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景德镇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13426650027 文档编号:905657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德镇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景德镇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景德镇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景德镇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景德镇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景德镇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新征程的起步期,是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景德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根据江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景德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结合景德镇市制造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景德镇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本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规划期为2021-2025年。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十三五”以来,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复杂严

2、峻的外部环境和疫情、汛情带来的多重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定不移地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工业生产复苏态势持续巩固,工业经济总体趋稳向好。(一)发展基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0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陶瓷产业迎来历史发展机遇。景德镇特种工业陶瓷技术研究院暨高科技陶瓷产业化基地项目落户昌南新区,致力打造百亿级工业陶瓷产业集群。成功举办中国航空产业大会,航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80亿元。航空小镇功能配套不断完善,航空工业昌飞S300整机项目

3、成功落户,成功引进乌克兰Ak1-3整机项目。乐平市荣膺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年度贡献奖,景德镇高新区荣获全省加快工业发展加速工业崛起“三年强攻”专项奖。结构效益持续优化。“3+1+X”产业体系不断壮大,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精细化升级。2020年,陶瓷、航空、精细化工和医药、制冷、汽车、电子信息六大优势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80.62%。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2户,净增55户,创近十年来历史新高。“十三五”期间,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9.76%。航空工业昌飞、黑猫集团、长虹华意实现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其中航空工业昌飞突破200亿元。长虹华意、黑猫炭黑、宏柏新材晋级国家级

4、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宏柏新材成功在主板上市。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重要契机,发挥我市大厂大所大学的创新主体作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初显成效。截至2020年底,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4户,省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达到5户,明兴航空入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2%,全省第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3%,全省第一。工业企业全年专利申请量突破3787件,专利授权量突破2765件。陶瓷制品示范基地成为全省首家获五星级评价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哇陶众创空间获批国家小微

5、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陶溪川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速。我市活化陶瓷工业遗存、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在我市召开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场会,向全国推广陶溪川工业遗产“活化”成功经验。国家工业遗产总数达到4处,居全国地市级第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入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成为全省继江铃汽车后第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研发的AV500无人直升机斩获第三届中国优秀工业设计金奖。中德(景德镇)工业4.0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入选工信部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工信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出台了关于实施景德镇市产业链

6、链长制的工作方案,12个产业链链长分别由市委书记、市长等市领导担任。研究制定了景德镇市工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健全完善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三个五(50户重点企业、50个重大项目、50户小升规企业)”工程月调度、月通报机制,工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二)发展环境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贸易摩擦、世贸组织陷入危机等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陡增,第三次全球化浪潮步入深度调整,以往依靠低成本优势融入全球垂直分工体系,实现产业大规模快速扩张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我们“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

7、”,为新时代我市改革发展标定了历史方位、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一带一路”建设及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市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我市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城市空间与功能布局优化、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奠定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面临挑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技术和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扩散和转移,发达经济体加快战略调整,推动工业4.0、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流,对我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形成巨大压力。绿色低碳

8、发展是大势所趋,国际上多数国家提出不同阶段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也提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低排放发展转型压力巨大。“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当前,我市正处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制约制造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新挑战。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各类矛盾风险交织叠加,我市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挑战:经济总量不大,主导产业支撑作用不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任务艰巨;营商环境不优,社会资本在重点项目投资中占比不高;产业发展不均衡,传统产业尤其是高耗能产业占比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

9、比有待提高。综合来看,“十四五”时期,我市制造业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高质量发展攻坚期、跨越式发展突破期,机遇大于挑战,但挑战不容忽视。要胸怀“两个大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我市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制造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

10、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景德镇市“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具体要求为遵循,紧紧围绕工业振兴,坚持产业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园区发展“第一抓手”,坚持创新发展“第一路径”,加快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做强陶瓷产业、做大航空产业、做优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做精制冷产业、做活汽车产业、做专电子信息产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做深绿色食品加工,实现制造业经发展济量质双升,为重塑“江西制造”辉煌贡献景德镇力量。(二)发展原则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将创新作为景德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路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创新体制机制、

11、深化创新要素合作、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扩大创新成果影响,大力发展新经济、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动力格局。坚持集群引领。重点推动陶瓷、航空、精细化工和医药、制冷、汽车等优势产业集群建设,不断推进产业智能化建设,引导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高水平专业化协作配套关系,推动各大特色小镇建设,努力形成集龙头企业、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于一体、互动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坚持品牌引领。坚持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引导企业创建国际知名自主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申请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品牌发展长效机制。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安全培训、

12、诊断和辅导活动。坚持开放引领。坚持将开放合作作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紧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机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智并举,不断创新开放合作机制,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高效配置资源,推动制造业走开放合作的发展道路。(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主线,围绕“陶瓷、航空、精细化工和医药”+文化旅游+其他优势产业的“3+1+X”特色产业体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切实补齐产业短板,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2.具体目标主导产业形成新优势

13、。坚持“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并举,陶瓷、航空、精细化工和医药、制冷、汽车等主导产业发展规模、质量、技术、水平等优势进一步显现。力争到2025年,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200亿元,主导产业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其中,陶瓷产业突破1000亿元,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突破1000亿元,航空、制冷和汽车产业突破1000亿元。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制造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全省前列,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3.0%。至2025年,高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00户,实现翻番。建立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及大学科技园等技术创新中试孵化基地和创新创

14、业平台50个,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0个,引导激励规上企业建立企业研发机构50个。质量效益得到新提升。着力实施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数字化、绿色制造、产能治理、质量品牌、优质企业培育、产业集群优化等举措,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陶瓷、精细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培育高端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壮大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等传统产业。力争到2025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5%。园区建设呈现新亮点。按照“提质、扩园、增效”的要求统筹园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园区改革创新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提升产业平台能级和水平。

15、力争到2025年,全市园区实现营业收入达3000亿元。其中,高新区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乐平工业园区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陶瓷工业园区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鱼山医药产业园营业收入突破300亿,浮梁产业园营业收入突破100亿。融合发展实现新提高。推动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与陶瓷、航空、汽车、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25年,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示范企业突破10户,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突破25户,省级及以上智能制造企业18户,两化融合发展指数、重点领域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均超全国平均水平。绿色制造形成新体系。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25

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等达到省下达指标要求,力争建成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0户、省级绿色园区2个。市场活力得到大释放。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发展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市场主体,不断增强全社会创业活力、创新能力,有效聚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力。到2025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和实力大幅提升,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3-5家。开放合作开创新局面。积极探索“合作办园”“共建园区”等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围绕首位产业和主攻产业,引进一批重大项目。至2025年,力争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60个,其中建

17、设“5020”项目90个。高新区引进12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其中建设“5020”项目30个。陶瓷工业园区引进8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5020”项目20个。乐平工业园区引进12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其中建设“5020”项目30个。浮梁产业园陶瓷新材料和智能制造及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引进40个重点项目,其中建设“5020”项目10个。表1 景德镇市“十四五”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类别指标2020年基期值2025年目标值属性综合质效1.工业营业收入(亿元)14403200预期性2.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635左右预期性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3年均7左右预期性

18、4.工业增加值(亿元)376.6力争800以上预期性5.规上工业企业总数(户)387700预期性6.千亿产业集群(个)02预期性7.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45.955预期性创新驱动8.规上工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1.6保持全省前列预期性9.工业(技改)投资增速(%)8.4(54.6)超全省平均水平预期性融合发展10.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示范企业(户)710以上预期性11.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户)1625以上预期性12.重点领域生产设备数字化率(%)40.6超全省平均水平预期性13.省级及以上智能制造企业(户)618预期性绿色转型1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

19、068完成省下达指标约束性15.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企业(户)410预期性16.省级及以上绿色园区(个)02预期性三、发展重点“十四五”时期,景德镇市制造业着眼于应对新挑战与抢抓新机遇,提升存量与开拓增量并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前沿技术产业,不断提升产业能级。(一)做强陶瓷产业以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总抓手,以陶瓷工业园区为主平台,以景陶集团等龙头企业为支柱,围绕“突出特色、优势互动、错位突破、集群发展”的产业转型新要求,培育壮大先进陶瓷,提升发展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推动建筑陶瓷绿色化、智能化、轻量化转型。至2025年,力争陶瓷产业营业收

20、入突破1000亿元。强攻先进陶瓷。以建好江西省战略新兴陶瓷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加快中日(景德镇)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先进陶瓷产业园、新平先行区建设,着力打造国家先进陶瓷发展样板区。充分发挥景德镇陶瓷大学、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高科技陶瓷产业化基地、绿色陶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校院所和国家级科研服务平台的作用,着力引进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等科研院所落户,打造先进陶瓷创新研究院集群,推动先进陶瓷关键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整合各类资源向先进陶瓷集聚,建好中试孵化基地、电镀集控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

21、汽车、消费电子、节能环保、生物医疗等高科技应用,重点发展陶瓷粉体、电子陶瓷、生物陶瓷,推动先进陶瓷产业链延伸招引一批重大项目、壮大一批市场主体、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打造一批重点产品。做大日用陶瓷。大力发展中高档日用瓷,支持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创新和产品艺术化发展,提高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等传统名瓷的竞争力。加快推动艺术瓷的日用化。通过技术与设计的创新,重点支持旅游陶瓷、礼品陶瓷等工艺美术陶瓷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实施陶瓷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扶持一批日用陶瓷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实施战略重组,整合我市陶瓷企业,力争打造百亿级陶瓷产业集团。紧抓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契机

22、,大力发展陶瓷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国际知名陶瓷企业落户景德镇。做精艺术陶瓷。立足传统艺术陶瓷优势,重点推进名坊园、三宝国际瓷谷建设,通过归集散落民间的能工巧匠及全国名窑代表,实现全国陶瓷工业作坊的集聚和景德镇传统陶瓷技艺的提升,充分展示景德镇陶瓷名人、名品、名坊,将传统手工制瓷企业与传承陶瓷文化有机结合,培育打造一批省级及以上老字号手工制瓷作坊,推动手工制瓷集群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发展文创产品研发和创意设计,推动陶瓷设计与品牌数造相融合,打造世界级陶瓷文化创意中心。提升建筑卫生陶瓷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建筑卫生陶瓷发展方式,由以增量和速度为主转向以技术创新、提高质量、提升创意设计水平、增加

23、附加值和精品为主。加快建筑卫生陶瓷技术改造步伐,鼓励相关企业应用高新技术及装备,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融合,提高生产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管控一体化、产业链协同水平。优化发展建筑陶瓷产业,开发推广新型海绵绿色建设产品。提升卫生陶瓷科技含量和制造水平,以轻质化、环保化、固体废弃物利用为方向,发展高端、节能、绿色建筑陶瓷和智能卫浴产品。增强陶瓷产业配套能力。以陶瓷机械、窑炉、模具、色釉料、花纸、包装印刷等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形成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化发展的企业分工协作体系。鼓励陶瓷制造企业联合组建陶瓷原料制备企业,提高陶瓷原料生产加工标准化、专业化水平。通过引进、租赁、联合组建等

24、方式,支持陶瓷装备制造企业、陶瓷装备服务企业发展壮大。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整合各种积极因素和公共资源,搭建技术服务、营销策划、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引进一批服务型制造企业落户陶瓷工业园区。探索陶瓷电子商务新业态。高标准搭建好平台,建强网络,打造优质陶瓷品牌。鼓励陶瓷龙头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与国内外知名陶瓷企业、优质电商运营商进行深度合作,努力实现供应链电子交易、在线供应链批发等业态创新。通过举办线上招商会、商家直播、电商优品会、跨境电商大会、电商竞赛等活动,推动和促进我市“陶瓷+电商”线上线下资源全面对接和深度融合,在“互联网+传统产业”领域探索符合

25、地域实际的“深度垂直+行业生态”特色发展模式。专栏1:景德镇市“十四五”陶瓷产业发展重点1.建设江西赤日超薄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32 万吨超薄陶瓷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江西透光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75万吨陶瓷新材料光伏板生产线”项目、核能源工业用精密部件及碳化硼制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欧神诺两组年产 1300 万高端陶瓷地砖智能化生产线、建设三龙MR陶瓷数字产业园、锐彩陶瓷原料有限公司年产 50 万吨原料生产项目等;2.建好景德镇特种工业陶瓷研究院、建成邑山陶瓷智能制造、电镀集控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先进陶瓷产业园扩园、国际陶瓷产业合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3.力争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陶

26、瓷企业数达到 100 家以上;4.完善陶瓷智造工坊、陶瓷产业孵化器加速基地等一批孵化器功能,推动产业发展标准化厂房建设,力争孵化企业达到 1000 家;5.推动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学院等院所建设中试熟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6.制定日用陶瓷企业准入标准包括产品质量标准、能耗限额标准和安全生产标准,推动镁质强化瓷、滑石瓷、高硅瓷及较高热稳定性骨质瓷等系列技术实现产业化;7.建设国际陶瓷总部结算中心、陶瓷质量标准认证中心、陶瓷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景德镇陶瓷垂直电商平台、陶瓷区块链交易平台、国际陶瓷设计研发中心、陶瓷储备物流配送中心、陶瓷原材料供应中心等一批公共平台项目。(二)

27、做大航空产业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航空产业集群为目标,以提升直升机研发制造水平为重点,以高新区航空小镇为主平台,持续优化“一镇四区”(航空研发制造区、航空零部件生产区、航空小镇功能配套区、通航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区)的布局,构建整机制造、零部件配套、通航服务“三位一体”产业发展格局。提升直升机整机研制能力。鼓励支持现有3家整机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成立民机股份公司,加强零部件本地化、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民用直升机整机研制能力,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集群式发展。积极开展以新构型高速旋翼飞行器为代表的下一代旋翼飞行器探索研究;紧紧围绕直升机项目的科研生产配套体系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开展航空产业专业招商,吸引布局一

28、批新机型零部件配套项目,落户一批军民融合产能释放配套企业,扶持一批“民参军”企业做大做强。提升航空零部件产业。发挥航空零部件产业园在直升机及无人机的标准件设计生产、气动布局、结构件、旋翼、航电火控、飞控系统、液压传动装置、通讯导航设备等优势,开展直升机及无人机零部件全产业链制造;以航空工业昌飞、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景航锻铸、昌兴航空、明兴航空、江直公司等为重点,围绕航电、旋翼、复合材料等关键领域,加快二手飞机交易市场、航空零部件、航空润滑油暨氟膜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引进一批旋翼动部件、结构件、传动件、液压件、锻造件等航空零部件配套企业、直升机关联企业及通航企业。大力发展航空应急救援产业。面

29、向空中侦查勘测、指挥调度、消防灭火、紧急输送、搜寻救助、特殊吊载、应急通信、跨区救援八类应用需求,支持航空工业昌飞、北通航江直等航空制造企业研究开发重载、远程、高原、多用途等救援直升机平台;支持航空工业昌飞承担省部(应急部)共建航空应急救援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应急救援场景需求,围绕灾害机理、应急保障、预防防护、应对处置和应急服务等方面关键科技瓶颈问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支持应急救援企业积极发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检验检测等应急管理支撑服务与应急专业技术服务,打造航空应急救援服务体系。打造通航产业新优势。发挥江西省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充分利用罗家机场、吕蒙机场、浮

30、梁通用机场和起降点等设施,最大化释放我市低空空域资源,推进“通航+制造维保、应急救援、旅游观光、城市服务、农林植保、职业培训”,培育通航产业新优势。重点建好航空应急救援产业基地、浮梁通航产业园等项目,依托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航空工业昌飞、江直公司等企业院所,重点开展飞行技术、机务维修、通用服务培训。支持华夏九州、和利通航、赣翔通航等企业联合国内外教育资源在我市开展航空维修保养、飞行培训、应急救援、任务作业等通航业务;依托景德镇航空科技园区,发挥通航飞行服务院士工作团队、中科大博士工作站等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航空人才集聚;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景德镇机场迁建工程立项,加强景德镇机场软硬件建设,提升

31、服务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浮梁通用机场、航空体验中心、飞行服务站和民机科研试飞基地等项目建设;支持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直升机研发平台拓展、北通航江直江西直升机科技馆项目建设;打造集航空游乐、航空演艺、科技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航空主题乐园。举办中国航空产业大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融入世界航空产业圈。专栏2:景德镇市“十四五”航空产业发展重点1.推进航空科技园、昌南慧谷孵化园、航空孵化园、直升机标准厂房、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基地等产业服务平台建设;2.建设北航江西研究院景德镇分院、直升机研究分院、新材料研究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3.加快推进重型直升机、AK1-3 型直升机、卫星通讯无人机研发生产等整机制造

32、项目建设;4.实施中科航空科技产业园、高新区应急救援产业、江直公司JH系列直升机批产、恒铭达航空设备制造基地、大载荷卫星通信舰载无人机等项目建设;5.做大做强做优昌兴航空、信航航空、天一航空、明日宇航、九由航空等企业,力争新引进落户航空零部件配套项目30 个以上。(三)做优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以乐平工业园区为主平台,黑猫集团、天新药业、富祥药业、世龙实业、宏柏新材等龙头企业为重点,打造千亿级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集群,推动我市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至2025年,力争乐平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过千亿,鱼山医药产业园营业收入达300亿。推进医化产业提质增效。以高端优质

33、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为特色,以高新区和乐平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提升品质、产业延伸、环保优先为指导,以重大项目带动和产业集聚扩张为支撑,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集群。支持黑猫集团、天新药业、富祥药业、世龙实业、宏柏新材等化工医药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拓展发展空间,成为在化工医药全领域产业链关键节点上的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炭黑、维生素、舒巴坦、他唑巴坦、AC发泡剂、硅烷偶联剂等主力产品,着力培育一批年营业收入过50亿元的化工医药龙头企业。深化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先进技术与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一批智能制造单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动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朝着高

34、性能化、集约化、专用化的方向发展。加快完善医化产业链。以乐平工业园区为主平台,不断完善以世龙实业为核心的基础化工产业链、以天新药业为核心的维生素产业链、以宏柏新材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链、以赛复乐医药化工和瑞盛制药为核心的医药中间体产业链、以东风药业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在产业功能配套和龙头企业上下游开展招商,延链、补链、壮链、强链,按照“控制中间体,做优原料药,发展成品药”的思路,优化医化产业结构,提升医化产业效益,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推动我市医化产业成长为千亿产业。搭建医化产业科研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精细化工公共检测评价中心、精细化学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增设专业的医化研发机构,建立产学研基

35、地,推进校企合作。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富祥药业、天新药业等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搭建链条企业技术交流、产销对接、创新活动平台,积极引进、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中的应用。围绕产业链发展需求,聚集、培养、引进一批产业高端研发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团队。依托属地院校、重点企业组建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链专家组,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推进医化产业绿色化转型。鼓励医化企业实施绿色技术改造,提高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能源资源、主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强度。鼓励黑猫集团、世龙实业等医化企业开展余热余压利用,积极推动低能效设备节能改造及能量梯度利用优化。实施清洁生产

36、改造,从基础设计到生产运营阶段,全流程推动技术、工艺、装备的不断升级进步。鼓励医化企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倡导“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加强企业精益管理,从源头上减少三废产生。淘汰一批生产能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附加值较低的企业,引进一批环保企业进驻园区,推动园区绿色发展。专栏3:景德镇市“十四五”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发展重点1.实施富祥生物医药项目、天新维生素科技园建设项目、广东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电子级高分子改性环氧树脂项目、凌富生物医药项目、乐平市赛复乐医药年产19600 吨高端精细化学品及配套项目、乐平市晟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00亿只一次性健康防护手套项目、大泗医疗

37、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2.实施骨干企业培优行动,培养在化工医药全领域产业链关键节点上的骨干企业5-6家,力争年营业收入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5-6家;3.围绕基础化工、维生素、新材料、医药中间体、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链,在产业功能配套和龙头企业上下游开展招商,力争引进“50”项目10个、“20”项目55个;4.建设精细化工公共检测评价中心、精细化学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富祥药业、天新药业等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5.实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及固废物处理有机肥厂项目、江西德孚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再生利用12万吨废矿物油、3万吨废溶剂油二期项目、黑猫集团脱硫脱硝环保

38、综合项目等一批环保项目,推动医化产业绿色发展。(四)做精制冷产业通过全市上下联动、横向协调,以高新区为主平台,大力扶持长虹华意、江西美菱等龙头企业延伸壮大压缩机、冰箱等重点产品加工制造链、服务链,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实现由全球第一大向全球第一强转变。加快园区产业聚集。积极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园区重点企业集聚,着力解决制冷产业在资金、土地、能源、用工、技术、运输、原料等方面困难问题,为制冷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要素保障;发挥龙头企业辐射作用,延伸产业链,提升孵化功能,以商招商,发挥“1+12”的产业集聚效果,加大商业制冷终端企业和外协制冷配套企业引入园区,强链补链,加快产业聚

39、集。推动技术创新升级。大力支持长虹华意、江西美菱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由“订单”向“定制”转变;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合作,联合进行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进长虹华意研发直线压缩、双级压缩、涡旋压缩等前瞻性产品,推进江西美菱在智能、高效、节能、环保制冷家电的生产转型和产品升级。努力拓展海内外市场。优化整合制冷产业资源,采取“拓规模、强三线、优管理”策略,利用华意总部的有利条件,设立集团销售中心,将华意体系内可以集中的产品通过销售中心扩大对外销售;积极支持加大重点企业与海外知名企业深度合作,不断加

40、强营销渠道和资源的整合与布局,打造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生态圈,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培育家电产业集群。鼓励家电企业在国内、国际开展产业性收购兼并,从而获得核心技术、扩大市场品牌影响,扩张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效益。鼓励家电企业在我市设立研发、营销中心,吸引家电产业配套企业入驻园区,提升产业质量。鼓励小家电企业以业态创新为手段,综合运用电子商务、传统电器大卖场、商超、厂家直销等渠道,在厨房小家电产品、家居家电产品、个人生活小家电产品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形成相对完善的,包括产品设计、产品研发、材料工艺、工业设计、工业生产、新品发布、营销推广、知识产权保护等在内的产业链。专栏4:景德镇市“十四五”制冷产业发展

41、重点1.实施长虹华意压缩机核心部件产业链延伸及生产线兼容升级技改项目,形成年产1000万套核心部件自制保障能力和1500万台压缩机生产装配;2.推进冰箱压缩机曲轴箱(曲轴)生产线项目建设;3.新增一批研发、营销中心,力争引进家电产业配套企业8-10家。(五)做活汽车产业在北汽集团的战略引领下,昌河汽车围绕生存和发展的主线,聚焦主业、主业聚焦,立足“公司+代工”的企业定位,聚焦洪源,剥离非主业。通过产品布局调整、渠道重塑、供应链高属地化率及低成本生态重建、拓展高端零部件业务,集约化生产运营,恢复造血机能,力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现有产能利用率。以昌河汽车为龙头单位,聚焦洪源、聚焦主业、聚焦产品

42、,分阶段将江西志聘景德镇工厂生产的车型集约到昌河汽车洪源工厂,推进昌河汽车洪源工厂集约化;积极引导景德镇工厂退出,调整产品布局,重塑渠道,重建供应链生态,提高昌河汽车洪源工厂生产规模和产值,提升昌河汽车洪源工厂产能利用率;积极支持昌河汽车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加强自主研发创新,加快推动现有车型改国六标准上市;发挥昌河汽车洪源工厂生产线自动化、低成本、低碳化、智能化的精益生产优势,促进核心竞争力提升。夯实零部件配套体系。加快景德镇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建设,充分借助北汽海纳川等龙头零部件企业在零部件产业上强大的规模实力和竞争优势,集聚现有零部件配套企业入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昌河

43、汽车配套需求,重点引进新能源、智能网联商用车零部件企业;构建新型“整车-零部件”合作关系,鼓励整车骨干企业与优势零部件企业在研发、采购等层面深度合作,鼓励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建立安全可控的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推动零部件配套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深化与北汽集团战略合作,建设完善的整车设计体系,提高汽车产业研发平台的整体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整车与零部件技术创新并重,开展智能车载终端、汽车进程服务人机交互系统、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研究设立汽车产业专项研发经费,加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新产品开发支持力度;加快布局智能汽车产业链,突破关键和共性技术

44、难题,推动智能汽车测试与示范丰富应用链,加强车联网与车路协同技术研究,实现“人-车-路-云-网”的系统集成和优化协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锂电池等重大项目建设, 聚焦整车、动力电池、充换电等关键领域,加快发展车载终端、车载芯片、锂电池、轻量化材料等关键零部件;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开展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单体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攻关,引进和吸收行业先进技术,有序实现纯电、增程式电动等新能源技术路线;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将符合条件的昌河汽车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优先列入市政府协议采购目录,重点推进我市公车、公交、出租、物流、旅游、公安巡逻、环卫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

45、应用,积极帮助昌河汽车申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加快建设适度超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新能源车充电服务网络,推动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和体验改善。专栏5:景德镇市“十四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重点1.推进景德镇汽车零部件工业园、永泰汽摩机电工业小镇建设;2.加快推进智能汽车尾板制造项目、昌河汽车新增B20 系列车型生产线技术改造等整车制造项目建设;3.实施昌河汽车零部件分公司北京奔驰VW205 车型售后备件转产、江西汇景城科技有限公司汽车五金铸件生产、精密机械与汽车配件制造生产、洛斯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加工等项目建设;4.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领域交流集群充电桩项目建设。

46、(六)做专电子信息产业抢抓国家布局新基建的战略机遇,以再现我市三线建设时期“七厂一库”的辉煌为目标,大力发展电阻片、电路板、真空开关管等电子陶瓷、电真空及电光源制造产品,努力实现关键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加强资源整合。重点支持以江西景光电子有限公司为核心的景光电子小微企业创业园做大做强,进一步出台鼓励政策支持创业园发展电子陶瓷、电真空产品,力争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电子陶瓷集散地、电真空器件制造基地;鼓励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与产业基金合作,利用好省产业链内部上下游企业对接平台、生产与消费端供需对接平台、产融对接平台,主导整

47、合实现我市电子产业从配件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转变;积极推进和深化电子信息企业和技术的军民融合、电子类制造业与服务业跨界融合,进一步加速和深化产业、技术和市场资源融合。强化项目带动。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按照“策划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强化重点项目引进、投产、运营的调度和服务,推动项目加快落户、建设、投产,破解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配套能力相对薄弱的现状;积极争取省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支持一批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引进、建成一批亿元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支持制造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开展技术试验。加快企业培育。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细分行业

48、和细分市场领军企业、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促进金诚电子、宏亿电子、美科光电、江西景光电子等电子信息龙头企业规模上台阶;全面梳理制约电子陶瓷、电真空、电光源制造等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流程、关键环节、发展瓶颈和关键共性技术,精准打通产业发展中的堵点、断点,推动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各环节协同发展。鼓励研发创新。鼓励企业充分依托省内科研平台,努力取得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成果;组织参加省移动物联网等电子信息产业关键技术需求对接活动,推动企业实现省内配套、协同发展,加快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培育和建设一批移动物联网重大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园区建设一批物联网平台,提升平台功能。专栏6:景德镇市“十四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1.推进新科技产业园建设;2.实施化合物半导体、LED灯具、联晟5G用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高精密电路板制造生产、高科技光源研发生产制造等项目建设;3.引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资料 > 无意史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