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THE PRESS 2017.05(上) 王君超 刘沫潇论新闻的“反转”关键词:新闻反转 促成因素 舆论流向摘要:以微博为代表的“新新媒体”碎片化的传播特性,致使“新闻反转”的现象日益增多。何谓“新闻反转”?哪些新闻容易“反转”?新闻“反转”的促成因素有哪些?如何看待“新闻反转”?本文对此一一给予分析。所谓“新闻反转” ,是指媒体发布的新闻事实或观点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公众的质疑和事实的更正,从而与原初新闻大相径庭,新闻事实或观点转向相反方向的动态过程。“新闻反转”是在原初新闻的基础上实现反转,其方向与原初新闻相反。也就是说,既有从不实向真实的反转,也有从真实向不实的反转。由于新闻事实的显
2、露度与时间的推移呈正比例关系,因此,反转的总体上是向着符合事实的方向反转,从真实向不实的反转只是反转过程中的“临时反转” ,是一种“暂态” 。“新闻反转”尽管不是社交媒体时代的特有现象,但是以社交媒体时代为甚。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反转虽然也有来自受众的修正和事实的自我修正,但一般是主流媒体自我纠正机制的一部分。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 “新闻”的定义不断被刷新,普通微博用户发布的“新鲜事儿” 也被视为新闻 (公民新闻) 。在全球范围内,大量非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加入社交媒体新闻信息发布的行列,成就了一个庞大的“非专业的新闻内容生产者”群体。由于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工作训练,造成新闻规范缺失和辨
3、谣素质低下。因此,主观上由于社交媒体非新闻专业用户媒介素养的缺失以及发表欲、分享欲的驱动,客观上以微博为代表的“新新媒体”碎片化的传播特性,致使“新闻反转”的现象日益增多。目前, 学界与业界对于 “新闻反转” 的现象较为关注,但部分研究成果混淆了“新闻反转”与“假新闻” , “新闻反转”与“舆情反转”和“舆论反转”的区别。首先,“新闻反转”与“假新闻”不同。 “假新闻”以虚构出的“新闻事实”为本源, 其所依据的“新闻事实”是“想象、臆造、编造、捏造的产物,是通过纯粹主观想象思维虚构的事实 。 ”而“新闻反转”所依据的 “新闻事实” 并非完全虚构、 由记者主观捏造。相反, 其部分 “新闻事实”是
4、客观存在的,经由不断的订正,并伴随着其他新闻要素的补充,逐步趋向较为完整的新闻真实,因此“新闻反转”与“假新闻”并不完全等同。此外,由于“新闻反转”过程中带来的报道内容和报道立场的改变通常会引发网络舆情的变化和公众舆论的倒戈,因而“舆情反转” “舆论反转”可视作“新闻反转”的一个附带结果,同时也正是由于公众的不断质疑和求证客观上推动了 “新闻反转” 的发生, 加速了 “新闻反转” 的进程。哪些新闻容易“反转”?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108端的信息触目皆是,海量新闻扑面而来,但并非所有的新闻都会反转。只有那些新闻价值大、能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新闻易发生“反转” 。从新闻主题来
5、看,包含“公权”与“私权”冲突和职业角色冲突等与公众切身生活体验密切相关的新闻易被“反转” ,如警民冲突和医患纠纷等。对于此类新闻事件,媒体和公众易基于过往经验形成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而缺乏对新闻真实的严谨求证,从而造成新闻失实和价值判断的偏差,致使新闻“反转” 。此外,这些极具话题性的“新闻反转” ,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长期聚集也不无关系, 致使公众在面对此类新闻事件时,更多地会诉诸情感宣泄而非理性思考。从新闻分类上来说,新闻价值大的突发新闻更易发生“反转” 。突发新闻往往牵动人心而基本事实不详,一般都是通过“快讯”的形式第一时间播发,实际上给人们留下较大的信息猜测和补充的空间。社交媒体时
6、代碎片化的信息传播,客观上也不利于新闻事件的完整呈现。如曾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庆安枪击事件” ,最初来源于一段不完整视频的传播,视频内容为民警李乐斌开枪击毙农民徐纯合。在这样“有图有真相”的强大视觉冲击下,公众舆论一边倒地对涉事民警的用枪行为持批判和质疑态度。随后,随着传统媒体报道的跟进和官方调查的深入,事实与细节逐步浮现,尤其是随后披露的视频显示,开枪前徐纯合有将女儿抛向民警的过激举动,这更加促使公众舆论急速“反转” ,直到新闻调查向公众公布完整的候车室视频,事态才逐步平息。从新闻发布的机构来说,虽然主流媒体也难以避免“新闻反转”现象,但是总的来看,非主流新闻媒体发布的新闻更容易“反转” 。
7、通过对 2013 2015 三年间新华社盘点的 18 个“新闻反转剧”的分析,可以发现微博、 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是“反转新闻”的重要园地。原因在于,相比传统主流媒体,非主流新闻媒体往往缺乏严格的采编和审稿流程,且由于时间、经费和人员等诸多限制, 很难坚持多信源求证、 实地采访和深度调查,因此新闻报道中存在纰漏的现象时有发生。如 2013 年,南风窗刊登村官腐败透视一文,就将村支书一句吹牛的话“这个村,有一半都是我的娃”未经核实地写进新闻报道,随后被众多网站以村支书性侵村民留守妻子 : 村里一半都是我的娃为题大量转发,引发舆论轩然大波。后经官方核实,文中包括“村支书性侵留守妻”在内的许多报道内容
8、与事实明显不符,新闻随之发生“反转” 。该刊在公开道歉中承认“采访不够深入、把关不严” 。一些网络媒体在转发、综合编辑主流媒体发布的新闻时,更缺少事事求证的传统,也为“新闻反转”留下了发酵的空间。新闻“反转”的促成因素除了社交媒体的环境,至少还有以下因素可以促成新闻“反转” 。从主观的角度来看,不当策划或新闻处理引起的事实歪曲。为争取受众的注意力并引导公众舆论,一些媒体刻意迎合受众的情感需求,不仅通过对新闻素材的选择、凸显和排除等新闻处理方式,而且通过无中生有的新闻策划、制作“标题党”等新闻处理方式,对新闻事实进行重新建构,从而导致事实走样,或舆论偏离本来的方向。2007 年 7 月,网上出现
9、了一篇名为史上最恶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 现场千人哭成一片的帖子,详细描述了江西省鄱阳县六岁女孩丁香小慧遭继母毒打后的惨状,还附上了孩子遍体鳞伤、口吐鲜血的照片。这个帖子很快在各大网站成为热帖, 无数网民群情激愤,怒斥丁香小慧的继母是历史上最恶毒的后妈。但仅过了两三天,事情却又拐了个 180 度的弯 : 鄱阳县公安局公布调查结果,后妈陈彩诗没有施虐行为,而小慧体表初始伤是自己跌倒造成的。历史上最毒的后妈忽然又成了历史上最冤的后妈。有帖子称,其实 6 岁女孩并没有遭到后母的毒打,是因为女孩得病家庭困难治不起病,有人想通过网络炒作达到效果,帮助女孩和她的家庭,这只是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一反转
10、明显是由于不当策划实现炒作的目的,再由于事实的逐渐披露而形成的一个“策划 - 事实 - 反转”的循环。耸动、煽情的新闻标题本身极易引发受众的极化情绪和刻板印象,为新闻的“反转”埋下祸根,严重影响新闻宏观真实的整体呈现。如被“反转”的“湖南湘潭产妇事件”中,华生在线新闻网站发布的湖南一产妇死在手术台 主治医生护士全体失踪一文的新闻标题就不乏博人眼球之嫌。此外,像“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事件” “深圳最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事件”中的首发和转发媒体则为了“正能量”宣传和道德风尚的引导误入了商业炒作的陷阱。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媒体在对事实把握不准的情况下,由于抢发新闻造成事实不确,更正后引起了“新闻反
11、转” 。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由于媒体竞争环境研究走廊RESEARCH COLUMN109THE PRESS 2017.05(上) 下“抢新闻”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新闻媒体无暇核实新闻 ;又由于对事实的核查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从而导致传统媒体“有抢有压”的戒律成为明日黄花。2013 年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 央视新闻”依据央广网报道, 发布主题为济南市民哄抢菊花 :花朵可以泡脚 的微博, 后经济南市公安局官方微博 “济南公安”证实不存在哄抢菊花一事,菊展结束后,市民本就可自行带走回收后的剩余菊花。在此过程中,虽然报道的更正并未耗费过长时间, 却造成了舆情的发酵,消解了媒
12、体的公信力。从体制与文化的角度来看,需要考虑事实核查制度的缺失以及媒介文化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新闻反转”现象频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闻核查制度的缺失造成的。以德国明镜周刊、美国纽约客杂志以及西方众多主流媒体的事实核查(fact-check)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新闻的真实性,提高了新闻的质量,在“后事实时代”尤为值得借鉴。我国的主流媒体虽然也有常规的“编辑系统(包括新闻编辑、编辑部主任、值班总编)- 校对 - 检查 - 第一读者”的审稿、核查系统,但是仍不能从制度上保证新闻生产的真实性。因为编辑把关仅限于对已经成文的新闻稿件的事实判断,对采写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事实疏漏与扭曲则缺少监督。西方国家的“
13、事实核查制度”则由独立的“事实核查员”对记者采访的所有信源、叙述的事实、写作的风格予以全面核查,也就是将“把关人”理论运用到稿件采制与发布的全过程,有效地保证(限制 / 降低)了“原初新闻”成为“反转新闻”的可能性。与此相反,包括一些国际知名媒体的一些媒体直接从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由于未做事实核查,同样也会导致新闻的失实与“反转” 。从媒介文化的因素来看,由于媒介文化的形成有赖于媒介生态系统的发展,成型后又反过来影响着媒介的生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媒体长期以来新闻与宣传不分,有时甚至错误地理解“舆论引导”的本意,使事实服从于引导,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以致产生“正面报道的负
14、面效应” ,客观上为“新闻反转”埋下了伏笔。2008 年以来,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曾经强调主流媒体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使主流媒体的媒介生态整体趋向好转。但是,商业媒体和自媒体的勃兴改变了媒介的生态环境。它们在点击率的驱使下进行炒作、包装,从而使新闻走样,甚至引发新闻“反转” 。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看, 如此做法的背后, 隐藏的是商业化的逻辑。媒体商业化不仅造成公共领域的“内伤” ,而且也使新闻的真实性受损。在社交媒体时代,大量普通的媒体和普通受众转化为自媒体的“用户” ,参与互联网的内容生产。在非新闻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媒介素养缺乏和追求“商业变现”目的性的共同作用下,难免会牺牲
15、新闻事实而追求商业利益。如何看待“新闻反转”?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往往有“避免新闻反转”的说法。其实, 只要有新闻, 就会有“新闻反转”的现象。因为新闻事实总是从隐到显,从不足到丰盈,新闻舆论也会随着新闻事实的逐渐披露,而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扬弃过程。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看, “新闻反转”并不一定是坏事。对于那些由于事实问题而引起舆论混乱、后来又被“反转”的新闻来说, “反转”意味着拨乱反正,是对新闻事实的尊重与回归。新闻媒体也可以借由“新闻反转”的契机,发现与纠正事实核查和舆论引导系统的偏误,重塑公信力,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但是,一旦新闻有“反转”的迹象,媒体不能坐等“自净”或者公众的“倒逼
16、” , 而应主动促使“新闻反转” ,合理地引导舆论流动。(作者王君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沫潇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 杨芳秀注释 :杨保军 : 认清假新闻的真面目 , 新闻记者2011 年第 2 期。张华君、吴烨 : 南风窗就“村官腐败透视”一文致歉 ,河南日报 2013 年 9 月 8 日。 “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原来是谎言 ,新闻晨报2007 年 7 月 25 日。胡锦涛提出, “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见唱响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记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 ,人民日报 2008 年 6 月 21 日。习近平强调,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见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 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人民日报 2016 年 2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