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主体性德育的内涵.doc

上传人:up710 文档编号:6219228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主体性德育的内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主体性德育的内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主体性德育的内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主体性德育的内涵 摘要: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独立成熟的道德主体,面对我国现阶段德育因缺乏主体性精神而导致的低效,主体性德育观念应时而生。主体性德育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以促进学生在道德教育认知和实践中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为目标,而主体性德育的基本思想则可从其目标机制、形成机制、实现机制、师生关系机制方面加以认识。 关键词: 主体性;德育;定位 人的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增进个体适应社会并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能力的双刃剑特性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免误入歧途。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独立成熟的道德主体,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背景下,道德教育对规范市场主体道德

2、,形成社会制度伦理,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面对我国现阶段德育因缺乏主体性精神而导致的低效,对主体精神的呼唤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一种理念和行动。主体性德育观念应时而生,因其对人主体性的尊重而被人们普遍看好。 一、德育内涵的界定 德育既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精神文化发展的产物。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德育的概念至今尚无定论。国外通常把德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简称或代名词,如康德把依照道德法则对自由人培育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英国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把教育划分为“智育”、“德育”和“体育”三个领域,把“德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主要的基本概念。德育在我国是一个舶来品,学界常在广义和狭义两个

3、范畴加以使用。广义的德育与智育、美育相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它们各有其特定内涵,却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相互制约。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以教育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使他们具备社会生活或职业活动所要求的道德素质和品德,并能自觉践行其道德义务的活动。 当前我国学界比较认同广义的德育概念,即德育主要应该包含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1990年顾明远主编 教育大词典一教育学卷将德育定义为:“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学者鲁

4、洁也认为:“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求,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与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广义的德育概念固然全面,但不能突出德育自身的固有特性和本质,它把社会意识的教育都包含在内,范围太广。因此有学者认为把 “大德育”称为“社会意识形态”更合适,因为广义的德育混淆了道德教育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区别而夸大了它们的联系,只看到他们之间的统一性而忽视了他们之间的差异性,而且,广义的德育概念不利于对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进行专门研究,也不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因此我国也有学者赞同狭义

5、的德育,著名德育专家檀传宝就明确指出:结合中国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理论的语境,学校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较为妥帖,否则问题会较多。因此应严格界定学校德育:德育即道德教育。”学者班华也认为:德育就是育德,就是有意识地实现使社会思想道德学校德育个体内化,也就是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化。本文拟从狭义即从道德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主体性的时代意蕴 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而“人必须充当主体,才谈得上主体性。”对主体性问题进行研究始于哲学,哲学中的主体性蕴含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层面。不同的哲学派别对于人的主体性理解不同,马克思把实践和“现实的人”作为人主体性的基础,指出人的主体地

6、位和主体性不是本体论概念,而是一个认识论命题。人的主体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相对于其活动客体所处的态势表现出的功能特性。因此,人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体现主体的性质和作用,而只有通过自己的自觉活动在与一定客体的关系中发生相互作用以获得对客体的主动态势,发挥能动的积极作用取得支配地位的人,才能成为主体。因此主体是人但不等同于人,“主体和人是就不同方面而言的,前者主要是从活动方面,后者主要是从存在方面,分别反映人的不同性质,因而在使用中并不能随意地代换。”因而主体表达人对世界的一种价值关系及活动状态,在与世界的关系中没有处于积极主动地位的人不可能是主体。 马克思指出,人的主体性指人作为活动

7、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同客体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人的创造性特性。在谈论人的主体性时,马克思从人对自然的依赖和超越的关系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对对象的依赖和接受对象限制和约束是其改造对象的前提,并指出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实践活动作为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是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和对象之间形成的主客关系,是人的主体地位及主体性形成和生成的开始,交往则是个人主体意识和主体性形成的重要条件。基于此,我认为当前时代对主体性的把握应从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人的为我性和社会性、人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几个方面着手。能动性是对受动性的超越和扬弃,指主体在

8、对象性活动中接受客体的制约时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自然世界。社会性指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能无视社会文化、规范对人发展的限制而一味张扬人的为我特性,应在个人需求与社会之间保持适度平衡,否则其主体性必然丧失。积极的主体性指包含真、善、美价值的主体性,与假、丑、恶的消极主体性相对,人的主体性发展必然要求大力培养用积极性的主体性代替消极的主体性。由此可见,主体性作为活动主体的人的质的规定性,至少应包括自主性、创造性、能动性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自主性是主体性的核心,拥有自主性的人具有自律性,能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是现代人一种不可缺少的素质。能动性是主体

9、性最本质的特征,其实质表现为有选择地、自觉地、主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性是人的能动性的凸显,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表现为主体不再盲目地满足自己的现状,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能动地把握客体,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层次和最高表现,是主体性的灵魂。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对主体性的呼唤已成时代的潮流。我国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主体性的现代提升的回应,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对主体性思想的当代阐释,两者之间是相通的。一方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宏扬人的主体性,催醒人的自觉意识,充分展现人的能动作用,这必然导致中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导致国民主体性的提升,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及主体性的提升,必然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为此,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就是培养和塑造以人为主体的精神与灵魂,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和提升应成为教育本质的核心部分。因此,教育应努力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升,成为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机制,对人的主体性发展起着定向作用,而这在德育中应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果以上认识正确,主体性德育的提出势所必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文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