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展望.doc

上传人:yoyooong 文档编号:5695803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展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展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展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展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展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农业大学本科生学习论文(设计)题目 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展望摘 要:建设和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社会保障建设的主要方向。针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中存在的结构失衡、发展理念有待转变、支持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应明确现阶段社会保障发展的新方向、新形势和新要求,在厘清促进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路基础上,有序推动社会保障的制度改革和结构调适,切实提升社会保障的法治保障和治理效能,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是实现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与制

2、度保障。经过70余年的发展探索,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独特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需进一步探索我国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路。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3、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 所谓新发展阶段,是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迎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对于如何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这是中国发展全新的规划,突出特点在于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发展

4、过程中特别注重均衡协调、追求公平正义、强调成果共享、实现共同富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也是新的契机。这一方面是指对法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指法治建设是其重要保障。2018 年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改时序言部分明确写入了 “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法治建设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思路,特别指出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在新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

5、富裕的要求。”可见,以法治推动共享发展,是新发展阶段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着中国社会领域法治建设的发展变革。为此,不仅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还要在社会立法方面加强谋划。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建设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总结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初步确立了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建设,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也为全球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1.社会保障事业的建立与探索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

6、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32条规定“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我国由此开始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长期探索。1949年,全国各地旱、冻、虫、风、雹、水灾相继发生,水灾尤为严重,被淹耕地约1亿亩,减产粮食达到120亿斤,灾民约有4000万人。面对这样的情况,1949年12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中国第一份社会保障政策性文件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旨在缓解灾情给灾区人民的打击,解决灾区灾民面临的生存危机。1951年2月26日,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初步建立。随后,经过1953年和1956年的两次修订,条

7、例中所规定的劳动保险覆盖范围、待遇标准进一步扩大,初步形成了适用于中国城镇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制度。195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退职、病假期间待遇等暂行办法和计算工作年限暂行规定的命令,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支付及待遇水平等方面进行规范,建立起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同一时期的农村社会保障是集体化的产物,由于土地改革政策影响,农村居民的生存困境得到改善。但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对于农村的社会保障政策仅局限于遭遇灾害时的社会救济,解决其生存危机。 1956年6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960年,中共中央

8、政治局通过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这两个文件标志着我国农村“五保”制度的确立。 “五保”制度针对农村缺乏劳动力、没有生活来源的鳏寡孤独人员,保障他们的“吃、穿、烧、教、葬”,形成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五保供养模式,这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集体福利制度。农村居民为了解决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自发组织起一种具有社会保险性质的医疗制度,即农村合作医疗。该制度依靠集体力量,遵从自愿原则,实行村民之间互助共济,成为当时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基本形式。2.社会保障事业的转型与完善阶段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在这一时期

9、进行改革转型,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的转型,为同时期其他事业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重建民政部,发布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等文件,恢复了退休制度,对退休金以及退职金进行了重新规范。1979年7月,国家劳动保障局增设保险福利司,随后发布关于整顿与加强劳动保险工作的通知,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得以重建。1984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开启了新的篇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行市场经济改革,自此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社会保障事业也因此进行不断转型以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

10、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计划中首次使用了社会保障的概念。从1986年起,我国对传统的“国家单位”保障模式进行改革,社会保障趋于社会化。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完善,涵盖全民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确立。在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障领域,1991年6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并于1997年发布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统账结合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正式确立。1996年,国务院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得以初步建立。次年,劳动部发布关于印发生育保险覆盖计划的通知,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正式确立。1998年12月,国

11、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统账结合的新型医疗保险制度建立。1999年1月,国务院出台失业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正式取代待业保险。至此,我国城镇职工五险并行的社会保险体系得以确立。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领域,200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针对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由此逐步建立。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建立。3. 社会保障事业的成熟与定型阶段2012年以来,我

12、国社会保障事业进入了全面建设时期,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成熟定型。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同年,国务院公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将农村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有了新的价值判断与政策依

13、据,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202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提出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退役军人保障法案,健全完善了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同年,国务院批复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进一步对公共服务作出要求,规范服务标准提升社会保障服务质量。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目前,

14、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长期护理保险成功试点,中央调剂金制度开始实施,社会保险费征收体系正在改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已经初步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的未来展望1.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法是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 要求,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应吸收发达国家长 期协调发展的战略观,不仅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的“稳 定器”,更要把它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这是因为:首先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已经由一种被动的、消极的、事后

15、的补救 性机制,转变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事前与事后相结合的保 障机制,从而为促迸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其次,社会保障范 围的持续扩大和基金积累规模的日益庞大,又使社会保障具 备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应的影响力与实力;再次,则是 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社会保障发挥出促进发展 的功能。如社会文明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就需要社会保障 发挥推动与促进作用。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体系,助力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应完善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与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规范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办法。统一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缴

16、费办法,使其享受同等待遇。其次,优化社会保障资源配置。社会保障工作重心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力度,重点缓解社会保障资源紧缺问题,稳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3. 加强社会保障的制度改革与结构调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外部环境。 在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均预期寿命提升、人口跨区域流动性加快、劳动力结构变化的趋势下,实现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应加快制度改革和结构调适,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适应性,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在思想上,要加强形势分析和趋势研判,充

17、分意识到新形势对社会保障工作的深刻影响,树立战略眼光和新发展理念,明确社会保障体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变化,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灵活调整,完善社会保障有序运行机制,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有法律的刚性约束和支撑,更需要以“系统性” “创新性” “人民性”为核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治理效能。社会保障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政策工具,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建设内容。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应坚持系统发展的治理思维,强化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工作的协调发展,不断促进社会保障工作与其他民生工作的良性互动与协同运行。在数字化、智慧化时代,应加强社会保障经办服务的数字赋能,将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有机结合,运用现代化数字技术完善社会保障领域突发重大风险的应急响应机制,针对不同保障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精细化、专业化的社会保障服务,提升社会保障经办水平和服务水平。只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健全公众参与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增强公众的回应性与主动性,社会保障治理效能才能迈向更高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等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