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失去“王府井百货”之后,作为一个存在了100多年的“老社区+商圈”,东山以更为纯粹的广府风格“出圈”。
去年10月,《披荆斩棘的哥哥》来东山取景,为东山带来了一大波流量。
今年6月,“一方东山”文创园正式运营,网红和文艺青年不期而至,东山再度成为网络热议话题。
在广州城,比东山历史更久的还有西关和十三行,它们的闪光点各自不同,老广州习惯将其简化成西关小姐和东山少爷。
△ 隐藏在菜市场里的一栋民国别墅,或许就藏着一位东山少爷
大抵是西关一带商贾巨富密集,但在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中,有能力且愿意将女儿培养成大家闺秀,而东山少爷们,大抵都充满了高知和海外游学的背景。
广州城的一东一西,长久以来就成了这座城的东西两极。
红白“潜水艇”
雷叔是东山传奇,年轻的时候,他是真正的东山少爷“本爷”,他出生在东山知名的逵园,在1963年进入华南师范学院读书之前,几乎没有离开过东山。
尽管成年后他当过山区教师、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大学副校长,但他仍旧念着东山的好,最近几年,雷叔四处收集与东山相关的文史和图片资料,试图还原出他年轻时代东山的风貌。
据他回忆,在他还是少爷的时候,曾在寺贝通津街上的“隅园”住了近二十年。
在广州人心目中,东山并不是一个关隘,而是指从东山口地铁站往南,一直到新河浦的一大片区域,这里面裹着广州的三座历史悠久的名校、两大教堂、五座侨园以及中共三大旧址,各种小洋楼更是不计其数。
雷叔曾住过的隅园,便是五大侨园之一,而所在的寺贝通津的街道名字,听起来充满文艺气息,实际上却是“太监寺背后,一条通往渡口的马路”。
有别于其他侨园别墅,特点是里面两栋楼一红一白,被统称为红白宫,而红白宫的窗户却设计得有如潜艇的舷窗——狭小而封闭。
根据雷叔解释,并非隅园的主人和设计者低估了南方闷热的天气,实际上是有意为之。
△ 隅园的红宫,二楼的窗户十分狭小
根据资料发现,隅园是晚清广州海军造船总监伍景英的私产。和大部分的“东山少爷”一样,伍景英并非东山土著,而是顺德府人士。
晚清时期,他毕业于黄埔水师鱼类学堂,因为满怀造船兴趣,便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公费留洋学习计划”,他以数学满分的成绩,前往英国学造军舰,毕业后又去美国学习潜艇制造技术,前后历时大约11年。
等到1920年回国,他就定居在东山,设计建造了隅园,与此同时,还设计了广东舰队的四艘巡舰。
没有人知道他是不是把军舰的舷窗和造房的窗户弄混了,亦或是有意为之,但这无疑是对南方湿热气候的低估。
飘进窗户的“飞机”
美国城市学家简·雅各布斯曾说,“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它赋予城市自我再生的能力。
东山多元的重点,在于它并非景点,而是广州本土居民生活的社区,就像大理古城,建筑只是古城的底色,鲜活的是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古城里的原住民。
△ 东山的魅力在建筑,在历史,更在本地人在这生活所带来的市井气息
隅园的小舷窗只是观察东山的小缺口,东山的文化是多元和相互交织的,否则它不能吸引不同年龄层的目光。
雷叔说,小时候住在隅园,的确因为窗户太小,通风效果自然也就差些,但在他儿时的记忆里,这样小的舷窗,既不利己,对小贩和邮差也并不友好。
尤其在“飞机榄”风靡东山的那些年,隅园简直是“劝退”的典型个案。
飞机榄既有“飞机”也有“榄”。只不过,飞机是纸飞机,而榄是真橄榄。
飞机榄的功用,与西关的鸡公榄大抵相同。在门店种类尚不齐全的二三十年代,它帮住户们解决了不少生活上的小难题。
大人喜欢飞机榄,是图它方便,只要喊上一句“哩度!”小商贩便会循声而来。
锁定位置,精准投掷。
“嗖”的一声,橄榄安全着陆,而小孩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们灵活地捡起“纸包”,接过大人手里的硬币,转身来到窗口或阳台,学着小贩把硬币包进纸里,系着绳子垂到楼下。
小贩接过钱,小孩收回线,一桩买卖就完成了。
△ 东山的交易方式已经发生了变革,但当地人的交易行为仍发生在每个角落
橄榄可以飞,信件好像也能试试。
于是,偷懒的邮差也学小贩,瞄准窗口或阳台,使劲儿一掷,期许一纸书信能听懂话,去它该去地地方。
比起飞榄,飞信难度大些,邮差们偶有失手,但不多。雷叔说,失手最多的,就是面对隅园的舷窗。
投掷的交易行为改变了小贩和邮差的“交易行为”,也给行商带来了许多谋生的机会。
在雷叔的记忆中,东山从早到晚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叫卖声,有售卖吃食和日用品的,也有直接提供生活服务的,比如弹棉花和修门窗。
商贩、邮差和住户,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在东山找到自己的位置,怡然自得。
△ 卡车倒后镜里的寺贝通津,是老建筑与新市民
而这份安适与和谐,从那时延续到现在,也成为东山独一份的文化基因。
为什么是东山
在18/19世纪绘制的广州地图上看,是没有如今的东山。对于从事商业的人来说,广州意味着十三行,十三行意味着国际贸易。
这导致广州城的西边,富商云集,寸土寸金。而东边则是此起彼伏的小山岗,除了农田就是坟地。
这也带来了一个好处——地价便宜。
为此,传教士在寺贝通津一带买了地,筹建了东山堂、培道女子中学、慕光瞽目学校(盲人女子学校)、恤孤院和两广医院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较为西式的现代化街区。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蔓延至欧洲各地,中国华侨为了避难,纷纷返回国内。
习惯了咖啡欧包和西式情调的华侨们,希望在城中寻得与他们在国外的生活环境比较接近,同时又能买得起一片地,盖一套属于自己的红砖楼。
△ 一棵见证东山变迁的大树,还在肆意生长
于是地价便宜、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并且建筑设计西化的东山成为华侨们的首选。
由于大部分华侨都是自己建房,从选址到建成,既费心也费力。商人们于是想到要在此处开发房地产,盖成片的红砖洋楼,这是广州城现代意义上最早的房地产开发。
30年代初,孙科当上了广州的市长,开始筹划以“花园城市”的样式,将东山打造成为“模范住宅区”。在政策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落地东山,东山的功能渐趋完善,日益成为城市新贵们结庐营寨的新选择。
那片曾是广州新贵的东山,在经历了漫长岁月以后,逐渐在钢筋和玻璃幕墙包裹的城市印象中独自走红。
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呼声中,东山探索出来的“建筑活化+文化创意”的商业运作模式,正逐步推动着街区的逆生长。
△ 小洋楼改造成的咖啡馆,就有中式语境下的西式审美
提炼东山的文化符号成了近年广州市民们的一种默契,无论是最早入驻街区的逵园艺术馆,还是时下正火热运营的“一方东山”,都坚持以软性的方式,来促成街区的更新。
对他们而言,营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而营商的初心,是保护和推动街区更新。
为此,他们共同发起活化项目,做文化市集、办艺术展览、开读书讲座,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重塑街区整体活力。
而当商业、文化、人三个齿轮互相咬合,东山的潜力、魅力和活力也将充分显现出来。
△ 现代化的超市无法替代东山口菜市场的烟火味
如此看来,飞机榄消逝之后,东山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在广州的商业帝国版图里,就注定要主打潮流生活的发展之路,无论被称为“潮人区”还是“文化圣地”,东山依旧还是那个东山。
它始终保留着城市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安放了无数打工人对诗与远方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