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xx省种植业水污染物普查技术规定.docx

上传人:绿扩生态 文档编号:21747489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76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省种植业水污染物普查技术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xx省种植业水污染物普查技术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xx省种植业水污染物普查技术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xx省种植业水污染物普查技术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xx省种植业水污染物普查技术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xx省种植业水污染物普查技术规定1根据xx统计法、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xx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1659号)、xx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82号)、xx部办公厅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方案(农办科201814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污染源普查的通知(湘政办函201769号)精神,为指导开展全省第二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制定本技术规定。一、普查目的1、全面摸清我省种植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水污染物种类及流失量等污染底数,为政府制定农业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2、掌握种植业氮、磷等主要水污染物流失特点和规律,改变

2、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3、建立我省种植业污染源资料档案,完善农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监测管理平台,为管控种植业污染源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总体目标1、提出我省两大分区(南方山地丘陵/南方湿润平原)25类种植模式氮、磷等主要水污染物流失系数,明确各类种植模式面积、氮磷施用量等基量数据;2、核算种植业主要水污染物流失量,揭示种植业主要水污染物流失格局和影响因素,为种植业污染防控提供依据;3、建立完善我省农田面源污染监测网,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平台。三、技术路线种植业主要水污染物流失量核算首先通过抽样调查获取各类种植模式面积及氮磷施用量等流失基量数据,其次通过周年连

3、续监测地表径流溶液的体积及其特征污染物种类、浓度,获取涵盖主要种植模式的氮磷流失系数,最终通过水污染流失量测算方法,科学核算农田面源污染氮磷流失量。具体技术路线如下: 1、资料收集与分析:系统收集我省各农业县农作物种植情况及地貌、降水等信息,明确各农业县各类种植模式的分布特征,统计我省涉农县农用地面积、主要种植模式的作物类型和模式面积、各模式中实施不同农艺措施的面积比例等基量数据。2、抽样调查: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根据各农业县主要种植模式分布特征开展抽样调查,明确各类种植模式平均施肥基量。3、原位监测: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种植制度、土壤类型、耕作方式等,在各类种植模式代表性地区设置常规生

4、产模式和减排模式下种植业水污染氮磷流失系数监测试验点。根据各区域各类种植模式氮磷流失途径差异,监测点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监测点两类。4、系数核算:根据原位监测结果,核算各类种植模式流失系数。5、总量核算:根据各类种植模式平均施肥基量、不同农艺措施面积比例与各类种植模式流失系数,科学核算种植业水污染物氮磷流失量。图1 种植业源水污染物流失量核算路线图四、全省分区全省自然条件复杂,作物种类及种植方式多样,基于农田面源污染发生特征,在系统分析地貌、降水等制约农田面源污染发生的两大自然要素空间分异的基础上,将全省划分为南方平原区和南方丘陵区。南方丘陵区:土壤类型包括红壤、砖红壤、黄壤、紫色土、黄棕壤

5、、水稻土等。本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68%,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薯类、豆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柑橘、荔枝、龙眼、甘蔗、茶叶、烤烟等,蔬菜作物以露地和塑料大棚种植为主。该区域降雨较为丰富,化肥用量中等偏高,氮磷流失以地表径流途径为主。南方平原区:主要为洞庭湖平原,水田占70%,旱地仅占30%,土壤类型以水稻土、红壤、潮土、紫色土为主。本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68%,水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小麦,经济作物以油菜、棉花、桑、茶、柑橘等,蔬菜作物以露地栽培和塑料大棚种植为主。本区降雨丰富,河网密布,化肥用量高,氮磷流失以地表径流途径为主,塑料大棚中存在淋溶污染。该区域降雨较为丰富,化肥用量中等偏高,氮

6、磷流失以地表径流途径为主。五、种植模式分类我省种植模式多样,按“全面覆盖、抓大放小、相似合并”的原则,根据地形、种植制度等差异,将全省主要种植模式划分为25类。其中,两分区所辖县(市)、土壤类型、作物种类、种植模式以及氮磷流失途径分列如下:南方丘陵区:种植模式包括缓坡地-非梯田-顺坡-大田作物、缓坡地-非梯田-横坡-大田作物、缓坡地-梯田-大田作物、缓坡地-非梯田-园地、缓坡地-梯田-园地、缓坡地-梯田-水旱轮作、缓坡地-梯田-其它水田、陡坡地-非梯田-顺坡-大田作物、陡坡地-非梯田-横坡-大田作物、陡坡地-梯田-大田作物、陡坡地-非梯田-园地、陡坡地-梯田-园地、陡坡地-梯田-水旱轮作和陡坡

7、地-梯田-其它水田等14类。南方平原区:种植模式包括露地蔬菜、保护地、大田作物、单季稻、稻麦轮作、稻油轮作、稻菜轮作、其他水旱轮作、双季稻、其他水田和园地等11类。六、抽样调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为本次种植业氮磷流失量核算提供了基础数据,但未涉及各类种植模式面积、施肥情况及影响氮磷流失的农艺措施推广应用情况等关键信息。因此,第二次xx省农业污染源普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获取上述信息,以提供本次种植业氮磷流失量核算的基量数据。1、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根据调查对象,种植业调查包括两类:县级调查:对象是县级行政单元或兵团、农垦基本建制单位。原则上全省耕地和园地面积之和超过1万亩的县(市、区、旗)以及兵团、农

8、垦基本建制单位均需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耕地和园地面积、规模种植主体的数量及面积、各类种植模式面积、各类模式中实施主要单项减排措施和综合减排措施的面积等基量数据(详见附件1种植业县级基本情况调查表);典型地块调查:选取典型地块,调查地块面积、产量、耕作方式、施肥、施药、灌溉、地膜、秸秆等相关信息(详见附件2种植业典型地块抽样调查表)。依据经营权属的不同,将典型地块分为分散经营地块和规模化经营地块两种。2、样本数量县级行政单元或兵团、农垦基本建制单位:耕地面积超过1万亩以上的县级行政单元和兵团、农垦基本建制单位均需填报种植业基本情况调查表。典型地块:典型地块调查以县级行政单元或兵团、农垦基本建制

9、为基本单位组织实施。分散农户经营依然是当前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分散农户一般有多个分散地块,可调查符合普查抽样要求、且面积最大或最能代表其种植水平的地块或棚室。依据统计学原理,兼顾各普查分区的农户经营规模以及生产水平的差异性,确定本次典型地块抽样比例,全省共计调查典型地块数量约1.4万个。3、抽样原则全面覆盖:全面覆盖我省两大区域,25类种植模式;全面覆盖各省耕地和园地面积之和超过1万亩的县(市、区)。优化布局:以各县耕地和园地面积在全省中的占比为基础,综合考虑各县农业人口数量、人均耕地面积和规模化种植水平,确定各县抽样地块数量;对于人均耕地数量多、规模化种植水平较高的县,可适当降低抽样密度。

10、在明确各县抽样数量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各类种植模式在各县中的面积占比,确定各县、各类种植模式抽样样本数量。重点突出:对于化肥用量高、氮磷流失风险较为突出的蔬菜、果园等种植模式需重点加密;县级行政单元需对主要种植模式(指该模式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和园地面积之和超过10%)进行典型地块抽样调查。典型地块分布不能过于集中,原则上应至少选取5个代表性乡镇、10个村庄开展调查。4、样本数量与分布遵照上述抽样原则,全省两大分区25类种植模式抽样调查样本分布情况间附表1。5、调查人员及要求每个县成立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由农业环保、土肥、植保、栽培等相关领域专业技术骨干1015人组成的调查小组,每

11、组34人,经培训考核合格后,集中开展抽样调查。调查人员首先向调查对象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然后向农户进行调查问卷。对于农户不太明白的调查项,工作人员需要做相应解释和指导;选项的问题请根据实际情况勾选,没有选项的问题请在相应的横线处填写具体信息;每张调查表需注明调查人、审核人及其联系方式。6、数据填报与审核调查数据应按国家统一要求及时填报、上传。调查表需留底以备复查。调查数据实行县、省、国家三级审核,确保数据质量。七、原位监测1、布点原则突出重点:对于面积大、化肥用量高、氮磷流失风险突出的种植模式,重点加密;典型代表:综合考虑各类种植模式的分布区域,优先将监测点布置在各类种植模式的主产省、主

12、产县。2、监测布局按照上述布点原则,针对全省两大分区、25类种植模式,共计布设种植业源氮磷流失系数测算原位监测试验点13个,全部为地表径流试验点。依建设情况,设置利旧点12个,新增点1个。利旧点主要为充分利用原有监测设施、节约经费,对原有点进行运行维护。新增点主要为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对于缺少的土壤类型、降水量分区、种植模式类型进行补充,增加监测点。依监测目的,设置常规监测点10个,实时监测点3个。两类监测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监测内容完全相同,实时监测点还需额外配备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点主要通过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掌握降水、产流情况,降低监测点样品采集压力,减少现场监测人员的工作强度,实现监测信

13、息可视化、实时化管理。全省两大分区25类种植模式监测布点情况、监测试验布点情况详见附表2和附表3。3、选点依据代表性:监测地块的土壤类型、地块坡度、种植制度、耕作方式、栽培模式、灌排方式等在各大分区中要有一定代表性,地块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水平能够代表所在区域的正常水平。安全性:为确保不受到人为破坏、土地征用或土地使用纠纷,监测试验点需布设在拥有土地产权的试验站或农场。可操作性:监测点的选择要兼顾交通、工程建设和监测设施维护。4、监测设置种植业主要水污染物流失系数测算原位监测设常规生产模式、关键减排模式和综合减排模式,每个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具体描述如下:常规生产模式:施肥、耕作、灌溉、秸秆

14、覆盖或还田等各项农艺措施完全参照当地生产习惯。关键减排模式:关键减排模式是指特定分区、特定种植模式下,对影响种植业源水污染物流失的关键因子进行优化设计,如黄淮海平原保护地种植模式下,过量施肥为面源污染发生的关键因子,因此将优化施肥设为该模式的关键减排模式。综合减排模式:指对影响种植业源水污染物流失的各类农艺措施如施肥、耕作、灌溉、秸秆覆盖或还田等农艺措施进行综合优化。模式1的目的是获取各类种植模式常规生产条件下种植业源氮磷流失系数,模式2和模式3的目的是对常规生产模式氮磷流失系数进行校正。每个监测点设9个小区。小区面积、形状、规格完全相同,小区面积为30-50m2。建议平原区小区规格为46m

15、68m,长宽比为1.5:1,山地丘陵区小区规格为35m 810m,长宽比为3:1。密植作物(如小麦、水稻等)小区面积不小于30 m2。中耕作物(如烤烟、玉米、棉花等)小区面积不小于36 m2,园地小区面积不小于36 m2,应选择矮化、密植、成龄期果园、茶园或桑园,每个小区最少2行、每行最少2株果树。每个监测小区均配有一个单独的田间径流池,用于收集地表径流水样品。平原区、山地丘陵区地表径流监测试验小区及径流池排列可参考图3和图4。图3 平原区地表径流监测试验小区排列示意图图4 山地丘陵区地表径流监测小区排列示意图5、监测设施建设依监测目的,原位监测点包括常规监测点和实时监测点两种类型。实时监测点

16、是在常规监测点基础上,额外配套建设径流水量自动监测等物联网监测设备。各监测点参照: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技术规范、水田地表径流面源污染监测设施建设技术规范、水旱轮作农田地表径流面源污染监测设施建设技术规范、坡耕地农田径流面源污染监测设施建设技术规范和平原旱地农田地表径流面源污染监测设施建设技术规范等5项技术规范实施建设。八、数据核算1、生产活动基量获取方法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发布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主要采用全覆盖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全省县级行政单元两大分区25类种植模式的面积基量、施肥量及各模式农艺措施面积比例。2、氮磷流失系数计算方法以地表径流或地下淋溶途径流失的氮、磷总量等于整个监测周

17、期中(一个完整的周年)各次径流水中污染物浓度与体积乘积之和。计算公式如下:其中:P污染物流失量Ci第i次径流水中氮或磷的浓度Vi第i次径流水的体积以氮素为例的计算公式如下:氮素流失系数(%)=3、氮磷流失量核算方法以氮为例,县级行政单元种植业氮流失总量核算方法如下:其中:Pj第j个县种植业源氮流失量Ai第j个县第i种种植模式种植面积Fi第j个县第i种种植模式平均施氮量ei第j个县第i种种植模式氮流失系数以氮为例,全国种植业源氮流失总量核算方法如下:其中:P全国种植业源氮流失量Pj第j个县种植业源氮流失量4、数据结构种植业源氮、磷流失量数据结构包括县级行政单元各类种植模式面积、各类模式下不同农艺

18、措施的面积比例、县级行政单元各类种植模式平均施肥量、各类种植模式流失系数等四个部分。九、质量控制1、实时监测为实时掌握种植业原位监测点的降水、产流情况,降低监测点样品采集压力,减少现场监测人员的工作强度,实现监测信息可视化、实时化管理,布设实时监测点。每个实时监测点配备排灌大数据采集模块、视频监控模块等物联网监测设备,进行质量监控,同时定期对实时监测点的物联网监测探头校准、数据传输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2、检测控制为保证监测点样品测试的准确性,采取加标样和委托复测的方式对监测样品测试数据的质量进行控制。统一购买种植业水污染原位监测中的水样、土壤样以及植株样标准样品用于抽样复检质量控制。水样、土壤

19、样以及植株标准样品按照3%比例穿插标样。为了控制样品分析的质量,按照10%的比例对总样品量进行复测,包括水样、土壤样和植株样。3、现场检查为了保证原位监测的质量,聘请项目外专家到原位监测点的监测设施、试验人员、试验记录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原位监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4、分区核算为保证调查数据准确性,国家对种植业源原位监测数据进行审核。xx片区技术支撑单位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十、预期结果1、提交种植业水污染物流失系数手册,包括全省两大分区、10类种植模式氮、磷等主要水污染物流失系数。2、明确我省种植业主要水污染物流失量和空间格局,揭示施肥、耕作等主要农艺措施对种植业主要水污染物流失

20、的影响。3、构建运行稳定高效的xx省农田面源污染监测平台。十一、进度安排分准备、前期实施、中期报告、后期实施和总结验收五个阶段开展研究工作,各阶段时间和工作安排如下:1、准备阶段(2017年6月12月)查阅文献和现有研究成果,制定详细实施方案,进行专家论证,修改完善方案;组建队伍,明确分工,签订项目合同;开展技术培训,签订各级任务书;确定监测点选址,完成种植业源氮、磷主要污染物原位监测设施建设。2、前期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18年6月)全面开展实地监测工作,采集各、保存各类样品,开展样品测试分析工作,建立监测数据库。3、中期报告阶段(2018年8月2018年9月)汇总分析半年监测数据,提

21、交阶段研究报告和部分种植业源污染物流失系数。4、后期实施阶段(2018年7月2018年11月)继续开展下半年(第二季作物)实地监测工作,采集、保存各类样品,开展样品测试分析工作,建立监测数据库。5、污染物流失系数提交阶段(2018年12月)整理数据,撰写和提交种植业源污染物流失系数报告。6、总结验收阶段(2019年1月2019年6月)编写总结研究报告,开展专家咨询和评估工作,完成验收。十二、组织保障1、种植业水污染物流失测算工作在农业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推进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下,相关单位共同实施。2、农业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推进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专家对实施方案、技术规范、

22、监测数据进行审核、校验、质量监控,开展相关技术咨询和服务,保证产排污系数测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监测方案、监测规范等技术文件;由中国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组织专家对我省进行抽样调查、原位监测和平台使用;开展分区域培训、技术咨询和服务,并对抽样调查及原位监测数据进行审核、校验、质量监控。4、由农业部委托xx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站具体实施县级主要种植模式及其面积全覆盖调查和种植模式典型地块抽样调查,并完成数据汇总工作。由农业部委托xx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站承担全省13个原位监测点的建设、维护和相关水污染物及流失系数的监测,完成基础数

23、据的整理及上报。5、由xx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作为我省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支撑单位:负责制定我省实施方案、监测方案、监测规范等技术文件,开展分区域培训、技术咨询和服务,并对抽样调查及原位监测数据进行审核、校验、质量监控。附表1 xx省不同种植模式抽样调查样本分布情况不同种植模式抽样调查样本分布情况序号模式编码模式名称样本数量(个)1NF01南方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顺坡-大田作物4502NF02南方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横坡-大田作物4503NF03南方丘陵区-缓坡地-梯田-大田作物8004NF04南方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园地6005NF05南方丘陵区-缓坡地-梯田-园地6006NF06

24、南方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水旱轮作6007NF07南方丘陵区-缓坡地-梯田-其它水田9008NF08南方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顺坡-大田作物4509NF09南方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横坡-大田作物45010NF10南方丘陵区-陡坡地-梯田-大田作物45011NF11南方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园地60012NF12南方丘陵区-陡坡地-梯田-园地60013NF13南方丘陵区-陡坡地-梯田-水旱轮作30014NF14南方丘陵区-陡坡地-梯田-其它水田30015NS01南方平原区-露地蔬菜60016NS02南方平原区-保护地45017NS03南方平原区-大田作物75018NS04南方平原区-单季

25、稻90019NS05南方平原区-稻麦轮作020NS06南方平原区-稻油轮作50021NS07南方平原区-稻菜轮作50022NS08南方平原区-其它水旱轮作50023NS09南方平原区-双季稻120024NS10南方平原区-其它水田60025NS11南方平原区-园地450合计140001314附表2 xx省原位实时监测点分布情况原位实时监测点分布情况原位监测点一般监测点实时监测点实时监测点模式监测类型负责单位监测点所在地区13103南方湿润平原区-双季稻地表径流省农科院长沙干杉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顺坡-大田作物地表径流省农科院长沙高桥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水旱轮作地表径流省农

26、科院长沙高桥附表3 xx省原位监测布点情况原位监测布点情况模式代码模式名称监测点总数(个)利旧监测点(个)新增监测点(个)监测点所在地区径流淋溶小计径流淋溶小计径流淋溶小计NS09南方湿润平原区-双季稻404404干杉、黄花、南县、醴陵NF07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其它水田101101沅江NF04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园地101101赫山区NF06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水旱轮作101101高桥NF14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梯田-其它水田101101涟源NF11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园地101101桂阳NS01南方湿润平原区-露地蔬菜101101汉寿NF04

27、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园地101101岳阳NF08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顺坡-大田作物101101龙山NF01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顺坡-大田作物101101高桥合计130131201210133附件1 种植业县级基本情况调查表(注:正式表格以国家统计局正式核发表格为准)表1-1 种植业县级基本情况调查表2017表 号: 制表机关:xx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文 号:有效期至:1.县名称 省(区、市) 市(州、盟) 县(区、市、旗) 2.行政区划代码3.农户总数 户4.农村劳动力数量 人5.耕地和园地总面积 亩6.规模种植主体情况数量 个 面积

28、 亩:其中粮食作物 亩 经济作物 亩 蔬菜瓜果 亩 园地 亩7.不同坡度耕地和园地面积平地(坡度5) 亩 缓坡地(坡度515) 亩 陡坡地(坡度15) 亩8.耕地面积 亩旱地 亩 水田 亩9.菜地面积露地 亩 保护地 亩10.园地面积 亩果园 亩 茶园 亩 桑园 亩 其它 亩11.果园面积苹果 亩 梨 亩 葡萄 亩 桃 亩 柑桔 亩 香蕉 亩 菠萝 亩 其它果树 亩1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小麦 亩 玉米 亩 水稻 亩 马铃薯 亩 豆类 亩 其它 亩1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油料作物 亩 棉麻 亩 糖料 亩 烟叶 亩 其他 亩14.蔬菜瓜果播种面积蔬菜 亩 瓜果 亩注:规模种植指一年一熟制地区露地种植

29、农作物的土地达到100亩及以上、一年二熟及以上地区露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达到50亩及以上、设施农业的设施占地面积25亩及以上、园地面积达100亩及以上。填表人: 联系电话: 审核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表1-2 县(区、市、旗)平地主要种植模式及措施 序号15.模式名称模式代码模式面积(亩)16.单项减排措施及面积(亩)17.综合减排措施及面积(亩)优化施肥节水灌溉秸秆还田免耕绿肥填闲植物篱水肥一体化免耕秸秆覆盖注:优化施肥包括测土配方、有机替代、缓控释肥、化肥深施等。节水灌溉是指灌水量较当地常规灌溉量较少的一种灌溉方式,包括滴灌、喷灌、调亏灌溉等。综合减排措施及面积中的和,填报

30、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填写其它综合减排措施名称及面积。各类种植模式面积之和需占全县耕地和园地总面积的95%以上。正式表格以国家统计局核发表格为准。填表人: 联系电话: 审核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表1-3 县(区、市、旗)坡地主要种植模式及减排措施序号18.模式名称模式代码模式面积(亩)19.单项减排措施及面积(亩)20.综合减排措施及面积(亩)优化施肥节水灌溉秸秆还田免耕绿肥填闲植物篱水肥一体化免耕秸秆覆盖注:优化施肥包括测土配方、有机替代、缓控释肥、化肥深施等。节水灌溉是指灌水量较当地常规灌溉量较少的一种灌溉方式,包括滴灌、喷灌、调亏灌溉等。综合减排措施及面积中的和,填报单

31、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填写其它综合减排措施名称及面积。各类种植模式面积之和需占全县耕地和园地总面积的95%以上。正式表格以国家统计局核发表格为准。填表人: 联系电话: 审核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表2 种植业县级基本情况调查表指标解释与填报说明【1.县名称】指本县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和本县(区、市、旗)的正式名称。【2.行政区划代码】由所在地普查机构统一填写。按2017年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将相应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在方格内。如2017年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有变动的,则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代码(第1-6位码)按最新的xx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填报,

32、将相应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在方格内。【3.农户总数】用于登记农业经营户、居住在农村且有确权(承包)土地的住户。以居住地或从事农业经营活动的生产地为原则登记。【4.农村劳动力数量】指乡村人口中经常参加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和家庭副业劳务的劳动力的人数之和。也指有劳动能力的农民的数量。【5.耕地和园地总面积】指耕地和园地面积之和,单位为亩。1亩=667平方米,以下同。耕地面积和园地面积见解释8和10。【6.规模种植主体情况】指一年一熟制地区露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达到100亩及以上、一年二熟及以上地区露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达到50亩及以上、设施农业的设施占地面积25亩及以上、园地面积达到10

33、0亩及以上,具有较大农业经营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7.不同坡度耕地和园地面积】分别填写平地(坡度5以下)、缓坡地(坡度515)、陡坡地(坡度15)的耕地和园地面积。其中缓坡地的坡度515是指坡度大于5且小于等于15。【8.耕地面积】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不包括种植茶、桑、果等多年生木本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林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抛荒不满三年的耕地。南方宽度小于1m,北方宽度小于2m固定的沟、渠、路和田埂也算耕地。不包括已改为鱼塘、果园、林地的土地,被工厂、公路、铁

34、路等设施占用的土地,已退耕还林、还草或已损毁的耕地。也不包括抛荒三年以上的耕地。林农、果农间作的土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按耕地计算,以果树为主的计为园地,以林地为主的计为林地。已实施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并已享受补贴的,无论是否间作农作物,都不算为耕地面积。耕地又分成水田和旱地。水田是指被调查的地块,筑有田埂(坎),经常蓄水,常年用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也包括实行水旱轮作的耕地(如水稻与小麦、油菜或蚕豆等轮作)。除水田外的其它耕地统称为旱地,包括统计资料(如统计年鉴、农业普查等)所指的旱地和水浇地。分别填写旱地和水田的面积。【9.菜地面积】指露地蔬菜和保护地蔬菜面积之和。其中

35、,露地蔬菜指露天种植蔬菜的方式;保护地蔬菜面积是指在露地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采用保护设备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栽培农作物的耕地面积。例如在寒冷气候条件下通过采用温室、温床、冷床、塑料棚等设备,创造光照、温度、水分、通风等适宜的小气候环境,种植蔬菜、果类等高产高值作物的种植面积。【10.园地面积】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为主的多年生木本或草本作物,覆盖率大于50,或每亩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70的土地。包括果园、茶园、桑园以及橡胶园等。【11.果园面积】专指种植苹果、梨、葡萄、桃、柑桔、香蕉、菠萝等果树的园地面积。【1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指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等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

36、【1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指棉花、油料、糖料、烟叶、麻类、药材等的播种面积,不包括茶、桑、水果、橡胶等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14.蔬菜瓜果播种面积】根据不同的生长特点采取不同统计方法。在调查年度内,播种一次收获一次的,种一茬算一茬面积;多年生的,不论一年内收获几次,都只计算一次面积;间种、套种,按占地面积比例或用种量折算;种植在大棚等农业设施中的,如果是“立体”种植,按占地面积计算。生长在湖泊、水塘等水域中的莲藕等水生蔬菜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种植均不计算面积,只计算其在耕地上种植的面积。【15、18.模式名称】模式名称和模式代码,见附表1。附表1 xx省25类种植模式的名称及代码序号模式编码模式

37、名称11NF01南方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顺坡-大田作物12NF02南方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横坡-大田作物13NF03南方丘陵区-缓坡地-梯田-大田作物14NF04南方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园地15NF05南方丘陵区-缓坡地-梯田-园地16NF06南方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水旱轮作17NF07南方丘陵区-缓坡地-梯田-其它水田18NF08南方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顺坡-大田作物19NF09南方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横坡-大田作物20NF10南方丘陵区-陡坡地-梯田-大田作物21NF11南方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园地22NF12南方丘陵区-陡坡地-梯田-园地23NF13南方丘陵区-

38、陡坡地-梯田-水旱轮作24NF14南方丘陵区-陡坡地-梯田-其它水田38NS01南方平原区-露地蔬菜39NS02南方平原区-保护地40NS03南方平原区-大田作物41NS04南方平原区-单季稻42NS05南方平原区-稻麦轮作43NS06南方平原区-稻油轮作44NS07南方平原区-稻菜轮作45NS08南方平原区-其它水旱轮作46NS09南方平原区-双季稻47NS10南方平原区-其它水田48NS11南方平原区-园地【16、19.单项减排措施及面积】指优化施肥、节水灌溉、秸秆还田、免耕、绿肥填闲、植物篱等减排措施的面积。优化施肥指施肥量较当地常规施肥量较少的一种施肥方式,包括测土配方、有机替代、缓控

39、释肥、化肥深施等。节水灌溉是指灌水量较当地常规灌溉量较少的一种灌溉方式,包括滴灌、喷灌、调亏灌溉等。免耕指除播种或注入肥料外,不再搅动土壤。施肥可与播种同时进行,也可以在播前或出苗后进行,可施入土壤中。绿肥填闲指种植栽培植物并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按栽培季节分为冬季绿肥、春季绿肥、夏季绿肥、秋季绿肥和多年生绿肥作物等。常见栽培方式有:粮肥轮作,粮肥复种,粮肥间作套种,果园、林地间套种,农田闲隙地、荒地种植,非耕地营造绿肥林,水面放养水生绿肥作物。植物篱指无间断式或接近连续的狭窄带状植物群,由木本植物或一些茎干坚挺、直立的草本植物组成。【17、20.综合减排措施及面积】指同时实施两种或两种以上减排措施的面积,如水肥一体化、免耕秸秆覆盖等。种植业县级基本情况调查表校验关系序号校验关系15.耕地和园地总面积=8.耕地面积+10.园地面积26.2面积=6.3粮食作物+6.4经济作物+6.5蔬菜瓜果+6.6园地38.耕地面积=8.1旱地+8.2水田48.耕地面积+10.园地面积=7.1平地+7.2缓坡地+7.3陡坡地58.耕地面积平地旱地15.模式面积+平地水田15.模式面积+坡地旱地18.模式面积+坡地水田18.模式面积68.1旱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