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doc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4155885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摘要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00例产后抑郁患者,对其给予相关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给予产后抑郁患者护理干预,培养产妇的自信心,结果10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产后抑郁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护理产后抑郁是指妇女在生完孩子后,由于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而出现抑郁症,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如内疚、恐惧、疑虑、紧张等,一方面影响产妇的健康,影响家庭、婚姻乃至社会1。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后抑郁症患者也呈现出了逐渐上升的趋势。所以,必要的护理措施可以缓

2、解患者的抑郁心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有利于排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压力。现选取100例产后抑郁患者,对其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10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年龄最小的是20岁,最大的是41岁,平均年龄是(26.43.1)岁;产后发病时间最短的是3天,最长的是29天。其中轻度抑郁患者78例,所占的比例是78%,其临床表现为忧郁、情绪低落、失落、哭泣、易怒、饮食不佳等;中度抑郁患者20例,所占的比例是20%,其临床表现为内疚、厌恶婴儿、自卑等;重度抑郁患者2例,所占的比例是2%,其临床表现为精神疾病。1.2 护理方法1

3、.2.1 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患者细致、耐心的护理,认真观察患者的行为和语言,可以从患者的动作、表情、言语中判断出患者所可能发生的问题,避免发生意外。平时多和患者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得产妇能主动述说内心想法,另外,由于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接触是最多的,护理人员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患者,尤其要注意语言,避免和患者发生冲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如果患者的情绪不稳定,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耐心地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得患者感受到温暖,处处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1.2.2护理人员要把患者当做是自己的亲人,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多鼓励患者,培养患

4、者的自信心,多和患者进行交流,排除患者寂寞、孤独等负面心理。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及其家属谈心,多体贴患者,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保证患者心情愉快,排除患者抑郁、悲观等情绪,在必要的时候,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如果患者表现出抑郁状态,需要从各个方面找出抑郁原因,丰富患者的生活内容,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平静患者的心情,使得患者能在不知不觉中忘记烦恼,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情3。1.2.3 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避免增加患者的抑郁程度,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摄入热量。针对患者的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增加患者的食欲。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注

5、意食物卫生和饮食环境,确保患者能吃到美味、营养、健康的食物4。1.2.4 为产妇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尽量避免过多人员探视看望,而加重患者的负面心理;避免在产妇的视野中,出现锐利工具,如玻璃、绳子、刀子等,使得产妇有种安全感。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尽最大可能避免刺激患者的精神状态,隔离抑郁产妇,避免传播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1.2.5 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的放松心理护理,取患者的卧位,按照规定的程度或者是指导性语言,对身体的全身肌肉进行收缩-放松运动,闭上眼睛,保持放松心情,安静几分钟,从双手开始运动,慢慢吸气,握紧拳头,保持10秒钟,再慢慢吐气,使得患者感觉手掌、手指、前臂的紧张状态,缓

6、慢流走紧张感,保持放松。通过此种方法,使得头颈部、四肢以及胸腹得到充分放松。练习的时间最好是选择午睡和晚睡前,在练习期间,也可以播放一些舒缓、轻松的轻音乐,进而达到更好的心理状态5。2 结果通过给予产后抑郁患者护理干预,培养产妇的自信心,结果10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3 讨论产妇出现抑郁心理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生理因素:分娩后,其内分泌系统有所改变,在怀孕期间,孕激素与雌激素均逐渐升高,达到峰值(为原来的10倍),在分娩后的3、4天内,激素逐渐降低,恢复正常水平,据研究表明,如果孕激素的降低幅度大,则患者发生抑郁的可能性会更大;性格因素:患者性格内向,在遇到问题后,易发生精神抑郁状态;患者性格外向

7、,容易出现不平衡心理,进而产生抑郁心理;心理因素:产妇在分娩后,顾虑婴儿的性别、健康、喂养以及父母喜欢程度等,因此,产妇会出现烦闷、焦虑等状态。目前,绝大多数的家庭都不是很重视患者的抑郁,认定为患者的抑郁心理是一种不讲理的表现,不能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进而加重产妇的抑郁心理。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特别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如果患者出现异常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多向患者讲解心理知识,使得患者及其家属都能积极预防抑郁心理,帮助患者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欣然接受婴儿,尽早实现自身角色的变化。参考文献【1】 李雪琴心理护理在产后抑郁预防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44【2】佟建华产后抑郁症的早期心理护理干预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2):169170【3】叶晓芹产后抑郁心理状态的分析及护理J求医问药,2 012,4(10):482【4】杨俊蓉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J医学信息,2010,2(5):l3851386【5】周建荣产后抑郁患者 bN状态分析及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6(15):1421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