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皆以不附路股为耻 ” 。 广大 城市平民从此成为浙路公司小股东 , 未满元的股东户数达 户 。 这说明 , 第一 次集股时股份比较集中 , 而且其资本也多属闲置资金而第二次集股时 , 已不得不求 助于社会各阶层的零星资金 。 苏路基本仿浙路办法实行 。 自年月至年底 , 实收股银 万元 。 截 至 年收归 “ 国有 ” 止 , 苏路实收股款 万余元 。 苏路招股范围比浙路更加广泛 , “ 苏路创办时 , 系保全路权起见 嗣 后拒款事起 , 无论士民工商 , 莫不激于 义愤 , 踊跃 认股 , 期达目的 , 是以股份大多数均 由绞汗沥血而来 ” 。 苏路资金后来不太充足 , 曾 利用路外资金 ,
2、 向交通银行等处息借约 万元 。 浙路和苏路历来被人们认为集资情况较好 , 筑路成绩比它省为优 。 到 年 , 浙 路建成公里 , 苏路建成公里 。 但是 , 其资金并非皆为富商大贾的剩余资金 , 而经过广泛征集之后 , 财力也呈衰竭之象 。 因为筹资困难 , 所定股息较高 , 这也成为 苏路 、 浙路的沉重负担 。 鄂陕两省 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专恃商股建路就更为困难 。 戴执礼编 四川保路运动史料 , 第 页 。 云贵总督丁奏自办滇蜀铁路议定集股章程折 片 , 东方杂志 年第期 。 四川保路运动史料 , 第 页 。 转 引自金士宣 二十世纪初各省商办铁路及其结局 ,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3、年第期 。 年 月 日 时报 。 转引 自金士宣二十世纪初各省商办铁路及其结局 。 论晚清的铁路建设 与资金筹措 年 , 粤汉铁路合同赎回后 , 湖北成立官督商办铁路公司 , 承办鄂境的粤汉和 川汉铁路 。 当局除指拨娠集捐官款外 , 并指定湖北官钱局承招商股和 开办彩票股 。 湖 北财政异常支细 , 筹拨官款不多 , 主要依靠招股 。 官钱局共招款万余元 。 年 , 张之洞与英 、 法 、 德三国接洽铁路借款消息传出后 , 湘 、 鄂境 内再次掀起拒借洋款高 潮 。 湖北绅民要求成立商办铁路公司 , 并积极招集股份 。 尽管报名入股人数较多 , 认 购数额也比较大 , 但是人们多激于义愤 ,
4、 实际交款人数并不多 , 商办公司仅招款 万 余元 。 鄂境内仅川汉一线就需万元 , 而所招股款前后两项才万余元 , 不及所 需资金的 八 。 不得已 , 年 月 , 湖北谙议局议决铁路派股章程数十条 , 建议 按田租 、 房租 、 薪金派购股票 , 但是未得湖广总督瑞徽允准 。 这样 , 铁路资金的筹集 再也没有多大发展 , 至 年铁路收回 “ 国有 ” 时 , 湖北铁路建设一无所成 。 年 , 陕西省奏准修筑西渔铁路 。 前期 , 因所拟定的土药加厘 、 盐斤加价等筹 款办法被清政府禁止实行 以积谷捐改为路股的办法 , 受到农民激烈反对 , 所以铁路 资金的筹集毫无成绩 。 年底 , 设立
5、陕西铁路公司 , 由绅商接办路事 , 改为招股 。 但 到年 , “三 年间仅招募股款余万两 , 且并未开收 , 路工亦未开筑 ” 。 此时 , 清 政府决定干路 “ 国有 ”, 陕西巡抚迅于该年奏请官办 。 第二类粤 、 闽两省铁路资金多由筹集华侨资金而来 。 广东省有三个铁路公司 , 一 为潮汕铁路公司 , 其资本最初由张煌南从南洋华侨中筹集 , 后有日本资本侵入 。 年左右 , 拒借洋款风潮日盛 , 粤民纷纷反对日资 , 日方被迫把股份尽行卖与中方 。 一 为新宁铁路公司 、 其资本大多由旅美华侨陈宜禧招集在美华商资金 , 约 余万元 , “香港、 新加坡各埠华商 , 以及新宁本邑绅商入
6、股者 , 亦有数十万元 ” 。 至 年 , 共 成路公里 。 一为广东全省粤汉铁路总公司 。 该公司大部分股本也是来自海外 , 两 广总督张鸣岐在年致盛宣怀电文中提到 ,“粤路股东, 以南洋 、 美洲华侨资本最 多 ” 。 在当时各省都面临资金困难时 , 广东省是唯一的例外 , 这与华侨资本的支持是 分不开的 。 不过 , 由于内部纠纷不断 , 铁路建设也受到影响 。 福建省铁路建设也主要依靠侨资 , 与广东不同的是招收的侨资有限 。 年 , 福 建当局决定修筑漳厦 、 泉东 、 福马三线 , 并把闽省境内所有铁路都划入公司计划之内 。 最初 , 其集股办法 , 仿照它省粮捐 、 盐捐成案征集
7、资金 , 并采取劝股办法 ,“福建全省 各州县城 、 镇 、 乡 、 村 , 所有店铺 , 不论土著流寓 , 除手工食力外 , 均请酌量入股 ”, 并于闽籍官员中派认股份 。 但是 , 这些办法成效不大 , 公司总理陈宝深亲到南洋各埠 亦汝成编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 册 , 第 页 。 交通史路政编第 册 , 第 页 。 愚斋存稿卷八一 , 第 页 。 轨政纪要初编轨六 , 第一 页 。 历 史 研究 招集华侨资金 万两后 , 才开始修筑漳厦铁路 , 但资金仍然困难 , 又向广东交通银 行息借 万元 , 才完成公里的铁路 。 第三类川 、 皖 、 湘 、 晋 、 滇等省 , 主要靠抽收租股和附
8、加捐税的强制办法集资 。 川路公司最早实行抽收租股之法 , 此外 , 还招有民购股 、 土药商股 、 盐茶商股 、 灯捐 土 厘 、 一些生息及杂收 入 。 除民购股及 生息外 , 其它多由强制方法征集而成 , 依靠官 方维持 。 公司在改归商办以后 , 也没有改变强制征收铁路资金的局面 。 川路共集资 余万两 , 但仅筑路公里 。 皖路公司最初规划全省修筑铁路余里 , 需筹资金 万两 并决定先筑芜 宁线 , 需款 万元 。 然而因皖省经济落后 , 只靠盐斤加价 、 开办彩票 、 加抽米捐等 办法慢慢筹集 。 由于资金难筹 , 公司领导都不太热心路事 , 经理也几经更换 。 至 年 , 虽然从
9、帐面上看 , 已筹有 余万两 , 但因主持者多次更迭 , 路款耗去不少 , 路 工 “仅成土方 十里 , 工料各价均无款可付 , 工事因而中辍 ” 。 在一年反对美国借款合同期间 , 湖南士绅最活跃 , “拒 款自办 ” 的呼声 也最高 , 然而成立铁路公司后 , 筹款却遇到重重困难 。 绅办公司没有筹到资金 , 商办 公司成绩也不大 , 实收资金仅近百万元 。 当 年张之洞议借外资修筑粤汉铁路时 , 湖北同湖南一样也出现拒借洋款高潮 , 鉴于以前招商股无功 , 开始抽收租股 、 房铺租 股和廉薪股等 。 通过种种措施 , 到年 , 湘路所收资金约 万余元 , 筑成铁路只 长沙至株洲公里和株洲
10、至禄口约公里 。 粤汉路经过湖南境内一段最长约 公里 , 而湘路公司筑成的不过强 。 山西省铁路公司确定修同蒲铁路 , 约长 余公里 , 需款余万两 。 山西巡 抚宝桨最初对公司筹款之事没有插手 , 认为 “商办 则全赖群情信用大宗悉由商认 , 官 惟助 以前数年之保息 ” 。 但是 , 公司招股无着 ,“ 乃始则以无股可集 , 一再呈请由官派 员劝办 ” “继 则以亩捐无著 , 察请按照庚子善后赔款 , 伤派富商分认 , 并提存各属官 款息本 , 归公司应用 ” 。 宝菜对这些办法未予同意 , 竟遭京官弹劫 , 清政府亦伤其迅 速筹办路政 。 最后官绅协力 , 改变筹款办法 , 征收租股 、
11、 盐斤加价 、 烟户抽捐 、 土膏 业捐 、 差摇提款 、 斗揖加厘等 , 并把股息由原定的厘提高到 厘 。 至 年 , 全省 共筹款 万余元 , 铺轨公里 , 榆次太谷间成土工公里 。 淇路公司最初议修滇蜀铁路 , 后因英国图谋腾越铁路 , 把此路也并入公司计划内 。 年 , 云贵总督丁振铎又奏请将滇省干支各路均归公司承办 。 铁路资金主要依靠征 亦妆成编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 册 , 交通史路政编第 册 , 第页 。 鑫汝成编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 册 , 毖汝成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 册 。 第 页 。 第 页 。 第 页 。 论晚清的铁路建设与资金筹措 收租股 。 自年起 ,“ 每粮一
12、升加收铁路股本钱二文 , 随粮征收或征银之属 , 即 按每银一分收钱二文 ” 。 至 年 , 因筹集到的路款太少 , 又增加租股 ,“每纳粮一 石 认股银五两 , 纳粮一斗认股银五钱 , 纳粮一升认股银五分 ” 。 然而 , 因云南频遭荒早 , 很多人请缓征租股 。 到 年 , 征集到的租股及盐捐 、 开办彩票等资金万余两 。 但是 , 终因工程困难 , 路未修成 。 年左右 , 云南官绅已频频向清政府请款 , 并呼 吁把滇路收归国有了 。 有的学者把依靠强制征集铁路资金的方法称作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 有的则认为 其资金不能算作纯粹商股 。 我们姑且不论其性质如何 , 单从强制征集资金这一点
13、 , 就 说明竭泽而渔的集资方式是不可能使铁路建设有什么大的成就 的 。 第四类 桂 、 黑两省 。 这两省民众贫困 , 无法征集路款 , 但是鉴于其它省大多掀起修 路热潮 , 故而才有修路举措 , 不过动用的是官款 。 广西动用溢收捐款 万两 , 但始终没 有修成铁路 。 黑龙江省拨荒价银 万两 , 修筑了齐齐哈尔至昂昂溪公里轻便铁 路 。 第五类赣 、 豫两省铁路 。 最初以自办名义兴修 , 后因资金困难 , 公司不得不借 用外资 。 赣路公司计划把省内几大铁路先干后支次第完成 , 并确定先筑九江至南昌段 , 然而经过多方筹措 , 却只收 到银 万两左右 。 由于资金困难 , 无法动工 ,
14、 公司不得 不决定借用外资 。 当时正值拒款高潮 , 公司只好采取隐蔽的方式借入日本资金 万 两 。 年底借入日本资金后 , 公司才开始进行大规模勘测 , 至 年7月 , 九江至 德安线( 5 2.7公里) 通车 。 河南省情况与江西省类似 。 19 07 年 , 洛渔铁路公司预定招股3000万元 , 利息7厘 。 开办两年 , 认股者尽管不少 , 然大多未缴 , 到 191 0 年 , 总计收银15 4 万元 , 与洛渔线 所需相差甚多 。 公司另谋筹款途径 , 向隶属陆军部的公益银行商借20 0 万两 。 其实这 笔资金是日本提供给公益银行的 。 正是在借入这笔资金以后 , 洛渔铁路才正式
15、开工 , 建 成3 5公里 , 不久辛亥革命爆发 , 路工中止 。 综观各省铁路公司 , 筑路成果不大 。 据统计 , 到1911年 , 各省铁路筑路总长度为 6 7 6.2公里(其中包括借入外资的赣路和豫路) , 仅占当时全国铁路总长度的7.0 3 % 。 究 其原因 , 除了各省划疆而 治 , 互不联合 , 办理不得其人 , 官绅把持 , 公司内部纠纷太多等 等因素外 ,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金不足 。 铁路建设需要以实力做后盾 ,“所谓实力者, 则 资本是也 ”。 没有资金 , 再庞大的铁路计划也是一句空话 。 收回路权运动初起时 , 调动起全国各阶层的热情 , 人们都希望能抵制帝国主义的
16、经 济侵略 , 愿意自己筹资完成铁路建设 。 史学界对这场运动也大多予以肯定 。 然而 , 从其 结果来看 , 这场运动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 各铁路公司虽然都规定了优厚的吸收资本条 鑫汝 成编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3册 , 第 。一 页 。 1111111 历 史研究 件 , 股息比同时期议借外国资金的利息都高 。 然而 “铁路招股之难 , 除广东粤汉外 , 此外 各省商办之路 , 鲜有不见为难者 ” 。 招股困难的原因 , 除了由于清政府腐败 , 并非所有 可能投入路政的资金都投入铁路建设以外 ,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当时国力衰弱 , 人们 无力筹集起巨额资金 。 正是在资金难集的情况下
17、, 赣路 、 豫路打破原定宗旨 , 被迫招集外 资 , 而大多数铁路公司则陷入资金困境之中 。 这也就说明 , 仅靠政治热情和宏伟计划并 不能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 所以 , 在肯定群众投资热情的同时 , 又不能不承认 , 就实际的 铁路建设而言 , 自办铁路运动是一场失败的运动 。 四 尽管在各省掀起自办铁路高潮时 , 清政府给予了支持 , 但是到 1908年前后 , 其政策 开始发生变化 , 转而支持借债造路主张 。 在统治阶级内部 , 张之洞 、 袁世凯等人针对各省 自办铁路的困难状况 , 提出 “造路不如赎路”的主张。 他们认为 , 既然本国资金困难 , 建路 需时较长 , 且糜费较大
18、 , 倒不如借用大宗款项建路 。 张之洞在受命与英德交涉津镇铁路 借款合同时 , 就曾致电袁世凯 , “此 约难废 , 固不待言 。 然鄙意谓与其造路 , 不如赎路 。 盖 此路若归绅商 自办 , 十年亦难成功 。 一无款 , 二 乏 人 , 三各有争心 , 不能划一 , 四糜费太 多 。 何若听英 、 德代修 , 指刻期告成之路 , 招本稳利丰之股 , 一举赎之 , 岂不至易 、 至简 、 至 稳 、 至实哉 。” 袁世凯也认为 , “以筹储之款为赎 回之资 , 宽以十年之期 , 加以积存之余 利 , 在三省绅民筹款不至为数过迫 , 为数又可较省 , 而得收全部 , 无异自造 ;既纤民力 ,
19、 仍 保路权 , 诚所谓造路不如赎路者 。” 张 、 袁等人之 所 以主张利用外资筑路 , 一方面是由 于 列强要求向中国输入资本 , 他们担心引起国际交涉 , 屈服于这种压力 ;另一方面, 也是 鉴于中国国力衰弱 , 资金难集 。 利用外资不失为目前可行之法 , 故而提出 “ 造路不如赎 路 ”的 主张 。 1908 年前后 , 利用外资的内外环境也比以前有所改善 。 日俄战争后 , 列 强在中国竞 争出现 了新局面 。 俄国在东北的政治和军事野 心受到抑制 , 列 强力图使在中国的侵略势 力达到均衡 。 这样 , 中国被瓜分的危险性相对减小 。 此时 , 美国又重提其 “门 户开放 ”政
20、策 , 并敦促英 、 法 、 德等国采取同一步骤 , 对中国采取 “保全”政策。 所以 , 在铁路借款交涉 中 , 中国往往也能拿回一些利权 。 清政府主管交通的邮传部在挽回利权方面也作了一些 努力 , 使利用外资的可行性相对增强 。 190 8 年 , 邮传部与英国银公司签订了沪宁铁路 办事新章 , 打破了英方对沪宁铁路的操纵 , 挽回了部分沪宁铁路权 。 1909 年 , 清政府又 成功地从比利时手中赎回京汉铁路 , 使之完全归中国自主 。 虽然赎款也是外资 , 但毕竟 ( (论今日铁道计划之先后 , 东方杂志19 07年第5期 。 张文襄公全集卷一九八 , 第 、 页 。 一 21 2
21、4 172 论晚清的铁路建设与资金筹措 挽回了京汉路的路权 。 190 9 年 , 清政府颁布雇佣洋员合同格式十条 , 对铁路洋员的任 期 、 待遇 、 权限 、 职务等作出具体规定和限制 , 将他们作为雇员置于中国政府的管理之 下 , 使对洋员的管理有了政策依据 。 经过多方措置 , 此时期利用外资的条件较前改善了 。 另外 , 在这个时期 , 借款修建的铁路也开始显示出一定的成效 。 一是资金充足 , 建设 速度快 。 1906 年京汉铁路竣工 , 1 90 8 年沪宁铁路竣工 , 1909 年汁洛铁路竣工 , 这些铁路 都是比较长的路线 , 与当时 “奏办有 年 , 多无起色 ” 的商办
22、铁路形成鲜明对照 。 二是成路 快见利早 。 如借用英资的关内外铁路建成后 , 收入颇丰 。 著名的京张铁路就是提取关内 外铁路余利修建的 , 后京张铁路又进一步往绥远方向延长 。 另外清政府还利用津榆铁路 余利赎回日本擅筑的新奉铁路 。 当时即有人言 , “虽借款 颇为当世所垢病 , 然使当时不借 英款以筑津榆 , 不但奉新无从赎回 , 即京张 、 张绥亦将为俄人所图 , 焉有自我鸡工之一 日? ” 京汉路赎回以前 , 也已经开始获利 , 如 1904年收入银23 7 万余两 , 1 90 5 年收入 35 3 万余元 。 京汉路的建成 , 使沿线工矿业得到发展 , 并兴起了一批新兴城镇 。
23、 利用外资建路的成功 , 使一些人认识到了自筹资金建路的局限性 。 几个原来主张 筹华资 自办的地方大员也改变原来的主张 , 纷纷上奏请借外资 。 首提 自办川汉铁路的 锡良就提出 , “财政 日窘 , 外祸日迫 , 惟有实行借债可为第一救亡政策 。 借债乃十年以 内救亡之要著造路乃十年以外救亡之要著果十年以外铁路尽通 , 御中控外 , 势 增百倍 。” 1 908 年 , 清政府任命张之洞为粤汉铁路督办大臣 , 1 2 月又命其兼督鄂境川 汉铁路 。 同年 , 盛宣怀被任命为邮传部右侍郎 。 这表明清政府已改行以利用外资为主 的筹资筑路政策 。 在这个时期内 , 清政府签订的铁路借款合同有津
24、浦铁路借款合同 , 为赎回京汉铁 路订立的英法扬 州大学 学 报 人 文 社 会科学版 1997 年第 3期 论荀或 兼论曹操与东 汉 大族的关系 王永平 概要汉魏之际 , 王纲解纽 , 社会动荡 , 世族 阶层遭 受重创 。 作为大姓名士的代表 , 荀 或之出处去就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 。 他依附出身 “赞 阉遗丑 ” 的曹操 , 助其平定充 、 像 , 稳 定河南 ; 他又劝奉汉献帝 , 招揽大姓名士 , 从而逐渐改造 曹操政权的性 质 , 并倡行儒 术以淡 化刑名之治 。 从当时情况看 , 其所进之 “深根 固本 ” 、 屯田拓荒 、 官渡用奇等计谋皆切合 实际 , 不愧为一流的谋略家 。
25、 曹操之由弱 变 强 , 统一北方 , 有赖于荀或辅助之处甚 多 。 不过 , 或之 助操 , 意在借此兴复 汉室 , 实现天下稳定 。 随着曹操羽毛 渐丰 , 其进位之心昭然若揭 , 从而 造成了荀或的内心痛苦及其与曹操的正面冲突 , 最 终酿成了他的人生 悲剧 。 然而 , 哲人虽逝 , 余 惠尚存 。 从汉晋之间 的社会变革 看 , 荀或所 引荐的 大姓名士逐渐得势 , 形成了魏晋之世门 阀世族阶层的骨干力量 。 晋之代魏使得 崇奉儒 学之世族重掌大权 , 也 可以说这是对曹魏代汉 的一种否定 。 由此观之 , 在 这 半个 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 , 荀或确是一位关健性的人物 。 东汉末年
26、 , 群雄 纷起 , 逐 鹿中原 , 最终获胜 的却是被称 为 “赘 阉遗丑 ” 的曹操 , 这 在世 家大 族操纵政局的历史 背景下 , 多 少有 些令 人费 解 。 这 除了曹操自身 非凡的才能外 , 一个重要的原因恐 怕在于他招揽了一批 大族 名士 , 取得了他们的支 持与合作 , 其 中的代表人物便是 荀或 。 作为一流 的谋臣策士 , 荀或屡呈妙 计 , 出奇制胜 ; 作为大 族名士的代 表 , 他居中协调 , 疏通曹操 与大 族名 士的关系 , 稳定政局 。 因此 , 考察 荀或的行 迹 , 评 论 其得失 , 从 某种 意义上说 , 可以了解曹操由弱 变强的发展过程 , 进而从一
27、个侧面揭示曹 操 与东 汉大族的关系 , 纠正一些 传统 看法的偏失 。 孟子 。 万章有 言 :“ 颂其 诗 , 读 其 书 , 不知其 人 , 可 乎?是以论其 世也 。” 本文评论 荀 或 , 以知人论 世 为宗旨 , 不做简单之价 值评 判 , 抑 或有 所可取焉 。 一 、 充州之役 :“深 根固本以制天 下 ” 荀或 (163一21 3)字 文若 , 颖川颖阴人 , 其 家世代冠族 , 祖父 淑有高 行 , “ 当世 名贤李固 、 李 。 56 。 膺 等皆师宗之 , l 。 东汉之世 , 大 族名士操 纵社会 舆论 , 家资 、 门第 对士人的前途 影 响甚大 。 荀或 有这样的
28、家 资作 为凭借 , 其未来 仕途 当然会一帆 风 顺 , 三国志本传上载 , 南阳何颜便 称其为 “ 王佐才也 ” 。 中平六年 (1 8 9) , 或举 孝廉 , 拜守 宫令 , 再 迁亢父令 。 但 就在此时 , 洛阳政局 发生 了变化 , 先 是袁 绍诛灭宦官 , 不久董 卓 挺兵洛阳 , 以至引 发了关 东地区的武力反抗 。 其时冀州牧韩 馥 是颖川人 , 荀或携宗族 往依 之 , 但 待 其至河北 , 袁绍已夺 取韩 馥之 位 , 绍为汝 南人 , 也 信重河南 乡里 , “ 待 或以上宾之 礼 , 或 弟湛 及 同郡 辛评 、 郭 图 , 皆为绍所 任 ”卿 。 董卓 西迁 后
29、, 关东 豪杰失去 了共 同的敌人 , 以至争 城夺 地 , “ 以还相 吞灭 , t 3 。 在 这种纷 扰混 乱的局面中 , 广 大士人无不反复思 量 , 进 行着 关乎 未来命运 的选 择 。 在 诸多军阀中 , 袁绍 声名 最著 、 实 力最强 , 而 曹操势 单力 薄 , 还 没有 形成 自己稳固的基 地 。 我们知道 , 曹操 早年 军事 势力 的发 展一波三 折 , 很不顺利 , 究其原 因 , 恐怕主要在于他出身阉宦家庭 , 缺乏社会 基础 , 故 其 内心颇 觉自卑 , 4他 在 让县 自明本志令中直 言不讳地说 “ 本志有限 ” , 又 “常 自损”, 反董卓 之乱 时 ,
30、 初 次募兵仅得 五 千 , 第二次 募兵扬州 , 险 些丧生 , 仅得 三四千 人 。 董卓 西 迁后 , 操 为奋 武 将军 、 东 郡太守 , 尚须 仰 仗袁 绍 的支 持 。 正是 在 这种情况下 , 荀或却 由袁绍幕下转投 曹操 , 这 确 是一个出人意料的选 择 。 荀或 “ 明有意数 ”, 他 做出这一选 择一定是经 过深思熟虑 才会下 定决心 , 而 绝 非一 时冲动 。 仔 细分析起 来 , 有 如下二点 原因 : 一是 苟或 “见 汉 室崩乱 , 每 怀匡佑 之义 ”朗 , 但 袁绍却不以汉廷为 意 , 多有偕 逆 之举 , 曹操 对袁绍等人 在反董卓时 拥众十余万 ,旧
31、置酒 高会 , 不图进 取 ” 深 表不满 , 屡 “责 嚷之”,的 并以五千之兵 出击荣阳 , 险些 丧 生 , 从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 二是 就个人才 能而 言 , 荀或以曹 操 “有 雄 略 ” , 而袁绍 不善 任人 , “ 终不能定大业 ” 。, 正是 这两 点 因素 , 决定了荀 或 的取舍 。 曹 操得荀或 , 欣喜之极 , 说 :“吾 之子 房 也 ”。 此后 , 从初平 二 年 (1 91 ) 至建安十 七年 (2 13 ) 的 20 余年间 , 荀 或一直是 曹操的首席谋臣 , 在他的辅助下 , 曹操 逐渐走上了统一 北方的征程 。 曹操 在充州镇 压 黄 巾余部 , 起
32、初 颇得 充 、 豫 豪杰 鲍 信 、 张邀 、 陈 宫等人支持 。 但 兴平元年 (1 90 ) 曹 操用兵徐州 , 攻 打陶谦 , 张邀 等倒戈 , 迎 立吕布 , “充 州诸 城皆应 布 ” , “督 将大吏多 与邀 、 宫通谋 ” 。9当时 荀或为充州 留事 , 他以智谋劝退 豫州刺 史郭贡 , 稳定哪城 , 又命东阿人程显晓谕 东阿 、 范城守将 , “ 卒全 三城 , 以待太祖 ” 。 此役 仓卒 , 全赖 荀或 冷静 处 置 。 如果 充州失守 , 曹操 进 退两 难 , 必将陷人腹背受敌的 困境 之 中 , 即使 不被消灭 , 也会沦 为散兵游勇 , 难有作 为 。 此一事变
33、, 出于肘腋 , 说明曹操在 充州 的统 治很不牢固 。 张邀 、 陈宫本与曹操亲善 , 三国志 吕布传载邀与袁绍 有隙 , 绍命操杀邀 , 故 “邀 畏太 祖终为绍击己也 , 心不 自安 ” 。 其实 , 这 只是表层原因 , 以充州豪杰 皆反 , “ 督将 大吏 多与 邀 、 宫通谋 ” 的情况 看 , 其 中必 有深层 原 因 。 据 田余庆先生考 证 , “ 真正的原因是 曹操杀了曾做 过 九江太守 的边 让 , 得罪了世家 大族 ”自。 史 称曹 操 杀边 让 , “ 自是士林 愤痛 , 民怨弥重 , 一夫 奋 臂 , 举州 同声 , 故躬 破于徐方 , 地夺于吕布 , 仿徨 东 裔
34、 , 蹈据无所 ”“。 这里明确 揭示 了曹 操杀边 让的 危害及 其在充州统治的危 机 。 面对这 种局势 , 必须对 症下药 , 调整相关战 略和政策 , 以图再 举 。 在这方 面 , 荀 或深谋远 虑 , 在 制定新的规划 中发 挥了很 大作用 。 兴平 二 年 , 陶 谦 病死 , 曹操 本 想借机攻 徐 , 或 为之计曰 : 昔高祖保关中 , 光 武据河 内 , 皆深根固 本以制 天下 , 将 军本以充州首事 , 平山 东之难 , 百姓无不归心悦服 。 今虽残破 , 扰 易自保 , 是亦将军之关中 、 河内也 , 不可 不先定 。 1 : 在这里 , 他 明确 提出了 “ 深根固本
35、以制天下 ” 的 战 略方针 , 详 陈击破吕布的战 术安排 , 坚 定了曹 操 的信心 , 促使 他放 弃攻徐之策 。 毫无疑问 , 此 前曹操对 未来 局 势并无明确认识 , 头脑中存有流 寇思 想 , 尚未理 解根据 地建设的重要性 。 因此 , 荀 或 “ 深根固本 ” 之策的提出 , 标志着曹操 势力走 上了稳定 发展的道路 。 此后 , 曹操 在充 、 豫一带 收编军队 , 招揽士人 , 协调与大族的关系 , 兴办 屯田 , 遣 使入 关贡奉 , 从而声 名日著 , 成为一 支 重要 的割据力量 。 二 、 迎 奉汉 献 帝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曹操虽辖有充州 , 着 力招揽
36、士人 , 但 “赘 阉 遗丑 ” 的身份 一直制约着其事业的发展 。 如何才 能改 变形象 , 与 袁绍等人 分庭 抗礼呢?曹操一直 为此而努力 。 从 其发 展历 程看 , 其处境发 生根本 性 转变 , 应 该说 是在建安元年(1 96 )迎 奉 汉献帝 都 许之后 , 而迎 奉汉 献 帝 , 荀 或发挥了重大 作用 。 众 所周知 , 东汉王朝 在黄 巾起义后 , 早已名 存 实亡 。 汉献 帝又为 贼臣董卓 所立 , 先 被挟 持到 关 中 , 受制于李赠 、 郭祀之手 , 后又被白波贼杨 奉等挟 持到河 东 。 在 这种 情况 下 , 关东诸多军 阀 都 有条 件迎奉 汉 献帝 。 清 代学 者王先谦 在后汉 书集解卷7 3校补上 便说 , 当时袁绍 、 袁 术 、 公 孙攒 、 刘 表 诸 人 “ 皆尝 雄 视一 时 ” , 其 力量足以 “ 匡正 帝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