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其构成主要包括: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即布局)等。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作
2、营遵循的基本指针。如果是简答题,还应加上:2002 年 11 月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具体而言就是指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作了如下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有关的组
3、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等。从本质上来讲,它实际体现了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和高校以及高校各管理层次、管理单元之间的职责、权利和利益关系。前两者通常被称为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后者则称为高等教育的微观管理体制,又被称为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是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微观层次,主要指高校管理体制中校各管理层次、管理单元之间的职责、权利和利益关系,即高校内部的管理。(这个概念较“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重要)高等学校学制: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它是一个国家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学
4、位制度:是国家和高校为保证学位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学术衡量标准和严格的学位授予程序,而对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专业特色:是指所办专业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方式方面,最终表现为专业造就的“产品”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上。课程: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高教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和结果,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的一切条件和一切活动的总和。教学
5、大纲:是指课程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条目、基本论点和进程叙述该课程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教材:又称教科书或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某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它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分为基本教材和辅助教材。高等学校教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设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发展治理和体魄,树立科学世界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个性品格的专业性、探索性、过渡性的高层次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高校教学管理:就是教学管理者遵循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通过决
6、策、计划、组织、实施、协调、检查、总结等活动,合理运用教学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因素,使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转,以保证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威斯康星思想威斯康星思想的基本要义,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够解决各种社会问题。高等教育功能高等教育的功能是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理论问题之一,规定着高等教育的基本方向,并且与高等教育结构密切联系,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的能力的总称。高等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个体功能:促进个人
7、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 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样的功能; 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社会功能:(1)政治功能:使受教育者政治化。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才。促进政治的民主化。 (2)经济功能:其一高等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生产发展提供专门人才的支持。其二作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其三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3)文化功能: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通才教育:以培养通才为目的的教育,又称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通才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通才教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
8、: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第二: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第三: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专才教育:以培养专才为目的的教育。专才教育注重学问的专深,技能的专精。特征如下:第一:人才主要是通过分科进行培养,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代替性。第二: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第三: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学生在毕业后能教快适应社会的需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在于两种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育目的具有不同的特征;联系在于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学问的专深技能的专精是要有厚实的知识和一般的技能为基础的,缺少相对宽博的知识和纯熟的一般技能是无法达到专深的学问和专精
9、的技能。过分强调通博,不仅会影响学科的深入发展,而且会导致经典性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脱离;过分强调专深,会造成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其后期发展。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是不能绝对割裂的,但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和需要不同,因此表现出对通才教育或专才教育不同侧重的选择。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 15%,属英才教育阶段;入学人数在适龄人口的 15%-50%之间,属大众教育阶段。超过 50%属普及教育阶段。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学校的种类,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
10、,主办权,领导管理体制以及学校之间的衔接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等等。高等教育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高等教育区域结构: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即它们的数量、类型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比例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相对于教育目的来说,它是高等教育层次的特殊目标;而相对于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来说,则是共同的总目标。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简称。所谓教师专业化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
11、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结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转台,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专业:专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是指某种职业的劳动特点和职业特征。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本教材所用的专业概念是狭义的。专业概念有以下
12、几层内涵:1、是高等学校(及其相应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基本单位或教育基本组织形式。2、是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3、是与社会职业分工相适应的。学科:学科是基于学问性质划分的学问分支、教学科目或学界组织。学科划分的基本依据是学问性质,学问性质本质上是特定领域研究对象的特殊矛盾,基于学问性质,再参照其他因素,便形成学科的“学问分支” 、 “教学科目” 、 “学界组织”三个基本内涵。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简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控制教学活动的规模、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等活动形式。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价:评估的对象是“事实” ,教学评估是对教学现状、水平、质
13、量等“事实”方面的观测和客观描述;评价的对象是“价值”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水平、质量、过程、方法等的意义、作用、目的的判断和推论。教学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一种特定的教育价值取向与实现的过程,教育主体通过对传统和现实教育不同层面和程度的反思、改组、扬弃和超越,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的自身的展和人需要,促进教育向着合理和进步的方向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变革的过程教育发展:教育发展是与教育增长、教育变迁、教育改革等有所区别的一个特定概念。所谓教育发展,是整个教育系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在总体上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不断生成、变化和更新的过程。 高等学校的微观管理体
14、制:高教管理体制有宏观和微观层次之分。微观层次是指高校管理体制中的高校各个层次、管理单元间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即高校的内部管理,它可以按管理要素分为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六个要素,也可按管理部门分为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物资管理、后勤管理等,还可以按管理职能分成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激励等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对象答: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及其基本发展规律,具体来讲,是指:1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现象,主要是指教师、学生、较高基础和特定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方法;2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主要是指高等教育活
15、动、高等教育事业、高等教育思想;3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这些基本规律有三条:(1)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2)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律(3)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规律高等教育的个人功能是什么?答:高等教育的个人功能即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高等教育对个人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在高等教育的功能体系种没,它是高等教育最基础的功能,反映了高等教育这一客体与个人这一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主要指:(1)促进个人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能力指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 ;(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
16、养的功能;(3)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是什么?答: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高等教育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高等学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是什么?答:高等教育的功能具体体现于高等学校的职能中,高等学校也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其职能主要有:(1)培养专门人才,这是高等学校永恒的职能,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2)发展科学,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3)社会服务,除了通过培养人才,发展科研为社会服务以外,还包括教育推广、人力培训、决策咨询、技术转让、兴
17、办知识产业、进行社会监督等诸多形式。这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内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高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他认为“人是自然的直接对象” ,但又是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成员,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的总和” 。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内涵包括三层:第一层次是指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可以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以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个性。第二层次是指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将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统一起来把握的全面和谐发展,要把德、智
18、、美三育同作为其物质基础的体育内在地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第三层次是指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全面发展。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地、历史地把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教师是一种职业。 “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教育专业水平和教育成就” 。在我国目前而言,无论是从相关法规还是社会群体的共识来看,高校教师的地位相比较而言,无论是经济待遇、社会权益还是职业声望都是较高的。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主要决定于高校教师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高校教师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2)高校教师是科技和文化尝新的重要实现者;(3)高校教师是知
19、识、技术应用的重要参与者;(4)高校教师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高校教师的任务和职业修养?答: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有:(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2)开展科学研究;(3)为社会服务。对高校教师的个人职业素质要求: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扎实的只是和广博的文化修养;第三,懂得教育科学,掌握教育规律;第四,精湛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答: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既取决于教师的个体素质,又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构成状态,既教师队伍的结构。主要包括:第一,职称结构,即队伍内部各种职称的比例状况,这是衡量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和水平,反映教师队伍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志。
20、第二,学历结构,即教师队伍最后学历的构成状况,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即教师的基础训练水平和业务发展的潜力。第三,年龄结构,指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状况,其中最具有特征意义的是各级职称教师的平均年龄。第四,专业结构,指教师队伍中各专业教师的比例状况,高校教师合理的专业及学科结构应当与高等教育及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第五,学缘结构,指教师毕业来源的构成状况,应有效调整高校教师学缘结构,形成来源渠道多元化的教师队伍结构。高校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专业建设主要是指专业内涵建设,广义的专业建设也包括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内涵建设的内容包括:(1)专业培养目标建设;(2)专业课程体系、
21、内容、方法建设;(3)专业教师队伍建设;(4)专业设施建设;(5)专业管理建设。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不能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要考虑哪些因素?专业培养目标是指各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科特点而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的特殊要求。对其进行制定和调整时应注意:(1)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成为资本的变化,强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2)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更新的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3)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竞争性加强、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趋势,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应变适应能力和交往协调能力。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形式?答:高等学校教学的形式使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有: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其中,课堂教学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有相对稳定的课程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班机授课形式,包括备课、上课、课后总结三个环节;实验课教学是指在特定的场所,运用一定的设备仪器和相应手段,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引起事物或现象的变化,从观察这些事物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