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泌尿生殖系统检查与发育畸形.pdf

上传人:nanchangxurui 文档编号:7412131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7.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生殖系统检查与发育畸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泌尿生殖系统检查与发育畸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泌尿生殖系统检查与发育畸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泌尿生殖系统检查与发育畸形.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泌尿生殖系统检查与发育畸形.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八章 泌尿生殖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泌尿系统 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一)正常 X 线表现 1. 腹部平片( KUB ):肾脏周围脂肪较多时,可见其轮廓、大小和位置。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缺乏天然对比 第一节腹平片(图)腹平片正侧位(图) 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肾脏位于胸 12 腰 3水平之间,肾长径12-13CM ,宽径 5-6CM 。肾脊角正常为 15-25 度,呈八字状。侧位与脊柱重叠 ,双肾密度均匀,上极尖,下极圆钝 . 第一节解剖肾脏图 第一节解剖面肾脏横断 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2. 尿路造影:静脉肾盂造影 - 主要观察肾盏、肾盂和输尿管肾实质:注入造影剂后 1 分钟显影肾盏

2、:注入造影剂后 2-3 分钟开始显影, 15-30 分钟显影最佳 肾小盏:体部及穹隆部 肾大盏:顶端、峡部和基底部肾盂:注入造影剂后 15-30 分钟显影最佳,大多数呈三角形,上缘突,下缘凹。肾盂可以表现壶腹状或分支状,可有蠕动 第一节 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2. 尿路造影:静脉肾盂造影 - 主要观察肾盏、肾盂和输尿管输尿管:注入造影剂后 30 分钟,当肾盏、肾盂显影满意后,去除腹部压迫带,两侧输尿管显影,全长 25-30CM ,正常输尿管宽度 3-7MM 三个生理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越过骨盆缘处、进入膀胱处膀胱:正常容量 350-500ML, 圆形或类圆形,位

3、于耻骨联合之上。顶部略凹,系子宫或乙状结肠压迫所致。 膀胱底部横行透明带,代表输尿管嵴。有时可见膀胱颈,呈鸟嘴状突出。 第一节正常静脉性肾盂造影 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3) 第一节正常静脉性肾盂造影正斜位 第一节膀胱充盈像 第一节静脉肾盂造影机 第一节静脉肾盂造影病人摆位 第一节静脉肾盂造影病人腹部加压(示意图) 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4. 逆行肾盂造影:不能显示肾实质 逆行性尿路造影,注射压力过高会造成肾脏回流肾脏回流四种类型 1 肾小管回流 2 肾窦回流 3 血管周围回流 4 淋巴管回流 第一节肾盂回流 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输尿管:导管插入可造成输尿管扭曲或局部痉挛收缩 膀胱

4、:逆行性尿路造影检查膀胱时,输尿管内不应有造影剂 尿道:尿道造影可以显示全尿道肾动脉造影 1. 肾动脉期 2. 肾实质期 3. 肾静脉期 第一节逆行肾盂造影(图) 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尿道造影:男性尿道:分前、后两部分前尿道:为尿道外口至尿道膜部,长 13-17CM ,自外向内分舟状窝、海绵体部和球部后尿道:尿道膜部和前列腺部,尿道约 1-2CM 是尿道最窄部位女性尿道短而直,长约 3-5CM 其内、外口较窄内,中部捎宽可达 1CM 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尿道造影 海绵体部憩室形成 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尿道造影 膜部狭窄 第一节肾动脉造影( DSA ) 第一节肾动脉造影( CT )

5、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三)正常 CT 表现 1. 肾脏平扫:软组织密度影。 肾周低密度脂肪。 肾动脉和肾静脉呈带状软组织密度。 肾窦呈脂肪密度和肾盂为水样密度。 强化检查:皮质期注药后 30-90 秒肾血管和肾皮质明显强化;实质期注药后 90-120 秒髓质强化;肾盂期注药后 5-10分钟肾盂肾盏强化 第一节CT 平扫、强化(肾实质) 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2. 输尿管平扫:正常输尿管呈点状软组织密度影,强化后输尿管腔内充盈造影剂 第一节CT 平扫、强化(肾实质) 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3. 膀胱平扫:膀胱腔内为均一水样低密度壁为厚度一致软组织影 强化检查:早期膀胱壁强化, 30-

6、60分钟膀胱腔均匀高密度 第一节CT 平扫、增强、延迟(膀胱) 第一节CTU VR 成像 第一节CTU MPR 成像 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四)正常 MRI 表现 1. 肾脏: 肾皮、髓质含水量不同,皮质信号强度略高于髓质。 脂肪抑制 T1WI 上,信号强度差异更明显。 肾窦脂肪组织在 T1WI 和 T2WI 上分别呈高信号和中等信号。 肾动、静脉由于流空效应常表现为无信号或中等信号 第一节MRI 平扫、增强 第一节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2. 输尿管: MRI 的 T1WI 或 T2WI 横断面,自肾盂连续向下追踪,在周围脂肪对比下,可能辩别部分正常输尿管 3. 膀胱 :膀胱内尿液富含游离水

7、 ,呈长 T1 低信号和长 T2 高信号 磁共振尿路造影( MRU ):正常含尿液的肾盂、尿管为高信号,可以多角度观察 第一节 第一节二、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一) X 线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腹部平片用于显示阳性结石 肾排泄造影显示肾盂输尿管解剖学形态,又可判断肾排泄功能,对于肾实质内病变发现及定性存在限度 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血管病变的金标准 第一节二、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二) CT 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CT 检查是泌尿系统影像检查最主要的方法,广泛用于泌尿系统疾病,不但能做出准确诊断,指明病变范围, CT 检查有很高价值。 早期肾结核、某些肿块定性诊断价值有限。 第一节二、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

8、应用(三) MRI 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MRI 检查泌尿系统病变较广泛,尤其是对恶性肿瘤的估价,准确显示肿瘤侵犯深度、范围、邻近器官和血管有无受累、转移,其价值优于 CT 检查。 MRU 在显示泌尿系梗阻性方面有独特价值 第一节三、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一)肾先天性发育异常肾位置异常即异位肾主要包括单纯异位肾和游走肾 1. 单纯异位肾单纯异位肾为肾脏在发育过程中未上升、上升不足或过度上升所致,然而异位肾仍在同侧腹膜后,伴有旋转异常 第一节三、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 X 线平片:异位侧肾区无肾影,而于盆腔、下腹部、膈上可见软组织肿块影 尿路造影:可见异位肾脏,同时伴有旋转异常。低位肾输尿管较短

9、CT 、 MR: 肾床无肾影,为脂肪、肠管所居,于盆腔、下腹部、膈下或胸内可见肿块影。其强化形式和程度与正常肾脏相同 第一节骶肾(图) 第一节腹腔肾 第一节右侧膈下异位肾 第一节双侧肾 第一节三、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肾形态异常 包括融合肾和分叶肾 2. 融合肾常见是马蹄肾( Horseshoe kidney ),其特点是两肾上极或下极相互融合,以下极多见。马蹄肾发现率 0.01% 到 2% 。以腹部肿块就诊,部分有尿路梗阻、感染表现 第一节三、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 X 线:肾影位置低,肾脊角发生改变,下极靠近,上极距离加大 CT 和 MRI :脊柱前方可见连接肾实质,其密度、信号及强化均为

10、肾实质,可能并发积水表现 第一节马蹄肾 第一节马蹄肾 第一节三、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二)肾盂、输尿管先天性异常 1.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较为常见,为一个肾脏分上、下两部,各有一套肾盂、输尿管。上部小,下部较大,两者表面有一浅沟。重复或部分重复输尿管,也分别汇入膀胱 第一节三、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 X 线:排泄性尿路造影是诊断本病重要检查方法,可显示同一肾区有两套肾盂、肾盏及输尿管,两套输尿管分别汇入膀胱,可有积水表现 USG 、 CT 和 MRI :效果不如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增强 CT 和 MRI 能显示这一畸形 排泄性尿路造影首选检查方法,不难诊断 第一节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第一

11、节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第一节左侧重复肾盂、输尿管 第一节左侧重复肾盂、输尿管 第一节三、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 2. 输尿管膨出 输尿管膨出又称输尿管囊肿,为输尿管末端在膀胱内形成的囊状膨出,多认为输尿管口先天性狭窄,致膀胱壁内段扩张并突入膀胱所致, 50% 病理尿路积水、扩张 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积水、感染、结石表现 第一节五、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 X 线:囊肿内结石 尿路造影:( 1 )患侧肾脏、输尿管积水、扩张 ( 2 )“蛇头征” ( 3 )晕征 ( 4 )充盈缺损 CT 和 MRI :同尿路造影表现 USG :膀胱三角区囊肿,囊内结石 第一节输尿管膨出 第一节输尿管膨出( CT 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招标采购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