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规划用途 文档编号:8342953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能熟练的背诵、默写。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3、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诗的国度,是无数伟大的诗人创造的,这些伟大的诗人中有一位被后人称赞为“圣”。同学们,你知道是谁吗?你了解他吗?说说你知道的情况?(根据学生说的师板书:诗圣:杜甫、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史)今天再学习他的一篇诗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课题)检查预习和朗读,根据学生朗读情况进行下面的任务:(读的不好就从这开始)示范朗读-练习朗读-(读得好从这里开始)展示朗读-说说诗文感知(诗写了

2、什么内容?)先看看我们这节课的目标:PPT展示要想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我们就要知道诗人写诗时的生活境遇,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诗的创作背景(PPT出示给学生)活动一: 了解背景资料。安史之乱(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安史之乱发生后,杜甫因上书得罪了皇帝,被一再贬官。758年冬,因事回洛阳。759年春,从洛阳返回华州(杜甫在华州做参军)途中,亲眼见到了战乱合不合理的兵役带给人民的极大苦难,感触很深,写出了“三吏”“三别”。这

3、一年华州一带闹饥荒,加上他对朝政的有所不满,就弃了官职,携带家小到秦州(甘肃省天水市)、同谷(今甘肃康县)等地逃荒。但都无法生活下去,便长途跋涉入蜀。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当地做官的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安顿下来。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下面就让我们深情地齐诵这首诗。(生齐读)活动二: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1、研读诗的第一节,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一个怎样的场景?用原文诗句说说。可以从作者写景角度上和用词上去思考

4、表达。2、在第一二三节诗文中,请选择一节诗文,先给这节诗文拟一个小标题;再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表现出的意境;说一说这诗文中蕴藏着“我”怎样的心情与思想。示例:我选择第一节诗,写的是“秋风破屋”;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秋风怒号,迅猛卷走了诗人屋上的茅草,而且茅草到处纷飞,树梢上、池塘里,很难让诗人拾回。这让诗人痛苦不已。所以诗人的心情是“痛苦”的。(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品味批注,组内交流后全班分享)(在学生批注过程中,教师及时点拨指导学生批注的方向,更要及时发现学生批注的亮点)明确:学生可能会如下表达:听诗人心中之 _ “忧愁”。茅草被风卷破了,一家人在秋风秋雨中该怎么度日呢?此时诗

5、人肯定忧心忡忡。我写的是“痛苦”。“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秋风怒号,卷走了诗人屋上的茅草,让诗人痛苦不已。而且,“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一群孩童欺负诗人年老,把茅草都抱走了,诗人呼唤不得,心中更加痛苦。我写的是“着急”。“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房屋被风卷破了,雨大风急屋漏,被子破旧似铁,漫漫长夜一家人如何度过?此时诗人心中肯定很着急。“忧愁”与“痛苦”“着急”都可概括诗人面对秋风卷走屋上茅草,孩童走茅草,难以寻回,秋风秋雨、漫漫长夜不知如何

6、度过的那种心境。3、研读最后一节是,体会情感博大!诗人自己都没有地方住了,还想着天下的穷苦人。善良!如果天下穷苦人都能有地方住,自己冻死也愿意,说明诗人很善良、无私!忧国!诗人从自己想到全天下的寒士,这本来都不是他该操心的事情啊,这说明诗人非常关心国家政治,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不仅忧民,还忧国!这一节诗中,诗人已不再单纯地描写自身“吾庐独破”的痛苦,而是在借自身痛苦折射“天下寒士”的痛苦,以此呈现社会、时代的苦难;此外,诗人还于大声疾呼之中,投射出了他自己满腔的忧国忧民之情。这就叫“舍己及人”不顾自己的苦况推及“天下寒士”,突显悲悯情怀,以及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下面,请大家齐读一下

7、这一节,体会“诗圣”的情怀!)4、你从本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仿照示例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示例:(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名句?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杜甫征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杜甫兵车行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布置作业: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把诗歌改写成一则小故事。板书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诗圣境遇窘迫秋风破屋 惨痛群童抱茅 悲戚无奈 破屋遇雨 凄惨广厦庇寒 宏愿舍己及人 忧国忧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