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归园田居》PPT课件7-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

上传人:FK教育资料 文档编号:4367268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园田居》PPT课件7-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归园田居》PPT课件7-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归园田居》PPT课件7-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归园田居》PPT课件7-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归园田居》PPT课件7-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归园田居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了解陶渊明及其诗文。 2反复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诗歌。 3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4品味这首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陶渊明(365427)名潜, 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文 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 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 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 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 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 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陶 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 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公元405年,陶渊明41岁,在 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 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 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 隐时仕、身不由己的

2、生活,终老田 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 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 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 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 三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译文我在南山下种豆,杂草茂盛豆苗 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 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道路狭窄草 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 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兴: 荒秽: 足: 起床 指豆苗里的 杂草。 值得 但:只 重点词语 文白对译 1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干什么?干了 多长

3、时间? 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 林的遁世思想,实质上,是表现自己不与那污浊的现实 同流合污的思想。 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 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锄草。从“晨兴”到“带月荷锄 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2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1本诗“归”字是题眼,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 (1)官场。(2)官场腐败黑暗、尔虞我诈,诗人 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3)田园。 2诗人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 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向往自然是人的天性,陶渊明这种人生观有着积极的 意义。我们现在显然难以选择他的人生道路,那么我们又 该如何保持自然淡泊的心境呢? 示例:陶渊明是可贵的,贵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 ,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 。学陶渊明是难的,但学陶诗是十分有益的,这是一种自 然的召唤,生命的召唤当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艰难跋涉 时,多留些空间给自己的灵魂,与陶渊明的诗魂倾心交谈, 这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