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欧亨利 欧亨利,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短 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 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 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含泪的微笑”是欧亨利 小说的创作风格,是作品喜剧形式和悲剧 内涵的有机结合“微笑”是其喜剧形式。 2 他少年时曾一心想当画家,婚后在妻子 的鼓励下开始写作。后因在银行供职时的账 目问题而入狱,服刑期间认真写作,并以“欧 亨利”为笔名发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引起 读者广泛关注。他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一生 中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 说。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 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 局出人意料(即“欧亨利式结尾”
2、)而闻名于 世。 3 环境:社会、自然环境。 (场景:酸果蔓角小镇、纽约、小镇、空气污浊 的小餐馆、豪华旅馆、小镇) 人物:卡林顿、 海史密斯、 蒂莫西 (当红演员 )(应聘者) (经理) 情节:卡林顿 海史密斯 蒂莫西 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 运的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 切期待的心情。“悬念”是小说、戏曲、影视等作 品的一种表现技法,是吸引广大群众兴趣的重要 艺术手段。 4 (1)下列对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 两项是(5分)( ) A“玫瑰”其实就是波西小姐形象的映照,离开了家乡的 土壤,投身于社会,她也失掉了原本的“柔媚”和“芳香四 溢”
3、,变得和餐馆一样“污浊”。 B小说反映的是演员的生活遭际,通过因果递进和悬念 更迭拓展情节,把女主角在艺术道路上由“人性失落”至“ 人性复归”的心理变化过程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C波西小姐其实早已识破了“乡下来的年轻人”的真实身 份,不揭露他,只是为了从他嘴里得知家乡和母亲的情况 。 D演员海史密斯通过自己的重重努力,本以为成功获得 了想要的角色,却因为女主角的离去而化为了泡影,作者 为他不平,对他寄寓了深刻的同情。 E小说构思精巧,结尾是典型的“欧亨利式”,人物命运 陡然逆转,结局出人意料,叫人目瞪口呆又回味无穷。 选B给3分,选E给2分,选A给1分,选C、D不给分。 5 (2)第四段中,作者
4、详细描写“乡下来的年轻人” 的肖像以及女主人公的对话,这一情节的安排在 小说中有何作用?(6分) 形象上,塑造了一个逼真而又典型的“乡巴佬” 的形象,展现出海史密斯有非常高超的演技;(2 分) 内容上,他们的谈话内容围绕“乡情”和“母爱” 展开,暗示了女主人公回归的原因,深化了主题 ;(2分) 结构上,呼应了上文海史密斯要争取的就是“最 好的乡巴佬”的角色,同时为下文故事结局、人物 命运的陡转埋下了伏笔。(2分) 6 (3)请简要分析波西卡林顿小姐这一人物 的主要特点。(6分) 敢于为改变个人命运而奋斗。她闯荡纽 约,成为了“红得发紫”的演员;(2分) 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追求。对自己从事的艺 术
5、工作要求严格,她声明“如果物色不到最 好的海托塞,她就不登台”。(2分) 内心深处藏有对家乡和母亲的思念。短 暂地迷失在城市的“污浊”中,却在新剧即 将开演之时选择了回归家乡和家庭。(2分 ) 7 (4)欧亨利是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这篇作品的精彩之 处不仅在于对“人性之美”这一核心主题的深刻剖析和生动 表达,还在于悬念迭起、曲折回旋的情节设置。请从“悬 念迭起”的角度谈谈本文的结构艺术。(8分) 一个乡村少女置乡情母爱于不顾,只身出走纽约,在戏 剧生涯中补补高升,却又抛弃来之不易的名利地位,回归 家乡家人的怀抱。这到底出于何种原因?源于什么动力? 这就是作者在本文中所设置的一个总悬念,也是小说
6、的主 旨所在,是小说结构的支架。(2分) 经理蒂莫西戈尔茨坦的转述向我们展现了故事开始的 第一个悬念,那就是波西小姐所要的“货真价实”的乡巴佬 能否找到?假如找不到她真的会“不登台”吗?海史密斯的 运气又将如何?在悬念丛生中将一位自视甚高、睥睨一切 ,却又有着独立艺术见解、追求高标准艺术理想的喜剧明 星的形象勾勒了出来。(2分) 8 波西小姐“身材纤巧,美丽迷人,充满活力,得 意非凡”,但她出现的场景却是气氛污浊、令人窒 息的地下室小餐馆,这不禁让我们疑惑:这样的 生活环境如何成就戏剧明星的事业?这样的环境 又将给波西小姐怎样的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的同 时揭示出主人公“人性之美失落”的现状(2分
7、) 随着海史密斯为了争取角色而扮演的“乡下来的 年轻人”的出场,故事情节进入了高潮部分。他所 叙述的家乡的场景成功激起了波西小姐对母亲的 思念,并终于问出了“妈妈好不好?”海史密斯的 回答表演可谓是感人肺腑,细节生动、情真意切 。 9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作为唯一“观众”的波西 小姐却并没有如我们想象中那样痛哭流涕 ,而是快活地嚷道,“还有比那些地方更死 气沉沉的吗?如今让我在酸果蔓角待两个 钟头,我都受不了。”“我想我现在要赶回 旅馆去睡我的美容觉了。”至于临走时“傲 慢地戈尔茨坦先生点点头”似乎又向我们暗 示着什么。(2分)作者如此大造假象以强 化由此而生的悬念效果的构想艺术能引导 读者走向柳暗花明的审美回旋,以获得故 事结局时意外惊喜的审美愉悦的感觉。( 意思对即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