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教育.doc

上传人:小李 文档编号:3496807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教育王宏州广东省深圳市荔园小学 518027摘要:小学是学生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而小学语文课堂又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在语文课堂上,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阐述了美育的含义,并且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学生的审美教育。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中小学生的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中小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注重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发展,而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归结起来可以体现在美育上。审美教育是指通过文章阅读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情绪、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产生的影响。通过这些影响,促使学生形

2、成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境。一、 教给学生寻找美的方法小学生因为理解能力、审美能力较差,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寻找美。一般在阅读材料中,作者表达文字的美,文章结构的美及作者表达情感的美都隐藏得比较深,不容易发现。这需要教师能够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把握文章中隐藏的各种美。特别的,在一些文言文或者诗歌作品中,作者的语言难懂,思想情感藏匿较深。在这种情况下,以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想发育情况很难理解,教师的教导就尤其重要。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传授给学生发现美,理解美,感受美的方法、技巧,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材料时独立主动发现美的事物,感受美的情感,最后达到创造美的成长。

3、二、 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小学阶段的学生,其“三观”还未完全形成,教师作为小学生“三观”培养的主要指导者和辅助者,自身的审美素养和指导方向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自身素养水平上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小学语文教师,审美素质和审美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能否指导好学生审美发展方向,可以说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所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肢体动作都会对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影响。例如:教师书写字体的好坏,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为人处事的方式。每一个细小之处都会对学生的审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当然,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孔夫子曾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

4、倦”,教师也要不满足于现状,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内涵,不知疲倦地对学生的审美思维方式进行指导。俗话说:“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教师要拥有一桶水”。学生形成自身审美人格的过程中会受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及文学修养的影响。教师应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以身作则,才有能力培养出审美素质健全、人格健康的新时代人才。三、 创造审美情境环境对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影响是巨大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不同的环境中学生所获得知识与人格的发展都是不同的。并且小学生正处于心智不太成熟的时期,是吸收与学习各种品格、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

5、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把握小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在小学语文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重视意境的创设。在学习新的文章时,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体会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容易促使学生与文中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和体会。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对文章中各种美的感受与体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四、 寻找新的审美教学方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现如今,网络迅速发展,各种电子化

6、的产品显现出了独特的优越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满足于现代教学的需求,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发现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融入这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授课教学过程中,抽象难懂的文字可以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动画,单调枯燥的音韵可以通过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各种图画、声音、动画的表现能够将抽象难懂的内容转化为形象活泼的表现形式,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生超强的好奇心是其年龄阶段的一种天性,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正是很好的把握住了小学生的这一天性。当教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时,小学生一探究竟的心理便会促使他们对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师的引

7、导下一步一步的深入对文章的理解和学习。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正好符合这一特点,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相比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的黑板粉笔对学生来说,就显得太枯燥了。通过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来提升学生对于文章美的理解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五、 结语小学时期学生人格等各方面还处于不成熟状态,也是学生学习新事物的关键时期。因此,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极其重要的。语文课程中大部分都是审美的内容,这就决定了通过小学语文这门课程,进行学生审美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程的特点,有机的将课程的教授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

8、师能够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学技巧,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课程中自主的发掘美,创造美。将小学语文教育与审美教学融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社会培育出高素质人才。参考文献1 舒建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黄集中心小学,2013 2 张芸.以美育人-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小学阅读指南(中),20113 陈跃.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沟墩实验小学,20144 王小燕.注重明读与理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学有效性J.内蒙古教育,2013 作者简介:王宏州,(1975-12)男,汉族,广东省深圳市,小学高级教师邮编地址:广东省深圳市荔园小学北校区 王宏州 18925213935 邮编 5180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