能回避
34、灾难,有怜悯和敬重之心。3对文明的自我反省。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最近相继召开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纷纷透出“幸福”信号,构建幸福城市、提高国民幸福指数被各地列为主要奋斗目标。它意味着不少地方正从见物不见人的GDP崇拜,逐步向见物更见人的“以人为本”转变。南京师大副校长陈凌孚:我说的“幸福中国”是“五有”中国,是非常精炼的20个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政府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提升公众的幸福感?应该致力于消除导致公众不幸福感的因素,让公众掌握对幸福感的评判权。(1)结合材料,概述什么是“幸福感”。(3分)幸福
35、感是人们因自己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快乐的心理感受。(3分)(2)目前有一种说法,叫做“只要富裕了,民众就幸福了”,请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看法。(6分)这种说法不全面(不正确)。(1分)这是某些官员物质至上的片面的幸福观的反映,是GDP崇拜的产物,在这些人的眼里,物质财富成了衡量民众是否幸福的唯一指标。(2分)其实,民众是否幸福,并不单单取决于他们拥有财富的多少和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而更取决于他们是否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1分)因此我们要全面认识幸福的内涵,综合考虑影响幸福的各种因素,既要关注民众的物质需求,也要满足民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同时要加强幸福观教育,使广大民众树立
36、在奋斗中实现理想而获得精神满足的幸福观。(2分)2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甲骨文的“孝”像长着长头发的老人,金文“孝”的上部是面朝左长着长头发的驼背“老人”,老人之下有“子”(小孩),老人的手按着小孩的头,是小孩用头扶持老人行走,真是个“孝子”啊。小篆也基本上同于金文,而楷书的“孝”字虽无象形的意味,但上部为“老”字少脚,下部为“子”,说的大概是缺乏生活能力的老人需要孩子的尊敬和奉养。许慎的说文解子老部中称,“孝,善事父母者。”请你写一段文字,就现代社会里如何传承“孝”文化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37、,200字左右。在现代社会,讲孝要与时俱进,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的推进器,成为家庭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首先,在物质生活上关爱老人,使他们做到“老有所养”。(2分)第二,要在精神生活上关爱老人,使其精神“老有所乐”。从精神上关爱老人是青年人践行孝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与老人多沟通,多与老人参加一些活动,“常回家看看”,使老人在家庭中感到温馨与幸福。(2分) 第三,要在两代人的互动中,传承“孝”的文化,使尊老爱幼成为良好的家风。父母要为子女作出表率,以自己敬老的行动影响年轻一代。儿童从小就养成尊老的良好品德,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3分)七、写作
38、(60分)21“格调”一词可指风度,仪态;可指人的风格或品格;也可指不同作家或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例如,馥郁是丹桂的格调,温润是美玉的格调,寂静是钱钟书的格调。正如性格决定命运一样,格调也影响着人生。请以“格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限定为记叙文或议论文。有一种格调叫做淡泊。濮水之边,你翩然远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谁人如你庄子,只偏执那淡淡的清白,与道教合而为一,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名利、地位于你只是虚空,你了解了蝶舞之愉、螳螂之负,驾一叶扁舟穿梭于泥潭之中,有清风相伴,有明月可掇。甚至,你看透了生死。惠子的离去,并未换来你的号啕大哭,谁
39、言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你依旧逍遥山水,以一颗平静的心相追逐。只言片语的记载中,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看到了一份平静致远的处世态度。庄子,如同万花丛中的一株莲花,开得淡漠孤傲,亦如乱世中寡淡的丝竹之声,给纷扰的历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激起历史遥远的绝响庄子的身影已在岁月中淡去,然而那份淡泊的格调却在历史中弥留。一篇桃花源记令多少人心生艳羡,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传颂千古,这就是陶渊明,庄生晓梦已不再,而那份淡泊在东晋传承了下去,他是守拙归园田的田园诗人,他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他是独爱菊的隐逸者,远离官场,他获得了一片桃源天。远离喧嚣,他复得返自然,他用一份宁静致远的心胸让我们窥见
40、了一种淡泊的生命的格调。 而今,物欲横流,信息技术、飞机、汽车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宽广,而人们的心却狭隘了,汲汲于功利,在一片灯红酒绿中孤寂地生活,少了如庄子、陶渊明般淡泊的气度,于是,我们的生命格调迷失了,我们自己迷失了。当今,有多少人为了金钱、名誉、地位迷失了自己,又有多少的商家为了利益迷失了自己。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却让我们失去了心中的那份淡泊,于是,桃花源般的生活于我们已是奢求。淡泊是一份生命的格调,为何不在这样喧嚣的俗世中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如庄子与陶渊明般获得心中的一份安宁,几时生活不富有,拥有心灵的淡泊便可使心灵富足,为何要汲汲于功利直至迷失内心的自我?一直淡泊下去,让心得以安宁,坚守淡泊
41、的生命格调。简评:如果看透作文题目中的“寂静是钱钟书的格调”一句的内蕴,那么对这篇作文的主旨,我们就不会太意外。作者将“寂静”看透,巧妙地转变成自己的中心“有一种生命的格调叫做淡泊”,然后由此展开,从庄子写到陶潜。本文从历史中来,又不沉湎于历史,后半部分联系现实,虽然有的说法绝对化了,但古今的贯通让本文的旨意有了一些现实意义。此外,本文简练、醒目的开篇的第一段,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一目了然的层次等等也是可圈可点。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
42、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中文名:左宗棠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湘阴县出生日期:1812年11月10日逝世日期:1885年9月5日职业:军事家、政治家主要成就: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收复新疆目录人物简介 1. 基本资料 2. 生平经历详细资料 1. 自作挽联 2. 少负大志 3. 科场失意 另寻仕途 4. 历史事迹 5. 为官政绩重要事迹 1. 简述 2. 生平历程 3. 左宗棠和胡雪岩的故事 4. 左宗棠移营 5. 陕甘回变 6. 各国对其态度
43、长沙左宗棠墓 时代造就的英雄 1. 概述 2. 英雄事迹 3. 社会评价 4. 新疆告急 5. 个人影响左宗棠后裔 1. 概述 2. 具体人物左宗棠轶事 左宗棠 - 操办洋务 左宗棠 - 收复新疆 左宗棠 - 中法战争 贴吧相册 人物简介 1. 基本资料 2. 生平经历详细资料 1. 自作挽联 2. 少负大志 3. 科场失意 另寻仕途 4. 历史事迹 5. 为官政绩重要事迹 1. 简述 2. 生平历程 3. 左宗棠和胡雪岩的故事 4. 左宗棠移营 5. 陕甘回变 6. 各国对其态度长沙左宗棠墓时代造就的英雄 1. 概述 2. 英雄事迹 3. 社会评价 4. 新疆告急 5. 个人影响左宗棠后裔
44、1. 概述 2. 具体人物左宗棠轶事左宗棠 - 操办洋务 左宗棠 - 收复新疆 左宗棠 - 中法战争 贴吧相册 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简介基本资料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 生平经历 左宗棠1832年(道光十二年)中举。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后,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为抗拒太平军多所筹划。为抓住展示才能的时机,他经常为一件小事而与人大吵大闹;在当上巡抚,官及三品时,脾气却越来越小。“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这句著名的话就是他说的。1856年,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以夺取被太平军所占武昌
45、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1861年太平军攻克杭州后,由曾国藩疏荐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1862年(同治元年),组成中法混合军 ,称常捷军 ,并扩充中英混合军,先后攻陷金华、绍兴等地,升闽浙总督。1864年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 。论功,封一等恪靖伯。旋奉命率军入江西、福建追击太平军李世贤、汪海洋部,至 1866 年2月攻灭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镇压太平天国后,倡议减兵并饷,加给练兵 。1865年升任闽浙总督。1866 年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 ,获准试行,即于福
46、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创办求是堂艺局(又称船政学堂),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旋改任陕甘总督 ,推 荐 原 江西巡抚沈葆桢任总理船政 大臣。一年后,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正式开工,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1867年n,奉命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率军入陕西攻剿西捻军和西北反清回民军,镇压了陕甘回民起义,并助胡雪岩拿到了象征着慈禧太后近臣的黄马褂。却终因胡雪岩被革职查抄而身败名裂,也因李鸿章的镇压而无能为力。但他还是为晚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编辑本段详细资料自作挽联左宗棠曾自作挽联: 慨此日骑鲸西去,七尺躯委残芳草,满腔血洒向空林。 问谁来歌蒿歌薤,鼓琵琶冢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