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电大《行政伦理学》2010年7月试卷答案1.doc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983808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电大《行政伦理学》2010年7月试卷答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川电大《行政伦理学》2010年7月试卷答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川电大《行政伦理学》2010年7月试卷答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川电大《行政伦理学》2010年7月试卷答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9.在局部区域生效的法律是(CD )。 A.宪法B.行政法规C.民族自治条例D.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20.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BCD )。A.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基本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财富B.物质财富 C.智力成果D.人身利益和行为结果1.法与政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BCD )。 A.反映的内容不同B.在上层建筑中的地位不同 C.形式不同D.调控的功能不同2.法律调整的基本要素是( ABCD )。 A.法律规范B.法律关系 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D,法的适用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 )。 A.有国家就有法制B,有国家就有法治 C.有法制就有法治D.有法

2、制不一定有法治4.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意识划分为(ABC )。 A.个人法律意识B.群体法律意识 C.社会法律意识D.国家法律意识5.法律规范的效力包括(BCD )。 A.对事效力B.时间效力C.空间效力D.对人效力6.按照法律关系主体具体化程序的不同,法律关系可以分为 (AB )。 A.一般法律关系B.具体法律关系C.绝对法律关系D.相对法律关系7.法律关系的主体能力分为(ABC )。 A.权利能力B.行为能力 C.责任能力D.义务能力8.违法的特点有(BC )。 A.违反社会公德B.具有社会危害性 C.具有违法性D.应受惩罚性9.根据法律责任承担的内容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

3、 CD )。 A.过错责任B.无过错责任C.财产责任D.非财产责任(人身责任)10.社会监督的形式主要有 (ABCD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监督C.新闻舆论的监督B.人民政协的监督D.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1.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核心是(BCD )。A.发展稳定B.党的领导C.人民民主D.依法治国2.规范性调整的优点体现在( ABC )。A.它为某一类社会关系提供了行为模式B.它摆脱了偶然性和任意性C.它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D.它充分考虑每一个具体主体或具体情况的特点3.法具有(ABCD )。A.规范性B.阶级意志性C.国家强制性D.物质制约性4.以下关于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

4、公共职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BCD )。A.社会主义法的一部分法律执行社会公共职能,而不执行阶级统治职能,如食品卫生法规B,社会主义法中执行阶级统治职能的那部分法律,如刑法,不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社会主义法中的一部分法律具有阶级性,执行阶级统治职能;一部分法律具有社会性,执行社会公共职能D.社会主义法是由执行社会公共职能的法律和执行阶级统治职能的法律构成的一个整体5.党的政策与国家的法律的区别主要是(ABCD )。A.从制定看,党即便是执政党的政策要取得国家意志的属性,也需要通过法定程序被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为法律、法规B.从实施看,党的政策只有转化为法律、法规,才能获得国家强制力的保证C.从内容

5、看,党的政策没有法律规范那样明确、具体、肯定D.从相对稳定性看,法律比党的政策具有更高的稳定性6.法律调整的要素包括(ABCD )。A.法律规范B.法律关系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D.法的适用7.我国的立法程序,通常包括(ABCD )。A.法律案的提出B.法律案的审议C,法律案的通过D.法律的公布8.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有(ABCD )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B.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C.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废、改、立相结合D.科学的创见性9.仲裁的特点有(ABCD )。A.仲裁机构一般是民间组织 B.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C.仲裁庭审理案件不公开进行 D.仲裁是当事人选择处理争议的方式1

6、0.我国法律关系主体包括(ABCD )。A.公民,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B.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C.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D.国家1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核心是(BCD )。 A发展稳定 B党的领导C人民民主 D依法治国2规范性调整的优点体现在(ABC )。 A它为某一类社会关系提供了行为模式 B它摆脱了偶然性和任意性 C它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 D它充分考虑每一个具体主体或具体情况的特点3法具有(ABCD )。 A规范性 B阶级意志性 C国家强制性 D物质制约性4以下关于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的说法错误是(ABCD )。 A社会主义法的

7、一部分法律执行社会公共职能,而不执行阶级统治职能,如食品卫生 法规 B社会主义法中执行阶级统治职能的那部分法律,如刑法,不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社会主义法中的一部分法律具有阶级性,执行阶级统治职能;一部分法律具有社会 型,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D社会主义法是由执行社会公共职能的法律和执行阶级统治职能的法律构成的一个整体 5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包括(AC )。 A法治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则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原则6法律调整的要素包括(ABCD )。 A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 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 D法的适用7我国的立法程序,通常包括(ABCD )。 A法律案的提出 B

8、法律案的审 C法律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8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ABC )。- 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法律后果9法的体系与立法体系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 ) A法的体系是内容,立法体系是法的体系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 B立法体系一般须以法的体系为基础,并反映法的体系 C法的体系的组成因素是法律部门和法律规范,而立法体系的组成因素是法律文件和法律条文 D法的体系比立法体系范围广10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察案件范围的规定属于(BD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 D检察解释1.个别性调整带有一定的( BC ),不能形成普遍、稳定的秩序。A

9、重复性B偶然性C任意性D规范性2.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的关系是(AD )。A二者是内在统一的B二者截然对立C法律规范执行二者中的一个D部分法律规范主要执行社会公共职能3.中国社会主义法是( AC )的继续和发展。A革命根据地的法B国民党的旧法律C解放初期新民主主义法D国民党的旧的司法制度4.法与政治的区别表现在( ABCD )。A反映的内容不同B在上层建筑中的地位不同C形式不同D调控的功能不同5.法律调整的基本要素是( ABCD )。A法律规范B法律关系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D法的适用6.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因为(ABC )。A它是社会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B它的对象是法律现象C它具有较强的强制性D它是多层次的意识体系7.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ABC )。A假定B处理C制裁D法律后果8.我国社会主义的渊源包括(ABCD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9.在局部区域生效的法律是( CD )。A宪法B行政法规C民族自治条例D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10.违法的种类有(ABCD )。A犯罪B民事违法C行政违法D违宪1.基本的法律调整方式有(BCD )。A.具体的调整方式 B.积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