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生物第二次月考02(考试版A4版)(江苏专用)试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天鹅人 文档编号:21735875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第二次月考02(考试版A4版)(江苏专用)试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一生物第二次月考02(考试版A4版)(江苏专用)试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一生物第二次月考02(考试版A4版)(江苏专用)试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一生物第二次月考02(考试版A4版)(江苏专用)试卷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一生物第二次月考02(考试版A4版)(江苏专用)试卷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江苏专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测试范围:人教版第1到5章。一、单选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是对噬菌体、蓝细菌、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的四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A甲组中的生物都没有细胞壁B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D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2甲图中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单体构成的化合物(局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所示的化学元素只有大量元素,没有微量元素B若甲图中是储能物质,则其可能是淀粉,也可能是脂肪C若乙图表示多肽,则其变性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若乙图表示核糖核酸,则其彻底水解后,产物种类最多可达6种3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操作步骤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进行脂肪的检测时,

3、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4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是中心体,与水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关B是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是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是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5下列关于科学技术研究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荧光标记的方法发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科研上常用“染色排除法”来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C研究细胞核

4、的功能时常用去核、核移植等方法D橡皮泥制作的动物细胞概念模型可展示细胞内的多种细胞器6研究表明,质子泵是一种逆浓度梯度转运氢离子通过膜的膜整合糖蛋白,它利用其催化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驱动 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 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质子泵在上述过程中可能既是酶又是载体B质子泵在泵出氢离子时造成膜两侧的pH梯度C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K+进出胃壁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7下图表示某反应“甲乙”进行过程中,有酶参与和无酶参与时的能量变化,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反应不能说明酶的高效性B为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C表示在

5、有酶参与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D酶参与反应时,所降低的活化能为8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对塑料降解酶降解废弃塑料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设置三个温度,以产物浓度的变化量为衡量指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选择废弃塑料的来源地、质地、面积等均应保持一致B40时,为了实现废弃塑料的高效分解需要不断加入塑料降解酶C在反应时间内,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物浓度不再增加的原因不完全相同D0-t1时60产物浓度的增加大于20,可能因为底物60高温下会分解9磷酸肌酸(CP)是一种存在于肌肉或其他兴奋性组织(如脑和神经)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ATP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细胞在急需供能时,在酶的催化

6、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余下部分为肌酸(C)。由此短时间维持细胞内ATP含量在一定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分子ATP初步水解后可得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团B磷酸肌酸可作为能量的存储形式,但不能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C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磷酸肌酸和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下降D细胞中的磷酸肌酸对维持ATP含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0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依次是H2O和O2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用超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18O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11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

7、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选择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且易于培养B通过设置有氧和无氧的对比,易于判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C将实验装置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D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黄色变绿色再变蓝色12苋菜叶片细胞中除了叶绿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某探究小组用无水的乙醇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层析结束后滤纸条上色素带由上到下,叙述正确的是()A第四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B第一条色素带的带宽比第二条色素带窄C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呈现黄绿色的叶绿素b

8、D如果采用圆形滤纸法分离色素,则最外一圈的颜色为红色13为研究大棚作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科研人员利用若干大小一致的密闭透明容器,给予不同的光照强度进行实验,测得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点时,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BC点时,植物叶肉细胞中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CD点时,若光照强度不变,增加CO2浓度供应,C5含量会上升D从图可知当光照强度低于B点时植物不能正常生长14将某种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叶绿体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与线粒体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

9、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植物数据表格分析正确的是()温度()202530354045光照下叶绿体CO2吸收总量(mg/h)1.001.752.503.253.753.50黑暗中CO2释放量(mg/h)0.500.751.001.502.253.00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20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5 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 条件下,能正常生长D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 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二、 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

10、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核酸是生物体中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C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D结合水含量较少,可参与细胞中的化学反应16研究显示:囊泡是由单层膜所包裹的膜性结构,主要司职细胞内不同具膜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运输,称之为囊泡运输,一般包括出芽、锚定和融合等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囊泡运输涉及信息识别与能量供应B囊泡中物质运输需要跨过多层生物膜才能“锚定”C囊泡运输会导致某些生物膜成分更新D“出芽”和“融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性17如图

11、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管腔中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需要消耗能量CNa出上皮细胞需要能量而进入细胞则不需要D管腔中Na进入上皮细胞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18图一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或pH的变化趋势。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二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已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以和底物竞争与酶结合的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以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图二中的曲线a为无抑制剂时的反

12、应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一中,影响曲线乙和曲线丙的因素分别是pH和温度B图一曲线甲中,b点时增加底物浓度不会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C图一曲线甲中,在a点之前加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会使曲线甲变为图二中的曲线bD可以利用图一曲线乙中的d点和曲线丙中的g点对应的条件,对酶进行保存19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所用的两套装置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为检验空气中的CO2是否被A瓶完全吸收,可在B瓶前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B可以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是否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C瓶和E瓶是否产酒精DC瓶和E瓶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观察到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13、但所需时间不同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57分。20图甲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所示为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 泌的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甲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填序号)。该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2)假如图甲为高等动物细胞,不应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应添加的结构是 ,它与细胞分裂有关。(3)图乙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是 (填序号),其中与溶酶体的形成直接有关的是 (填名称)。(4)细胞乙在分泌物分泌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将会发生改变,面积减少和增多的生物膜依次是 、 。 (内填序号, 上填名称)21耐盐碱水稻是

14、指能在盐(碱)浓度为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亩产量在300公斤以上的水稻品种。现有普通水稻和耐盐碱水稻若干,由于标签损坏无法辨认类型,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0.3 g/mL 的KNO3溶液分别处理两组水稻细胞,结果如图1,请回答相关问题:(1)盐碱地上大多数植物难以生长,主要原因是 ,导致植物无法从土壤中获得充足的水分甚至萎蔫,耐盐植物根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 。(2)该实验通过观察原生质体体积相对值进行比较,故所选水稻细胞必须含有的细胞器是 。图1中组水稻的曲线不能无限上升是受限于 。在盐碱地环境中,普通水稻的根细胞会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该现象的发生与细胞内 的伸缩性较大有关。(3

15、)AB段,组水稻的吸水能力 ,此时,在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之间充满了 。(4)实验过程中并未添加清水,组水稻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细胞能通过主动吸收 ,从而使细胞液的浓度变得比外界溶液浓度 。(5)某同学想探究耐盐碱水稻的耐盐能力,可选用 组水稻进行合理分组,配置一系列浓度大于0.3 g/mL的KNO3溶液进行实验观察。若1 h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如图2,分析可知,该品系的耐盐碱水稻适合种植在盐浓度低于 的土壤中。22某科研小组通过实验研究了两种不同的酶抑制剂对某消化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 ,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 (至少答出两项),为了保证实验的

16、高效进行,应保证各无关变量 。(2)分析图中抑制剂与抑制剂,抑制酶活性能力更强是 。(3)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抑制剂 的作用逐渐减小甚至消失。(4)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小组的实验过程应是:a. 将某消化酶溶液等分为三组,将每组等分为若干份;b. 在一定条件下将三组消化酶溶液与等量的不同浓度的底物混合;c. 在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等量的抑制剂,中加入等量的抑制剂;d. 定时取样检测各反应中底物的量或产物的量,记录实验结果并绘图。你认为该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请进行改正: 。23呼吸熵(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CO2量与吸收O2量的比值。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

17、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熵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1)图1中物质A为 ,C为 (中文名),物质B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为 。(2)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 。(3)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观察10min,若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小麦种子发生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若发现甲装置墨滴右移,乙装置墨滴左移,则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4)实际上小麦种子的呼吸底物除了糖类外,还有脂肪等,在25下10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30mm,乙装置中

18、墨滴左移1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熵是 。24景天科植物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其部分代谢途径如图1;将小麦绿色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测量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2,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白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结合图1可知,景天科植物参与卡尔文循环的CO2直接来源于苹果酸经脱羧作用和 过程。(2)气孔白天关闭、晚上打开是景天科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既能防止 ,又能保证 正常进行。夜晚,该类植物吸收的CO2

19、(填“能”或“不能”)合成葡萄糖,原因是 。(3)如果白天适当提高CO2浓度,景天科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是 (填“增加”或“降低”或“基本不变”)。(4)图2曲线中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5的量将 (填“增加”或“降低”或“基本不变”)。在515min内,该容器内 (气体)含量逐渐减小。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江苏专用)(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0、。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测试范围:第1到5章。一、单选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是对噬菌体、蓝细菌、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的四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中的生物都没有细胞壁B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D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答案】B【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

21、、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详解】A、甲组中的生物有噬菌体(病毒,无细胞结构)和变形虫(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均没有细胞壁,A正确;B、甲中生物和乙中的蓝细菌均没有叶绿体,故甲与乙的分类依据不可以是有无叶绿体,B错误;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丙组无染色体,丁组有染色体,C正确;D、丁组中的生物细胞变形虫和衣藻均有细胞核,均具有核膜,D正确。故选B。2甲图中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单体构成的化合物(局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所示的化学元素只有大量元素,没有微量元素B若甲图中是储能物质,则其可能是淀粉,也可能是

22、脂肪C若乙图表示多肽,则其变性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若乙图表示核糖核酸,则其彻底水解后,产物种类最多可达6种【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在甲图中,的组成元素是C、H、O、N,最可能是蛋白质或氨基酸;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ATP或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可能是叶绿素。乙图可以表示由单体构成的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详解】A、甲图中所示的化学元素C、H、O、N、P、Mg都是大量元素,A正确;B、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淀粉和脂肪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甲图中的含有C、H、

23、O三种元素,若是储能物质,则其可能是淀粉,也可能是脂肪,B正确;C、若乙图表示多肽,其变性后肽键仍存在,故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错误;D、若乙图表示核糖核酸(RNA),则其彻底水解后,产物种类可达6种:磷酸、核糖、4种含氮的碱基(A、U、G、C),D正确。故选C。3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操作步骤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进行脂肪的检测时,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

24、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答案】B【分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详解】A、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物质的量浓度和使用方法与斐林试剂不同,故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B、脂肪可用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进行脂肪的检测时,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

25、色,B正确;C、鉴定还原糖时,首先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和后,再加入,并水浴加热,C错误;D、在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加1ml双缩脲试剂A液,再向试管中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D错误。故选B。4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是中心体,与水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关B是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是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是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答案】A【分析】分析题图:为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构成,不具有膜结构,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内,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26、;为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器,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分布,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中的“动力车间”;为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内膜光滑,主要分布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内质网,单层膜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为粗面内质网,内质网是单层膜细胞器,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根据其上有无核糖体附着可分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详解】A、水稻是高等植物,其根尖细胞中不含中心体,A错误;B、是线粒体,有双层膜,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正确;C、为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主要

27、分布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正确;D、是粗面内质网,由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和内质网共同完成蛋白质的合成与组装,D正确。故选A。5下列关于科学技术研究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荧光标记的方法发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科研上常用“染色排除法”来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C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常用去核、核移植等方法D橡皮泥制作的动物细胞概念模型可展示细胞内的多种细胞器【答案】D【分析】1、活细胞细胞膜是选择性半透膜,不能让色素透过,所以不能被染色,视野下呈白色;死细胞是全透膜,可以被染色。2、模型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详解】A、科学家利用荧光标记

28、的方法研究人鼠细胞的融合,发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B、活细胞细胞膜是选择性半透膜,不能让色素透过,所以不能被染色,视野下呈白色;死细胞是全透膜,可以被染色,因此科研上常用“染色排除法”来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B正确C、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常用去核、核移植等方法,C正确;D、橡皮泥制作的动物细胞物理模型可展示细胞内的多种细胞器,D错误。故选D。6研究表明,质子泵是一种逆浓度梯度转运氢离子通过膜的膜整合糖蛋白,它利用其催化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驱动 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 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质子泵在上述过程中可能既是酶又是载体

29、B质子泵在泵出氢离子时造成膜两侧的pH梯度C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K+进出胃壁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答案】D【分析】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详解】A、质子泵在上述过程中可能既是酶(催化ATP水解)又是载体(转运氢离子),A正确;B、据题意:催化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驱动 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说明胃腔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即质子泵在泵出氢离子时造成膜两侧的pH梯度,B正确;C、据题意:催化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驱

30、动 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说明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D、K+进胃壁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K+出胃壁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D。7下图表示某反应“甲乙”进行过程中,有酶参与和无酶参与时的能量变化,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反应不能说明酶的高效性B为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C表示在有酶参与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D酶参与反应时,所降低的活化能为【答案】B【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详解】A、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

31、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据图分析,曲线表示没有酶参与的能量变化,曲线表示有酶参与的能量变化,E1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E2表示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因此该图不可以体现酶具有高效性,A正确;B、E1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B错误;C、E2表示在有酶参与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C正确;D、E1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E2表示在有酶参与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因此,酶参与反应时,所降低的活化能为E1-E2=E4,D正确。故选B。8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对塑料降解酶降解废弃塑料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设置三个

32、温度,以产物浓度的变化量为衡量指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选择废弃塑料的来源地、质地、面积等均应保持一致B40时,为了实现废弃塑料的高效分解需要不断加入塑料降解酶C在反应时间内,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物浓度不再增加的原因不完全相同D0-t1时60产物浓度的增加大于20,可能因为底物60高温下会分解【答案】B【分析】题图分析:题图是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为温度和反应时间,设置的三个实验组,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的结果图,由图可知,在40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20时,60条件下,由于温度过高,t1时酶已失活。【详解】A、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所

33、以实验中选择废弃塑料的来源地、质地、面积等均应保持一致,A正确;B、40时,酶具有高效性,反应前后酶的化学特性不变,因此不需要源源不断加入酶,B错误;C、在反应时间内,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物浓度不再增加的原因不完全相同,20和40时是由于反应物已经消耗完毕,60条件下,由于温度过高,t1时酶已失活,因此反应停止,C正确;D、0-t1时60酶活性逐渐降低,产物浓度的增加大于20,可能是因为底物60高温下会分解,D正确。故选B。9磷酸肌酸(CP)是一种存在于肌肉或其他兴奋性组织(如脑和神经)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ATP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细胞在急需供能时,在酶的催化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

34、ADP分子上,余下部分为肌酸(C)。由此短时间维持细胞内ATP含量在一定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分子ATP初步水解后可得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团B磷酸肌酸可作为能量的存储形式,但不能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C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磷酸肌酸和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下降D细胞中的磷酸肌酸对维持ATP含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答案】A【分析】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 P 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合成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1分子ATP彻底水解后得到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A错误;B、

35、磷酸肌酸可作为能量的存储形式,但直接能源物质是ATP,B正确;C、剧烈运动时,消耗ATP加快,ADP转化为ATP的速率也加快,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产生肌酸,导致磷酸肌酸和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下降,C正确;D、由题意可知,细胞中的磷酸肌酸对维持ATP含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A。10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依次是H2O和O2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用超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18O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答案】A【分析】1、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NADH),释

36、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2、据图可知,是水,是氧气。【详解】A、据图可知,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生成二氧化碳和H,故是H2O;与H结合生成H2O,故是O2,A正确;B、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因此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错误;C、用18O标记葡萄糖,含18O的葡萄糖中的18O通过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进入丙酮酸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含18O的丙酮酸中的18O进入了二氧化碳中,即18O转移的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

37、氧化碳,产物水中不会检测到18O,C错误;D、图示为有氧呼吸过程,植物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不需要光照,有光、无光均可进行,D错误。故选A。11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选择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且易于培养B通过设置有氧和无氧的对比,易于判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C将实验装置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D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黄色变绿色再变蓝色【答案】D【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

38、同方式。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呼吸中CO2的产生情况。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详解】A、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是因为酵母菌具有兼性厌氧且易于培养的特点,A正确;B、在该实验中所设置的有氧组和无氧组都是实验组,是为了相互对比,易于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正确;C、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都要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C正确;D、CO2可

39、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错误。故选D。12苋菜叶片细胞中除了叶绿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某探究小组用无水的乙醇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层析结束后滤纸条上色素带由上到下,叙述正确的是()A第四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B第一条色素带的带宽比第二条色素带窄C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呈现黄绿色的叶绿素bD如果采用圆形滤纸法分离色素,则最外一圈的颜色为红色【答案】B【分析】液泡中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用无水乙醇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时,只能提取到叶绿体中的色素,用层析液分离时,可以得到

40、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详解】ABC、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因为花青素溶于水,提取时如使用无水乙醇不可提取到花青素,层析结果会出现4条色素带,自上而下第一条为橙黄色的胡萝卜素,第二条为黄色的叶黄素,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最低,故色素带最窄,第三条为蓝绿色的叶绿素a,第四条为黄绿色的叶绿素b,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因此第一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AC错误,B正确;D、如果采用圆形滤纸法分离色素,则最外一圈的颜色为橙黄色(胡萝卜素),D错误

41、。故选B。13为研究大棚作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科研人员利用若干大小一致的密闭透明容器,给予不同的光照强度进行实验,测得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点时,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BC点时,植物叶肉细胞中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CD点时,若光照强度不变,增加CO2浓度供应,C5含量会上升D从图可知当光照强度低于B点时植物不能正常生长【答案】C【分析】图示曲线表示密闭透明容器内的CO2浓度随不同的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反映的是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AB段CO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并逐渐增大,说

42、明实际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C段CO2浓度逐渐减小,说明实际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D段CO2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受CO2浓度的限制,实际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详解】A、B点时,密闭透明容器内的CO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实际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因此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A正确;B、C点时,密闭透明容器内的CO2浓度降至最低,且C点之后CO2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实际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进而推知:植物叶肉细胞中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B正确;C、CD段,密闭透明容器内的CO2浓度降至最低且保持稳定,说明D点时限制实际光合速率的因素为CO2浓度,若光照

43、强度不变,增加CO2浓度供应,则实际光合速率会增大,C5含量会下降,C错误;D、从图可知:当光照强度低于B点时,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没有有机物的积累,因此植物不能正常生长,D正确。故选C。14将某种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叶绿体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与线粒体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植物数据表格分析正确的是()温度()202530354045光照下叶绿体CO2吸收总量(mg/h)1.001.752.503.253.753.50黑暗中CO2释放量(mg/h)0.500.751.001.502.253.

44、00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20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5 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 条件下,能正常生长D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 条件下,能正常生长【答案】D【分析】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光合作用是将CO2还原为糖的反应,且产生O2。呼吸作用是将糖类氧化成CO2的反应,且消耗O2。本题植物叶绿体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代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称为净光合作用。净光合速率大于0,有机物积累,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表中光照下叶绿体CO2吸收总量代表光合速率,黑暗中CO2释放量代表呼吸速率。【详解】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20时,净光合速率=1.00 -0.50=0.50mg/h,该植物存在有机物的积累,能生长,A错误;B、净光合速率大小可反映该植物有机物的积累,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5时,净光合速率=3.50-3.00=0.50mg/h,从表中可看出35时净光合速率=3.25-1.50=1.75 mg/h最大,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B错误;C、温度均保持在45条件下,12小时光照能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行业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