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现代传播 2017 年第 1 期 ( 总第 246 期)未来传媒生态: 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彭兰【内容摘要】今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A 等技术,正在推动新一轮传媒业生态的重构。其中,用户平台、新闻生产系统、新闻分发平台及信息终端是生态变化的几个关键维度。在用户平台方面,与人相关的各种智能物体,以及与人相关的环境,都成为描述与理解用户的重要维度,未来的用户平台将是人的社交平台、与人相关的物体平台以及与人相关的环境系统这三个系统互动形成的大平台。在新闻生产系统方面,机器、数据 、 “云”将成为未来新的关键词,而这样的时代也意味着专业媒体与媒体人的价值重塑。在新闻分发平台
2、方面,多种基于新的传播机制的分发平台已对专业媒体渠道产生冲击,并形成新的格局,传播秩序的重建在未来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在信息终端方面,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将为未来人们的信息消费带来全新的模式。所有这些也意味着传媒业原有边界的进一步消解,一个极大扩张的传媒业新版图将在新的角逐中形成。但在这样重构的生态中,专业价值与能力仍然需要坚守。【关键词】传媒生态; 新闻生产; 信息终端; 人工智能; V/A; 物联网迄今为止,新媒体发展对于传媒业的一个关键影响,是淡化了传统传媒业的边界,并在此前提下改变了传媒业生态。过去由传统媒体垄断的传媒生态,已经有多种新力量 ( 如自媒体、互联网公司等)进
3、入,而这些新力量并非可有可无的配角,它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传统媒体话语权力削弱,也带来新的市场格局。今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A 等技术,正在推动新一轮传媒业生态的重构。对于未来的传媒业生态来说,用户平台、新闻生产系统、新闻分发平台及信息终端是几个关键维度。它们彼此关联,每一个维度的每一个变化,都意味着更多非媒体力量的进入。这也意味着传媒业原有边界的进一步消解,一个极大扩张的传媒业新版图将在新的角逐中形成,新的生态也是在这样无边界的大格局中重构的。一、用户平台的重构( 一)物体、环境: 用户测量的新变量迄今为止,当我们说到用户平台的时候,都是指向 “人” ,而未来媒介环
4、境下,用户这个主体不再只简单对应着人的状态与活动。与人相关的各种智能物体,以及与人相关的环境,都成为描述与理解用户的重要变量。1. 物体: 提高人的 “可量化度”与 “可跟踪性”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不仅要解决物的信息获取以及物与物的信息互动的问题,还要重新定义人与物的关系。当越来越多的智能物体存在于人的身体上 ( 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的传感器等)以及人的生活环境中 ( 如智能家居物品) ,各种与人相关的物体的数据,便成为人的行为、需求及状态等的一种外化或映射。物可以提高人的 “可量化度”与 “可跟踪性” 。人的空间位置、身体状态、运动状态甚至心理反应,在未来都可以通过传感器或其他智
5、能设备来探测或描述,这为基于个人的即时场景的信息生产与推送提供了依据。因此,未来的用户研究,将需要更多地借助物来理解人。美国研究机构 Gartner 在预测 2017 年的新媒体发展趋势时,提出了数字孪生 ( Digital Twin)这一概念,数字孪生是物理事物或系统的动态软件模型,它依赖传感器数据理解其状态,对变化做出响应,改进操作,增加价值。数字孪生包括一个由元数据 ( 如分类、组成和结构) 、条件或状态 ( 如位置和温度) 、事件数据 ( 如时间序列)和分析 ( 如算法和规则)形成的组合。对于个人来说,数字孪生,很大程度上依赖可穿戴设备和其他传感器这样的物。而人与物的关系,也会进入到数
6、据互动的层面。2. 环境: 用户场景的构成要素与人相关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现实环境与虚拟传媒观察彭兰: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现代传播 2017 年第 1 期( 总第 246 期)9环境。我曾在 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一文中将移动时代用户场景的要素界定为四个方面:空间与环境、用户实时状态、用户生活惯性、社交氛围。其中,空间环境和社交氛围都是用户所处的现实环境,把握用户在特定时刻所处的现实环境有助于提供更精确的服务。无论是空间环境,还是社交氛围等社会环境,在未来都是可以量化的。空间环境状态的量化,同样依赖于相关的物体。地理位置、活动场景甚至气候与空气状态,都可以由特定空间内的智能
7、物体进行监测。社会环境的分析,主要是对影响个体的社交关系、社会圈子、意见气候等的分析,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这些层面的量化分析,也在变得可行。虚拟环境是用户在新媒体平台中体验到的环境,是新媒体为用户提供内容和服务的基础。到目前为止,新媒体构建的虚拟环境主要是符号化的。无论是文字符号,还是图像符号或影像符号。而 V/A 技术将构建一种超出符号化环境的临场化环境,用户不再是通过符号来间接体验世界,而是直接置身于一个与现实世界感官相同的三维虚拟世界。符号化环境和临场化环境都有它们的价值。在什么场景下应该给人们提供什么样的虚拟体验,也是未来新媒体产品设计的核心之一。( 二)新用户平台的形成路径未来的用
8、户平台将是人的社交平台、与人相关的物体 ( 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汽车等)以及与人相关的环境 ( 包括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这三个要素 ( 系统)互动形成的大平台,如图 1 所示。用户分析也将是对三类数据的协同分析。当然,在这样的大平台系统中,人的社交平台仍是用户平台的核心,基于社交黏性的平台是可持续的。从社交平台向智能物体系统和环境系统扩张与兼容相对容易,也是新的用户平台形成的主要路径。但也不排除另外的可能性,如一些智能物体数据或环境数据的平台,以其创新性的服务获得用户黏性,再向社交平台扩展。或者是一些已经具有社交属性的服务类平台 ( 如购物、地图、天气等) ,整合智能物体和环境数据,形成一
9、个综合性用户平台。而无论是哪种扩张途径,对于传媒业来说,掌控用户平台,就意味着掌控未来。但是今天用户规模最大、黏性最强的用户平台,已经存在于传统媒体领地之外。未来这一趋势还可能进一步加剧。专业媒体在未来需要更多地依托第三方的用户平台来获得用户规模、进行用户分析、完成新闻的分发。图 1未来的用户平台系统用户平台的扩张和用户分析的多维化,为精确化的用户服务提供了基础。传媒业所要提供的内容产品,将不只是公共化信息,针对局部甚至个体环境的定制化信息服务也将成为未来用户的普遍需求。另一方面,当用户数据变得如此复杂时,对用户数据的保护难度也必将增大。后文将进一步分析。二、新闻生产系统的重构( 一)机器、数
10、据 、“云” : 未来新闻生产系统的新关键词未来新闻生产系统,将进一步打破今天传媒业的新闻生产格局,其构成或许如图 2 所示。图 2未来的新闻生产系统1. 从人到机器: 生产者的扩展在未来新闻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参与主体都不将仅是人,机器及万物都可能成为信息的采集者,而机器也可以完成信息的智能化加工。这意味着掌握着彭兰: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传媒观察10现代传播 2017 年第 1 期 ( 总第 246 期)智能机器和传感数据的 IT 企业、物联网企业,也将成为新闻生产系统中的成员。其中,机器写作将是一个重要趋势。机器写作得以实现的前提,是数据资源、数据思维以及数据工具在新闻生产
11、中的普遍应用。自 2011 年美国 Narrative Science 公司的新闻写作软件出现以来,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在财经、体育等专业新闻领域开始机器化写作,国内腾讯的 Dream-writer、新华社的快笔小新、今日头条的 Xiaomingbot等写作软件也开始了常规化运作。根据腾讯财经提供的数据,2016 年第 1 季度,Dreamwriter 撰写的财经新闻为 400 篇,而第 3 季度已达到 40000 篇。机器写作究竟是一个噱头,还是一次革命的开端?目前业界的判断也许不尽相同,但是,某些领域的机器写作 ( 如常规性的公司业绩报道、一般体育比赛消息等)在未来或许会成为常态。当记者们被
12、从这些机械性的写作中解放出来时,他们会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致力于深度报道或专业评论。这对媒体专业水准的提升未必不是好事。机器写作是否只适合程式化的写作,同样也是媒体人所关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特别是机器对自然语言理解能力技术的提高,也许会使得未来的机器写作像人的写作一样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某些领域完成个性化创作。但在新闻写作中,机器更重要的作用,是与人进行协同工作。人机一体的写作体系或许是更主流的方向。机器帮助人进行选题的发现与判断,帮助人收集数据并完成那些程式化部分的写作,包括部分可视化呈现;而人则在技巧性的叙事、深度的解读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机器也可以帮助人分析以往类似报道的传播效果与主要受
13、众,为写作与传播的优化提供依据。除了新闻写作外,机器还会在其他环节与人合作完成新闻生产。机器的存在,会让人重新思考自身在新闻生产中的核心位置。2. 用户数据、物联网数据: 新闻资源的扩张从信息资源角度看,除了传统媒体过去所依赖的信息外,用户数据、物联网数据将成为新闻生产的另外两类重要资源。用户数据包括用户主动生产的内容以及他们的行为数据等。用户数据对于新闻生产具有两重意义:其一,用户数据是反映社会情状的一种重要信息。用户在各种社交平台中发布的信息、意见以及蕴含的情绪,都是社情民意的局部表现。对这些用户数据进行有效收集与分析,可以为新闻报道提供新的拓展维度。其二,用户产生的各种数据是用户场景、需
14、求分析的主要依据,是个性化信息生产与服务的基础。物联网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将给未来传媒业带来一种全新的可能。物联网中的传感器,也将成为一种全新的信息采集手段。传感器在新闻生产系统中也扮演着两重角色:一方面,传感器可以作为新闻信息的采集手段,拓展人的能力。传感器将变成一种新的 “人的延伸” 。相较以往的媒体对人的延伸,传感器在社会环境中的分布更为广泛、到达的环境与场景更为丰富。它们可以在人所不能达及的地方进行持续的物的状态或环境的监测。虽然目前传感器新闻这样的概念似乎还没有普及,但是,今天媒体的一些报道,已经在或多或少使用 “传感器” 。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就是一种典型的传感器。一些新闻事
15、件的 “剧情反转” ,也得益于摄像头记录的视频。而近年兴起的无人机,同样也是一种传感器,它们是可以飞的摄像头,或者说是空中的传感器。物联网的推进,将使得传感器无处不在。它们对于物或环境状态的监测,可以见人所未见、知人所未知。因此,物联网的数据,将是未来重要的公共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传感器将带来一种新型的 “反馈”机制,它将用户的反馈深入到了 “生理” 层面。脉搏、血压、大脑表层的兴奋度,这些过去只有医学意义的数据,在未来将成为信息传播效果的测量指标。这些反馈信息,不只是用于评价某个信息的传播效果,还会成为优化内容的依据。例如,所有观众在观看某个内容片段时大脑的兴奋度都很低,说明内容的传播效果不
16、佳,那么创作者可能需要对相关内容做出调整。3. 从内部到 “云端” : 新闻信息处理系统的转移今天的媒体,都主要在自己内部系统里处理新闻信息,形成文字稿件、音视频作品。而未来,这样的处理系统,将可能独立于媒体,出现在一些公共平台上。2015 年谷歌推出了新闻实验室计划,记者们可以通过它访问来自谷歌的所有应用程序和平台的数据,如谷歌地图、Google Fusion Tables、谷歌地球、YouTube 以及谷歌搜索,记者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选题策划、稿件写作,并通过谷歌的渠道进行新闻发布。同时,它还面向自媒体开放。传媒观察彭兰: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现代传播 2017 年第
17、1 期( 总第 246 期)112016 年 10 月,今日头条推出的类似谷歌新闻实验室的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也开始向全部媒体和部分自媒体开放。它的定位是面向创作者的实时和历史数据分析工具。类似这样的以数据分析这一传统媒体的薄弱点切入的工具,对媒体人还是具有一定诱惑的。这样的工具,也是前文所提到的人机一体的写作系统的起点。如果类似工具平台日益普及,可以想见,未来越来越多记者的新闻生产是基于外部平台完成的。而一些专业的自媒体,也会向这样的平台集中。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样的平台对使用者来说是一种 “云端”的资源。专业媒体的生产者可以摆脱内部系统的资源限制,在更广泛的时空中完成报道。这些新的工具与平台
18、的出现,同样也是基于数据这样的新闻资源的价值扩张,这也意味着,掌握着数据资源、算法优势的技术公司,逐渐从新闻的分发向新闻生产的核心技术领地渗透。它们将逐步在新闻生产领域掌握话语权。( 二)机器入侵时代人的价值今天各种现象都在指向一个趋向,那就是在未来的新闻生产系统中,机器、算法、数据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使得专业媒体和专业媒体人产生一种深深的担忧,未来我们是否会被排挤甚至边缘化?未来的专业媒体和媒体人的生存空间,取决于其对媒体职责与专业价值的认定与坚守。媒体的职责是尽可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社会。虽然机器与算法可以完成信息的整合、分发,但是,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判断、价值判断,仍主要取决于媒体人,
19、在这方面,难度和工作量甚至会更大。算法虽然提高了信息整合与传播的效率,但算法中也时时存在陷阱。媒体人需要比常人更多地保持对算法的警惕,也需要比常人更敏锐地发现算法带来的风险与问题,特别是在算法的客观面目下的信息偏见与不均衡。媒体不仅要帮助人们了解生存环境状态,还需要帮助人们理解这些状态意味着什么。机器与算法可以更多地描绘现实图景,但对现实图景的意义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人,尤其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媒体人。评论这样的意见性信息生产,也将是未来媒体工作的一个重点。媒体也承担着社会整合的功能,它需要推动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而这未必是机器与算法可以实现的。媒体的社会监督功能的实现,更需要专
20、业媒体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人在机器不能到达的新闻现场和社会角落中的专业调查,仍是揭示真相的首要手段。人对真相的不懈追问,对正义的不懈追求,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但无论怎样 , “人”与 “机器” ,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选择。人与机器,在未来更多的是协同的关系、共生的关系。人与机器的智慧的相互注入,是为了提升未来媒体的信息生产与服务水平。当然,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人对自身和机器价值的认识与应用能力。三、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与生态重构( 一)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新媒体发展的一个显著影响,是新闻生产与新闻分发两者的分离,而在传统媒体时代,它们是捆绑在一起的。新闻分发平台与用户平台有很大的交集,但两者不完
21、全等同。例如,搜索引擎到目前为止仍是重要的新闻分发平台,但它未必是一个用户平台,它吸引的用户流量很大,但搜索用户间没有互动,所以没有形成有效的用户聚合。而社会化媒体平台则成功地实现了新闻分发与用户沉淀的结合,因而目前新闻传播最主要的用户平台都在社会化媒体领域里。将一个新闻分发平台沉淀为一个用户平台,正是在传媒业生态中获得更高权重的重要方式。而如前文所分析,在未来,要构建一个成功的用户平台,不仅仅需要连接用户的社交关系,还需要整合物的平台、环境平台。互联网进入大众传播领域以来,出现了很多新类型的新闻分发平台,如图 3 所示,每一种新平台的分发机制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并非为传统媒体所掌控
22、。这也是整个传媒业生态发生深刻变革的一个关键路径。图 3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彭兰: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传媒观察12现代传播 2017 年第 1 期 ( 总第 246 期)1. 整合类平台: 多源聚合 + 人工分发在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商业门户网站这样的以第三方方式出现的内容整合平台,成为了重要的新闻分发平台。这样一种平台,其传播模式与传统媒体基本是一致的,但内容源大大扩张。网站作为内容的集成商,将多个媒体的内容聚合在一起,再以编辑的判断为基础进行内容筛选,将媒体的内容二次贩卖给用户,人工判断在内容分发中仍然起主要作用。这样的平台虽然可以对媒体内容的传播起到放大作用,但基本不会
23、给媒体网站贡献流量。移动时代的综合性新闻客户端,扮演的作用也是类似的。2. 搜索引擎: 多源搜索 + 算法调度搜索引擎兴起后,它作为新闻分发工具的作用也凸显出来。搜索某个关键词后内容的排序,决定了相关内容及其生产者被用户点击的可能性的高低。搜索引擎同样是对广泛的信息来源进行搜索,但搜索结果排序的依据是算法,这种算法与用户无关,它更多地是对传播者及其内容的一种权重衡量。谷歌、百度等不仅通过搜索引擎的方式在内容提供者与用户之间进行匹配,还利用搜索技术,通过专门的新闻或资讯频道,形成自动化内容分发平台。搜索引擎虽然自身并不生产内容,但是,它们对于网站流量的调度作用是明显的。3. 社会化媒体: 人际网
24、络 + 大众传播社会化媒体在其普及的同时,也开始成为新的内容集散与分发地。社会化媒体对于整个新媒体新闻及其他公共信息传播的模式与结构影响都是深层的。门户等整合类平台虽然拓展了新闻传播的渠道,但从传播机制与模式来看,与传统媒体的点对面模式是完全一致的;而社会化媒体将公共信息传播,带向了社交化传播。在社会化媒体里,由社交网络构成的人际传播渠道成为公共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在这些平台上,媒体内容的再分发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激活的人际传播网络的规模。以社交网络来传递公共信息,这是大众传播出现之前的公共信息传播模式。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化媒体带来的是一种 “回归” 。但是,由于互联网形成的社会网
25、络的规模的巨大性,社会化媒体传播的效率是以前的人际传播无法企及的。这样的一种传播模式,也使得信息的筛选机制发生了变化,过去职业媒体人进行的信息 “把关” ,在社会化媒体中演变为用户的鼠标投票。转发量,成为推动新闻 “上头条”的核心要素之一。当然,这样的机制未必总是优于专业媒体的选择。在很多情况下,多数人的意志不一定指向正确的方向,而炒作、水军、自动发帖机器等的干扰,也有可能营造出虚假的信息环境。4. 个性化推荐平台: 个性分析 + 算法匹配近年新闻传播中的一种新现象,是类似于 “今日头条”这样的客户端出现,它们以 “个性化”为卖点,为内容与用户间的匹配提供了一个新维度的依据。换句话说,内容与其
26、特定的接收者之间是由算法为 “媒”进行匹配的。个性化算法是搜索引擎算法的一个升级,它把个性作为算法中的核心变量,凸显了个人偏好的意义。个性化算法在未来还会进一步优化,对用户需求的解读能力与匹配精确度还会不断提高,但是,个性化推荐不能成为未来唯一的新闻分发方式。个性化算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人们在信息消费中付出的成本,但是它是以小灶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填食,这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消化疲劳与厌食。即使用户并不抗拒,个性化算法带来的 “信息茧房”效应,也会使用户越来越失去对外界环境的全面感知,面对被信息茧房隔离的社会个体,社会整合将变得越来越难。因此,作为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平衡,面向大众的常态化的公共化信息推
27、送,仍然是必要的。5. 视频和 V/A 平台: 临场体验 + 社交传播随着网络视频的发展和 V/A 应用的深化,视频和 V/A 平台,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新闻分发平台。网络视频直播和 V/A 技术,重新定义了新闻现场。在这些新的新闻现场里,用户可以较少受到传统电视直播中记者、摄像、导播等视角的限制,特别是在 V/A 新闻里,人们可以直接 “进入”现场并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观察与体验,他们对于新闻的认知,也更多取决于自己的临场观察。而在这些平台上,新闻分发会较多借鉴社会化媒体的模式。社交关系对于视频或 V/A 新闻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 服务类平台: 生活场景 + 新闻推送而除了以内容生产
28、与传播为核心的上述平台外,一些原来是以生活服务为核心的网络平台,也在某些领域里媒体化。如淘宝、高德地图、墨迹天气等都已经整合了一定的新闻。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化内容可以通过这些服务类平台流向用户。服务类平台具有向新闻渠道延伸的可能性,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服务类平台具有较大的用户规模和较强的用户黏性;二是服务类平台所掌握的用户数据,有助于深入理解用户,基于一般消费行为来推测传媒观察彭兰: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现代传播 2017 年第 1 期( 总第 246 期)13用户的新闻阅读需求,在某种意义上也有可行性;三是服务类平台常常对应着用户的各种场景化应用,与此场景相关的新闻推送,可
29、以得到用户更好的认同;四是从未来发展看,服务类平台更容易将人的社交、物的数据及环境数据结合一起,成为新型用户平台。这样的平台上,新闻分发的主要逻辑,是人们的生活场景。在上述几种新闻分发平台在今天是彼此独立的。但未来的新闻分发平台更有可能是现有各种平台的混合。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新闻分发平台,未来的新闻分发平台都要能实现如下目标:规模化用户的集聚与维系:成为一个新闻分发平台,需要形成并维系足够规模的用户,社交、社群对用户的集聚与维系发挥着主要作用。多元化内容生产者的汇聚:内容生产者的多元化,不仅有助于为用户提供多元的满足,也有助于营造均衡的信息环境。内容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匹配:分发的意义,即是内容生
30、产与消费的匹配,这可以是通过人工编辑,也可以通过算法。无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兼顾个性化满足与公共价值关照。多重新闻体验环境的营造:对于不同的内容,用户需要不同的体验手段,虽然每个平台在文字、声音、视觉、V 等不同手段中有所侧重,但是,如果同一平台能提供多重体验,用户的黏性也会增加。内容与其他互联网服务的关联:未来的内容、社交与其他互联网服务之间的关联度将更高,这不仅有助于内容产品的价值挖掘,也有助于形成新的盈利模式。( 二)重构的生态与有待重建的传播秩序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新闻可以借助多种通道以不同方式流向用户。由于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和使用习惯的差异,多种分发渠道将长期并行,
31、其中一些会相互融合。这样的一个延展过程,也是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格局中地位不断下降的过程,包括传播媒体在内的专业媒体虽然仍然可以在内容生产上保持一定优势,但在内容分发方面,未必有足够的话语权,某些时候,它们甚至需要向分发平台的控制者让步。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的分离更为明显,分发渠道与平台的话语权继续上升,这将是未来传媒生态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意味着,新闻分发平台将对传播秩序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信息的质量、信息的均衡以及信息的自由流动,都与分发平台本身的传播机制与规则相关。多样化的分发平台,意味着专业媒体的把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这是否会意味着新闻质量的不可控?2016 年美国大选结果揭晓之后,F
32、acebook 在大选中的假新闻传播问题遭到质疑。批评者认为,2016年 8 月后,Facebook 撤掉了其编辑小组,将人工审查、筛选内容改为通过计算机算法进行信息筛选,也许这个变化给 Facebook 带来了更多假消息,干扰了选民的判断。尽管 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并不认可这样一种批评,我们现在也并不能简单推断 Facebook的信息推送算法是否对美国大选的结果造成了影响。但是,对于那些权力越来越大的新闻分发平台而言,无论它们是否具有专业媒体背景,无论它们是以人工还是算法方式进行新闻分发,权力的上升也必然意味着责任的加大。对于新闻质量的把关,应是任何平台或渠道的职责。进一步我们要
33、问,这些新的分发平台,能否让新媒体对现实社会的反映更为完整、真实?以往,专业媒体由于版面空间和播出时间等限制,只能通过自己的选择与判断用有限的容量来反映无限的社会现实,因而在媒体中营造出一个拟态社会。今天,当多元的生产者提供多样化的内容通过多样的渠道来传播时,我们是否就会获得一个比过去媒体的拟态社会更接近真实社会的信息环境?虽然从理想状态来看,新媒体的确可能会使过去被媒体排除的某些内容进入到公共信息分发平台,进入公众的视野,这有助于信息环境的多样化,但是,无论是社会化媒体中的 “鼠标投票” ,还是机器的算法,都仍难免会造成一些信息被 “遮蔽” 。公众意志下形成的传播的 “马太效应” ,同样也容
34、易造成信息环境的不平衡。各种新的新闻分发平台,同时也是企业的 “产品” ,这些产品的背后,都有着企业的利益和相关联的资本的利益。如何抑制企业利益或资本利益对公共信息传播的干扰,是未来各种平台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而对于用户来说,在各种新的新闻分发平台中,当媒体的把关被淡化或削弱时,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变得更为重要,尤其是他们不仅作为信息消费者还作为信息生产者在影响着新媒体的信息环境时。新媒体时代用户的媒介素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到以往媒体人的媒介素养领域。新闻分发系统生态的重构,需要伴随着新闻传播秩序的重建,但这一重建不完全建立在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管理制度及思路上。新的平台责任观、新的媒介素养观
35、对于新秩序的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彭兰: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传媒观察14现代传播 2017 年第 1 期 ( 总第 246 期)四、信息终端系统的重构( 一)信息终端的三个新指向未来将是 “万物皆媒”的时代,而信息终端未来发力的三个重点领域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汽车。1. 可穿戴设备: 构建双向 “人肉终端”各种便携的 V/A 设备,是可穿戴设备的一个主流方向,但未来可穿戴设备显然不只是 V/A。可穿戴设备将使人体变成双向的 “人肉终端” 。人体终端化,不仅意味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增强,也意味着人体向外界发送数据的丰富化。当人可以利用可穿戴设备实现与外部力量的
36、融合时,人自身的力量究竟是被削弱还是增强?乐观地看,人体上的智能物体是最直接的 “人的延伸” ,它们可以拓展人的感知、认识能力,以及人与物的信息交互能力。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可能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悲观地看,也许外部力量的辅助,会使人们某些器官的功能因为使用减少而退化。例如,当人们越来越依赖搜索引擎在互联网这样的 “外存”中查找知识,而不是将这些知识 “固化”在自己的大脑 “内存”里时,记忆需求的下降可能会带来记忆能力的衰退。可穿戴设备也将带来人的一种 “外化” ,人的思维活动、内部状态这些本来的隐秘,成为可以感知、存储、传输甚至处理的外在信息。人,包括人的身体状态、活动、情绪、思维等,
37、在全面数据化,形成“数字孪生” 。当可穿戴设备与人形成如此紧密的联系时,由它们带来的对个人数据的跟踪、监测将无所不在,个人隐私通过可穿戴设备暴露的风险势必大大增加,隐私权保护所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大。而除了隐私权外,未来个体还应拥有一种新的权利 “隐身权” ,以便自己在某些时候可以从数字世界里 “消失” ,不受外界侵扰。2. 智能家居: 重构家庭信息系统从过去占据客厅的电视媒体,到后来占据书房的网络媒体,再到卧室和卫生间场景中的移动媒体,家庭内部的信息系统在发生变化,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谈到家庭内的媒体使用时,关心的主要是每一块独立的 “屏幕” ,而未来,家庭内的媒体使用,更可能是由各种智能家居设备
38、构成的立体的信息系统。智能家居使得围绕个人产生的信息变得丰富,人的行为、需求和环境不仅被可穿戴设备也被智能家居设备全方位信息化、数据化。例如,冰箱对应着人们的饮食、健康、购物的状态及需求,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对应着空气状态、健康状态等数据。家庭内的信息传播,很多时候是人与物体、环境之间的 “对话”过程,各种智能设备在其中扮演着媒介的角色,而各种信息需求,也会转化为其他服务需求与行为,如冰箱食品不足的信息可能直接转化为网上购物行为。家庭成员间的信息传递与情感交流,也可以在更多场景中借助各种家庭设施展开。3. 智能汽车: 重新定义移动媒体在信息终端领域一个尤其值得关注的动向是智能汽车。汽车与早期的移
39、动媒体 广播是天然的盟友。广播的发展与汽车的发展息息相关。而未来的智能汽车,将再次定义移动媒体。智能汽车不仅提供了一块移动的屏幕,更会变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全新的信息系统,智能汽车可以实现:车与人的信息互动:汽车驾驶、人在车内的信息接收等,都需要人与车的互动,而智能化汽车可以带来更便利的人车互动,包括远程互动。车与车的信息互动:车与车的信息互动是无人驾驶的核心。但即使是有人驾驶,车与车的互动,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车与环境及关联信息系统的互动:车与公路交通系统的互动,可以为汽车寻找更为快捷的行驶路线;车与警察、医院、保险等相关信息系统的互动,可以为事故的处理提供更便
40、利、直接的手段。车与公共信息系统的互动。今天一些地图类应用生成的实时路况信息,数据的主要贡献者是行驶在道路上的相关汽车。未来这样的思维将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应用。在移动终端的方向发生变化时,移动终端的生态也必将发生变化。物联网厂商、智能家电厂商和汽车生产厂商等,都可能借助硬件进入到未来的传媒业生态中。( 二)新终端时代的新人机界面新的终端也会伴随着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或者说人机界面。自然化交互,如语音交互、手势交互、面部识别等,在未来将越来越普及。目前,语音交互技术已经趋向成熟,微软、科大讯飞、苹果、谷歌、百度等语音技术的识别准确率都超过 90%,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人的准确度还高。微软的 Kinec
41、t 推动了用户对手势交互的认识,而未来这样的通过手势或其他肢体动作进行隔空操作的人机界面,将适用于更多场景的需求。( 下转第 29 页)传媒观察彭兰: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现代传播 2017 年第 1 期( 总第 246 期)29中国电影在对周边国家的输出过程中,在视听语言、类型和传播渠道上,可以以年轻和高学历人群为主要受众。在中国当代文化符号的输出方面,电影作为载体是较好的推广方式,应进一步加强电影传播的影响力,塑造新时期的大国形象。六、结语研究表明,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的传播中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周边国家受访者对中国电影的接触状况不佳,对观看中国电影的偏好程度较弱。电影的对外
42、传播方式受周边各国家发展现状的影响较大,周边国家受访者通过接触中国电影,对中国文化形象中的传统文化形象认知度较高,对当代文化形象认知度较低。但同时数据显示,电影是传播中国当代文化形象较为有效的途径。周边国家受众对中国军事、经济、科技发展的认同度较高,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的认同度不佳,在电影的对外传播中,应注意社会形象的塑造。在对周边国家的外交中,文化外交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文化推广方式,对构建中国文化形象、传播中国精神具有显著作用,但在以电影为途径的文化传播中还存在许多客观障碍。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我国存在多民族的文化特征,跨境民族问题对文化对外传播的影响日益凸显。同时,我国与多个周边国
43、家具有文化同源性,这也为我国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传播问题打开另一个思路,提供了更多可以探讨的领域,由于此次调研限制,未对跨境民族和文化同源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后续可做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会林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 李雅琪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 马琛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 杨卓凡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责任编辑:张国涛】( 上接第 14 页)图像识别技术会使得机器更好地理解图形 ( 包括人脸)的意义,而未来大量的应用,将是基于 “刷脸”( 面部识别技术)的应用。新的人机界面,其核心是让人保持自然本性,用与生俱来
44、的方式与机器或智能物体进行对话。新的界面,也可以帮助一些特殊人群,如身体某些部分有残障的人,更方便地实现与机器的交互。信息终端越发达,人机交互方式越回归自然,终端也就越隐身于人、自然物体和环境之中。支持这些新的交互方式的技术公司,也会在未来的传媒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样一种打破传媒业旧边界所形成的新版图、新格局,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是更好还是更糟的传播?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判断。但就像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所指出 : “人类既是技术元素的主宰者,也是它的奴隶,我们的命运将是保持这种令人不快的双重角色。所以,我们将始终对科技存在矛盾心理,难以做出选择。可是我们的担忧不应该包括是否拥抱科技。
45、我们已经不只是拥抱,而是与它共进退。从宏观意义上说,技术元素正沿着它的必然进程前行。而在微观层面,意志决定一切。我们的选择将是与它一起进入同样的轨道,为所有人与事物增加选择的机会,并且给科技的具体形态赋予优雅和美丽。 ”优雅和美丽也许难以企及,但至少,我们需要给公众增加选择的机会。今天在我们看来辉煌的大众传媒业,对人类历史来说其存在还只算 “一瞬” 。我们不能因为其曾经的荣耀而认定这是唯一可行的模式并放弃未来其他可能的选择。但是,我们需要将传媒业的优秀基因和专业价值观带入未来的传媒业。也许未来传媒业的边界终将消失,但传媒的职业责任以及这些责任的履行者永远都不会消失。注释: Gartner 公布
46、 2017 年十大战略科技发展趋势 ,http:/ /tech. ifeng. com/a/20161026/44478224_ 0. shtm,2016 年 10 月 26 日。彭兰 :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 ,新闻记者 ,2015 年第 3 期。 社交媒体成就大选?众口铄金惹争议 ,http:/ /international. caixin. com/2016 11 13/101006986. html,2016 年 11 月 13 日。美 凯文凯利 :科技想要什么 ,熊祥译,中信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188 189 页。(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责任编辑:张国涛】黄会林李雅琪马琛等: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的传播现状与文化形象构建传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