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肥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doc

上传人:瓦拉西瓦 文档编号:1243134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肥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安徽肥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安徽肥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安徽肥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安徽肥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13.280 C 57 WS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行 业 标 准 WS 667 -2019 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esting of quality control in robotic arm radiotherapy device 2019 - 09 - 27 发布 2020 - 04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 布 WS 667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一般要求 . 2 4 剂量联锁和指示性能试验方法 . 2 5 检测方法 . 3

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检测项目、检测条件与要求 . 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检测所选用的参考模体 . 11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侧向带电粒子平衡距离计算公式 . 15 参考文献 . 17 WS 667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第 3 章和附录 A 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大平、卢峰、吴昊、马永忠、李海亮。 WS 6672019 1 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臂放射治疗装

3、置的质量控制和防护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的质量控制和防护性能检测。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 robotic arm radiotherapy device 通过机械臂将多条高能量X射线束汇聚到靶区,用于治疗人体各部位病变的一种放射治疗设备。 注:该装置包含三个主要组件:直线加速器、机械臂和X射线影像系统。 2.2 端到端(E2E)测试 End-to-End(E2E) test 通过使用模体模拟临床放射治疗过程, 从扫描模体制定放疗计划 (起始端) 到完成照射 (结束端) , 对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定位追踪精

4、度进行的一种质量控制测试。 注:旨在确定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每种追踪模式的总体位置偏差。 2.3 球方 ball cube 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质量控制检测模体之一,用于测量定位追踪精度。为一个方形模体,内含可放 置胶片的丙烯酸球,该球体在测量中代表照射靶区。 2.4 剂量输出稳定性 dose output stability 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输出的剂量相对于初始状态下的基线值保持稳定的性能。 2.5 追踪方法 tracking method 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通过移动机械臂或治疗床的位置自动修正X射线影像系统曝光采集的实时图 像和治疗计划时计算机断层(CT)扫描生成的数字重建图像(DRR)在空

5、间六维方向上偏差的方法。 注:追踪方法一般包括六维颅骨追踪方法、金标追踪方法、脊柱追踪方法、同步呼吸追踪方法和肺部追踪方法。 WS 6672019 2 3 一般要求 3.1 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质量控制和防护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条件与要求见附录 A。 3.2 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新安装或大修后,应进行验收检测,使用中应定期进行状态检测和稳定性检 测。 验收检测和状态检测的检测项目应覆盖本标准所规定的项目, 对功能不具备或不能满足检测条件的 被检设备的相应检测项目应在检测报告中加以说明。 3.3 验收检测和状态检测的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 被检单位基本信息、 被检设备基本信息、 检测项目、 检测条件、检

6、测结果及检测结论。 3.4 验收检测和状态检测的结果达到或优于附录 A 中的相应要求时为合格。 3.5 稳定性检测的项目至少应包括附录 A 中规定的项目, 检测频度应不低于附录 A 中规定的周期。使 用单位应对稳定性检测的日期、检测人员、检测结果等相应信息进行记录并存档。 4 剂量联锁和指示的功能试验方法 4.1 剂量监测系统的数量及功能 4.1.1 将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置于照射过程中,观察控制台界面是否具备双道剂量监测系统并显示正 常。 4.1.2 对两道剂量监测系统分别进行试验:人为关闭一道剂量监测系统后,观察另一道是否能够正常 显示已输出的剂量并且能够立刻终止照射。 4.2 低剂量率联锁

7、 4.2.1 在物理模式下,将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预置输出 1000 MU。 4.2.2 人为造成剂量率低于正常剂量率的 85%时观察是否能够立刻终止照射。 4.3 治疗床碰撞指示 4.3.1 使用模体,创建一个头部或体部的治疗计划;在演示模式下,能够使这个计划被允许执行。 4.3.2 关闭门-机联锁,进入治疗室内;使用手控盒,将治疗床升高或向左、向右移动一定距离(例如 15 cm)。 4.3.3 在演示模式下,执行创建的治疗计划;观察在某个可能导致发生碰撞的位置处是否能够终止执 行治疗计划并给出碰撞提示信息。 4.4 固定准直器拾取错误的指示 4.4.1 在治疗室内,手动改变任一固定准直器的放

8、置位置。 4.4.2 在控制台上,驱动机械臂拾取已改变放置位置的准直器,观察控制台上是否出现固定准直器拾 取错误的提示信息。 4.5 控制台显示、密码保护及联锁 4.5.1 观察控制台界面是否能够显示照射剂量、照射时间参数。 4.5.2 使用模体,创建一个头部或体部的治疗计划,观察治疗计划输出时是否具有密码保护。 4.5.3 在物理模式下, 人为缺省控制台照射参数预选值, 观察是否能够启动照射; 未打开钥匙开关时, 观察是否能够启动照射。 WS 6672019 3 5 检测方法 5.1 剂量输出稳定性偏差 5.1.1 将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组织等效平板模体或其他等效模体置于治疗床上,使用前指针确

9、定模体 的摆放位置,然后插入电离室。 5.1.2 将静电计连接到电离室上,预热。 5.1.3 对加速器进行预热。 5.1.4 预热完成后,使用 60 mm 准直器,获取 3 次输出 200 MU 时的静电计读数。 5.1.5 对 3 次静电计读数取平均值,使用温度、气压修正后得到剂量输出值。 5.1.6 将剂量输出值与基线值(通常由最初的性能检测得到)比较,按照式(1)计算剂量输出稳定性 偏差S: %100 B D DD S BA . (1) 式中: S 剂量输出稳定性偏差,%; A D吸收剂量输出值,单位为戈瑞(Gy) ; B D吸收剂量基线值,单位为戈瑞(Gy)。 5.2 成像系统定位偏差

10、 5.2.1 将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专用等中心柱(直径约 4.5 cm、高度约 92 cm 的圆柱体,顶端带有等中 心指示点)连接到影像探测器支架。 5.2.2 在治疗计划系统 (TPS) 中, 创建一个治疗计划。 X 射线影像系统设置适当的曝光条件 (如 60 kV, 50 mA),曝光并获取等中心指示点影像。 5.2.3 使用缩放工具将影像放大至能够清晰观察到十字线居于影像中心并拍摄影像快照。 5.2.4 测量并记录等中心指示点位置与基线位置偏差。 5.3 治疗床位置偏差 5.3.1 使治疗床处于归位状态。 5.3.2 使用数字式角度测量仪,测量治疗床 X 轴(左右)和 Y 轴(前后)方向上

11、的水平角度偏差。 5.3.3 当治疗床处于归位状态时,在治疗床的底座上做一个标记,同时在可移动封盖上的对应位置处 做一个标记。 5.3.4 使用手控盒将治疗床平移 5.0 cm,按归位按钮,直到治疗床停止移动。测量治疗床底座上的标 记与可移动封盖上标记的偏差。 5.4 靶区定位系统追踪偏差 5.4.1 获取专用模体(头部和颈部模体)的 CT 扫描图像(扫描层厚不大于 1.25 mm),并导入 TPS。 头部和颈部模体的材料、结构及外形参见附录 B。 WS 6672019 4 5.4.2 在 TPS 中,创建一个治疗计划并保存为可执行计划,生成 DRR。 5.4.3 将模体摆放在治疗床上。在模体

12、模式下,经过一系列用户界面窗口转到治疗执行界面。重新定 位模体,使治疗床的偏差接近于零。 5.4.4 使用治疗执行界面的治疗床移动功能, 将模体平移或旋转多个不同的位置并记录移动的实际值。 5.4.5 在每个位置上使用 X 射线影像系统曝光,将采集的实时图像和 DRR 进行对比,记录靶区定位 系统位移估计值(即显示在治疗执行界面上的治疗床校正值)。 5.4.6 将治疗床校正值与使用自动床功能移动的实际值进行比较,记录偏差。 5.5 自动质量保证(AQA)偏差 5.5.1 获取自动质量保证专用模体(AQA 模体)的 CT 扫描图像(扫描层厚不大于 1.25 mm),并导 入 TPS。AQA 模体

13、的材料、结构及外形参见附录 B。 5.5.2 在 TPS 中,勾画模体内的球形靶区,使用金标追踪方法制定 AQA 测试计划并保存。 5.5.3 在模体内装入免冲洗胶片并置于治疗床上大致的影像系统等中心位置处。 5.5.4 执行已保存的 AQA 测试计划。 5.5.5 从模体中取出胶片,标记方向。 5.5.6 扫描胶片,将图像导入胶片分析软件;通过分析胶片上圆形剂量区中心与模体中小球中心的吻 合程度得到 AQA 偏差。 5.6 静态追踪方法的端到端(E2E)偏差 5.6.1 获取带球方的专用模体(头部和颈部模体)的 CT 扫描图像(扫描层厚不大于 1.25 mm),并 导入 TPS。球方的材料、

14、结构及外形参见附录 B。 5.6.2 在 TPS 中,勾画模体内的相关治疗体积,分别使用六维颅骨追踪方法、金标追踪方法、脊柱追 踪方法制定 E2E 测试计划并保存。 5.6.3 在模体内装入免冲洗胶片并置于治疗床上。 5.6.4 执行已保存的 E2E 测试计划。 5.6.5 从模体中取出胶片,标记方向。 5.6.6 扫描胶片,将图像导入胶片分析软件;通过分析胶片上等剂量曲线中心与球方模体中心的吻合 程度分别得到 3 种静态追踪方法的 E2E 偏差。 5.7 同步呼吸追踪方法的端到端(E2E)偏差 5.7.1 获取带球方的专用模体 (圆顶模体) 的 CT 扫描图像 (扫描层厚不大于 1.25 m

15、m) , 并导入 TPS。 圆顶模体的材料、结构及外形参见附录 B。 5.7.2 在 TPS 中, 使用同步呼吸追踪方法制定 E2E 测试计划并得到通过靶区中心的每个方向上的剂量 分布图。 5.7.3 在模体内装入免冲洗胶片并置于治疗床上。 5.7.4 在无运动情况下执行已保存的 E2E 测试计划。 5.7.5 使用 5 cm 厚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垫在模体的下方, 然后放置在同步呼吸运动追踪工具上; 对最 大前后运动至少使用两个发光二极管追踪标记。 5.7.6 在同步呼吸运动追踪工具运动情况下(相移不超过 10,转速介于 15 r/min 至 16 r/min 之间) 执行 E2E 测试计划。

16、 WS 6672019 5 5.7.7 从模体中取出胶片,标记方向。 5.7.8 扫描胶片,将图像导入胶片分析软件;将静态与动态测试的剂量分布图重叠,通过分析图像重 合度,得到同步呼吸追踪方法的 E2E 偏差。 5.8 肺部追踪方法的端到端(E2E)偏差 5.8.1 获取专用模体(胸部模体)的 CT 扫描图像(扫描层厚不大于 1.25 mm),并导入 TPS。胸部 模体的材料、结构及外形参见附录 B。 5.8.2 在 TPS 中,使用肺部追踪方法制定 E2E 测试计划并保存。 5.8.3 将免冲洗胶片安装到球方中,将球方置于移动杆的空腔中。将移动杆的一端插入胸部模体,另 一端与运动控制器相连。

17、 5.8.4 在治疗床上摆放模体后,首先使用脊柱追踪方法调整模体,接着使用肺部追踪方法调整靶区, 再使用同步追踪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追踪靶区。 5.8.5 治疗计划执行完毕后,从模体中取出胶片,标记方向。 5.8.6 扫描胶片,将图像导入胶片分析软件;将静态与动态测试的剂量分布图重叠,通过分析图像重 合度,得到肺部追踪方法的 E2E 偏差。 5.9 计划剂量与实测剂量的偏差 5.9.1 获取已插入电离室的、带有标志物的剂量检测模体或其他等效模体的 CT 扫描图像(扫描层厚 不大于 1.25 mm),并导入 TPS。使用的电离室探测器有效收集体积的边界和被测照射野边界的距离要 满足侧向带电粒子平衡的

18、距离要求。侧向带电粒子平衡距离计算公式参见附录 C。 5.9.2 在 TPS 中,使用金标追踪方法制定 60 mm 准直器的 E2E 测试计划并保存。从 TPS 中读出电离 室测量参考点位置处的计划剂量。 5.9.3 将模体转移至治疗床上,执行放射治疗计划。使用剂量仪测量实际吸收剂量。 5.9.4 按照式(2)计算计划剂量与实测剂量的偏差 1v D: %100 Pl Pl1 1 D DD D a v . (2) 式中: 1v D计划剂量与实测剂量的相对偏差,%; 1a D吸收剂量实际测量值,单位为戈瑞(Gy) ; 1P D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值,单位为戈瑞(Gy)。 5.10 深度吸收剂量偏差 5

19、.10.1 将水箱或其他等效模体置于地面上。调整,使之保持水平。 5.10.2 移动机械臂,使辐射束的中心轴与水平面垂直。 5.10.3 使用前指针,调整加速器靶到探测器的距离为 80 cm。 WS 6672019 6 5.10.4 加速器预热后,照射 200 MU,测量 60 mm 准直器的辐射束中心轴上,深度 10 cm 处的吸收剂 量和最大剂量点深度(一般为 1.5 cm)处的吸收剂量。 5.10.5 按照式(3)计算深度 10 cm 处的组织模体比 10 TPR: %100 max 10 10 D D TPR . (3) 式中: 10 TPR深度 10 cm 处的组织模体比,%; 10

20、 D 深度 10 cm 处的吸收剂量,单位为戈瑞(Gy) ; max D 最大剂量点深度处的吸收剂量,单位为戈瑞(Gy)。 5.10.6 将实测的 TPR10与 TPS 中标称的 TPR10相比,计算深度吸收剂量偏差。 5.11 剂量监测系统的指示值偏差 5.11.1 将水箱或其他等效模体置于地面上。调整,使之保持水平。 5.11.2 移动机械臂, 使辐射束的中心轴与水平面垂直。 将电离室有效测量点置于辐射束中心轴上水平 面下 5.0 cm 处。使用前指针,调整加速器靶到水平面的距离为 75 cm。 5.11.3 将剂量仪连接到电离室上,预热。 5.11.4 对加速器进行预热。 5.11.5

21、预热完成后,使用 60 mm 准直器,获取 3 次输出 200 MU 时的剂量仪读数。 5.11.6 对 3 次剂量仪读数取平均值,使用温度、气压、TPR 等因子修正后得到校准深度处的吸收剂 量。 5.11.7 将校准深度处的吸收剂量与剂量监测系统的指示值相比,按照式(4)计算偏差: %100 2 22 2 p pa v D DD D . (4) 式中: 2v D剂量监测系统的指示值偏差,%; 2a D校准深度处吸收剂量测量值的平均值,单位为戈瑞(Gy) ; 2p D剂量监测系统的指示值,单位为戈瑞(Gy)。 5.12 照射野尺寸偏差 5.12.1 将固体水模体置于地面上。调整,使之保持水平。

22、 5.12.2 移动机械臂,使辐射束的中心轴与固体水模体表面垂直。 WS 6672019 7 5.12.3 在固体水表面下 5.0 cm 处放置免冲洗胶片。使用前指针,调整加速器靶到免冲洗胶片的距离 为 80 cm。 5.12.4 加速器预热后, 使用不同标称尺寸的准直器进行照射。 照射剂量能够使胶片受照剂量保持在剂 量灰度曲线的最佳线性区域内。 5.12.5 取出胶片,标记照射野方向。使用胶片扫描仪扫描胶片,保存图像。 5.12.6 使用胶片分析软件打开图像,找出通过胶片上照射野中心的轴线(X 轴、Y 轴)与 50 %等剂 量曲线的交点,测量两交点间的距离,将其与 TPS 数据库中的对应尺寸

23、进行比较,按照式(5)计算照 射野尺寸偏差 vs S: pavs SSS . (5) 式中: vs S照射野尺寸偏差,单位为毫米(mm) ; a S胶片分析软件上,通过照射野中心的轴线(X 轴、Y 轴)与 50 %等剂量曲线的交点间的距 离,单位为毫米(mm) ; p STPS 中给出的对应尺寸,单位为毫米(mm) 。 5.13 照射野半影宽度 5.13.1 同 5.12.15.12.3。 5.13.2 加速器预热后,使用 40 mm 准直器进行照射。照射剂量能够使胶片受照剂量保持在剂量灰度 曲线的最佳线性区域内。 5.13.3 取出胶片,标记照射野方向。使用胶片扫描仪扫描胶片,保存图像。 5

24、.13.4 使用胶片分析软件打开图像,找出通过胶片上照射野中心的轴线(X 轴、Y 轴)分别与 80 % 等剂量曲线、20 %等剂量曲线的交点。测量两交点间的距离。 5.14 透过准直器的泄漏辐射率 5.14.1 同 5.10.15.10.3。 5.14.2 加速器预热后,照射 1000 MU,在辐射束中心轴上分别测量实心准直器和 60 mm 准直器的在 深度 1.5 cm 处的吸收剂量。测量可变准直器时,应将准直器完全关闭并在避开辐射束中心轴约 1 cm 位 置处测量。 5.14.3 按照式(6)计算透过准直器的泄漏辐射率: %100R open close coll D D . (6) 式中

25、: coll R透过准直器的泄漏辐射率,%; WS 6672019 8 close D实心准直器(或关闭准直器) ,深度 1.5 cm 处的吸收剂量,单位为戈瑞(Gy) ; open D60 mm 准直器 (固定准直器或可变准直器) , 深度 1.5 cm 处的吸收剂量, 单位为戈瑞 (Gy) 。 WS 6672019 9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检测项目、检测条件与要求 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质量控制和防护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条件与要求见表A.1。 表A.1 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质量控制和防护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条件与要求 条款 检测项目 验收检测 状态检测 稳定性检测 检测条件 要求 检

26、测条件 要求 检测条件 要求 周期 5.1 剂量输出稳定性偏差 60 mm 准直 器 建立基线值 60 mm 准直 器 2%基线值以 内 一天 5.2 成像系统定位偏差 1.0 mm 以内 1.0 mm 以内 1.0 mm 以内一个月 5.3 治疗床位置偏差 角度偏差0.3 以内; 平移偏差1.0 mm 以内 角度偏差0.3 以内; 平移偏差1.0 mm 以内 角度偏差 0.3以内; 平移偏差1.0 mm 以内 一个月 5.4 靶区定位系统追踪偏差 2.0 mm 以内 2.0 mm 以内 2.0 mm 以内三个月 5.5 自动质量保证(AQA)偏差 a 自动质量保 证模体 1.0 mm 自动质

27、量保 证模体 1.0 mm 一天 5.6 静态追踪方法的端到端(E2E) 偏差 a 头部和颈部 模体 0.95 mm 头部和颈部 模体 0.95 mm 一个月 5.7 同步呼吸追踪方法的端到端 (E2E)偏差 a 圆顶模体 1.5 mm 圆顶模体 1.5 mm 一个月 5.8 肺部追踪方法的端到端(E2E) 偏差 a 胸部模体 1.5 mm 胸部模体 1.5 mm 一个月 5.9 计划剂量与实测剂量的偏差 a 60 mm 准直 器 5%以内 60 mm准直器 5%以内 60 mm 准直 器 5%以内 一个月 5.10 深度吸收剂量偏差 a 60 mm 准直 器 3%以内 60 mm准直器 3%

28、以内 60 mm 准直 器 3%以内 六个月 5.11 剂量监测系统的指示值偏差 a 60 mm 准直 器 3%以内 60 mm准直器 3%以内 5.12 照射野尺寸偏差 a 各准直器 1.0 mm 以内40 mm准直器1.0 mm 以内 各准直器 1.0 mm 以内 六个月 5.13 照射野半影宽度 a 40 mm 准直 器 4.5 mm 40 mm准直器 4.5 mm 40 mm 准直 器 4.5 mm 一个月 5.14 透过准直器的泄漏辐射率 a 1.0% a 配有固定准直器和可变准直器的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应对固定准直器和可变准直器分别进行检测。 WS 6672019 10 机械臂放射

29、治疗装置剂量联锁和指示的功能试验项目和要求见表A.2。 表A.2 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剂量联锁和指示的功能试验项目和要求 条款 试验项目 要求 验收检测 状态检测 稳定性检测周期 4.1 剂量监测系统的数量 具备双道剂量监测系统。 4.1 剂量监测系统的功能 其中任何一道剂量监测系统 发生故障时, 另一道应能够正 常显示已输出的剂量。 一个月 4.1 剂量监测系统的功能 其中任何一道剂量监测系统 发生故障时, 另一道应能够立 刻终止照射。 一个月 4.2 低剂量率联锁 当剂量率低于正常剂量率的 85%时应能够终止照射。 一个月 4.3 治疗床碰撞指示 当治疗床位置可能导致发生 碰撞时应能够终止执

30、行治疗 计划并给出碰撞指示信息。 一个月 4.4 固定准直器拾取错误的指示 当准直器尺寸错误时应能够 终止执行治疗计划并给出指 示信息。 一个月 4.5 控制台显示 应能够显示照射剂量、 照射时 间参数。 4.5 密码保护功能 治疗计划输出时应具有密码 保护。 4.5 控制台联锁 缺省照射参数预选值, 照射应 不能够被启动; 未打开钥匙开 关时,照射应不能够被启动。 六个月 注:“”表示应进行该项功能试验。 B B.1 头 头部 标之间的 内及颈部 约为15 c 部和颈部模体 部和颈部模体 的距离大于20 部可放置球方 cm。模体的外 体的材料和结 体由组织等效 0 mm,每三 方,用于测量

31、外形及结构见 图 34cm ( 检测 结构 效材料(如软 三颗金标形成 量追踪偏差。模 见图B.1。 图B.1 头部 B C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测所选用的参 软组织等效材 的三角形角度 模体的总高度 部和颈部模体 15cm B 录) 参考模体 料、骨骼等效 度大于15, 度约为34 cm 的外形及结构 效材料等)构 在两侧45视 m,头颅横断面 构 WS 构成,内嵌多 视野中无重叠 面长度约为2 20cm 颅骨 颈椎 球方 球方 S 6672019 11 多枚金标。金 叠。模体的颅 20 cm,宽度 9 金 颅 度 WS 6672019 12 B.2 自动质量保证偏差检测模体(AQA模体)

32、的材料和结构 AQA模体由聚苯乙烯、丙烯酸和钨等材料构成,内嵌多枚金标。金标之间的距离大于20 mm,每三 颗金标形成的三角形角度大于15,在两侧45视野中无重叠。模体的正方体结构件内有免冲洗胶片的放 置区域。聚苯乙烯正方体结构件边长80 mm,内含1个直径为32 mm的丙烯酸球和1个直径为19 mm的钨 球。模体的外形及结构见图B.2。 图B.2 AQA 检测模体的外形及结构 胶片放置区 19 mm 钨球 32 mm 丙烯酸球 胶片放置区 80mm B.3 球 球方 射靶区。 方的尺寸 方的材料和结 方由聚苯乙烯 球体中可放 寸不同。球方 结构 烯、丙烯酸等 放置测量胶片 方的外形及结 等材

33、料构成;它 片。根据球方 结构见图B.3。 图B.3 它是一个方形 嵌入的模体 球方的外形 形模体,内含 (例如头部与 形及结构 胶片 含丙烯酸球, 与颈部模体、 WS 该球体在测 圆顶模体等 S 6672019 13 测量中代表照 等)不同,球 丙 9 照 球 丙烯酸球 B.4 圆 圆顶 约为6.4 顶模体的材料 顶模体由聚苯 cm的球方, 10cm 圆 料及结构 苯乙烯材料构 球方中可放 圆顶 9cm 构成。它是一 置测量胶片。 图B.4 圆 一个半球形模 。模体的外形 圆顶模体的外 模体,直径约 形及结构见图 外形及结构 球 10 cm、高度 图B.4。 球方嵌入空腔 丙 WS 度约9

34、cm,内 S 6672019 14 内含一个边长 球方 6.4cm 9 长 方 B.5 胸 胸部 30 cm, 构见图 B 20cm 部模体的材料 部模体由组织 高度约 20 c B.5。 料及结构 织等效材料( m。测量插件 (如软组织等 件直径约 6.5 图B. 等效材料、肺 5 cm,内嵌球 5 胸部模体 30cm 组织等效材料 球方,球方中 体的外形及结 料等)构成, 中可放置测量 结构 WS ,长度约 18 量胶片。模体 6.5c S 6672019 15 cm,宽度约 体的外形及结 18cm m 测量插孔 9 约 结 WS 6672019 16 C D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35、侧向带电粒子平衡距离计算公式 基于IAEA TRS-483 的侧向带电粒子平衡距离计算公式见式(C.1) : 4.382-10369. 8 10,20 TPRrLCPE . (C.1) 式中: LCPE r 侧向带电粒子平衡距离,单位为厘米(cm) ; 10 10,20 TPR源到探测器距离(SDD)100 cm,照射野 10 cm10 cm,水深 20 cm 处和水深 10 cm 处的组织模体比比值。 WS 6672019 17 参 考 文 献 1 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名词审定分委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名词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14. 2 American Associati

36、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 (AAPM). Quality assurance for robotic radiosurgery. Report of AAPM TG 135, 2011. _ 起来容易,做起来太困难了。但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关于共产党员讲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徐特立深有体会,他说:“讲大话容易,到头仍然老百姓遭殃。”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征询题,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 会积极与主管部门做好相关的沟通,包括横幅、海报,制作要求,活动现场的摄影需求等。3.加强新进成员的培训,以老带新,注意新老交替的适应过程,努力使各部员在工

37、作中积极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讲求创新。宣传部的工作任务在学生会各部中是相对比较繁忙的.我们将会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学生会及各部委托的任务,做好各项活动的宣传工作。完善宣传部自身的建设,把宣传部建设成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整体.宣传部各个成员将在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积极主动的工作,丰富宣传形式,在工作中推陈出新,不断提高自己。四,活动计划1,在3月底再对干事进行一次技能培训,具体的培训内容为PS 、以及视频编辑软件的培训。2,在4月中旬与办公室一起举办一次活动,具体事宜再商量中。3,积极帮助各个部门的活动以及任务,更好的为学院服务。6 I C S6 5.1 2 0 B4 6 中 华 人

38、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T1 4 7 0 02 0 1 8 代替G B/T1 4 7 0 02 0 0 2 饲料中维生素B 1 的测定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t h i a m i n e i nf e e d 2 0 1 8 - 0 5 - 1 4发布2 0 1 8 - 1 2 - 0 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 订单号:0100180613021369 防伪编号:2018-0613-0910-5447-5475 购买单位: YTFMT YTFMT 专用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 B/T

39、1.12 0 0 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 B/T1 4 7 0 02 0 0 2 饲料中维生素B 1的测定 。 本标准与G B/T1 4 7 0 02 0 0 2相比,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 见第1章,2 0 0 2年版的第1章) ; 删去了硫胺素的分子式( 见第3章,2 0 0 2年版的3. 1) ; 酸性2 0%乙醇溶液的制备给出具体配置过程( 见第3章,2 0 0 2年版的3.2) ; 样品制备中规定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不粉碎( 见第4章,2 0 0 2年版的4. 4) ; 复合预混合饲料提取液区别于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改为酸性氯化铵甲醇溶液( 见第4章,2 0 0

40、 2 年版的4. 2.9) ; 增加了维生素B 1的色谱图和光谱图( 见附录A) 。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T C7 6)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北京)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兰、 贾铮、 樊霞。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T1 4 7 0 01 9 9 9、 G B/T1 4 7 0 02 0 0 2。 G B/T1 4 7 0 02 0 1 8 订单号:0100180613021369 防伪编号:2018-0613-0910-5447-5475 购买单

41、位: YTFMT YTFMT 专用 订单号:0100180613021369 防伪编号:2018-0613-0910-5447-5475 购买单位: YTFMT YTFMT 专用 饲料中维生素B 1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维生素B 1含量的两种方法。 本标准方法1适用于饲料原料、 配合饲料、 浓缩饲料中的维生素B 1的测定。方法的定量限为 1m g / k g ( 在有吸附硫胺素或影响硫色素荧光干扰物质存在的情况, 本方法不适用) 。该方法所测定的 维生素B 1包括内源性以及添加量总和。 本标准规定的方法2适用于复合预混合饲料、 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42、的测定。方法2的检出限为 3m g / k g ;定量限为1 5m g/ k g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 B/T6 6 8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 B/T1 4 6 9 9.1 饲料 采样 G B/T2 0 1 9 5 动物饲料 试样的制备 3 方法1: 荧光分光光度法 3.1 原理 试样中的维生素B 1经稀酸以及消化酶分解、 吸附剂的吸附分离提纯后, 在碱性条件下被铁氰化钾 氧化生成荧光色素-硫色素, 用正丁

43、醇萃取。硫色素在正丁醇中的荧光强度与试样中维生素B 1的含量 成正比, 依此进行定量测定。 3.2 试剂或溶液 除特殊注明外, 本标准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色谱用水应满足G B/T6 6 8 2中一级水的要求; 实验用 水应满足G B/T6 6 8 2中三级水的要求。 3.2.1 盐酸溶液c(HC l)=0.1m o l /L。 3.2.2 硫酸溶液c(1/2H2S O4)=0.0 5m o l /L。 3.2.3 乙酸钠溶液c(CH3C OON a)=2.0m o l /L。 3.2.4 1 0 0g/L淀粉酶悬乳液: 用乙酸钠溶液(3.2.3) 悬浮1 0g淀粉酶制剂, 稀释至1 0 0m

44、 L, 使用当日 制备。 3.2.5 氯化钾溶液:2 5 0g/L。 3.2.6 酸性氯化钾溶液: 将8.5m L浓盐酸加入至氯化钾溶液(3.2.5) 中, 并稀释至10 0 0m L。 3.2.7 氢氧化钠溶液:1 5 0g/L。 3.2.8 铁氰化钾溶液:1 0g/L。 3.2.9 碱性铁氰化钾溶液: 移取4.0 0m L的铁氰化钾溶液(3.2.8) 与氢氧化钠溶液(3.2.7) 混合使之成 1 0 0m L, 此液4h内使用。 1 G B/T1 4 7 0 02 0 1 8 订单号:0100180613021369 防伪编号:2018-0613-0910-5447-5475 购买单位:

45、YTFMT YTFMT 专用 3.2.1 0 冰乙酸溶液:3 0m L/L。 3.2.1 1 酸性2 0%乙醇溶液: 取8 0m L水, 用盐酸溶液(3.2.1) 调节p H3.54.3, 与2 0m L无水乙醇 混合。 3.2.1 2 人造沸石0.2 5mm0.1 8mm(6 0目8 0目) : 使用前应活化, 方法如下: 将适量人造沸石置 于大烧杯中, 加入1 0倍容积, 加热到6 07 0的冰乙酸溶液(3. 2.1 0) , 用玻璃棒均匀搅动1 0m i n, 使 沸石在冰乙酸溶液中悬浮, 待沸石沉降后, 弃去上层冰乙酸液, 重复上述操作2次。换用5倍容积, 加热 到6 07 0的氯化钾

46、溶液(3. 2.5) 搅动清洗2次, 每次1 5m i n。再用热冰乙酸溶液洗1 0m i n。最后 用热水清洗沸石至无氯离子( 用1 0g/L硝酸银水溶液检验) 。用布氏漏斗抽滤,1 0 5 烘干, 贮于磨口 瓶可使用6个月。 使用前, 检查沸石对维生素B 1标准溶液的回收率, 如达不到9 2%, 应重新活化沸石。 注:沸石对维生素B1回收率的检查: 移取维生素B1标准中间液(3.2.1 3.2)2m L用酸性氯化钾溶液(3.2.6) 定容至 1 0 0m L。按照3.5.4.13.5.4.3步骤进行氧化, 作为外标。另一份维生素B1标准工作液(3.2.1 3.3) 移取2 5m L 重复3. 5.3.13.5.3.3过柱操作, 按照3.5.4.13.5.4.3步骤进行氧化。同时测定两份溶液荧光强度, 依照式(1) 计算, 经换算为百分数就是沸石对维生素B1的回收率值。 3.2.1 3 维生素B1标准溶液 3.2.1 3.1 维生素B1标准贮备液: 取硝酸硫胺素标准品( 纯度大于9 9%) , 于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 2 4h。称取0.0 1g( 精确至0.0 0 01g) , 溶解于酸性2 0%乙醇溶液(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行业 > 银行行业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