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规律之母》6 守恒律:数学和物理的母规律.pdf

上传人:魏子好的一塌糊涂的文献 文档编号:1073942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63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律之母》6 守恒律:数学和物理的母规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规律之母》6 守恒律:数学和物理的母规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谓 ,扩大成为更广阔范围内的乃至全局性 的族群的称呼。譬如,中世纪的穆斯林世界就将信奉天主教的西欧人均通称为 “ 法兰克人” ;而 当时欧洲人也泛称阿拉伯人以及中近东所有穆斯林 民族为 “ 萨拉森人” ,而萨拉森人起初只不过 是西奈半岛上一个阿拉伯部落的名称 ;欧洲还以 “ 鞑靼”作为 中世纪入侵东欧的蒙古人的一种 别称,该词实际上也只是渊源于蒙古人 中的一个叫作塔塔尔的部落,如此等等。这种古代族名 或习惯称谓 由泛化而得的现象,并不鲜见。 色雷斯人的起源不详,究为巴尔干土著,还是来 自多瑙河以北 的外来移居者,尚无确凿材 料可征 ,但一般肯定其属印欧语系族群 。如果我们确认古印欧人的故土大致

2、可圈定在黑海北岸 南俄草原一带的话 ,那么不妨认为最早的色雷斯先民可能就是从南俄草原辗转迁入巴尔干的游 牧部落。 有关色雷斯人的文字记载 ,起初主要出自古希腊人。希腊人从公元前 7世纪起开始在色雷斯 沿海地区建立殖民地 ,同色雷斯人接触渐多。活动于公元前 7 世纪中叶的阿尔基洛科斯 ,被认为 是最早在作品中提到色雷斯人的希腊作家之一。当时他参加 了帕罗斯居 民赴色雷斯沿海萨索斯 岛移民的远征队,在那里同色雷斯人发生过冲突。大概 比他更早一些时候的诗人赫西俄德 ( 约 公元前 8 世纪) ,也已知道了远在北方的色雷斯,而把它看成是刮到希腊的凛冽寒风 的策源地, 希腊神话 中的北风神玻雷阿斯 (

3、B o r e a s )相传即居于色雷斯 的萨尔密得索斯。荷马史诗也曾分别 从地名或民族称谓的角度出发 ,数度提及色雷斯,在 伊利亚特中还提到色雷斯人是作为特 洛伊人同盟者的面目而出现的。从公元前 5 世纪希罗多德的著述中可见 ,希腊人对色雷斯人的认 识更进一步深化了,色雷斯人已成为他们所熟知的最重要的蛮族之一。 按希罗多德的说法,色雷斯人是除印度人之外人 口最多的民族。如果不是因为缺乏一位强 J P Ma l l o r y a n d DQA d a ms( e d s ) ,E n c y c l o p e d i a o fI n d o - E u r o pea n C L o

4、 n d o n C h i c a g o 1 9 9 7,P 5 7 5 ;一说迁人时间或在公元前第 1 0 0 0纪的最初几个世纪里 ( 参阅 J o h n B o a r d m a n ,I ES E d w a r s ,N GL H a m mo n d ,ES o ll b e r g e r( e d s ) , C a m b r id g e A n c i e n t His to r y ,v o 1 ,p a r t I, e P r e h i s t o ry o f t h e Ba l k a n s , a n d the Mi d d l e Ea s

5、 t a n d the A e g e a n W o d d, t e n t h t o e i g h t h c e n t u r i e s B C C a mb ri d g e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1 9 8 2 ,P 8 3 7 ) 。 J B o a r d m a n ,e t a 1 ( e d s ) , C a m b r i d g e A ncie n t H is t o ry,v o 1 ,p a rt I,P 8 3 6 ;J P Ma l l o ry,e t a 1 ( e d s ) ,E n c y c l

6、 o p e d i a o f I n d o E u r o pea n C u l t u r e ,P 5 7 5 参阅埃文斯 保加利亚简史第 l 4页。 参阅赫西俄德 工作与时 日( 张竹明 、蒋平译 ,商务印书馆 ,1 9 9 6年)第 1 7页。 参阅荷马 伊利亚特奥德赛 ( 中译本,上海译文 出版社 ,1 9 9 8年 ) , 伊利亚 特 I X5 ;I X7 2 ; X 4 3 4;I18 4 4 8 4 5 ; 奥德赛3 6 1 。 1 06 古色雷斯人透视 有力的统治者,或是万众一心地团结起来 ,色雷斯人就会无敌于天下 ,成为 “ 世界上最大的民 族” ,而不至于依旧处在

7、软弱状态 。 色雷斯人的内部究竟涵括多少个支系或部落,历来众说不一。希罗多德主张为 1 9个 ,而依 照斯特拉博的说法 ,仅多瑙河以南色雷斯 即有 2 2个 ,嗣后拜 占廷的斯特凡努斯则列举 出了 4 3 个。这个数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显然是有变化的。卡扎劳将其归因于在持续不断的长期相互争 斗中,许多较小的部落被最终消灭 ,或是被较大的部落所吞并。根据我们现今获取的材料 ,属 于色雷斯人族群的大致包括以下支系或部落 :居住在赫布鲁斯河 ( 今马里查河 )支流阿尔提斯 库斯河两岸的奥德里西亚人 ( O d r y s a e O d r y s ia n ) ;居 于马其顿东南海岸狭长地带 的皮埃

8、里亚人 ( P i e r e s P i e r i a n ) ;居于奈斯托斯河与斯特里蒙河之间 的埃多尼亚人 ( E d o n i E d o n e s ) 、萨特莱人 ( S a tr a e ) ;居于卡尔息狄斯的锡索尼亚半岛的锡索尼亚人 ( S it h o n i i S it h o n i a n ) ,或为埃多尼亚人的 一 个分支 ;身份尚存争议的培西人 ( B e s s i ) ( 曾被希罗多德称为萨特莱人的支系) 。还有居于斯 特里蒙河以西马其顿地区的比萨尔提亚人 ( B i s a h a e B is a h ia n ) ;居于阿克修斯河右岸的波提亚人 (

9、B o t t ia e i B o t t i a e a n ) ;居于阿克修斯河与斯特里蒙河之间的克列斯通尼亚人 ( C r e s t o n a e i C r e s t o n i i ) ; 居于埃诺斯河附近平原的阿普辛提安人 ( A p s i n t h i i A p s i n t h i a n ) ;居于刻尔松涅斯 ( 今盖利博卢) 半岛的多洛科伊人 ( D o lo n k o i D o l o n c i ) ;居于罗多彼山东南一带的特劳索伊人 ( T r a u s i ) ;居于赫布 鲁斯河以西沿海地带的奇科涅斯人 ( C i c o n e s C ic

10、 o n i a n ) ;居于马其顿东部、接近塞尔迈湾一带的 米哥多尼亚人 ( M y g d o n e s ) ;居于罗多彼山和爱琴海之间、阿布德拉城附近的比斯托尼亚人 ( B is t o n e s ) ;居于潘加欧斯山一带的撒帕伊亚人 ( S a p a e i S a p a e a n s ) ;曾被视为 累姆诺斯岛古老居民、 后来移居马其顿的辛提亚人 ( S i n t i S i n t i a n ) ;居于斯特里蒙河西岸 、斯科米乌斯山南坡的密底人 ( M a e d i M a e d i a n ) ,以及居于赫布鲁斯河与迈拉斯湾之间的科埃拉勒泰人 ( C o e

11、l a l e t a e C o e l e t a e ) ; 居于今保加利亚索菲亚一带的塞尔迪人 ( S e r d i ) ;被希罗多德誉为 “ 一切色雷斯人当中最勇敢、 也最公正守法的”盖塔人 ( G e t a e ,一译葛特人) ;居于哈伊莫斯山 ( 今 巴尔干山)以北 、多瑙 河下游直至南俄一带 ,与喀尔 巴阡山、特兰西瓦尼亚及 巴纳特、克里沙纳、马拉穆列什地区的 达西亚人 ( D a c i D a c i a n ) ;这两支常合称为达西亚人一盖塔人,今多视之为色雷斯人的北支。托 勒密的记载中提到过的达西亚人一盖塔人部落据说不下于 1 2个,曾因被亚历山大大帝击败而 名噪一

12、时的特里巴利人 ( T r i b a l l i ) ,亦说可能是盖塔人 的一个分支。盖塔人和达西亚人 内部还各 包含若干部落。 还有居于多瑙河以南 、 今塞尔维亚东部及保加利亚一带的默西亚人 ( M o e s i M o e s 一 参见 希罗多德历史下册 ( 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 ,1 9 9 7年 )第 3 4 6页。 S AC o o k ,e t a 1 ( e d s ) , C a m b r i d g e A n c ie n t H is t o r y ,v o 1 ,P 5 3 7 阿庇安将其均列于伊利里亚部落之中 ( 参阅阿庇安 罗马史上卷,谢德风译 ,商务印书馆

13、 ,1 9 7 9年, 第 3 3 9页) 。 阿庇安将其均列于伊利里亚部落之中 ( 参阅阿庇安 罗马史第 3 3 0页) 。 索菲亚古称塞尔迪 卡 ( S e r d i c a ) ,其名即源于此部落。 希罗多德历史上册 ,第 3 0 2页。一说盖塔人系希腊文献的称谓 ,亦即罗马人所谓的达西亚人 ,二者 语言 、族源相同 ( 参阅 GEM a r i n d i n ,A C l a s s ic a l Dic t io n a r y,P P 3 6 4 ,2 6 7 ;米 隆 康斯坦丁 内斯库等 主编 罗马尼亚通史简编上册 ,陆象淦 、王敏生译,商务印书馆 ,1 9 7 6年 ,第

14、5 6页) 。 转引 自康 康 朱雷斯库 统一的罗马尼亚民族国家的形成 ( 陆象淦译 ,人 民出版社,1 9 7 8年 )第 l 5 页 。 】 0 7 历史研究 i a n ) ;赫布鲁斯河平原产麦区的彼洛格里人 ( P y r o g e il ) ;居于多瑙河流域的巴斯塔内人 ( B a s t a r n a e ) ,其下也许还包括皮欧西尼人 ( P e u c i n i ) 。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分别或共同提到过的色雷 斯人部落还有帕埃托伊人 ( P a e t i ) 、德西亚人 ( D e r s a e i D e r s a e a n ) 、奥多曼蒂人 ( O d o

15、m a n t i O d o m a n t e s ) 、迪伊人 ( D i i ) 、德罗伊人 ( D r o i ) 、培尼亚人 ( P a n a e a n ) 、第安人 ( D i a n ) 。色诺芬记载的一 些色雷斯部落的名称 ,包括米兰狄泰人 ( M e l a n d i t a e ) 、麦林诺法基人 ( M e l in o p h a g i ) 、特兰尼普赛 人 ( T r a n i p s a e ) 、蒂尼亚人 ( T h y n i T h y n i a n s )等。 希波战争时期仍留居马其顿北部一带的布利吉人 ( B r y g i B r y g

16、e s ) ,亦曾被看成是一个色雷斯 部落,。希罗多德认为,居住在小亚细亚西北部 的弗里吉亚人 ( P h r y g e s P h r y g ia n s ) ,即源 自于欧 洲巴尔干邻近马其顿地区的 B il g e s( 此或即布利吉人的另一译法) 。当他们中的一部分早年移居 亚洲时,便改变名称而为弗里吉亚人了。在希腊神话里 ,弗里吉亚是一个同拥有点金术的弥达 斯国王和戈尔迪乌斯之结一类神奇故事联系在一起的民族与国家。斯特拉博也说到过 B il g e s 曾有 部分渡越海峡进入亚洲而改名为 P h r y g e s 之事。布利吉人和弗里吉亚人的希腊文表达形式,分 别为 B p o

17、 T o t B p t T 和 ID U ,从语源上看两者似乎相当接近 ,或系同名异读。另一位历史学家桑 索斯在肯定弗里吉亚人起源于欧洲的时候,曾详细述及其先祖在斯卡曼德留斯 的率领下 ,自攸 克辛海西边迁移而来的一幕( z ) 。可以推知 ,弗里吉亚人与布利吉人以至更大的色雷斯族群间可能 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至于弗里吉亚人 由色雷斯地 区进入小亚细亚的时间,有谓公 元前第 2 0 0 0纪晚期的,也有的具体到大约公元前 1 2世纪左右特洛伊战争时期。以语言背景 而论,弗里吉亚语是比较复杂的,也常被一些学者视作 “ 与色雷斯语有关系” 。 一 般认为,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 区的比提尼

18、亚人 ( B it h y n i B i I h y n i a n )和密细亚人 ( M y s i M y s i a n )大概也是从巴尔干跨越海峡而来的色雷斯移民的后裔 ,抵达移居地后可能又发生过与本地 土著居民的混融。根据阿庇安的记述,比提尼亚人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参加特洛伊战争后逃亡 的 色雷斯人残部 ,他们大概不是因为找不到船只横渡海峡返回色雷斯而被迫留居小亚细亚,就是 亦说此系罗马人的称呼 ,希腊人则名之 以密细亚人 ( M y s i M y s i a n ) ( 参 阅 GEM a r i n d i n ,A C l a s s i c a f D i c t i o

19、n a r y,P 5 l 7 ) 。斯特拉博似乎想把小亚细亚的同名族 团密细亚人 ( My s i a n )与巴尔干的这一族称加 以联系 ,以追 寻彼此 间的渊源 关系 ( 转 引 自 M i c h a e l G r a n t ,A G u i d e t o t h e A n c i e n t ,A D ic t i o nary o f C l a s s ic a l P la c e N a m e s Wi l s o n C o m ,1 9 8 6 ,P 4 1 3 ) 。 此非定居喀尔巴阡山以东、多瑙河三角洲一带属 日耳曼族系的巴斯塔奈人 ( B a s t a

20、ma e ) 。 GEMa r i n d i n ,A C la s s ic a l D ic t io nary,P P 6 8 3 ,5 7 1 但有 当代学者则将布利 吉人划归 在伊 利里亚人族 系内 ( 参 阅 NGL_H a m m0 n d GT G r i f fi t h ,A H i s t o ry ofMa c e d o n i a,v o 1 I I,T h e G r o w t h o f t h e Ma c e d o n i a n S t a t e a n d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x f o

21、 r d ,1 9 7 9 ,P 4 5 ) 。 参阅 希罗多德历史下册 ,第 4 9 6 页。 G e o g r a p h y ofS t r a b o m7 2 5 转引自 MG r a n t ,A G u i d e to t he A ncie nt ,P 5 0 4 。 参阅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 l 3 卷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 9 9 9年国际中文版)第 2 5 0 页 ( “ 弗里吉亚” 条) ;E n c y c l o p e d ia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v o 1 1 4 ,P 3 3 2 ;NGI _H a mm o n

22、dHHS c u l l a r d , O x f o r d C l a s s ic a l Dict iona ry O x r d, 1 9 7 9, P 8 2 9。 1 1 1 e En c y c l o p e d i a Ame ri c a n a , v o 1 2 2, P4 2; Ne w Co l u mb i a E n c y c l o p e d i a , P2 1 4 0 也有不少学者则认为,弗里吉亚语同希腊语或亚美尼 亚语关 系似更密切 ( 参阅 不列颠 百科全 书第 l 3卷 ,第 2 5 0页,“ 弗里吉亚语”条) 。这也许表明,弗里吉亚语本身如

23、果不是作 为上述语种 的某个分 支而存在过 ,那么至少在其生存环境及历史演进 的过程 中也 曾从小亚细亚的周边 民族语 言里汲取过相 当分量的影响。 】 08 古色雷斯人透视 回归色雷斯以后因不堪忍受饥馑遂又掉头重返小亚细亚的。希罗多德主张 ,比提尼亚人的前身 是原居斯特里蒙河畔的斯特里蒙人 ( S t r y m o n i i ) ,被逐出色雷斯故土移居小亚细亚之后才改称现 名的。而同来小亚细亚者似乎还有色雷斯的蒂尼亚人 ( T h y n i ) 。 “ 蒂尼亚人”和 “ 比提尼亚 人”以希腊文标示分别为 O v w x和 B t v o t ,除前缀外 ,完全相同。系同名异读 ,抑或两

24、个单独的 族团,尚不能确定,但至少表明他们 可能存有密切 的亲缘关系。所以,小亚细亚西北隅的比提 尼亚地名 ,又有蒂尼亚 ( T h y n i a )之称。据说 ,比提尼亚人的迁移 ,大约是在早年弗里吉亚人 入侵小亚细亚以后接踵而至的。密细亚人的先民也被认为可能源于色雷斯,但古代作家对其文 化特征和源流沿革的描述却语焉不详。克罗斯兰认为 ,密细亚人 ( 最早 曾以 “ 穆什基人” M u s k i 的名义出现在亚述人的史料文献中)可能比弗里吉亚人更早进入安纳托利亚,后来才作为 一 种民族的残余形式而见存于密细亚地区。密细亚人大概操一种 吕底亚语 ( L y d i a n )和弗里吉 亚语

25、的混合语言c z ) ,显然带有民族交融后形成的色彩 ,这也给其原始身份的辨识造成相 当的难 度。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欧亚大陆之间这些迁移活动的出现 ,在时间上似乎都与传说中的特洛 伊战争 ( 约前 1 2 世纪左右)相关联 ,弗里吉亚人 、密细亚人与色雷斯人在 荷马史诗中同被 描述为特洛伊人的盟友,这也许不一定纯属巧合。拨开荷马及后人给这场远古战争罩上的富有 传奇色彩的薄纱 ,我们是否可以设想,那曾是一个爱琴海周边地区形势经历了剧烈动荡 的真实 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为着夺取各 自的生存空间进行过剧烈的交锋和争斗,各种力量发生显 著的分化与重组 ,形成了以希腊各邦为一方,以特洛伊及其小亚细

26、亚、色雷斯各族盟友为另一 方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峙之势。其间风云际会、潮起潮落 ,或许还 曾伴随着频繁的人群移徙、 流动,族邦版图的变迁 、进退。恐怕也就在此前后 ,色雷斯族群本身历经分化流转 ,引发了其 中的几个分支 ( 如弗里吉亚人、比提尼亚人 、蒂尼亚人的先民)自巴尔干 向小亚细亚的迁徙 , 甚至量。 销售产品的数量. 接受订单的数量。 生产过程中耗用燃料的数量。 3.2 成本性态的表现形式 名词解释 固定成本 :通常可以被定义为不受业务量水平影响的一种成本。 简答作图说明固定成本。 在图 3-1 中, 固定成本起始于成本轴上,并且不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变化。这意味着, 即使产量为零,企业也会

27、发生固定成本。因此,其表现为一条水平直线。 固定成本包括以下内容 : 支付给高层管理入员的工资。 为现有厂房支付的租金或税金。 机器设备的购置成本以及企业提取的相关折旧费 简答解析阶梯成本并作图说明。 阶梯成本是那些看上去固定,但会受限于一定业务量水平的成本。 图 3-2 说明了阶梯成本如何受业务量水平变动影响。 图 3-2 表示了不同业务量水平下的固定成本.一旦达到一定的业务量水平,就有必要 通过增加更多的设备或扩大厂房来提高生产能力。从而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固定成本也随 之上升。 简答解析变动成本,并作图说明。 变动成本 是指直接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会计师通常会假设对于任何业务量

28、, 单位变动成本都保持不变。 因此,不论产量规模如何,单位变动成本都是一样的。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图3-3 加以说 明。 图 3-3 中的变动成本线起始于原点,表示如果产量为零,则变动成本也为零。当业务量 上升时,变动成本以固定的速度上升,表现为一条直线. 如果将图 3-3 与原材料成本联系起来,稳定的变动成本是以稳定的原材料价格和稳 定的材料用量为基础的。如果企业能够获得批量购买的折扣,则不属于这种情况,因为此时 材料成本会下降,变动成本也会随之下降。然而,这种稳定的关系仍然成立,可以通过图 3-4 加以说明。图3-4 同时给出了获得折扣前后的变动成本。 3.3 半变动成本 简答 简述半变动成本

29、。 半变动成本 是既有固定成本特性又有变动成本特性的成本,因此它在某种程度上受 业务量水平的影响。 其主要内容包括: (1)收取固定服务费的同时也按耗用的数量支付变动费用的物业费等。 (2)包括公路税、保险费等固定费用,以及燃料、维修费及服务费等变动费用。 可以用高低点法来确认半变动成本中的固定成分和变动成分。这种方法通过考察业 务量最高点与最低点处的总成本,来确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为了应用这种方法,必须获 得下面的信息 : (l)企业最高点业务量对应的总成本。 (2)企业最低点业务量对应的总成本. (3)最高点业务量。 (4)最低点业务量。 通过下面的公式,利用上述信息可以计算出单位变动成

30、本: 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的总成本一最低点业务量的总成本)/( 最高点业务量 一最低点业务量) 然后就可以计算固定成本,公式如下: 固定成本 =最高点业务量的总成本一(最高点业务量X单位变动成本) 高低点法可以用图3-5 表示。 图 3-5 高低点法 图 3-5 表示了最高点和最低点业务量的总成本.距离 a代表最高点与最低点业务鱼之 润变动成本的增加值.这个数字就是计算单位变动成本公式当中的分子,也是计算单位变动 成本的第一步。 通常我们假设单位变动成本是不变的,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出各种业务量下的 变动成本。 3.4 成本性态的其他类型 案例分析 平均或单位变动成本可以用下列公式 计算得

31、出 : 总变动成本 /总业务量 =平均变动成本 平均或单位固定成本可以用下列公式得到: 总固定成本 /总业务量 =平均固定成本 相应的关系可以用图3-6 表示。 图 3-6 平均固定成本 图 3-6 中的平均固定成本持续下降.最初成本快速下降,但是随着业务量的上升,平均固 定成本下降的速度开始放慢,并且最终这种下降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平均或单位总成本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总成本 /总产量 =平均总成本 相应的关系可以用图3-7 表示 : 可以看到,图3-7 中的总成本最初下降得非常快,说明产量较低时平均固定成本下降较快。 当业务量上升后.平均总成本下降速度开始放慢.最终平均总成本的下降幅度几乎

32、可以忽略。 简答画图说明什么是规模报酬递增,什么是规模报酬递减。 图 3-8 中,变动成本的最初变化很大,但是当业务量上升后,成本的变化越来越小。这 与制造过程中的成本节约有关,有时候叫做规模报酬递增成本 图 3-8 随着业务且的上升.变动成本的变动幅度越来越小 图 3-9 中,变动成本的最初变化很小,但是随着业务量的上升,成本的变化越来越大。 这可能与制造过程中的成本增加有关,有时候叫做规模报酬递减 。 图 3-9 随业务量的上升.变动成本的变动幅度越来越大 3.5 影响业务量与成本高低的因素 简答 业务量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可能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企业在多大程度上作为劳动密集型制造商进行运

33、营。 管理方式会影响成本增加的程度。 企业在多大程度上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地运营。 一些外部因素,如经济状况产生的影响。 员工的素质及态度是企业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 4 章成本要素 4 .1 概述 4 .2材料成本 选择企业所持有的存货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原材料、在产品、闲置的零部件 或消耗的材料、完工产品 简答存货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 预订存货。 购买存货。 收取存货。 储存存货 . 将存货发送给销货商并保持合适的存货水平。 【简答必须对存货持有量进行控制,主要原因在于: 持有大量的存货.成本昂贵且浪费,因为企业本来可以将这些存货占用的资金用于其 他方面。 如果企业存货耗尽,生产将受到

34、干扰,会造成潜在的利润损失。 储存存货会增加企业额外的成本 长时间持有的存货可能会变质或报废,从而导致大量浪费。 简答 持有存货的主要原因有 : 确保有足够的存货满足完工产品的意外需求. 在各个生产步骤之间提供一个缓冲。 能够获得可能的批量采购折扣。 能够应对材料供应方面的季节性波动. 能够解决原材料使用量或生产需求量方面的差异。 有利于保证生产过程的平稳。 作为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例如,葡萄酒需要储藏一段时间才能发酵。 在通货膨胀时期,可以作为对未来价格上涨的一个对冲。 简答 与购买和持有存货相关的成本包括: (1)持有成本 包括下列要素: 储存存货的成本以及监测存货水平的成本. 用于购

35、买存货的借入资金产生的利息费用。 为保护存货而发生的保险费用。 如果存货报废而发生的成本. 如果存货变质毁损而发生的成本,包括浪费成本和处置成本。 (2)订货 (获得 )成本 包括 : 与订货或接收订单有关的管理与办公费用。 运输货物发生的运输费。 企业自己生产存货的成本,而不是从外部供应商那里采购。 (3)缺货成本 是指当企业存货耗尽而发生的相关成本。 缺货成本包括 : 企业销售量受到损失而发生的成本。 不得不紧急订货以补充存货的成本。 生产停工损失.例如机器不得不进行额外维护的成本。 工人停工带来的成本。 企业声誉和形象受损所带来的成本。 案例分析 最常用的存货量控制包括: 再订货点 (R

36、OL) 是指决定再次订货时现有存货的持有水平。 公式 :再订货点 =今存货的最高耗用量X收到订货的最大间隔时间 最大间隔时间是指从发出订单至收到订货之间的时间间隔。 最低 (缓冲 )持有量 :是指为避免缺货允许存货持有的最低水平。 公式 : 最低持有量 =再订货点 -(平均耗用量X平均间隔时间 ) 最高持有量 :是指存货持有量达到了造成企业资源潜在浪费的水平.它与企业储备能力 的增加有关,会导致额外成本的增加。 最高持有量 =再订货点 +再订货量 -(最低耗用量X最低间隔时间) 再订货量 :是指企业达到再订货点时需要采购的存货量。 在一个简单的存货控制系统中,它是最高持有量与最低持有量之间的差

37、. 公式 : 再订货量 =最高持有量 -最低持有量 平均存货量 :是指企业在多数时间内持有的存货量. 公式 :平均存货量 =缓冲持有量 +1/2 再订货量 案例分析 经常使用的一种固定再订货量的方法是计算经济订货量。这种机制假设平 均存货量总是等于再订货量的一半,那些持有安全储备存货的企业不适用于这种机制。这种 机制通过考查存货持有成本与订货成本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最低存货总成本。如果订货量较小 且订货频繁,则订货成本会增加,但存货持有成本较低。如果订货量较大而订货次数较少, 则订货成本较低,但储存成本会上升。 上图中,存货持有成本单调上升,而订货成本是下降的.在两条线的交点处,存货 持有成本等于

38、订货成本,此时.存货总成本达到最低,因此这一点就是经济订货量.经济订货 量可以通过下列公式加以推导: EOQ= 根号下( 2CD/H) 其中 :C=单次订货成本;D=一定时间内的存货需求量;H=一定时间内单位存货的持有成本 简答 可使用的其他存货控制系统包括: 对存货的订货周期进行定期评估. 两箱系统 . 是指将采购的存货放入两个箱子,当其中一个箱子中的存货耗尽时再开始 订货。 ABC分类法 。是指根据存货的单价将存货进行分类。A 类存货较为昂贵,因此对其进 行较严格的控制,以降低存货成本。C 类存货较为廉价,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持有大量的这类 存货,因此对其使用严格控制且管理费用较高的存货控制方

39、法是不恰当的。 帕累托 (80/20)分类法 . 基于对存货价值与存货数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发现,多数情 况下,80%的存货价值其数量只占20%, 因此企业应该将精力集中于高价值存货的有效控制。 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会计师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但是最 常用的有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 (LIFO) 以及加权平均法。 (1)先进先出法 。假设所有发出的存货都是按照最先购买的存货最先发出的原则进行计价. 先进先出法的优点包括: 先发出旧存货符合逻辑,这样可以避免其变质或报废。 容易理解。 剩余存货的计价将更接近于可能的重置成本. 先进先出法的缺点包括: 应用该方法比较耗

40、费时间,尤其是当企业多批次按不同价格购入存货时。 管理入员发现按不同价格计算同类材料的成本,决策变得困难起来。 如果存在较高通货膨胀,发出存货的价值将与当前市场价值相差甚远。 (2)后进先出法 。假设所有发出的存货都是按照最后收到的存货最先发出的原则进行计价. 后进先出法的优点包括: 发出存货将按照更接近于当前市场价值的价格进行计价。 管理者会对当前价格更加了解,因为发出存货的成本更接近于当前价格。这可能 会更有利于进行有效决策。 后进先出法的缺点包括: 对这种方法理解起来略有困难,因为可能会发出多批存货以满足总需求。 决策可能会更加困难,因为存货价格的不同以及存货物理上的转移,即最旧的 存货

41、会先发出的事实与成本计价方法不同。 (3)加权平均法 。该方法要求对企业持有的所有存货计算平均成本。每当收到新的存货时, 就需要重新计算一次平均成本.发出的存货与剩余存货的单位成本相同。 计算平均成本的公式如下: 存货的平均成本=收到的存货总成本/收到的存货总数量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包括: 材料价格的任何波动都会被平滑掉,从而简化决策。 比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更简单,因为不需要确认存货的不同批次。 加权平均法的缺点包括: 计算出的价格与实际成本不符,并且当价格波动较大时会变得更加复杂。 如果存在通货膨胀, 平均成本的计算滞后于实际价格波动,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 4.3 入工成本 选择 生产率

42、,可以将其定义为对生产预期产量水平的劳动力效率的一种衡量。 【案例分析 衡量劳动力效率的指标: 生产率 (或效率 ) = 生产实际产量的预计工时/生产实际产量的实际工时 生产能力比率= 实际工时 /预算工时 生产量比率= 生产实际产量的预计工时/预算工时 这三个指标有如下联系:生产量比率 =生产率 (或效率 )X 生产能力比率 简答 用于计算员工工作报酬的薪酬计划包括: (l)计时工资 :用于支付按工作时间计算的员工工资。 优点: 在于使用简便,员工也更愿意接受,因为这会令他们的收入稳定。在执行复杂或 困难的工作时, 雇主也愿意使用这种薪酬计划,因为员工不会匆忙完成工作,从而能保证工 作的高质

43、量。 (2)计件工资 :在这种工资核算方法下,员工按其生产的每件产品约定的工资率获取报酬。 有时候按照生产的数量支付工资是一种简单的激励计划,因为员工生产的数量越多,获得的 报酬越高。 问题 .它可能不受员工的欢迎,因为如果机器出现故障而员工无法工作时,们 也将得不到基本工资。同时员工可能加快工作速度,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降低.这种机制在 员工中会引发嫉妒,因为最能干的员工将比其他入赚取更多钱。贸易联合会一直对计件工资 机制表示怀疑,因为如果工资率设置得太低可能会给员工带来低标准的生活。 (3)佣金 :这种计酬方法通常用来支付销售入员的工资,与计件工资非常相似,将按销售 额的一定比例支付佣金. (

44、4)费用 :这是一种为完成约定的工作而支付的一次性报酬。费用金额在工作开始时就约 定好,取决于工作耗用的时间及工作的难度. 典型的费用是付给职业工作者的报酬,例如建 筑设计师、律师等。 (5)额外福利 :额外福利是工资或薪金之外的福利,包括个人医疗保险、公司轿车、抵押 或贷款工具。 在高管人员的薪酬中,额外福利显得特别重要,通常是聘用过程中谈判的重要 议题。通常认为,为员工提供额外福利而不是高工资,对雇主来说会获得更高的成本效率, 员工则更喜欢它们,因为这么做意味着他们在企业中达到了某种地位。然而, 提供额外福利 可能会在员工中引发嫉妒,在某些情况下额外福利会带来纳税义务。 简答 激励计划可以

45、分为三类: (1)个入激励 计划为达到所设置的个人目标的员工提供奖励。 (2)集体激励 计划为达到目标的团队提供奖励。引入了新的工作方式或雇用了新的员工, 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问题,因为这时集体活力将发生变化,这个集体可能完不成目标. “好” 员工可能会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公平对待,因为他们不得不与生产率低的员工一起分享奖金。 (3)全厂范围的激励计划为达到目标的整个工厂提供奖励。管理层有时喜欢这种计划, 因为它降低了部门间引发嫉妒的可能性,并且员工更可能认同公司及公司目标。然而, 这种 计划也可能存在问题,因为一些认为个人努力没有被认可的员工会有意见,他们可能会变得 消极。 简答 用来激励员工的

46、一些典型的激励计划有: 计件工资计划。产量超过目标时提供奖励。奖励与超过目标的额外产量有关,并为超 过目标的每件产品支付奖励。 高工资率计划. 按高工资率为高生产率的员工支付工资,这种高工资率超过该行业正 常标准。 日工作量法。 是计酬的另一种方法,它解决了计件工资的某些问题。该计划以一个工 作班次所能达到的标准水平为基准。如果员工达到了这一基准就会赚取约定的固定工资。这 意味着其收人是稳定的,并能更好地计划未来生活。管理层可以更好地做薪酬预算,而更加 稳定的产出水平令协调工作变得更加容易。 利润共享。指将企业所赚取的一部分利润付给员工。 业绩相关支付计划。直接将员工的年薪与他们的工作业绩联系

47、起来。这一计划包括对 员工个人工作业绩的评价,然后将员工归人不同等级的业绩类别中。只要员工生产的产量达 到业绩类别要求水平,他们就会得到该类别所对应的奖励。 时间节约计划:为成功地在低于标准的时间内完成工作的员工提供奖励。这是激励个 人并提高生产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但它会诱使员工仓促完成工作而生产出低质量的产 品。 递延股票信托计划:在这种计划下,公司将利润的一部分付给一个企业内部用于购买 股票的信托基金。然后这些股票按约定的比例被分配给员工。 (选择) 闲暇时间 :对损失的生产时间的计量,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没有生产。既可能是 由材料短缺等可控因素引起,也可能因电力供应问题等不可控因素造成。

48、 闲暇时间比率 =闲暇小时数 /总的生产小时数X 100% 劳动力周转可以定义为离开企业或加入企业的员工数量,以总劳动力的百分比表示 劳动力周转率 =员工更换的数量/这段时间的的平均员工数量X 100% 发生劳动力周转的原因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如退休、生病、移民,也可能是可控的, 如低工资引起低的工作积极性,复杂的激励计划被员工所误解. 劳动力周转会产生成本,可将其分为更换成本和预防成本 4.4 间接费用与完全成本法 更换成本 :包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以及在招聘过程中产生的损失成本。 预防成本 :企业为确保人员不离开而负担的成本,包括提高福利服务成本,如幼儿园设 施以及非捐赠性退休金计划。 简答 简述完全成本法的目的及含义。 完全成本法的 目的 是将企业全部间接成本恰当地分配给某一产品、服务或部门。 这样能够将成本中心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贡献描绘得更加精确。从而正确计算出每个产品的实 际成本,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