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doc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849025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此次参赛的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写板书题目)。我的说课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其中,钻研教材是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关键,对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作了如下的教材分析,首先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涉及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对上一章知识的应用和延伸,同时又为之后的学习埋下伏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和生物的变异进行了必要的知识铺垫;另一方面,学习好基因作用的

2、机理有助于对基因本质的深入理解。结合以上的分析、联系学生的实际并依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学习活动,能阐明遗传信息从DNA到蛋白质上的传递过程,并能说明这一过程发生的条件、场所以及产物。能力方面,通过各种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推理判断、抽象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情感方面,则通过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这一精密的生物反应过程的理解,让学生形成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情感,同时,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生物学知识的热情。综合以上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其中,转录和翻译过程抽象难懂,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密

3、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关系则是附属于转录翻译这一主干过程的知识基础,也列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刚分析的这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基础,而且好奇心强,善于探索新知。但从教材分析来看,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微观领域的变化,十分抽象难懂,学生缺少直观的体验,而且这个过程涉及的新概念比较多,学生难以理解。根据以上的学情以及教材分析,选择哪些教法和学法来实现教学目标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根据这一理念,本节课将直观教学法、阅读指导法、问题情境教

4、学法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动手制作生物模型,来建构知识体系,得到好的学习效果。具体流程如下:围绕“完成预习”和“制作模型”而展开的准备工作,以“图文资料”为呈现内容的导入过程,以“遗传信息传递”为主线的新授过程,以“知识结构”和“巩固练习”的形式进行的课堂小结,最后学以致用,拓展与本节课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下面我来说一下具体的教学过程。好的课堂离不开充分的课堂准备。我会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课题,其中,第一题涉及本节课的转录和翻译这一主干知识,而第二题和第三题则是附属于主干知识的基础内容,突出重点内容所在。在知识基础之上,组织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设计制作翻译模型,用于课堂展示和

5、交流。精彩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因此我会呈现这样两张照片,把荧光水母的荧光蛋白基因导入苍蝇的体内,则苍蝇也能发出荧光,引导学生思考荧光蛋白基因指导合成荧光蛋白,进而引出课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一现象究竟是为什么呢?还需回到细胞中寻找答案。结合这张只有细胞核和蛋白质的简易的细胞结构图,提出问题:基因是什么?在哪里?蛋白质的合成在哪里?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蛋白质合成需要中间信使mRNA(写板书mRNA),并沿着这样一条遗传信息传递的主线展开本节课的学习。既然提到了mRNA是中间信使,则要循序渐进,完成三种RNA这一基础概念的学习,从而突

6、出重点。结合图片讲解mRNA、tRNA、rRNA(边说边写出板书tRNA、rRNA)的结构以及功能,并提出问题:“为什么mRNA适合做信使?”让学生讨论、总结、归纳出这三条原因。通过提出问题“遗传信息是如何从DNA传递到RNA上的?”开始“转录”部分的学习(写出一、转录)。首先让学生根据图片、教材以及预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观看转录的动画,然后让学生对转录的过程进行描述,教师作最后总结,分析转录发生的条件、场所以及产物,并提供这样易于记忆的四个步骤,进而归纳出转录的定义,实现难点突破。接着,结合这样一个表格让学生对转录的过程自主归纳小结,突出重点。其中在转录原则中,A-U的配对时最易出错的,为

7、了解决这个问题-特设一个小题,让学生以DNA的第一条链为模板,写出转录产物,同桌相互比较,找出问题所在,总结出正确的mRNA序列,突出转录过程这一重点以及难点。转录之后,“遗传信息又如何传递到蛋白质来指导其合成的呢?”通过这一问题,过渡到“翻译”部分的学习。(写出二、翻译)这一部分分为“阅读教材”“讲解基础”“模型应用”三个过程。构建概念基础是学习“翻译”这一复杂过程的前提,首要通过与生活中常见的电讯密码相类比,引出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概念(写出密码子、反密码子),并根据tRNA和mRNA的结构图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入学习,同时循序渐进,引出密码子表-展示密码子表后介绍其使用方法,组织学生相互合作。

8、结合密码子表找出之前自己转录出的mRNA上碱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这样可以让学生将密码子表的使用付诸于实践,实现重点知识的掌握。同时,通过提出问题:“密码子与氨基酸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有没有密码子不对应氨基酸?”引出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的学习。基于以上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展示制作好的模型,并结合课本,演绎翻译的过程,然后进行小组自评和组间他评,教师作最后总结,将学习目标引向深入。最后,我还会展示出我自己课前制作的模型,与学生交流制作模型的心得。【在学生设计制作模型时】,就会自己查阅课本或其他资料,从而对tRNA、mRNA等结构彻底掌握;【在演绎翻译的过程时】,就可以自主对翻译

9、的过程进行直观理解,【在这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全员参与收集材料,演绎生物反应过程,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新课程理念。同时也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到这里,转录和翻译的全部过程已经学习完毕。为了让学生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在课堂小结中,组织学生观看转录和翻译的动画,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并不是独立的两部分,而是一个连续的生物反应过程。结合这个动画,再一次让学生以遗传信息从DNA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为主线,对比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自主归纳总结出这一知识结构框架。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反馈学习信息,围绕转录和翻译这一重点以及难点,进行巩固练习。同时,为了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课后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收集与本节课相关的信息,用于下节课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是图解式和提纲式相结合的板书设计,体现教学过程,便于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巩固所学知识。在副板书部分,我还会写出这样一些重点概念,体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