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2017年第1期 总第141期新闻大学JOURNALISM BIMONTHLY新闻业务作者简介 常 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博士后一、引言视觉化生产是全球新闻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当代趋势。这不仅体现在视觉符号和视觉传播手段正被日益频繁而深入地运用于新闻的日常生产活动当中,更体现在视觉化的思维方式已日渐成为当代新闻生产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观念逻辑。传播技术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内容呈现手段的革新,是视觉逻辑在新闻生产中不断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尤以交互设计和大数据在新闻生产中的普及影响最为显著。(Giardina and Medina,2013:pp.108-124;Utt and
2、Pasternak,2000:p.55-66)崛起于21世纪的诸种视觉化内容生产技术,动摇了传统新闻媒体领域的主导性视觉形态电视新闻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中,又以信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两种技术的发展态势最为引人注目。作为当下三种最主要的视觉新闻形态,电视新闻、信息可视化新闻和虚拟现实新闻遵循着不同的生产观念和操作方式,也均在新闻业的总体版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三者共同的宗旨,却均指向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那就是新闻生产的视觉化。对此,约翰哈特利(John Hartley)早在1990年代中期便做出过中肯的评述:“我们不能将新闻的展示性、视觉性和视觉话语策略视为对某种纯粹的、客观存在的现实主义的玷污;
3、视觉性从一开始,就是新闻的根本意图。”(Hartley,1996:p.43)本文主要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电视新闻、信息可视化新闻和虚拟现实新闻所遵循的三种主导性视觉生产的技术话语进行深入挖掘,尝试通过这种方式厘清人类新闻生产的视觉逻辑的变迁规律,并对该逻辑加诸人的行为、社会信息环境乃至信息文明的生成与流变的影响进行反思。【摘 要】本文对当下全球新闻生产领域的三种主流视觉生产的技术话语蒙太奇、可视化与虚拟现实进行全面的考察,尝试厘清人类新闻生产的视觉逻辑的变迁规律。本文研究发现,视觉化新闻生产于总体上呈现出由再现性到体验性、由真实性到精确性、由霸权性到民主性三个一般性规律。本文进而指出,“图形
4、转向”正在新闻生产领域变成现实,视觉的逻辑将会进一步重构新闻,以及人类藉由新闻认知外部世界的方式。【关键词】可视化;电视新闻;虚拟现实;新闻生产【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蒙太奇、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新闻生产的视觉逻辑变迁常 江(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84)56二、蒙太奇:视觉化的叙事作为一种主要依赖视听语言进行内容呈现和意义建构的新闻类型,电视新闻在整个人类新闻生产的谱系中有着深厚的根基。电视新闻的出现和流行,同时改变了人类对关涉信息传播的三对重要概念之间关系的认知:新闻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新闻与科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新闻与受众之间的关系。(Ekstrm,2002:p
5、.264)也就是说,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电视新闻第一次将新闻的展示性置于和真实性同等重要,甚或比后者更为重要的地位,新闻生产的首要宗旨也就不再是对信息的抽象,而成了一种近乎舞台表演的过程。(Heritage,1985:p.95-117)在电视新闻诞生之前,印刷新闻的严肃性和秩序感使得新闻以近乎于仪式的方式被人们接受;但在电视新闻的时代,新闻变得与艺术和广告更为接近,而与科学渐行渐远,“电视代表着现实,不断通过图像而非语言制造强有力的参与感、身份认同、幻想、观念与价值” 。(Corner,1999:p.125)电视新闻生产所遵循的一套最主要的视觉规则,是蒙太奇的规则。脱胎于电影的蒙太奇既是一套以镜
6、头组接和声画配合为主要形式的视听语言法则,也是一种视觉化叙事的总体性思维方式。正是由于对蒙太奇的全面接受和使用,电视新闻形成了有别于印刷媒体新闻的独特传统,这一点受到了早期电视新闻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如毛利格林(Maury Green)所言:“电视新闻中的蒙太奇本身也构成了一种新闻事件,这一事件是在新闻制作者的意愿下发生的”。(Green,1969:p.125)也就是说,蒙太奇之于新闻生产的重大意义,在于为后者带来了一种叙事上的范式突破:经由不同画面的组接和编排,不但原有的新闻故事得到了强化,甚至新的故事(乃或新的意义)也得以在蒙太奇语法的作用下不断生成,从而使得新闻叙事呈现出比印刷媒体新闻更为
7、巨大的能量、更为丰富的层次、更为细腻的纹理,因而也就建立起一种更为有力的接受模式;这一模式的特征被一些学者归纳为“强势、情感化、简单化”等方面,它尽最大可能缩小受众解读的空间,带有强制性灌输的色彩,忽视细节、特例与批判性讨论,却也因善于诉诸情感和情绪而有着惊人的传播效果。(Corner,1995:p.101-108)因此,不妨说,蒙太奇给电视新闻叙事带来的巨大强化效应,是以牺牲受众的自由度和理性为条件的。在旧的印刷媒体环境下,新闻受众的自由度和理性仍有着相当宽松的空间,这取决于印刷媒体空间偏向的版面编排语言和基于文字的抽象表意系统。但蒙太奇永远地破坏了这一点,新闻从文本(text)变成了程序(
8、“节目”program一词同时有“程序”的意思),完全消弭了受众对其“进行反思性、认识论意义上的检阅”的空间。(Tuchman,1972:p.662)电视新闻的视觉生产依附于电影艺术的蒙太奇逻辑,因而也就建立起一套与电影工业极为相似的配套生产机制。如同电影一样,电视新闻也形成了若干种高度固化的叙事类型(genre),即一套约定俗成的包括了“代码、惯例与期待”的系统;(Feuer,1992:p.138-160)而受众正是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熟稔的把握来获取一种稳定的接受心理的。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类型不仅决定了新闻所讲的故事如何被受众当作不言自明的事实加以接受,而且也是新闻受众获得共同象征身份(sym
9、bolic identities)的重要途径。(Dahlgren,1995:p.18-25)新闻的叙事类型并非一成不变,但即使变化,其过程也是十分缓慢的,不会令受众察觉或产生陌生感。一如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所言,新闻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将整个外部世界装进一系列为受众所熟知且毫不起疑的叙事形态之中。(Schudson,1995:p.53)所以说,蒙太奇对新闻叙事的前所未有的强化建立在一个前提条件的基础上,那就是对受众的自由度的压抑乃至剥夺。电视传播的单向性甚至霸权性色彩,甚至超过印刷媒介,它实际上是以连绵不断的视觉影像去全面“占据”受众的注意力,这种连续性无
10、论对于新闻生产者还是对接受者来说都提供了一种信息安全感,但与此同时也必然固化成了一套带有强制性的“成规”(norm)。不妨说,电视新闻的视觉生产逻辑放大了图像最具消极色彩的一面:作为一种短路符号系统,它可以大大降低人们获取意义的难度,从而使信息和知识的接受成为了一种闲暇式、娱乐式乃至沉迷式的行为。对此,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其对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英美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策略的批57评中,(Baudrillard,1995:p.15-33)以及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在其将电视文化类比为赫胥黎笔下的“美丽新世界”的隐喻中,(Postman,2005:p.1-25
11、)均有过发人深省的反思。电视新闻并非新闻的视觉化生产的滥觞,但却是以视觉的逻辑统摄、领导新闻生产过程的第一套普遍性的系统。可以说,正是电视新闻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力,使全球新闻生产全面进入了视觉化的时代。新闻业的传统价值观、专业信条和伦理观自然在理念层面上被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其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地让位于视觉传播的情感性和沉浸性法则。而这一效应在根本上来源于作为操作性法则和总体性思维方式的蒙太奇对新闻叙事的全面“改造”。蒙太奇的影响不可避免带来了艺术化而非科学化的观念对新闻生产的入侵,与真实、准确、客观、平衡等传统新闻专业标准相比,新奇、震惊、快感、沉浸等美学领域的评价标准亦毫不逊
12、色,两者在具体的新闻生产实践中无疑不断撕裂着电视新闻在认识论层面上的总体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预示着视觉的逻辑对新闻专业主义逻辑的侵蚀,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三、可视化:事实的自我昭显可视化(visualization)是新闻生产在视觉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尽管通过在新闻中使用图表的方式来使部分信息呈现为视觉图像的做法早已有之,但可视化成为新闻生产领域的一种普遍性趋势则源于新闻业对大数据的全面拥抱。(McCosker and Wilken,2014:p.155-164)过去十年间,可视化发展态势迅猛,在印刷新闻、电视新闻和互联网新闻中均有大量应用,其影响力甚至使得一些研究者断言新闻技
13、能和视觉思维的融合将成为未来新闻业发展的必然趋势。(Smit,Haan and Buijs,2014:p.344-354;Kirk,2012:p.1-18)具体而言,可视化就是使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和设计学的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视觉呈现的一种内容生产模式。对新闻来说,大数据和可视化存在两个相辅相成的当代特征:对大数据的使用必然要求以视觉手段对其加以呈现,而有效的可视化新闻也必然以大数据而非典型个案为资料基础。(Dowd,2016:p.97-110)因而,不难发现,可视化与新闻属性之间,几乎已经不存在逻辑的关联,它的基础是数据和“信息”本身,而非新闻从业者依据新闻价值规律筛选和过滤所得的“新闻事
14、实”。可视化与新闻属性之间的疏离感的一个体现,便在于前者对细节的忽视,而细节却恰恰是彰显或佐证“新闻真实”的重要依据。大数据提供给新闻生产的巨大信息量,使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难以在有限的呈现空间无论印刷平面,还是电视屏幕和网站页面得到事无巨细的视觉化,故可视化的用途在于令受众获知一种准确的概览性、趋势性的信息,不仅仅是某一个或某一些“代表性”的个案所具有的意义,而后者恰是传统新闻生产所遵循的一般性思路。这一观点,在一些针对新闻媒体编辑部门(人员)和可视化部门(人员)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结论中得到了佐证,这些研究表明了编辑部门或人员(尤其是记者)与负责可视化设计的部门及人员在专业理念上的格格不入已经
15、导致了当代新闻机构的某种内在分裂,(Bradshaw,2011;Dick,2014:p.290-506;Kleinsmann,Valkenburg and Buijs,2007:p.59-73)“设计人员难以将新闻的原则应用于可视化之中,而新闻记者也不具备将设计的法则融入新闻故事的经验” 。(Smit,Haan and Buijs,2014:p.348)此外,可视化内容的生产过程,也几乎完全不受新闻价值标准的约束,而是毋庸置疑地奉行着美学的标准。在一本影响力巨大的可视化研究文集中,其主编者认为“美”(beautiful/beauty)是衡量可视化效果优劣的终极指标,其内则包括了新奇(novel
16、)、有益(informative)、高效(efficient)和审美(aesthetic)等具体的标准。(Iliinsky,2010:p.1-3)莫利迪克(Murray Dick)对英国广播公司(BBC)、卫报、每日电讯报和金融时报等英国主流媒体可视化设计人员的访谈研究也表明了可视化生产方式对传统新闻理念的拒斥:受访者表示情感(emotion)是可视化的终极诉求,“内在的美和优雅”是可视58化奉行的评价标准,而且这样的新闻“没有必要执迷于走进客观性的死胡同”。(Dick,2013:p.500)作为一种信息的呈现形式,可视化无疑是以事实为依据和基础的,但此“事实”与传统新闻理念所强调的彼“事实”
17、不同。简言之,可视化只关乎对数据和信息呈现的准确性(accuracy),却不会如新闻记者一样追求某种本质上的“真实”,即事实本身与社会、存在、人性与文明等宏大概念之间的终极关联。因此,可视化固然并不反对传统新闻的基本理念,但这套理念在其看来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化的操作技术而已。可视化的生产逻辑无疑与电视新闻的蒙太奇思维方式一脉相承,但前者比后者多了一层科学的色彩,故而成为了一种新闻生产的技术美学,因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前者的一个缺陷,那就是电视新闻的单向性、霸权性色彩及其对新闻受众的“压制”。与蒙太奇一味追求对受众的感染力不同,可视化给受众带来的美学体验是以数据为基础的。尤其是,基于互联网介质
18、的大型可视化新闻往往具有交互性(interactive)功能,亦即受众可以通过主动的操作来获取位于某一局部的详尽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电视新闻自上而下的信息灌输模式。新闻受众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自己筛选信息加以接受的自由(尽管这种自由不能超出数据本身所能涵盖的范畴),亦即“通过人机交互行为促进理解”的自由。(Nichani and Rajamanickam,2003)如果说在电视新闻的生产中,视觉规律和新闻法则仍维持着一种彼此心照不宣的协调状态,那么可视化的逻辑则表达出了一种与传统新闻规律的明显疏离。视觉不再被当作一种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的手段,而成为了一套可以与新闻专业主义分庭抗礼的、自洽的
19、新闻生产观念。可视化的实践者普遍相信数据可以昭示自身,而事实和真理完全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科学的”的视觉转化而被人们掌握。但在具体的可视化实践中时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却是:除了事实之外,新闻究竟是否还应当追求意义(meaning)?也就是说,当大数据赋予了信息的视觉呈现以高度的精密性和科学性,传统新闻对于个体、个案和反常状态的关注与解释,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作为新闻业的一种普遍性的当下趋势,可视化既延续了电视媒介为新闻生产植入的艺术基因,又通过对交互性的强调将互联网媒介天然具有的文化民主化色彩植入了新闻生产的视觉逻辑。新闻的生产者与其受众之间关系,也因此而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受众”(audien
20、ce)一词日益变得不合时宜。研究显示,在主流新闻机构内,可视化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往往受到严重的边缘化,“新闻的观念与文化占据统治地位,设计师必须服从” ,(Smit,Haan and Buijs,2014:p.349)这从侧面印证了可视化的逻辑给传统新闻理念带来的巨大威胁感正因如此,传统新闻理念的拥护者才会在日常新闻生产中对视觉化趋势及其代表性观念加以拒斥。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可视化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尤其是相关程序、算法和应用的进一步简易化,新闻生产必将出现更为引人瞩目的、认识论意义上的观念断裂。其“威力”是仅强调信息展示性和接受愉悦性的电视新闻所无法比拟的。四、虚拟现实:真实性的隐匿虚拟现实是
21、一种建立在计算机模拟(computer-simulated)和沉浸式多媒体(immersive multimedia)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型科技。这项技术从2015年开始逐渐被新闻业采纳,截至2016年7月18日,已有纽约时报、卫报、美国广播公司(ABC)、美联社、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等多家国际知名媒体推出近百部VR新闻片。目前,新闻学界和业界尚未就VR新闻的内涵形成统一共识,且现阶段关于VR新闻的讨论也大多停留于现象描述和技术分析的阶段。但VR新闻具备的强大潜能却是得到普遍认可的。一方面,凭借前沿图像构绘技术和360度全景图像模式,VR新闻使得传统视觉呈现手段的“边界”概念不复存在,这也就意
22、味着新闻的生产者通过对取景框的操纵来实现对故事内容和意义的操纵的能力被降到了最低限度,这一点在VR新闻初期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品流离失所(The Displaced)、亲临叙利亚(Inside Syria)和寻找家园:加莱移民营地的生活59(Seeking Home: Life inside the Calais Migrant Camp)中得到了精准的体现。另一方面,VR新闻天然具有前所未有的情感导向力,其“模拟出来的情境会在受众头脑中乃至潜意识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对于新闻业来说是一项很严肃的责任”。(Cardew,2015)从这两方面的特征来看,虚拟现实技术可谓将视觉传播的内在逻辑发挥到了
23、极致:在感官上它使人的虚拟体验与真实的社会体验无限接近;在效果上则首要诉诸人的情感,使之完全沉浸于新闻情境之中,而非与情境之间保持必要的“批判性距离”(critical distance)。如果说电视新闻的生产逻辑是视觉法则与新闻法则的并存,可视化的生产逻辑是视觉法则对新闻法则的疏离,那么VR新闻的生产逻辑则呈现出了更为激进和决绝的色彩对传统新闻法则的颠覆。在话语层面,虚拟现实技术强调自己所呈现的现实是被模拟(stimulated)出来的,因而成为一种对本质主义的新闻“真实性”的嘲弄。事实上,尽管现场实景拍摄、后期缝合的、类似于纪录片的VR新闻目前仍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完全模拟影像以“无中生有
24、”地生产意义的VR新闻片也已开始出现,其中卫报推出的69就是其中的代表该片模拟一个正常人被关在69英尺(约5平米)的牢房里的场景,通过为观众还原牢室内的幽闭感和孤孑感,使其唤起心中对收监人员的同情和对监狱体制的反思。该片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VR新闻所追求的“真实”与建构于一整套牢固的观念体系和实践流程之上的新闻专业主义所强调的“真实”已经分道扬镳。被虚拟现实技术所破坏的,除了传统的新闻真实性理念外,还有电视新闻高度依赖的蒙太奇法则。在360度全景图像构筑的高度仿真的新闻情境之中,镜头组接不再有太多实质的意义,而日渐沦为一种纯粹的转场手段。对新闻的意义的获取和阐释则主要通过用
25、户的体验以及用户与情境之间的互动来完成。尽管在虚拟现实技术的驱动下,新闻将日渐成为策划和导演的产物,但随着蒙太奇法则的消亡,新闻生产者对新闻事件意义的操纵能力也不断降低,以至最终彻底形成意义的生产和解读最大程度相互剥离的新型“传受”关系。尽管目前仍有不少人从新闻作品的内容和形态出发,认定VR新闻不过是一种新型的电视新闻片或情境纪录片而已,但实际上VR新闻所奉行的视觉化生产逻辑已与传统的蒙太奇技法分道扬镳,因而也就不可能是什么“加强版”的电视新闻。所以说,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生产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是新闻生产的视觉逻辑继可视化技术普及之后的又一场范式革命。在某种程度上,VR新闻集合并强化了电视新闻和
26、可视化新闻的诸多传播优势。一方面,无论是360度实景拍摄取材还是完全的虚拟情境,VR新闻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新闻内容与真实社会情境之间的匹配,如各类可视化效果(包括静态和动态)一样,它所提供给受众的首要是一种经科学手段搜集并呈现的知识,而这种知识由于以视觉手段呈现,因而十分易于用户理解和吸纳。另一方面,浸入式的接受模式使得VR新闻将电视新闻诉诸情感的传播策略发挥到了极致,因而也就有着强有力的传播效果,是人类的新闻认知模式的一个全新的阶段。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VR新闻其实在生产逻辑上几乎彻底与传统新闻断裂了。VR新闻生产的出发点与核心诉求在于“体验价值”,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价值”。无
27、论加莱集中营,还是战火中的叙利亚,抑或英国那些只有5平方米的监狱囚室,这些VR新闻精心选择加以模拟的情境固然有特定的新闻价值,但相对于其体验价值来说,新闻价值不过是附加的;至于卫报的69这样完全模拟出来的新闻场景,不过是一种与传统新闻仅有着概念上的关联的生产实践而已。这预示着,作为当代新闻视觉化生产最前沿技术和最激进理念的虚拟现实,最终令“视觉的逻辑”僭越了“新闻的逻辑”,并创设出了一套全新的新闻生产观念及实践系统。不但新闻的概念与内涵即将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业的深度应用而被不断颠覆和修正,就连人类对新闻的需求方式和接受行为,也将不可避免实现全面的转化。60五、重构新闻认知蒙太奇、可视化与
28、虚拟现实,是当下的新闻生产实践所奉行的三套最主要的“技术观念”话语。从出现的时间来看,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先行后续关系:脱胎于电影叙事技巧的蒙太奇有着最为悠久的历史和最为深厚的根基,在大数据催动下出现的可视化生产实践正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在新闻行业普及,而方兴未艾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生产领域的应用则是一项刚刚展开、尚在探索中的实验。但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三种视觉逻辑完全可能并存发展,满足不同新闻受众的接受需求,共同构成人类的视觉新闻认知体验。通过对三种主流的视觉化新闻生产方式与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全球新闻生产的视觉逻辑变迁的基本规律。首先,从生产方式上看,视觉化新闻生产呈现出由再现性生产到体验性
29、生产的规律。历史悠久的电视新闻通过对视听语言和蒙太奇技巧的使用,全面强调了新闻对社会现实的再现功能,这种再现固然受到生产者无所不在的操纵,但其终究为人类认知新闻及藉由新闻认知社会的过程带来了一种飞跃。炙手可热的可视化新闻仍于总体上体现出再现式的色彩,但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受众得以对新闻事实及其所处的情境有更为准确的体验,对新闻生产者的专业化选择与编辑行为的依赖程度也更低。至于最为年轻的虚拟现实新闻,则实现了使用前沿科技对真实情境的完全模拟,从而令受众浸入新闻情境之中而非置身于新闻情境之外,因而受众接受新闻的方式也就摒弃了保持一定距离的观察与观望,转化为彻底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无疑是视觉的逻辑给人类
30、信息生产与接受行为带来的一个极大的转变,人类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亲密。其次,从文本内容上看,视觉化新闻生产呈现出由真实性生产到精确性生产的规律。无论采用何种生产方式,“新闻”这个概念本身都不能割断自身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明确关联,只是关联的方法和维系这种关联的话语不一而足。从前文的分析来看,从电视新闻到可视化新闻、VR新闻,视觉化的生产逻辑对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真实”的解构趋势是清晰可鉴的。这种解构并不是彻底否定,而更多体现为一种技术和话语层面上的“改造”。如果说电视新闻是通过“眼见为实”的图像再现逻辑来维护真实性的权威地位,那么可视化新闻和VR新闻则通过对科学方法和其他专业话语的引入,将
31、本质主义的新闻真实改造成为以“精确”(accuracy)为评判标准的视觉时代的新闻真实。在新的视觉化生产逻辑下,新闻真实不再具有人文主义或道德主义层面上的深厚内涵,而日渐沦为一种“算法”。而随着原有的真实性的概念内核被视觉生产技术话语不断瓦解,“新闻”这一概念本身也将注定被重构。最后,从传播效应上看,视觉化新闻生产呈现出由霸权性生产到民主性生产的规律。以蒙太奇为支柱性生产观念的电视新闻是当代社会中一种显见的视觉话语霸权,其奉行着自上而下的灌输模式,竭力令意义沿着生产者规划好的路径实现单向的传递。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可视化新闻和VR新闻则以交互性为显著特色和独特优势,它们的出现打破了蒙太奇技法加诸
32、新闻内容与受众接受行为的霸权。例如,可视化技术使新闻受众可以通过选取和点击等动作主动获取总体性数据中某一局部的数据信息,不必被动接受生产者筛选后提供的信息;而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令受众在360度的模拟场景中自由行走、体验,打破了屏幕画框对信息的过滤功能,抑制了生产者通过镜头组接操纵意义的可能性。当然,无论可视化新闻还是VR新闻的生产者都是人,因而也就必然有着将自身的意图藉由新闻作品对他人施加影响的天然倾向,但前沿技术的存在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产者的活动空间,因而也就为人类的视觉化新闻生产与新闻接受过程赋予了文化民主化的色彩。总体而言,从蒙太奇到可视化,再到虚拟现实,全球新闻生产的视觉化理念与实
33、践正毋庸置疑地重构着人类藉由新闻实现对自身、对外部社会,以及对自身与外部社会之间关系加以认知的方式。这一逻辑的变迁受到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前沿技术的驱动,并不断对传统新闻的基本观念、价值标准和专业主义进行着破坏和重构。从很多方面看,米切尔(W. J. T. Mitchell)所61预言的“图形转向”(the pictorial turn)正日趋在新闻业变成现实。在米切尔看来,这一转向是一种“对图像作为感官、机能、机制、话语、身体和形态之间复杂的互动中介的后语言学、后符号学的再发现”。(Mitchell,1994:p.16)因此,所谓的新闻生产的视觉逻辑也绝不仅仅是将新闻视觉化这样简单,而是新闻藉
34、由视觉化内容生产观念与实践的发展带来的一种关乎整个人类信息文明的认知范式革新。在这一过程中,与其哀悼传统新闻的种种观念和价值如何被视觉的逻辑破坏、解构、颠覆,不如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去剖析这种“图形转向”对于新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高度依赖新闻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人类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参考文献:Marco Giardina and Pablo Medina, “Information Graphics and Design Challenges and Workflow Management,” Onlin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Technologie
35、s 3 (1) (2013):pp.108-124.Sandra Utt and Steve Pasternak, “Update on Infographic in American Newspaper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21 (5) (2000):pp.55-66.John Hartley, Popular Reality: Journalism, Modernity, Popular Culture (London: Arnold, 1996).Mats Ekstrm,“Epistemologies of TV Journalism: A The
36、oretical Framework,” Journalism 3 (3) (2002):pp.259-282.John Heritage,“Analyzing News Interviews: Aspects of the Production of Talk for an Overhearing Audience,” in Discourse and Dialogue, ed. T. A van Dijk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85):pp.95-117.John Corner, Critical Ideas in Television Studies (O
37、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Maury Green, Television News: Anatomy and Process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1969).John Corner, Television Form and Public Address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5).Gaye Tuchman,“Objectivity as a Strategic Ritu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7 (1972):pp
38、.660-679.Jane Feuer,“Genre Study and Television,” in 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ed. Robert C. Allen (London: Routledge, 1993):pp.138-160.Peter Dahlgren, 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 Citizenship, Democracy and the Media (London: Sage, 1995).Michael Schudson, The Power of News (London: H
39、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Jean Baudrillard, The Gulf War Did Not Take Place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Neil Postman,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5).Anthony McCosker and Rowan Wilken, “Rethinking Big Da
40、ta as Visual Knowledge: The Sublime and the Diagrammatic in Data Visualization,” Visual Studies 29 (2) (2014):pp.155-164.Gerard Smit, Yael de Haan, and Laura Buijs, “Visualizing News: Make It Work,” Digital Journalism 2 (3) (2014):pp.344-354.Andy Kirk, Data Visualization: A Successful Design Process
41、 (Biemingham-Mumbai: Packt Publishing, 2012).Cate Dowd, “The New Order of News and Social Media Enterprises: Visualizations, Linked Data, and New Methods and Practices in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2 (1) (2016):pp.97-110.Paul Bradshaw, “Data Journalism Survey: A Mixed Picture,”
42、 Data Driven Journalism,.EB/OL http:/ 20110922Murray Dick, “Interactive Infographics and News Values,” Digital Journalism 2 (4) (2013):pp.490-506.Maaike Kleinsmann, Rianne Valkenburg, and Jan Buijs, “Why Do(nt) Actors in Collaborative Design Understand Each Other? An Empirical Study towards a Better
43、 Understanding of Collaborative Design,” CoDesign 3 (1) (2007):pp.59-73.Noah Iliinsky, “On Beauty,” in Beautiful Visualization: Looking at Data Through the Eyes of Experts, eds. Julie Steele and Noah Iliinsky (Sebastopol, CA: OReilly, 2010):pp.1-13.Maish Nichani and Venkat Rajamanickam, “Interactive
44、 Visual Explainers: A Simple Classification,” eLearningpost, EB/OL http:/ 20030901.Ben Cardew, “VR Brings Fresh Perspective to Journalism,” The Guardian, EB/OL https:/ 20151122.W. J. T. Mitchell, Picture Theory: Essays on Verbal and Visual Interpret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4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48that although the latter one was politically subordinate to the former one, Hong Kong conversely enjoyed greater impact than Guangdong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of cultural status, commercial intercourse and technical condition for both, moreover, Guangdon
46、g even became the importer of publications and culture of Hong Kong.Key Words Republican China;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publication management; print culture55 Montage, Visualization, and Virtual Reality: The Changing Visual Logic of News Production CHANG Jiang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thoro
47、ugh discussion of the three main-stream visual techno-discourses within the global arena of news production and tries to conclude the overall changing patterns of the visual logic of human news production. This article thus summarizes three general patterns, which are from representational to experi
48、ential, from truth-oriented to accuracy-oriented, and from hegemonic to democratic. The article proposed that the pictorial turn has taken place within the domain of journalism, and the logic of visualized production of news will further reshape news, and the way people perceive outside world throug
49、h news reception.Key Words visualization; television news; virtual reality; news production62 Practices and Status Quo of New Media Social Esponsibility ZHONG Ying, LI Qiu-hua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power and influence of the new media,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new media has been more a
50、nd more concerned by the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concept of New Media Social Responsibility, we analysis the industry practices of New Media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and construct an index system of New Media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n, we evaluate and measure the New Media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