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37∕T 3714-2019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监督规范(山东省).pdf

上传人:秋儿 文档编号:5628639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3714-2019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监督规范(山东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37∕T 3714-2019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监督规范(山东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37∕T 3714-2019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监督规范(山东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37∕T 3714-2019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监督规范(山东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37∕T 3714-2019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监督规范(山东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43.020 T 4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7142019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监督规范 Supervision specification of electrical vehicle charging equipment 2019 - 11 - 18 发布 2019 - 12 - 18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7/T 3714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监督规则 . 1 5 试验项目 . 2 6 非车载充电机监督检测试验方法 . 2 7 交流充

2、电桩监督检测试验方法 . 4 8 监督评价报告 . 6 DB 37/T 3714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青岛华烁高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徐仲春、杜红亮、李合欣、田诚信、张心。 DB 37/T 37142019 III 引 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政策,推进电动汽车广泛应用,确保充电设备能正常安全运行,保证充电人员的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对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监督的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D

3、B 37/T 37142019 1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监督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充电站内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不包括个人使用和专门用途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487.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234.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234.2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

4、流充电接口 GB/T 20234.3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GB/T 27930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GB/T 29317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 GB/T 29781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 GB/T 31525 图形标志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志 GB/T 34657.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 第1部分:供电设备 GB/T 34658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 NB/T 33001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NB/T 33002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 NB/T 33008.

5、1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 NB/T 33008.2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2部分:交流充电桩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317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监督规则 4.1 适用情况 4.1.1 运行超过一年的充电设备。 4.1.2 充电设备运行后再进行扩容的。 4.1.3 停止运行两年以上再运行时。 4.2 监督规定 4.2.1 监督抽查时间每年一次。 DB 37/T 37142019 2 4.2.2 监督抽查数量定为不同规格的产品各抽查一台。 5 试验项目 5.1 非车载充电机现场监督试验项目 非车载充电机现场监督试验项目见表1。 表1

6、 非车载充电机现场监督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内容 1 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 2 功能试验 显示功能试验 输入功能试验 通信功能试验 3 协议一致性试验 协议一致性试验 4 电击防护试验 电击防护试验 5 安全性能试验 输出过压保护试验 绝缘接地保护试验 开门保护试验 反接保护试验 急停功能试验 6 接口锁紧功能检查 接口锁紧功能检查 7 控制导引试验 控制导引试验 5.2 交流充电桩现场监督试验项目 非车载充电机现场监督试验项目见表2。 表2 非车载充电机现场监督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内容 1 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 2 功能试验 显示功能试验 输入功能试验 通信功能试验 3 电气防

7、护试验 直接接触防护试验 间接接触防护 4 安全性能试验 急停功能试验 5 控制导引试验 控制导引试验 5.3 试验环境条件 在本规范中的试验均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正常运行条件下进行。 DB 37/T 37142019 3 6 非车载充电机监督检测试验方法 6.1 一般检查 6.1.1 外观检查 检查充电机外壳应平整,无明显凹凸痕、划痕、变形等缺陷;表面涂镀层应均匀、不应脱落;零部件紧固可靠,无锈蚀、毛刺、裂纹等缺陷和损伤;所有铭牌、标志均安装规范,端正牢固,字迹清晰。 6.1.2 供电设备断电控制功能 当控制导引功能中断, 或控制导引信号不允许充电, 或充电设备门打开等活动造成带电部件露出时,

8、应切断对电动汽车的供电,但控制导引电路可以保持通电。 注:断电也可能由于其他原因,如停电。 6.1.3 插头电缆贮存方式 对于连接方式C的供电设备,应为未使用的车辆插头提供一种贮存方式,车辆插头应存放在地面上方0.5 m1.5 m处。对于长度超过7.5 m电缆的连接方式C的供电设备,应采取相关管理和储存措施使自由电缆长度在未使用时不超过7.5 m。 6.2 功能试验 6.2.1 显示功能试验 充电机连续电池管理系统,并进行启停操作,在各种状态下,检查充电机的显示功能。充电机应能显示相关信息,显示字符清晰、完整,没有缺损。 充电机应显示的信息: a) 电池类型、充电电压、充电电流、计量信息; b

9、) 电池单体最高/最低电压; c) 在出现故障时应有相应的提示信息; d) 在手动设定过程中应显示人工输入信息。 6.2.2 输入功能试验 手动设置充电机参数,充电机应能正确响应。 6.2.3 通信功能试验 搭建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机与上级监控系统的通信环境,充电机在充电过程中,应能随时响应上级监控系统数据召唤和远程控制,即时获得充电参数和充电实时数据。 6.3 协议一致性试验 通过模拟进行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的协议一致性测试。在模式4下,应采用数字通信以实现车辆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控制,通信协议应符合GB/T 27930。数字通信对于充电模式2、模式3可选。 6.4 电击防护试验 6.

10、4.1 直接接触防护 所有充电模式,所有连接方式,外壳的防护等级至少:IPXXC。 DB 37/T 37142019 4 6.4.2 间接接触防护 通过电桥、 接触电阻试验仪或数字式低电阻试验仪测量。 充电机内任意应该接地的点至总接地之间的电阻不应大于0.1 ,测量点不少于3个。 6.5 安全性能试验 6.5.1 输出过压保护试验 整定输出过压保护动作值, 人为模拟充电机输出过压故障, 充电机应立即切断直流输出并发出告警提示。 6.5.2 绝缘接地保护试验 整定绝缘接地保护定值,模拟充电机直流输出发生接地故障或绝缘水平下降到绝缘接地保护定值,充电机应立即切断输出,并发出告警提示。 6.5.3

11、开门保护试验 对于充电机门打开可造成带电部位露出的充电机,连接试验系统,在充电前,打开充电机门,检查充电机应无法启动充电机充电;在充电过程中,打开充电机门,检查充电机应切断对电动汽车的供电,控制导引电流可保持通电。 6.5.4 电池反接试验 将电池电压模拟器与充电机输出正、负极反置,启动充电机输出,充电机应闭锁直流输出并发出告警提示。 6.5.5 急停功能试验 检查充电机急停开关的完好性。 急停开关防误操作措施不应失效。 对一体式充电机启动急停装置时,检查其应能同时切断充电机的动力电源输入和直流输出接触器。 对分体式充电机启动急停装置时, 检查其应切断充电机直流输出接触器,也可同时切断充电机的

12、动力电源输入。充电机连接负载,并设置在额定负载状态下运行,启动急停开关,检查充电机应在100 ms内断开K1和K2,且直流输出电压应在1 s内下降至60 V以下。 6.6 接口锁紧功能检查 目测直流充电时,车辆接口应具有锁止功能,该锁止功能应符合GB/T 20234.1的相关要求。车辆插头端应安装机械锁止装置,供电设备应能判断机械锁是否可靠锁止。车辆插头应安装电子锁装置,电子锁处于锁止装置时,机械锁应无法操作,供电设备应能判断电子锁是否可靠锁止。当机械锁或电子锁未可靠锁止时,供电设备应停止充电或不启动充电。充电结束充电接口电压降至60 VDC以下时,检查充电机可以解除电子锁。电子锁止装置应具备

13、应急解锁功能,且不应由人手直接操作解锁。 6.7 控制导引试验 6.7.1 控制导引电路应符合 GB/T 18487.1 附录 B.1、B.2 的要求。 6.7.2 充电控制过程应符合 GB/T 18487.1 附录 B.3 的要求。 6.7.3 充电连接控制时序应符合 GB/T 18487.1 附录 B.5 的要求。 DB 37/T 37142019 5 7 交流充电桩监督检测试验方法 7.1 一般检查 7.1.1 充电连接方式检查 检查交流充电桩的连接方式应满足NB/T 33002中7.3.1规定的要求。即适用于GB/T 18487.1中7.1所描述的A或B连接方式。 7.1.2 供电设备

14、断电控制功能 当控制导引功能中断, 或控制导引信号不允许充电, 或充电设备门打开等活动造成带电部件露出时,应切断对电动汽车的供电,但控制导引电路可以保持通电。 注:断电也可能由于其他原因,如停电。 7.1.3 供电接口的要求 额定充电电流大于16 A的应用场合,供电插座应设置温度监控装置,供电设备应具备温度检测和过温保护功能。 交流充电电流大于16 A时, 供电接口应具有锁止功能, 该锁止功能应符合GB/T 20234.1的相关要求。供电插座应安装电子锁止装置,防止充电过程中的意外断开。当电子锁未可靠锁止时,供电设备或电动汽车应停止充电或不启动充电。 电子锁止装置用具备应急解锁功能,不能带电解

15、锁且不应有人直接操作解锁。 7.1.4 剩余电流保护器 交流供电设备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宜采用A型或B型或满足符合A型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相关装置。 7.1.5 插头电缆贮存方式 对于连接方式C的供电设备,应为未使用的车辆插头提供一种贮存方式,车辆插头应存放在地面上方0.5 m1.5 m处。对于长度超过7.5 m电缆的连接方式C的供电设备,应采取相关管理和储存措施使自由电缆长度在未使用时不超过7.5 m。 7.2 功能试验 7.2.1 显示功能试验 对交流充电桩进行启停操作,在充电过程中的各种状态下,交流充电桩能显示相关信息,显示字符清晰、完整,没有缺损。 7.2.2 输入功能试验 手动设置交流充电

16、桩充电参数,充电桩应能正确响应。 7.2.3 通信功能试验 交流充电桩应具备与上级监控系统的通信接口, 在相应软件支持下, 交流充电桩应能实现远方操作和充电控制等功能。 7.3 电气防护试验 DB 37/T 37142019 6 7.3.1 直接接触防护 所有充电模式,所有连接方式,外壳的防护等级至少:IPXXC。 7.3.2 间接接触防护 通过电桥、 接触电阻试验仪或数字式低电阻试验仪测量。 充电机内任意应该接地的点至总接地之间的电阻不应大于0.1 ,测量点不少于3个。 7.4 急停功能试验 检查充电桩急停开关的完好性。急停开关防误操作措施不应失效。启动急停开关时,检查充电桩应切断充电桩的动

17、力电源输入。交流充电桩在充电运行状态下,按急停按钮交流充电桩应在100 ms内断开输入开关切断输出电源并发出告警提示提示。 7.5 控制导引试验 7.5.1 连接确认与电子锁功能应满足 GB/T 18487.1 中附录 A.2.1 的要求。 7.5.2 充电控制信号的测试应满足 GB/T 18487.1 中附录 A.2.2 的要求, 且控制信号的频率应满足 1 000 Hz30 Hz。 7.5.3 充电过程中的工作控制程序应满足 GB/T 18487.1 中附录 A.3 的要求。 7.5.4 电连接控制时序应满足 GB/T 18487.1 中附录 A.4 的要求。 8 监督评价报告 8.1 判定原则: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8.2 对监督内容逐一评价,最终形成监督报告,报告主要包括:监督试验报告、监督结论。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国内标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