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CPA《审计》教材梳理: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docx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710837 上传时间:2020-08-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PA《审计》教材梳理: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CPA《审计》教材梳理: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CPA《审计》教材梳理: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CPA《审计》教材梳理: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CPA《审计》教材梳理: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给定资料:1全球海洋面积大约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面积的71%。一般认为海洋资源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根据国务院2003年5月9日颁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我国有海洋生物两万多种,其中,海洋鱼类3000多种。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贮藏量6.3亿千瓦,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进行勘察,得出的结论是: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据我国科学家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石油储量

2、大约30亿到70亿吨。据有关部门测算,整个南海发现的石油地质储量大约230亿至3000亿吨,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城。南海海域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一半以上的储量分布在应归中国管辖的海域。 国家海洋局某负责通知指出,要看过我国海洋资源这些数字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来说是非常有限的。他说,衡量一个国家的海洋资源优势通常有三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人均管辖海域面积。从这个指标上来看,我国在世界的排名大概是120名左右;第二个指标是海陆面积比。我国这个比值是0.311,世界排名大概100多一点;还有一个指标是海岸线长度和国土面积比。这个比值我国在世界的排名90多

3、位。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总面积7.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3784公里,素有我国“鱼仓”、“盐仓”和:“海洋公园”的美誉。渤海是中国北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开发力度加大,渤海的污染日益加剧。 濒临渤海的二界沟是某市最大的渔港,过去成立的海鲜商贩和饭店伙计基本上都到这里来上海货。可眼下,尽管离休渔期还有一个月,但很多穿都停靠在码头没有出海。“去年上冻之前,船上坞,一直停到现在。”一位码头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污染,渤海的鱼越来越少,许多渔民都不愿出海了。有些大船一停就是半年,只有零星几条小船还出海打渔。正说话间,一条出海的渔船回来了。

4、记者:“出去多长时间了?弄到啥了?” 船老大:“哪有鱼啊,两天就那点虾爬子。” 记者:“是不是你这船不行,不能到远的地方去?” 船老大:“这船能跑十多海里呢,远处也没什么货,油用的多,赔的更多嘛。” 船老大告诉记者,出去两天,走了5海里,打上来的东西也就卖个几百块钱。可工钱、油钱、再加吃喝,一天就得一千块钱,倒赔。 船老大:“三四年前这个季节,我一网下去就能上来四五百斤虾爬子,真能致富啊!可好景太短啦。眼前这些小的可怜的海货只配作饲料,卖不上价钱。” 根据某水产研究所的调查,1983年渤海鱼类有63种,2004年只有30种,带鱼、鳓鱼、真鲷、银鲳等几乎绝迹。 2007年,渤海实施监测的100个

5、入海排污口中,有91个排污口超标排污,超标排污所占比例居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之首。调查显示,2003年至2007年,渤海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年均2.25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29%。主要污染物位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陆源排污、河流输入和海上养殖业。近年来,渤海海域赤潮发生的频率和规模逐年上升。2000年至2007年,发生赤潮87次,累计赤潮面积2.05万平方公里,赤潮已经成为渤海海域主要海洋灾害之一。权威部门指出,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使不向渤海输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要200年。实际

6、上,从世界范围看,海洋及其资源的破坏,波及面积相当大,其原因不单是污染,还包括过度捕捞、天海造地、盲目攫取海底能源等等。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 008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年),规划确定了加强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保护与防治,建立渤海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系统:面源点源制防联动,建立陆域污染源控制和综合治理系统;全面实施节水治污战略,建立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与整治系统等五大主要建设任务,体现了渤海环境保护任务的综合性、战略性与长期性,并强调在海洋开发过程中,全面推进节水、节能、节地、节才和综合以用,确保引进项目为低

7、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益的企业和产品,促进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利用。22009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察沿海某省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搬到蓝色经济区。”截止2008年,我国海洋经济总产值接近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9.87%,并且提供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我国沿海已初步形成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在内的“三大五小”的经济区域整体布局,为进一步发展海洋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可能达到11.11%,2020年将达到15.84%。 与传统海洋经济相比,承载蓝色经济发展的经济区,是

8、以海洋、临港、涉海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优势区域产业为特色,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既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格局实施集中集约用海 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草案,蓝色经济区将被打造成为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穿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但是,该省目前存在着实施“集中集约用海”的障碍,所谓“诸侯经济”发展态势明显,沿海各地申请的用海项目大都局限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诸侯经济”催生的“诸侯港口、诸侯电厂”遍地开花,重复建设及海岸线资源浪费严重,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则有望打破这一瓶颈。该省知

9、名专家W分析:“如果从全国乃至全球发展的大格局上来审视,需要明确一个在国内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放在黄河流域来定位,则需要一个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能带动整个流域发展的龙头。”他认为:“把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的大港口、大交通、大钢铁、大能源、大电力、大石化、大造船基地,将拉动整个黄河流域社会经济迅猛崛起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并非仅仅成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要争取把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目前,环渤海地区的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等都陆续进入国家战略。曹妃甸地处唐山市南部沿海,它依托唐山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京津等大城市的区位、人才优势,发展潜力极大。根据国家批准的曹

10、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其工业区确定的功能定位是: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W呼吁;“我省也必须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政策支持,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定位一个高起点。另一方面,环渤海地区的产业集聚能力已经相当高,为我省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有识之士都赞成把原来分散的海洋经济区域整合起来,打造一个产业集聚区,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在半岛地区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据悉,该省拟打造蓝色经济区主体区“两城七区”,包括两个海上新崛以及重化工集聚区、机械制造业集聚区、海洋装备业集聚区、海洋化工业集聚区、海洋高新

11、科技产业集聚区、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石油产业集聚区等7个工业区。“两城七区”的功能定位有交集,但是主导产业在其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各有所异,海洋高科技产业在半岛蓝色经济去产业中的比重将得到大幅提高,以实现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目的。 3日本濑户内海是半封闭的内海,曾是天然的鱼仓,日本列岛最富足的海湾。上世纪40年代末,日本为权全力发展经济,将濑户内海沿岸选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此后,这里便逐渐成为工业部门的下水道,工厂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随意排入内海。1955年以后,濑户内海的污染日甚一日,原来十几年一次的赤潮,后来发展到一年几百次,鱼虾绝迹。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水俉病,熊本县水俉湾的老百姓吃

12、了从濑户内海中捕捞的被高毒性的汞污染的海产品,导致痴呆麻痹、精神失常,只有4万居民的水俉县,竟有一万人的了这种病,更可怕的是水俉病还具有遗传性。水俉病震惊了世界。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下决心着手治理濑户内海,首先,颁布实施水质污染防止法、海洋污染及海上灾害防止法、还针对濑户内海特别制定了濑户内海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法,还决定对排入濑户内海及其邻近海域的工业废水负荷量减少一半,并规定3年之内,逐步将与工业废水有关的污染负荷量减少到规定程度。该措施法实施了三年,又延长了两年,事实证明它对恢复海域的良好环境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不使前功尽弃,日本国会通过决议,将濑户内海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法改为永久性法律,更

13、名为濑户内海环境保护特别措施法。为了切断污然源头,政府将污染严重的化工厂迁离濑户内海,并大大减少天海造地的面积,濑户内海的大部分区域都被规划为国家公园,建立了800多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政府还协调建立了该海区沿岸13个府县和5个市的知事、市场参加的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制度。在治理海洋污染的过程中,这种联席会议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同时,有关部门大力加强内海环境调查与监视、监测的投资,各种自动化监测设备可以一年到头连续在海上观测,并多次开展大规模的海洋污染综合调查,对濑户内海的污染现状、如何治理了然于胸。通产省成立了防止濑户内海水质污染研究会、海洋生物环境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其他许多省厅和地方政府的

14、研究所及大学和民间团体也都从事着与治理海洋污染有关的环境科学研究工作。半官方的濑户内海环境保护协会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民间环保组织更是大量诞生,规模之大居世界之首。社会各阶层都在宣传保护濑户内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经过30年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濑户内海水质已基本恢复到良好状态,海洋渔获量明显增加。现在,“综合性海域管理”已经成为世界诶学者都很重视和关注的课题,一些国际学者最担忧的情况是对海洋的无序开发,希望各国政府能以此未见,因为无序开发将给海洋环境带来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42009年10月,荷兰内阁批准一项“退耕环海”方案,位于荷兰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被推倒,一片围海造田得来的3平方

15、公里“开拓地”将再次被海水淹没,恢复为可供鸟类栖息的湿地。这项“退耕环海”计划是对西斯海尔德水道疏浚工程的“补偿”,西斯海尔德水道位于荷兰南部,是比利时重要港口普、安特卫普港的出海通道,由于湾长水浅,进出安特卫蒲港的大型油轮只能在海水涨潮时通过西斯海尔德水道,据称,因此每年给安特卫蒲港造成损失7000万欧元。疏浚西斯海尔德水道对于荷兰、比利时两国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但是,要疏浚水道,必然拓宽水岸,岸边的湿地面积就会受到侵占。在环保组织看来,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湿地,首先是候鸟们在北非与西伯利亚之间迁徙的落脚点、中转站,其次才是可供人类以用的水道。为了人类船的利益侵占候鸟栖息的湿地,实属不

16、义之举。环保组织锲而不舍的抗争,促使荷兰政府作出决定,让几十户农民迁出100多年前围海造田得来的家园,以供候鸟们栖息,依次换取环保组织对水道疏浚工程的支持。经过700多年的于海奋斗,荷兰人不仅用堤坝为自己营造出一个安全的家园,围海造田的面积更是占到荷兰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这样一个在与环境不懈战斗中立足的国家,如今却要为候鸟让出部分家园,应当说,这样的抉择时值得称赞的,其实,类似围海造田这样的词汇,中国人并不陌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向湖泊要良田”的思想指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围湖造田运动,我国鄱阳湖和洞庭湖两大淡水湖面积均大幅缩小。到上世纪末,两湖面积比上世纪40年代末分别减少了1400平方

17、公里和1700平方公里,减少比例分别为26%和40%。1998年肆虐整个长江流域的洪水,以一种惩罚性的方式,向围湖造田发出了最后的控诉。按照国家部署,1999年,有关省市开始实行大规模的“退耕还湖”,至2001年,“退耕还湖”已使昔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面面积增加了1000多平方公里,大大提高了蓄水抗洪能力。据称,鄱阳湖水面面积因此大致恢复到了1949年的水平。荷兰的“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有着相似的初衷,而“退耕环海”与“退耕还湖”都反映了人类可贵的自省。还应注意到,荷兰人的“退耕还海”虽然只涉及3平方公里的海域,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宝贵的。51962年,在“与海争地海让路,向

18、山要粮山听遣”的鼓舞下,南方某市数万士兵、学生大搞围海造田,历时4年,西效牛田洋筑堤拦海工程全面完成,10多平方公里的大海变成了一个大型军垦农场。1969年7月28日,一场12级台风突袭,数层楼高的海浪涌入海堤,市区平均进水一两米,一艘外轮甚至被从港口抛到了山上。牛田洋军垦农场的海堤被削剩无几,抢险队员们以肉身筑成人堤,欲阻挡滔天巨浪,结果,一眨眼队伍便被冲入海中。30多个小时后,他们耕作的地方成为一片小打汪洋,553名部队官兵和大学生殉难。一场台风,大海夺回了本就属于它的土地,夺回的速度比数万狂热军民围海造田的速度快了几千倍。“沧海桑田桑田沧海”一个轮回只有7年!这真是奇迹,一个让人不堪回首

19、的奇迹!6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和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主张,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等)。我国领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全部海域,总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领海内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千个岛屿,最大的为台湾岛,面积3.578万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岛,面积3.22万平方公里,保护和开发海岛,是树立现代国土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海岛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10月27日,再次提请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预计该法案于年底出台。阳光、沙滩、蔚蓝色的海水,珊瑚礁石垒成的渔村,停泊着几艘小渔船的渔港,这里是

20、南海的西岛。2002年以来,南海某市制定与实施了一系列海岛管理制度,涉及海洋海岛开发保护规划的编制、海岛开发项目的审批程序、属地对海岛的有效监控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岛能出现令人欣喜的现状,正是该市通过尝试一些新的制度和做法,协调了海岛开发和保护关系的结果。海岛资源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但又非常脆弱,一旦破坏,恢复非常,比如珊瑚礁,它是岛屿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有很高的要求,要在清洁县温度适宜的海水中才能生存,珊瑚遭受污染、破坏,不但岛屿整体环境会恶化,海岛的存亡也会受到威胁。有关专家指出,海岛保护法(草案)体现了一个非常重要思想,就是把海岛和海岛周边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保护,这里

21、面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岸带、珊瑚礁、红树林以及海域等等,陆地周边的环境对于海岛同样有重要的意义,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在海岛资源环境保护的范围和性质上也有了很大的扩充,从岛陆扩展到整个海岛环境及各种资源,从有居民的海岛扩展到无居民的海岛。草案规定,无居民海岛所有权属于国家,防止随意侵占和开发无居民海岛的行为,保护的更加充实和明确。可以这样说,海岛保护法(草案)提供了一种认识海岛价值的新思维,它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是极为重大与深远的。作答要求:一、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1“给定资料1”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这里的“

22、死海”是什么意思。(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2请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话的理解。(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二、依据给定资料,谈谈你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20分)荷兰的“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有着相似的初衷,而“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都反映了人类可贵的自省;还应该注意到,荷兰人的“退耕还海”虽然只涉及3平方公里的海域,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宝贵的。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三、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

23、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备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要求: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四、参考给定资料,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3总字数9001100字。参考答案及范文一、认证阅读给定材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1“给定资料1”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参考答案:此处的“死海”是指由于人类对海洋资源过度开发、污染海水而产生的自然环境破坏、

24、海水水质恶化、野生动植物减少乃至灭绝、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自我调节能力大大下降的海域。2请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花的理解。(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一方面,人类对海洋的污染破坏了海洋生态,导致水质恶化、野生动植物减少甚至绝迹。更严重的是,这种污染可能导致海洋生态环境自我调节能力受损,自然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增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污染还可能导致疫病,直接威胁沿海地区居民的生命和身体健康。这些危害比动植物减少更加值得担忧。二、依据给定资料,谈谈你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20分)荷兰的

25、“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有着相似的初衷,而“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都反映了人类可贵的自省;还应该注意到,荷兰人的“退耕还海”虽然只涉及3平方公里的的海域,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宝贵的。要求:分析全面 ,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无论是“退耕还海”还是“退耕还湖”,都是牺牲人类经济社会的局部利益来复原、改善自然环境。这带给我们几点启示:第一,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开发要适度、合理,要符合自然资源的承受力,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第二,对人类过去经济发展中一些错误做法造成的对自然地损害要敢于承认和纠正,从协调经济、环境的角度出发,适当牺牲人类经济发展的需要,

26、采取措施恢复自然环境。无论这种错误多么微小,都要坚持改正。第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对发展思路、方式的错误进行反省和纠正,不断改进发展方式,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保障人类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三、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备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要求: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第一,我省应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建立半岛蓝色经济区。从传统到现代: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的生成与变迁陶 振2012-9-11 8:43:56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沙)2012年2期第2634页【

27、英文标题】The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the Public Trust of the Rural Grass-roots Power【作者简介】陶振(1983- ),男,安徽庐江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政府信任与公共治理(上海200233)。【内容提要】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有着不同的生成路径:传统社会时期,民众对基层政权的信任主要体现为对有地方基础和影响网络的地方精英的认同而非自上而下的正式官僚组织与成员,地方精英对地方利益共同体的建构是维系这种非正式权威关系的关键;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民主建政、农业生产

28、合作化塑造的高度集体主义以及对领袖个人魅力的崇拜,共同构筑了基层公众对新政权强烈认同与信任的来源;公社全能主义治理结构下的政治信任,公众更多是一种敬畏的心理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政治认同;乡政村治时期的基层政权,信任基础面临土地经营体制变革、税费改革、农村市场化进程以及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日益原子化所带来的利益和价值认同资源流失的双重冲击。The article follows the path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governance in the rural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to find its base of publi

29、c trust. In traditional society, whether the public trust the rual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or not depends on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public recognize local elites with local influence and networks, other than the formal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 structures and its members. In other words, the pu

30、blic trust of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in rural areas is externalized by the public trust level of local elites. In the early days of new China (19491958). The land reform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tical democracy and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movement and leadership worship further cultivate

31、d peasants view on collectivism and socialism to form the diversified trust basis of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In the period of the commune system, the publics political recognition is out of awe, other than from their will. In the period of countryside politics and village governance, the land m

32、anagement reform, the reform of taxes and administrative charg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arketization weaken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armers and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in interest realization. With the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social structures, the accelerated openness and fluidity mak

33、e farmers more rational in values and their actions and recognition atomized, intensifying the difficulty of value recognition of public trust.【关 键 词】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生成the rual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public trust/generate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是基层政府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意识形态、绩效以及公共机构与人员形象等综合资源从而赢得乡域范围内社会公众对其普遍信任、认同与支持的一种能力,其本质是公众对基层公共权力合法性的政治认同,是基层公共机构自身权威和影响力外在投射的结果。从政治统治者的角度来看,政治认同本质上是追求自身政治合法性,从被统治者角度来看其实是个政治评价的问题,外化为政府公信力水平的高低。政治认同作为公众对公共权力的一种政治评价,与政治合法性是紧密相关的,是政治合法性产生的中介与桥梁。马克夸克把政治认同称为对统治权利的赞同,把合法性定义为统治权利。“只要存在着赞同,那么对权力与权利的同一性的判断就将一直延续下去。如果这种赞同被收回,那么这将构成政治缺乏合法性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市场分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