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显性 隐性 职业素养.doc

上传人:A小陳 文档编号:3378713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显性 隐性 职业素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显性 隐性 职业素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显性 隐性 职业素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显性职业素养 每个人的职业素养就象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面以上的部分的是知识和技能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的优劣;水面以下部分代表的是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这些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 我们把水面以上的,人们看得见的部分称为显性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这部分在整个职业素养中约占1/8。 在我们参加招聘时间,显性职业素养往往成为我们招聘的门槛。比如,有的单位明确规定必须是*专业,必须通过英语四级,有的单位要求通过英语六级等。这些都是显性职业素养。 冰山的7/8隐藏在水面以下,这部分代表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态度等方面

2、,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那这些隐性职业素养如何体现呢。我们说,这些隐性的职业素养具体体现为团队精神、诚信品质、竞争能力、敬业形象、责任意识、法纪观念。 隐性职业素养决定并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 招聘时单位在专业、资格等方面划定的硬条件就是显性职业素养的体现;在后续过程中面试、复试等过程中重点考核的综合素质也就是隐形职业素养。 因此大家既要重视显性职业素养的提高,也要重视隐形职业素养的培养。 隐性职业素养的内容 我们这门课程中重点讲述隐性职业素养,即:团队精神、诚信品质、竞争能力、敬业形象、责任意识、法纪观念。 因为人们根据自己的特点所具备的显

3、性职业素养是不同的,但隐性职业素养这是人们必备的职业素养。 (1)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就是要有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予以体现。 当多个人组成真正的团队后,团队就会对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使个体表现出不同于个体单独情景时的行为反应, 产生“总体超越部分之和”的效果。 现在社会越来越重视团队精神,在单位的招聘启事中绝大多数都写明要求具有团队精神。 (2)诚信品质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是人之为人最重要的品德,是有序的市场经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在我们曾经学过的一篇语文课文中曾出现“言而无信不知其可”,意思是人如果说话不算数就不能称为人了。 但现实社会中,诚信危机已

4、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突出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信用危机。失信的行为越来越多; (2)信任危机。人们对一切都抱有怀疑的态度,缺乏安全感和信心。比如,很多人碰到要饭的不给钱,主要原因可能在心里想要饭的是不是比我还有钱,是不是装的等等。 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我们当中很多同学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开始犹豫:在面临激烈的求职市场时,是如实展示自己,接受失败的可能,还是虚构“成绩”、“能力”,争取最大的成功。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诚实不一定很快就带来消极后果,但从长远来看却是有害的。 (3)竞争能力 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竞争。大学生们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在认识却存在偏差:

5、有的认为毕业时机会有可能突然降临,有的认为凭着自己聪明的头脑,就完全可以在社会上立足。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只有在学校期间努力学习、提高,才能拥有比别人强的竞争能力。 (4)敬业形象 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做好公司分配给自己的每一份工作。 敬业具有鲜明的自觉特色,集中表现在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品行、人格和内心世界。爱岗敬业的人,会在内心深处形成对自己职业的高标准要求,一旦有所失误,就会内疚和自责。它会在从业过程中持续地激励人尽职尽责,从而保证本职工作的圆满完成。具有敬业精神,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表现出为事业尽其所能、无私忘我的积极性。 (5)责任意识 责任,有两层含义。 其一,指份内的工作或应尽的使命; 其二,由于失职而应当接受的处罚或承担的道义。 责任是一个团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每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具体,如果不能完全履行责任,就会造成直接的损失。 (6)法纪观念 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如果不知法、不懂法,就会象瞎子在车水马龙的高速公路上行走一样危险,在不知不觉中就为违法而受到法律的制裁。显形职业素养 隐性职业素养 冰山1/8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