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11∕T 1681-2019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北京市)(220页).pdf

上传人:秋儿 文档编号:5624681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PDF 页数:220 大小:7.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T 1681-2019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北京市)(220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0页
DB11∕T 1681-2019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北京市)(220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0页
DB11∕T 1681-2019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北京市)(220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0页
DB11∕T 1681-2019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北京市)(220页).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0页
DB11∕T 1681-2019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北京市)(220页).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35.240.60 L 67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6812019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tro transit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2019 - 12 - 25 发布 2020 - 04 -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1/T 16812019 I 目 次 前 言 .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5 总则. 3 6 逻辑架构 . 3 6.1 系统架构 . 3 6.2 路网层 .

2、4 6.3 线路中心层 . 4 6.4 车站层 . 4 7 业务要求 . 4 7.1 视频监视原则 . 5 7.2 视频监视类别 . 5 7.3 视频调用路数 . 5 8 功能要求 . 6 8.1 音视频采集 . 6 8.2 实时音视频监视 . 6 8.3 录像存储与回放 . 6 8.4 智能应用 . 7 8.5 电子地图 . 8 8.6 系统联动告警 . 8 8.7 系统故障隔离与独立运行 . 9 8.8 异地容错 . 9 8.9 时钟同步 . 9 8.10 系统管理 . 9 8.11 网络管理 . 10 9 性能要求 . 12 9.1 通用性要求 . 12 9.2 可靠性 . 12 9.3

3、 可维护性 . 12 9.4 音视频采集要求 . 12 9.5 音视频编解码性能要求 . 12 9.6 图像质量要求 . 12 9.7 录像存储与回放性能要求 . 12 9.8 智能应用要求 . 13 9.9 系统联动要求 . 13 9.10 异地容错要求 . 14 9.11 网络传输质量要求 . 14 DB11/T 16812019 II 9.12 指令响应要求 . 14 9.13 时钟性能要求 . 14 10 接口要求 . 14 10.1 线路运营控制中心接口 . 14 10.2 线路备用控制中心接口 . 14 10.3 车站/车辆基地接口 . 14 10.4 列车视频监视系统接口 . 1

4、5 10.5 路网层视频监视系统接口 . 15 11 安全要求 . 15 11.1 通用要求 . 15 11.2 系统可用性 . 15 11.3 采集设备身份认证 . 15 11.4 数据安全 . 15 12 设备要求 . 15 12.1 网络摄像机及镜头 . 15 12.2 音视频编码设备 . 15 12.3 拾音器 . 16 12.4 音视频解码设备 . 16 12.5 监视器 . 1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摄像机点位设置实施细则 . 1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字符叠加规则 . 21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音视频编码/解码技术要求 . 24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5、 云镜控制优先级 . 30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系统接口 . 31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平台互联功能 . 34 附 录 G (规范性附录) 设备基础指标 . 36 附 录 H (规范性附录) 视频监视系统传输、管理和控制协议 . 49 附 录 I (规范性附录) 消息范例 . 75 参考文献 . 216 DB11/T 1681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中铁通信信号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6、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慧天同益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警视达机电设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缙、战明辉、丁树奎、徐会杰、张月坤、曾广坤、薛云雷、周竹青、郭爱思、陈伟、胡小平、卫瑞东、薛宝满、陈华、王征、于涛、杜小强、王洋、党桥桥、娄永梅、沈强、潘皓、祁颖、翟清云、李松昂、刘镇涛。 DB11/T 16812019 1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与运营生产相关的专用通信视频监视系统的逻辑架构、业务、功能、性能、互联、安全防范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

7、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与运营生产相关的专用通信视频监视系统新建、 更新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维护、运营及业务管理。改建、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030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81812016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 35114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8、 GA/T 36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669.1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DB11/T 384.5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5部分:图像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 DB11/T 384.12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12部分:图像采集区域标志的设计与设置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视频监视系统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提供有关列车运行、防灾、救灾及乘客疏导等方面视觉、听觉信息的硬件及软件系统。 3.2 采集设备 collecting device 采集音视频图像信息的设备,包括摄像机、视频编码设

9、备和拾音器等,其中摄像机包括网络接口摄像机、非网络接口模拟摄像机、非网络接口数字摄像机等,拾音器包括网络拾音器、模拟拾音器等。 3.3 智能视频分析 intelligent video analysis 通过提取视频图像数据中的各种特征信息, 自动分析并理解视频图像中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从而达到获取视频图像关键信息目的的结构化描述。 DB11/T 16812019 2 3.4 用户集 user set 具有相对统一使用特征的用户的集合。 3.5 权限 competence 用户对音视频资源的访问及控制能力。 3.6 级别 level 用于表示不同用户集在访问同一资源时的先后顺序,不同数值代表不

10、同等级。 3.7 用户组 user group 按照应用需求结合资源特性, 由管理平台确定的用户集的集合, 同一用户组对特定的资源具有相同的权限和相同的级别。 3.8 视频监视设备 video monitoring equipment 组成视频监视系统的全部设备的总称,包括前端音视频采集设备、车站和中心控制处理设备、网络管理设备、监视终端等。 3.9 控制优先级 control priority level 用于表示不同用户集在控制同一云镜时的先后顺序。 3.10 运营控制中心 operated control center 调度人员通过使用通信、信号、综合监控(电力监控、环境与设备监控、火灾

11、自动报警) 、自动售检票等中央级系统操作终端设备,对地铁全线(多线或全线网)列车、车站、区间、车辆基地及其他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协调、指挥、调度和管理的工作场所,简称控制中心。 3.11 备用控制中心 backup control center 在运营控制中心失去作用时,能够为调度人员提供运营控制中心部分或全部功能的场所。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FC:自动售检票(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ATS:自动列车监控系统(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 BCC:备用控制中心(Backup Control Center

12、) CIF:通用中间格式(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ID:标识编码(Identification) IP: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C:网络摄像机(Internet Protocol Camera) DB11/T 16812019 3 OCC:运营控制中心(Operated Control Center) OSD:视频字符叠加器(On- Screen Display) PIS:乘客信息系统(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 PS:节目流(Program Stream) PTZ: 摄像机云镜所支持的动作, 包括云

13、镜左右移动、 上下移动和镜头的焦距缩放 (Pan- Tilt- Zoom) 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 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RTP:实时传输协议(Real- 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SP:实时流化协议(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 SDP: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IP: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

14、tocol) TCC:轨道交通指挥中心(Traffic Control Center)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URI:全局资源标识符(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 VMS:视频监视系统(Video Monitoring System)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5 总则 5.1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建设,应纳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总体规划,并进行综合设计、同步施工、独立验收、同

15、时交付使用、投入试运营。 5.2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所选择的系统设备应经国家认可的检验部门检验,并获得有效的检验合格报告。 5.3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应满足与城市轨道交通其他系统集成的要求,并具有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5.4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应充分考虑新型技术的应用。 5.5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是重要的生产系统,应为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调度员、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调度员、线路备用控制中心调度员、车站/车辆基地值班员、列车司机等提供有关列车运行、防灾、救灾、乘客情况以及变电所设备运行情况等方面的视频。 5.6 列车司机调用本列车视频监视系统实时视频宜采用单播方式,城市轨道交通视频

16、监视系统其余用户调用列车视频监视系统实时视频宜采用流媒体转发方式;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用户调用车站/车辆基地视频监视系统实时视频应采用组播方式。 5.7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可为外部单位提供音视频信息,宜采用流媒体转发方式。 5.8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覆盖区域应按照 DB11/T 384.12 的规定设置图像采集区域标志。 6 逻辑架构 6.1 系统架构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逻辑架构由三层组成,分别为路网层、线路中心层和车站层,系统逻辑架构见图 1: DB11/T 16812019 4 外部单位TCC视频监视系统多线路中心视频监视系统/OCC视频监视系统BCC视频监视系统车站

17、/车辆基地视频监视系统列车视频监视系统路网层线路中心层车站层 图 1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逻辑架构图 6.2 路网层 路网层视频监视系统支持调用全路网各线路车站、车辆基地、列车的音视频资源,为 TCC 视频监视系统用户以及外部单位用户提供音视频资源。 TCC 视频监视系统用户可在权限范围内实现路网音视频资源的调用、云镜控制及录像调用功能,并对相关视频监视设备进行监视。 6.3 线路中心层 线路中心层视频监视系统包括多线路中心/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和线路备用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 纳入多线路中心视频监视系统统一建设的线路, 不再建设完整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 仅在线路运营控制

18、中心设置本线的终端类设备及配套网络设备、 接口设备, 统一接入多线路中心视频监视系统。 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支持调用所辖线路车站、车辆基地、列车的音视频资源,为 OCC视频监视系统用户提供音视频资源。 OCC 视频监视系统用户可在权限范围内实现所辖线路音视频资源的调用、云镜控制及录像调用功能,并对所辖线路视频监视设备进行管理。 线路备用中心视频监视系统是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的后备系统。 线路备用中心视频监视系统启用后,支持调用所辖线路车站、车辆基地、列车的音视频资源。BCC 视频监视系统用户可在权限范围内实现所辖线路音视频资源的调用、 云镜控制及录像调用功能, 并对所辖线路视频

19、监视设备进行管理。 6.4 车站层 车站层视频监视系统包括车站视频监视系统、车辆基地视频监视系统和列车视频监视系统。 车站/车辆基地视频监视系统负责本地音视频采集设备的接入及管理, 支持调用本车站/车辆基地的音视频资源, 车站/车辆基地用户可在权限范围内实现本车站/车辆基地音视频资源的调用、 云镜控制功能。 列车视频监视系统负责列车音视频采集设备的接入及管理, 支持调用本列车音视频资源, 司机室用户可调用本列车音视频资源,支持列车视频图像存储功能,支持列车设备状态监控功能。列车设备应具备断电自保护功能。 7 业务要求 DB11/T 16812019 5 7.1 视频监视原则 防灾优先、运营为主

20、、及时调看、有效处置。 7.2 视频监视类别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业务类别宜分为七类: a) 防灾视频监视:车站/车辆基地/列车内所有视频覆盖范围的音视频监视; b) 行车视频监视:车站/车辆基地/列车内与行车有关视频覆盖范围的音视频监视; c) 电力视频监视:车站/车辆基地变电所内设备运行情况及状态的音视频监视; d) AFC 视频监视:车站自动售检票相关设备、车站客流及售检票相关情况的音视频监视; e) 客运视频监视:车站公共区域乘客情况及客流相关情况的音视频监视; f) 乘客服务视频监视:列车车厢乘客情况及客流相关情况的音视频监视; g) 车辆检修视频监视:列车设备情况及车辆基地大库内车

21、辆相关情况的音视频监视。 7.3 视频调用路数 7.3.1 路网层视频监视系统 各线路应为路网层视频监视系统提供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路数不少于 256 路; 录像资源调用路数不少于 16 路,且各车站/车辆基地录像资源调用路数不少于 4 路;结构化数据调用路数不少于 256 路。 各列车应为路网层视频监视系统提供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路数不少于 2 路。 7.3.2 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 线路运营控制中心系统用户音视频资源调用路数如下: a) 应为线路运营控制中心防灾调度员提供不少于 1 路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 b) 应为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员提供不少于 4 路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 c)

22、 应为线路运营控制中心电力调度员提供不少于 9 路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 d) 应为线路运营控制中心乘客服务调度员提供不少于 4 路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 e) 应为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车辆检修调度员提供不少于 4 路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 f) 应为线路运营控制中心客运调度员提供不少于 4 路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 g) 应为线路运营控制中心大屏幕系统提供不少于 16 路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 h) 应为线路运营控制中心录像回放终端提供不少于 4 路录像资源调用。 7.3.3 线路备用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 线路备用控制中心系统用户音视频资源调用路数如下: a) 应为线路备用控制中心防灾调度员提供不少于 1

23、 路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 b) 应为线路备用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员提供不少于 4 路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 c) 应为线路备用控制中心电力调度员提供不少于 9 路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 d) 应为线路备用控制中心乘客服务调度员提供不少于 4 路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 e) 应为线路备用控制中心车辆检修调度员提供不少于 4 路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 f) 应为线路备用控制中心客运调度员提供不少于 4 路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 g) 应为线路备用控制中心录像回放终端提供不少于 4 路录像资源调用。 7.3.4 外部单位用户 路网层 TCC 视频监视系统能为交通主管部门、公安主管部门等提供不多于 64 路实时音视

24、频资源调用。 7.3.5 换乘站用户 DB11/T 16812019 6 换乘站用户调用相邻换乘线路车站音视频资源路数如下: a) 换乘站应调用对方车站管辖范围的实时音视频资源,调用路数不少于 16 路; b) 换乘站音视频资源调用范围宜为站台、站厅、换乘通道、共用出入口等对方车站公共区域。 8 功能要求 8.1 音视频采集 8.1.1 音视频采集 应设置音视频采集设备,完成指定区域的音频及视频信息采集,音视频信息应同步。音视频采集设备设置位置应符合附录 A 中要求。 8.1.2 字符叠加 视频图像在接入网络前,应在采集设备侧完成字符叠加。数字摄像机应在摄像机侧完成字符叠加,模拟摄像机应在编码

25、设备侧完成字符叠加。 具有云镜控制功能的视频采集设备在被控制占用时应直接将当前占用者信息叠加在视频图像上。 字符信息应以视频图像的形式完成叠加, 不得进行二次叠加, 应具有防篡改功能。 在实时图像预览、存储和录像回放过程中,字符信息的格式、位置、颜色、透明度应完全一致。 应能设置视频采集设备叠加字符的位置、内容、大小、字体、颜色等信息。 字符叠加应符合附录 B 中要求。 8.2 实时音视频监视 8.2.1 实时音视频预览 实时音视频预览画面显示模式应灵活切换, 应实现单画面固定显示、 多画面固定显示、 单画面轮巡、多画面轮巡、成组画面显示、拼接画面显示等多种画面显示模式,在多种画面显示模式下均

26、应实现视频图像电子放大功能。 在单画面固定显示、多画面固定显示、成组画面显示模式时应同步进行音频播放,播放时应与视频画面同步;多画面固定显示、成组画面显示模式下播放第一画面音频。 实时音视频解码格式应符合附录 C 中要求。 8.2.2 终端控制 控制终端应能按多种维度查看视频资源,对实时音视频和录像进行查询、调看、控制操作。 控制终端应对采集设备进行云镜控制,应实现上移、下移、左移、右移、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聚远焦、聚近焦、光圈开、光圈关、变焦推远、变焦拉近等控制方式。 控制终端应能够控制预置位调用、设置和清除,控制自动巡航调用、停止、设置和清除。 8.3 录像存储与回放 8.3.1 音视

27、频信息存储 车站层音视频采集设备采集到的音视频信息均应进行存储, 音视频信息存储周期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8.3.2 存储管理 音视频信息存储模式应包括全时存储、定时存储、手动存储、报警存储等,存储规则应包括存储周期循环存储、 存储空间循环存储、 永久性存储等, 应对每一路音视频媒体流进行存储模式及规则的设置。 音视频信息录像资源应统一管理、 统一检索、 统一对外服务, 对媒体流丢失、 录像不完整等应告警。 音视频信息存储空间应能够平滑扩展,增加存储空间时应保证已有录像的安全性、完整性。 DB11/T 16812019 7 8.3.3 录像检索与回放 8.3.3.1 录像检索 经授权的

28、用户应能检索并调取在设计存储周期内任意时间段的音视频录像, 检索和回放录像应精确到秒。可按多个组合条件进行录像检索。 8.3.3.2 录像回放 录像回放模式应包括单画面录像回放、多画面录像回放等多种录像回放画面显示模式。 在各种画面显示模式下均应实现录像正常速度播放、暂停、停止、倍速播放、拖拽播放、逐帧播放等播放控制操作,多画面录像回放应能分别对不同画面进行单独控制操作。 录像回放在单画面录像回放、多画面录像回放模式下进行正常速度播放时,应同步进行音频播放,播放时应与视频画面同步;多画面录像回放模式下播放第一画面音频。 录像回放媒体流的编码格式及封装格式应符合附录 C 中的要求。 8.3.4

29、录像复制与抓拍 经授权的用户应能复制录像、下载录像、对录像进行抓拍。 8.4 智能应用 8.4.1 智能视频分析 8.4.1.1 基本要求 经授权的用户根据需求应能选择及调整智能视频分析应用种类, 应能对单路视频资源的多个视频分析应用种类或规则进行设置,同一设备应能在不超过设备能力条件下同时实现不同种类的智能分析应用,能对视频分析报警规则进行设置。在视频智能应用报警时,应在指定的监视器、工作站上自动弹出具有显著标志的画面。 8.4.1.2 客流统计 实时统计进入、离开指定区域的人数等信息,应显示指定时间范围内的人数状态、区域内人数状态等信息。 8.4.1.3 客流密度检测 对设定检测区域内客流

30、密度进行检测,具备不同监测区域的不同敏感度设置。 8.4.1.4 逆行检测 实时检测指定区域内乘客在禁行方向的运动。 具备不同检测区域的不同敏感度设置, 具备禁行方向的报警触发时间的设置。 8.4.1.5 入侵检测 实时检测目标进入或离开检测区域的事件。 每路视频中应可设置多个检测区域, 并可同时进行检测和跟踪。 8.4.1.6 其他 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配置其他类别智能视频分析功能。 8.4.2 视频图像质量诊断 8.4.2.1 基本要求 DB11/T 16812019 8 对视频图像质量、云镜控制有效性进行自动检测和诊断,当诊断出异常时,发出相应的报警信息,检测宜采用轮巡检测方式。 应支持

31、灵活选择图像质量诊断的视频资源,支持单路或多路视频资源的多个图像质量诊断规则设置,支持对视频图像质量诊断报警规则的设置。 8.4.2.2 对比度异常 全屏单一偏色或多种颜色混杂的带状偏色等现象。 8.4.2.3 图像模糊 视频画面主体部分图像模糊、部分区域模糊等现象。 8.4.2.4 图像亮度异常 视频画面过亮或过暗等现象。 8.4.2.5 外部干扰 视频图像出现雪花、条状、带状条纹、滚屏、折叠等现象。 8.4.2.6 视频画面冻结 视频画面停滞在某一帧的现象。 8.4.2.7 视频画面抖动 视频图像上下抖动、左右抖动等现象。 8.4.2.8 视频信号缺失 间发性或持续性的视频缺失等现象。 8

32、.4.2.9 PTZ 控制失效 云镜全部或部分无法正确执行指令等现象。 8.4.2.10 视频遮挡 视频画面主体部分图像被遮挡等现象。 8.5 电子地图 系统应能够调用第三方电子地图系统/GIS 系统。应支持矢量地图,宜支持三维地图。应对地图资源信息进行查看并分类管理,实现按列表节点(区域、地图)名称模糊查询。 应能够在电子地图上标记采集设备位置, 预览采集设备音频、 视频, 并显示结构化数据及报警信息;应支持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录像回放;能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采集设备状态并标注。 8.6 系统联动告警 8.6.1 联动告警 根据输出的联动告警信号,应显示告警提醒、告警信息、联动画面及当前告警次数,

33、能够手工确认告警信息。 8.6.2 联动告警配置管理 8.6.2.1 告警类型 DB11/T 16812019 9 联动告警宜包括入侵联动告警、召援电话联动告警、智能应用联动告警等类型。 8.6.2.2 联动告警配置 联动告警项配置应不少于告警频度、告警用户、告警显示终端、联动摄像机等。 8.7 系统故障隔离与独立运行 8.7.1 故障隔离 系统服务管理范围内的部件、单体设备、子系统等发生故障时,不应影响系统服务管理范围内其他部分的正常工作。 8.7.2 脱网独立运行功能 车站层视频监视系统与线路中心层视频监视系统出现网络中断情况时, 车站层视频监视系统应正常工作,并确保车站层已登录用户的正常

34、操作。 8.8 异地容错 8.8.1 视频管理设备异地容错 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应具备至少接管一个车站/车辆基地的视频管理设备异地容错功能, 当本线车站或车辆基地视频管理设备故障时, 应由本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容错视频管理设备接管其管理服务功能。 在车站/车辆基地的视频管理设备恢复视频管理功能后,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应自动解除对该车站/车辆基地管理状态。 8.8.2 存储设备异地容错 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应具备至少接管一个车站/车辆基地的视频存储设备异地容错功能,当本线车站/车辆基地视频存储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由本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容错存储设备接替其存储

35、功能,并告警。 在车站/车辆基地的存储设备恢复视频存储功能后,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应自动停止对该车站/车辆基地的存储功能。 8.9 时钟同步 线路中心层视频监视系统应与线路时钟系统保持同步, 车站层视频监视系统应与线路中心层视频监视系统保持时钟同步。 8.10 系统管理 8.10.1 用户管理 应支持用户创建及用户权限分配, 管理员能够修改包括用户权限在内的所有信息, 并进行删除用户操作,普通用户可修改登录密码。 8.10.2 云镜控制优先级管理 云镜控制优先级应以线路为单位进行划分,不同线路应单独配置,云镜控制优先级应符合附录 D中的要求。 8.10.3 日志管理 应具有日志记录功能

36、,日志记录应包括操作记录、故障记录、设备记录等。 日志记录内容不可人工删除,记录存满应自动覆盖。所有日志记录均应支持检索、查询、导出等操作。 DB11/T 16812019 10 8.10.4 业务配置管理 8.10.4.1 轮巡设置 轮巡组设置应支持按照摄像机的序列、 轮巡间隔和显示窗口进行配置, 并支持对每个轮巡组进行自定义命名和分配使用权限。 8.10.4.2 组切设置 组切设置应支持按照摄像机的序列和显示窗口进行设置,并支持对每个组切组进行自定义命名和分配使用权限。 8.10.4.3 预置位设置 具有云镜控制功能的音视频采集设备应支持预置位设置。 8.10.4.4 巡航设置 具有云镜控

37、制功能的音视频采集设备应支持巡航设置, 可将若干个预置位加入到一个巡航组, 并设置预置位的顺序以及延时。 8.10.4.5 画面拼接设置 视频画面拼接显示应根据用户选择进行画面拼接。 8.10.5 业务监控 系统应监控接入的音视频采集设备、 音视频解码设备、 视频管理设备、 存储管理等设备的在线状态,视频分析设备的智能分析运行状态。 系统能够查看音视频采集设备存储图像对应的存储计划, 查看配置的视频分析规则, 多条件组合查询分析服务器上报的视频分析报警信息。 8.11 网络管理 8.11.1 基本功能 系统应具备网络监视与管理功能,对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进行收集。 系统能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配置管理

38、、设备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能够进行终端设备、服务器工作状态的管理及统计。能够记录并查询对设备的操作、运行、异常情况的日志,并提供多种检索、查询方案。 支持车站/车辆基地系统设备电源进行远程定时或手动开关机。 8.11.2 设备编码 系统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统一编码。 8.11.3 信息收集 系统应支持设备状态和告警信息的统一收集和整理。 8.11.4 配置管理 8.11.4.1 时钟同步配置 系统应支持设备的时钟同步配置管理。 8.11.4.2 网络摄像机配置 DB11/T 16812019 11 系统应支持对网络摄像机进行配置,应支持对网络摄像机参数的修改与查询。 系统应支持字符叠加相关

39、信息的配置。 8.11.4.3 编解码设备配置 系统应支持对编解码设备进行配置,应支持对编解码设备参数的修改与查询。 系统应支持字符叠加相关信息的配置。 8.11.4.4 视频管理设备配置 系统应支持对视频管理设备进行配置。 8.11.4.5 存储设备配置 系统应支持对视频存储设备进行存储空间、数据保护策略等配置。 8.11.4.6 交换设备和安全隔离设备 系统应支持对线路数据网络交换设备、安全隔离设备进行配置。 8.11.4.7 告警规则配置 系统应支持根据设备的监控需要配置每个设备的告警规则,按照条件触发不同等级的告警。 8.11.5 性能管理 8.11.5.1 采集任务管理 系统能够对主

40、要设备实时工作状态进行采集,能够根据设备的监控需要配置每个设备的采集指标,并可启停指标采集任务。 8.11.5.2 性能数据采集 系统应支持采集设备的 CPU、内存、硬盘、网络等性能指标。 8.11.5.3 性能数据展示 系统应支持实时性能、历史性能等数据以多种颗粒度的曲线图等方式进行展示和分析。 8.11.6 故障管理 8.11.6.1 故障告警 系统应实时报告系统运行故障,对故障进行定位,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告警。 8.11.6.2 告警显示 系统应支持不同告警严重等级的显示。 8.11.6.3 告警查询 系统应支持针对告警数据进行多条件组合查询。 8.11.6.4 告警处理 系统应支持对告警

41、信息进行确认、删除等处理。对同类告警进行压缩存储,并累计其发生次数及最后发生时间。 8.11.6.5 告警声音提示 告警发生时,系统应播放告警声音提示。 DB11/T 16812019 12 9 性能要求 9.1 通用性要求 系统安全性应符合 GA/T 669.1 中第 9 章要求。 系统电磁兼容性应符合 GA/T 669.1 中第 10 章要求。 系统电源应符合 GA/T 669.1 中第 11 章要求。 系统所使用设备的环境适应性应符合 GA/T 367 中第 7 章要求。 9.2 可靠性 音视频采集设备的在线率应不小于97%。 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应不小于20000h。 9.3 可维护性

42、因设备问题造成的系统故障恢复时间应不大于 30min。 9.4 音视频采集要求 9.4.1 车站/车辆基地音视频采集要求 车站/车辆基地音视频采集应满足:标清视频图像分辨率不低于 D1,码流不低于 2Mbps,高清视频图像分辨率不低于 1080P,码流不低于 4Mbps。音频采样频率应不小于 32 kHz,音频采样位数应不小于8 bit。音视频媒体流的编码格式及封装格式应符合附录 C 中要求。 9.4.2 列车音视频采集要求 列车音视频图像分辨率应不低于 720P, 码流应不低于 1Mbps。 音视频媒体流的编码格式及封装格式应符合附录 C 中要求。 9.5 音视频编解码性能要求 音视频媒体流

43、的一次编解码延时应不大于 400ms。 9.6 图像质量要求 数字图像质量主观评价评分标准及方法应符合 DB11/T 384.5 中的规定,评分应不低于 4 分。 9.7 录像存储与回放性能要求 9.7.1 车站/车辆基地录像存储要求 车站/车辆基地录像存储应满足:标清图像分辨率不低于 D1,码流不低于 2Mbps;高清图像分辨率不低于 1080P,码流不低于 4Mbps。 支持多路音视频媒体流并发存储,支持多种格式、码率的音视频媒体流存储。 9.7.2 列车录像存储要求 列车音视频资源宜在地面进行备份存储,供授权用户远程调用。 在车地无线传输条件满足的情况下, 列车音视频资源宜在地面进行实时

44、备份存储, 供授权用户远程调用。 9.7.3 录像检索与回放要求 录像回放及下载最大速度应不小于 8 倍速度。录像回放及下载应不影响存储业务正常工作。 DB11/T 16812019 13 9.8 智能应用要求 9.8.1 视频智能分析要求 9.8.1.1 基本要求 系统应确保视频分析触发报警时,视频分析性能不受影响。 9.8.1.2 客流统计 客流统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能对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或等于16px的目标进行客流量统计; b) 目标流量统计误差应在- 15%15%范围内。 9.8.1.3 客流密度检测 客流密度检测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能对目标宽度和高度均大于10 px的场景

45、进行密度检测; b) 目标稠密程度估计误差应小于或等于1个级别,目标稠密程度分为4个级别: 1) 很稀疏:目标覆盖面积占检测区域面积的025%; 2) 稀疏:目标覆盖面积占检测区域面积的26%50%; 3) 密集:目标覆盖面积占检测区域面积的51%75%; 4) 很密集:目标覆盖面积占检测区域面积的76%100%。 c) 检测结果输出时间应小于或等于2s。 9.8.1.4 逆行监测 逆行检测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能检测出水平或垂直方向速度为15 px/s200 px/s、且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或等于16 px的逆行目标; b) 逆行判定距离应能在32 px256 px设置; c) 检测结果输出

46、时间应小于或等于1s; d) 检测率应大于或等于95%; e) 误检率应小于或等于10%。 9.8.1.5 入侵监测 入侵检测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能检测出水平或垂直方向速度为15 px/s200 px/s、且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或等于16 px的入侵目标; b) 检测结果输出时间应小于或等于1s; c) 检测率应大于或等于95%; d) 误检率应小于或等于10%。 9.8.2 视频图像质量诊断要求 系统应确保视频图像质量诊断触发报警时,视频图像质量诊断性能不受影响。 图像质量诊断误报率应小于 5%,漏报率应小于 5%。 9.9 系统联动要求 DB11/T 16812019 14 报警信息联动

47、响应时间应不大于 500ms。 9.10 异地容错要求 9.10.1 视频管理设备异地容错 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应具备至少接管一个车站/车辆基地的视频管理设备异地容错的能力。 当车站/车辆基地视频管理设备故障时,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视频管理设备接管其管理功能,接管时间应不大于 60s;在车站/车辆基地的视频管理设备恢复视频管理功能后,应重新接管本站视频管理业务,接管时间应不大于 60s。 9.10.2 存储设备异地容错 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应具备至少接管一个车站/车辆基地的存储设备异地容错的能力。 当车站/车辆基地的视频存储设备故障时,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存储设

48、备应接管其存储功能,接管时间应不大于 60s;该过程中录像丢失时间应不大于 60s。 在车站/车辆基地的存储设备恢复视频存储功能后,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应自动停止对该车站/车辆基地的存储功能,该过程中录像不能丢失。 9.11 网络传输质量要求 IP 网络的性能参数指标(不含车地)应符合如下要求: 端到端通信的网络时延上限应小于100ms; 端到端通信的时延抖动上限应小于20ms; 端到端通信的丢包率上限应小于 110- 5; 端到端通信的包误差率上限值为 110- 4。 9.12 指令响应要求 车站层系统指令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00ms;层级间系统指令响应时间应不大于300ms。 9.1

49、3 时钟性能要求 时钟同步源丢失后, 音视频采集设备和音视频编解码设备在自主授时 24h 内设备时钟偏差应不大于6s。 10 接口要求 10.1 线路运营控制中心接口 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视频监视系统应建立与线路传输系统、 时钟系统、 线路ATS、 线路综合监控系统、线路集中告警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车地综合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电源系统的接口,系统接口应参考附录E中E.1的要求。 10.2 线路备用控制中心接口 线路备用控制中心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应建立与线路传输系统、时钟系统、线路ATS、线路综合监控系统、车地综合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电源系统的接口,系统接口应参考附录E中E.2的要求。 10.3 车站/车辆

50、基地接口 DB11/T 16812019 15 车站/车辆基地视频监视系统应建立与线路传输系统、车站综合监控系统、垂直电梯、换乘站视频监视系统、外部系统联动及电源系统的接口,系统接口应参考附录E中E.3的要求。 10.4 列车视频监视系统接口 列车视频监视系统应建立与车地综合无线通信系统和列车电源系统等其他专业的接口,系统接口应参考附录E中E.4的要求。 10.5 路网层视频监视系统接口 路网层视频监视系统建立与外部单位系统的接口,系统接口应参考附录E中E.5和附录F的要求。 11 安全要求 11.1 通用要求 物理环境、通信网络、边界防护、计算环境、管理中心、管理制度、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