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函授毕业论文: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以五仙县五峰村为例.docx

上传人:zhengtu342 文档编号:6968332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函授毕业论文: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以五仙县五峰村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函授毕业论文: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以五仙县五峰村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函授毕业论文: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以五仙县五峰村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函授毕业论文: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以五仙县五峰村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函授毕业论文: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以五仙县五峰村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 录引言1一、研究方法1(一)研究对象1(二)研究时间与方法1(三)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1二、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3三、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4(一)受教育程度不高,影响其法律素质的提高5(二)法律在农村的实施情况较差5四、提升农民法律意识措施5(一)营造全民学法守法的良好氛围5(二)编写通俗易懂的普法宣传教材6(三) 建立一支专业的普法队伍6(四)加大对基层普法经费投入6函授毕业论文: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以五仙县五峰村为例引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法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现阶段农民的法律意识状态如何呢?他

2、们的权利意识、法律保护意识和民主意识又是怎样的呢?基于这些问题,本调查以五仙县五峰村农民为例,展开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一、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五仙县五峰村在村村民,所被调查的人员年龄涵盖18-65岁,文化程度在小学至本科之间,无文盲。所调查人员均有理解及回答问题能力。(二)研究时间与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12月研究方法:此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调查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3)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由于本次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为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尽可能做到浅显易懂。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收回78份,有效问卷为68份。 以下为调查问卷统计情况:

3、1. 你对法律知识掌握多少?A大部分掌握16%B基本掌握50%C不了解34%2. 您觉得法律能够维护您的切身利益吗? A能,我对法律非常有信心一一10% B不能,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和工具 C现在还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31.7% D说不好一一40% 3.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您会怎么做? A利用法律的手段解决40% B用拳头解决17.5% 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气吞声一一10% D拿钱私了32.5% 4您觉得您的法律意识强吗? A很强20% B一般72% C.不强一一18% 5您觉得法律和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A关系密切55.8% B关系不大35.82%

4、C没关系8.33% 6您在日常生活中,会自觉遵守法律的规定吗? A严格遵守47.5%: B大部分遵守28.3% C有时会一一14.12% 7您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吗? A知道,并且十分清楚一一9% B大体知道48.8% C我只是知道什么不犯法一一26.7% D不知道,做人靠的是良心,别的无所谓一一16.4% 8您觉得影响我国法律有效执行主要原因是 A法律本身没有足够的权威一一11% B执法机关执法不严18% C一些领导干部不守法65% D多数人对法律尊重不够一一6% 9公交车上您刚好看到有两个小偷合伙正在从一老人家挎包里偷东西,您会: A马上制止4.82% B如果别人出面制止里,我也会帮忙

5、一一16.9% C做暗示提醒,引起别人或者被偷者的注意56.7% D多一事不如少一事22.32% 10对于一个跟你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向您借700块钱,答应两个月后还,您会要求他写借条给您吗? A关系那么好,不用写58.6% B应当写16.48% C写不写都无所谓21.8% D说不清5.2%二、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一)农民法律知识水平的匮乏经过政府多年坚持不懈的普法教育,农民对法律的认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传统思想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加之普法宣传教育停留于表面,大多数流于形式,农民对法律知识的认知仅仅是浅层次感性认知,没有真正理解法律的在内含义,这种对法律的不信任感与不理解

6、,决定了当农民面对问题时,更倾向于采用非法律的方式解决,而不是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2) 对法律的认同感较低 到21世纪,我国农村地区的封建思想仍未完全解放,仍受其保守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与人们生活的环境有关,农村生活中,身边生活的都是熟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传统的“和为贵”思想及家族意识等左右着人们对法律的态度。遇到矛盾纠纷与权益收到侵害时,要么忍气吞声,息事宁人,要么依靠有学识、有群众基础的长者或村干部按照乡规民约来解决。不到最后关头,不会向法律求助的,法律被老百姓放在最末端,处于冷落的位置。另一方面,长期受“权力本位”思想的影响,多数农村基层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一直

7、以“人治”为主,认为法律离自己很遥远,是约束犯罪分子的,而自己是干部,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将自己的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这种现象时有发生,打击了农民对法律的信心,加剧了农民对法律的失望与非认同感。(三)权利意识淡薄由于长期接触传统人治思想,农民脑中的人治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常年以往,基层政府在农村中的法制,着力点都是在于如何加强农村的法制管理,看重法律的政治功能,而忽视了法律的保障功能,农民往往也只是把法律当成是制裁违法犯罪的工具,而不是把他当成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工具。权利意识淡薄,主体意识模糊,缺乏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通过寻求法律帮助保障自己切身利益的意识和实践锻炼。当面临其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有

8、些人知道自己的权益收到侵害,却守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敢同违法行为抗争到底,一味隐忍退让,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已经收到了侵害,更别说拿起法律武器了。(四)法律在农村缺乏应有的权威中国处于法治社会,要求人人懂法、人人守法,法律至上,规定宪法具有最大的权威和最高的效力。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法律却没有处于至上的位置;相反,几千年来的封建人治传统已使权力至上的观念在我国农村社会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农村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泛权力状态。在权大还是法大的价值取向上,广大农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法律几乎是没有权威的。在农民的心中,政府管理了一切,在日常生活中找政府往往是解决矛盾

9、纠纷的主要途径,远远大于寻找法律救助的比重。三、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一)受教育程度不高,影响其法律素质的提高从当前来看,我国农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这是中国农村的教育通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而城市为12.2年。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五仙县五峰村中,接受调研的农民学历普遍为初中及以下,高中文化程度的为20%,受过高等教育有大学学历的仅为2.5%。查阅相关资料可知,目前,从全国来看,我国文盲绝对数高达8507万,而其中90%的文盲分布在农村。农民的受奇偶碍于程度较低,直接导致其学法、懂法、知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运用效果,严重阻碍了培养法律意识和提升法律意识

10、,成为农村法制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难题。 (二)法律在农村的实施情况较差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农村的执法、守法、崇法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由于长期受封建体制和行政兼司法体制的影响,农民在遇到群众纠纷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先找长者解决,最后是找政府,不会想到向法院寻求帮助,这就使得法院的独立性未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也使得法律的的权威性收到威胁。农民不愿意踏入法院,无意诉诸法律,却满怀期待的希望用行政手段解决矛盾。但是实际上,农村的行政执法又是什么情况呢?部分基层执法人员素质较低,也不能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普法宣传,仅仅向村委会法派任务,使其将宣传单下发给农民,但是宣传单真正拿到手的农民,又有几个

11、呢?宣传单中也只是刊登简单的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流于形式,宣传渠道单一。在全国的法制宣传教育中,各级政府都普遍较注重法律义务、法律责任的灌输,而忽视人们对法律权利的认识,看重于实体法,而轻视程序法等等,这就容易使农民对法律产生厌倦甚至抗拒的心理,阻碍其法律意识的提高。四、提升农民法律意识措施(一)营造全民学法守法的良好氛围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网络生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级政府从上到下,应加大在各类传媒中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电视普法栏目、法制电影或是其他的文艺作品,以直观接地气的方式,吸引村民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同时,宣传机构、普法机构应切实担

12、负起本部门的责任和义务,线下可以通过分发宣传单、粘贴宣传标语、拉横幅等方式进行宣传,努力营造全民学法、守法的良好氛围。还可以举办普法知识竞赛,用来巩固农民的法律知识,让农民学到深处,用到实处。(二)编写通俗易懂的普法宣传教材由于广大的农村居民的接受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枯燥深奥的法学理论对他们肯定不适用,也看不懂,所以有关部门要编写出浅显易懂的适合农民学习的法律知识学习资料。即使是在农村,各类案件也是时有发生,所以要深入基层,收集整理相关法律宣传的素材。将真实案例和法律条文相结合,编进宣传材料中。同时可以增加拍摄农村生产生活与法律相关的短片电视剧,贴近农民的日常生活,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

13、有代入感,这样普法宣传教育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3) 建立一支专业的普法队伍组建专业的普法队伍,其中一个必备的条件是,这支队伍需要有一定的法律专业水平,对基本的法学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需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日常,知晓法律在农民身上的短板是什么,农民时常发生的纠纷与矛盾是哪方面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够有效的对症下药,使普法工作发挥到最大的用处,真正的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每月设定普法宣传日,入村入户走访分发宣传资料。同时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设立法律咨询办公室,安排专人值班。将普法队伍建设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才能使老百姓知法、懂法、守法。(四)加大对基层普法经费投入切实加大基层普法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普法工作顺利完成。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普法工作的重视,加大对基层法治宣传教育的经费投入。同时,普法机构重点将普法经费支付力度向基层倾斜,为农民免费赠送普法书籍,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针对经费来源制定出具体的管理办法,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做到不截留、不挪用,采取事务公开、财务公开的原则,让群众了解,让群众放心,把有限的经费用到普法工作的重点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