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二+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pdf

上传人:nanchangxurui 文档编号:7030812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二+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二+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二+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二+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二+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概述一、人的发展的概述一、人的发展的概述1、概述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全部人生过程中, 不断发生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向积极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2、包括方面(1)生理的发展(2)心理的发展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动因:推动因素记忆口诀:内有四尔董孟弗,外出墨荀洛华生(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1、孟子:性善论2、弗洛伊德:性本能推动人的发展(性本能包含两方面:生存和繁衍,如:找对象生孩子)3、威尔逊:基因复制4、格赛尔:成熟机制

2、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较成熟的时期学习更好5、高尔顿:遗传的天才能力由遗传得来6、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7、董仲舒:人性三品说(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1、墨子: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2、荀子:性恶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3、洛克:白板说4、华生:一打婴儿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辐合论三、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单选、重点)三、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单选、重点)(一)遗传(一)遗传1、概念: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前提2 2、作用、作用(简答)(简答)记忆

3、口诀:差生成(1)提供可能(内部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 格赛尔提出(3)遗传素质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3、错误观点:遗传决定论(二)环境(二)环境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1、构成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2 2、作用作用(简答)(简答)记忆口诀:科技小猪(1)提供多种可能(外部可能性)(2)积极与消极影响(3)人在接受环境和作用时的主观能动性3、错误观点:环境决定论(三)学校教育(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主导作用(已考简答)(1)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3)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2 2、特

4、殊作用(独特作用)、特殊作用(独特作用)(简答)(简答)记忆口诀:归家寄腌菜(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已考简答)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三个层次: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四、身心发展的规律身心发展的规律(已考简答)(已考简答)(一)(一)顺序性顺序性理解: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关键词:从到,由到常考例子:1、生理上从头到脚,从躯干到四肢2、 心理

5、上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动作思维到具体思维再到抽象思维;3、情感上从一般到复杂;4、拔苗助长,凌节而施启示:循序渐进(二)阶段性(二)阶段性理解: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征,与其他阶段不同关键词:年龄特征常考例子:1、人生发展阶段课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2、幼儿以动作思维为主,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中学生以抽象思维为主。3、对所有年龄特征的学生“一刀切,一锅煮”,把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启示:根据阶段特征,采取有针对的教育。(三三)不平衡性不平衡性理解:关键期,发展忽快忽慢,各方面不同时成熟常考例子:同一方面有快有慢:1、身高体重两个生长的高峰(

6、关键期):婴幼儿和青春期;2、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学习语言很困难。不同方面成熟时间不同:3、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4、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启示:抓关键期(四四)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理解:人与人不一样常考例子:1、少年早慧和大器晚成2、有人喜欢文科,有人喜欢理科启示:因材施教(五)(五)互补性互补性理解:某一方面缺失,另一方面超常发挥常考例子:1、失明者通过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来补偿视力方面的缺陷。2、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或残缺,使身心继续得到发展。启示:长善救失第四章第四章

7、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广义:人们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国家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重要性: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教育活动全程。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单选、重点)(单选、重点)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关于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具体要求学科: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三、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单选,次重点)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单选,次重点)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还包括教育目的的性质性质教育方针还包括教育目的的实现途

8、径实现途径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四、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单选,次要)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单选,次要)教育目的:国家培养人的总要求(一般/普遍)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具体/特殊)两者关系:一般与具体的关系五、五、教育目的的功能(单选,次要)教育目的的功能(单选,次要)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六、六、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单选,次重点,已考简答)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单选,次重点,已考简答)(一)社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二)人人的自身发

9、展特点与需要(三)教育目的制定者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价值观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教育目的的理论一、宗教本位论一、宗教本位论观点:培养虔诚的教士二、社会本位论二、社会本位论观点:从社会社会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代表:孔子、孔德、涂尔干、柏拉图、凯兴斯泰纳、赫钦斯、赫尔巴特、梁启超孔子:培养贤人和君子柏拉图:培养哲学王赫钦斯:为社会培养有理性的人凯兴斯泰纳:造就合格公民孔德、涂尔干:社会学家记忆口诀:掰开两孔会干喝三、三、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观点:从个人个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得到高度发展,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代表: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帕克、马斯洛、罗杰斯、福禄贝尔

10、、洛克、夸美纽斯卢梭:自然人帕克:一切教育的目的,是人,是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福禄贝尔: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裴斯泰洛齐:使儿童一切天赋和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记忆口诀:两卢怕三洛四、四、无目的论无目的论观点: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代表:杜威五、五、教育目的辩证统一论教育目的辩证统一论观点:辩证的看待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代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第三节第三节 新中国的教育目的新中国的教育目的一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基本精神)、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基本精神)(已考简答)(已考简答)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社会主义方向和人

11、才培养的政治导向。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二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单选,重要)(单选,重要)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1)旧式分工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3)机器大工业生产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

12、部分及其关系(简答,次要)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简答,次要)(一)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一)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1、体育(选择,次重点)(1)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的体质。(2)组织形式:体育课2、劳动技术教育(简答,次重点)(1)意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只是、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完成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能让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2)途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劳动社区工厂、农村的劳动社会公益劳动(二)五育之间的关系(二)五育之间的关系(简答题)(简答题)1、德育德育:思想基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灵魂和统帅的作用其他各育的基础、核心方向性的保证2、智育智育:前提和支持作用前提和支持作用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3、体育:体育:物质基础物质基础4、美育:美育:动力作用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文集 > 人物传记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