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单元学习总结(1).docx

上传人:文库大宝贝 文档编号:6263287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单元学习总结(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单元学习总结(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单元学习总结(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单元学习总结(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学习总结 一、全面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1从背景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2从改革内容来看(1)政治上:改善了吏治,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2)经济上:破坏了井田制,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3从改革的效果来看:因为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而效果各异。总体来说,这些改革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废除了旧的奴隶制政治、经济制度,使新兴地主阶级地位得到强化,为以后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1相同点(1)目的上:都要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在分裂割据中谋求发展。(2)

2、内容上:都有促进经济发展、等级划分、政权机构的规定,也涉及到风俗变革。(3)特点上:都重视“法治”,削弱了旧贵族势力。(4)影响上:都促进了本国的发展与进步。2不同点(1)目的不同:梭伦改革旨在缓和矛盾,稳定城邦秩序;商鞅变法旨在富国强兵。(2)内容不同:梭伦改革鼓励工商业发展,吸引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加强对人民的严格控制。(3)特点不同:梭伦厉行“法治”是为民主政治的需要;商鞅变法是为君主专制的需要。(4)影响不同:梭伦改革促使雅典走上民主政治轨道;商鞅变法使秦国走上了中央集权的道路。(5)性质不同: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缓解统治危机的改革,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改革运动。【

3、例题】(2013福建文综41A)(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摘自商君书(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 审题思路审题意:第(1)问,指出商鞅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要依据材料一,总结材料的含义,做到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来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事商贾”即做商人,即要考生回答,普通人做商人,对于国家的危害。抓关键:由

4、“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可知重农,由“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可知抑商。由此可知,其主要指导思想为重农抑商。第(2)问由材料中“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即可得出答案。扣知识:第(1)问,联系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政策,其思想为重视农业的发展,轻视并抑制商业的发展。第(2)问,可联系商鞅变法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影响,依此为依托,分析、概括材料,回答问题。答案(1)商鞅:重农抑商。(2)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变式训练】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为显著,

5、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大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度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摘编自中国通史(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2)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答案

6、(1)吴起变法主要是针对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商鞅变法是全面的改革,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2)商鞅变法历时19年,分先后两次逐步推行,注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证。吴起变法抑制贵族,打击对象明确,但使自己孤立;变法急于求成,时间短暂,许多措施难以实施。解析第(1)问,不同之处,可从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影响进行比较。第(2)问,可从人物性格、阶级立场、采取的方式或手段、所受阻力、民众的支持等方面思考。解题技巧总结文字材料型非选择题答案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材料的中心论点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的要点一个也不要丢。“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和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