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一轮复习测试卷十:古典诗词鉴赏一.doc

上传人:高校张老师 文档编号:6365357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一轮复习测试卷十:古典诗词鉴赏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一轮复习测试卷十:古典诗词鉴赏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一轮复习测试卷十:古典诗词鉴赏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一轮复习测试卷十:古典诗词鉴赏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一轮复习测试卷十:古典诗词鉴赏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三2015届一轮复习测试卷十古典诗词鉴赏(一)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采蘩诗经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注蘩:白蒿,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被:取他人之发编结披戴的发饰,相当于今之假发。僮僮:形容首饰盛貌。公:公庙。祁祁:形容首饰舒散。归:归寝。(1)诗中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答:(2)诗歌最后四句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答案:(1)诗中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繁忙劳作、无暇自顾的宫女形象。她或终日在池沼、山涧为公侯采蘩,或终日在公庙伺候,十分

2、辛苦。(2)对比手法。通过表现采蘩宫女发饰的变化,表现她们的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采蘩宫女的深切同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怨歌行汉班婕妤注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注班婕妤:西汉扶风人。少有才学,汉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妃嫔的称号)。后来遭到赵飞燕的诽谤,从此失宠。此诗作于失宠之后。(1)诗歌中“扇”这一意象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2)诗歌中的女诗人与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分析。答:答案:(1)“扇”是诗歌的线索,使诗歌内容紧凑。女诗人以扇喻己,借物抒

3、情,使诗歌含蓄蕴藉。通过表现“扇”的命运,含蓄地表现了自己由受宠到失宠的遭遇。(2)相同点:都曾对爱情充满憧憬,但最终都被遗弃。不同点:身份地位不同。女诗人贵为妃嫔,深居宫中,追求的是皇上的爱情;而氓中女主人公只是普通百姓。被遗弃后的表现不同。女诗人被遗弃后,只是怨恨;而氓中的女主人公在被遗弃后,表现出一种毅然决然的态度。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渡青草湖南朝阴铿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注青草湖:在湖南岳阳西南,是洞庭湖南部水域的一部分,湘江、汨罗江水由此汇入洞庭

4、湖。阴铿:南朝诗人。曾仕梁、陈两朝,经历了政权迭变。溜:水流的样子,这里指涨水。茅山: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山有华阳洞。相传汉代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此得道成仙。迥:远。讵:岂,怎。(1)“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中“逗”“息”二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答:(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答案:(1)“逗”是停止、逗留的意思。行舟好像停在水天之际的树梢上,形象地表现出舟行水面的情态。“息”是休息的意思。飞鸟没有足够的力量飞过湖面,不得不在高高的桅杆顶休息。这两个字的使用,突出了湖面之浩瀚无际。(2)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瑰丽景色的喜爱和赞叹,对前途艰险的感慨。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

5、面的题目。赏牡丹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王睿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1)刘诗是怎样突出牡丹的特点的?答:(2)请就王诗表达的思想观点谈谈你的认识。答:答案:(1)运用对比(衬托)手法,通过与芍药妖娆艳丽但没有骨气、荷花清雅洁净但没有情韵对比,突出了(衬托出)牡丹的天姿国色。(2)诗人认为牡丹华而不实,乱人心性;赞美桃李默默无闻。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对华而不实的生活态度的批判,对踏实奉献精神的肯定和赞美。(意思对即可)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隋宫燕注唐李益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自从

6、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注贞元十六年,李益曾客游扬州,见到当年隋炀帝的行宫遗迹,感慨万端,于是写下了这首诗。(1)诗歌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答:(2)有人认为将“如”字换成“还”字,表达效果更好。你同意这种改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答:答案:(1)诗歌整体上运用了托物言志(间接抒情)的手法。诗歌通过“隋宫燕”之所见,反映出了隋宫的寂寞、萧条、冷落,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吊古伤今之情。(2)观点一:同意。将“如”字换成“还”字,使诗歌整体上拟人化,燕真正成为诗歌的主体,诗歌内容更显自然真切;且“还”与“几度”形成呼应,更突出了家国盛衰之慨。观点二:不同意。“如”字

7、说明“伤旧国春”的其实是诗人,而非燕。而燕其实也是诗人所见景物之一。因此,诗歌的抒情主体还是诗人,诗人的情感蕴含在每句诗句中。(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留别王维注唐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注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答:答案:(1)屡试不第、怀才不遇的悲伤。漂泊京师,举目无亲的孤单。与王维依依不舍的情怀。只得回归故园,独守寂寞的

8、无奈。(2)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言朴素、自然,毫无雕饰痕迹,如同对友人倾诉心声,诗人的感慨于平实的诗句中自然流露出来。(意思对即可)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宿王昌龄隐居注唐常建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注王昌龄未出仕前,隐居在石门山。常建辞官西归后曾到石门山一游,在好友王昌龄当年隐居处住了一夜。诗中“清溪”正是王昌龄隐居处。(1)“茅亭宿花影”中“宿”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答:(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答案:(1)“宿”的意思是“夜里睡觉”。“宿”字巧用拟人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茅

9、亭夜间宁静的特点和月照花影的美好景象。(2)通过对王昌龄隐居处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处隐居地的喜爱。“孤云”“松”“清光”等意象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清高的品格的敬慕之情。尾联写诗人要辞别俗世,到西山与鸾鹤为侣,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志向。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唐刘长卿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注明时:对朝代的美称。三边:指幽、并、凉三州。此处泛指边疆。轻生:不畏生死。江汉:指江水。(1)“茫茫江汉上”这一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2)诗歌塑造了李中丞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

10、:答案:(1)这一句描写江水浩渺,衬托出李中丞孤独落魄之状,暗示其前途之迷茫。(2)过去做征南将时,他不畏生死,勇猛无比,统领千军万马,威震边关。而今,他罢职归来,四处流落,到老仍忠心于朝廷。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唐贾至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珮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注紫陌:京城长安的路。青琐:皇宫门窗上的装饰,这里指宫门。建章:汉代宫名,这里指大明宫。玉墀:用玉石铺就的殿前台阶。凤池:即凤凰池,在大明宫内,中书省所在地。染翰:写文章。(1)颔联写景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答:(2

1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答案:(1)动静结合,宫殿前杨柳低垂是静景,宫殿中莺儿啼叫是动景,静景和动景结合,生动、准确地表现出皇宫早晨的自然景象。(2)诗歌通过渲染皇城早朝盛况,表达了对皇帝的敬重之情。通过写群臣在凤凰池共沐皇恩,天天写文章侍奉皇帝,表达了对皇帝恩德的赞颂和效忠皇帝的决心。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章台夜思唐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注云:又。殊:尚。(1)首联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答:(2)颔联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答案:(1)首联使用了比

12、喻的修辞手法,将瑟的乐音比作凄风苦雨,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深的哀愁。(2)颔联塑造了诗人深受愁思困扰、夜不成寐的游子形象。诗人彻夜守着孤灯,他在夜里听到了楚角声,看着残月慢慢落下章台,内心深受思乡之情折磨。1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恶树杜甫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注恶树:此诗作于上元二年,当时杜甫为避安史之乱,寓居成都草堂。鸡栖:指皂角树,树体高大。(1)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2)如果将“鸡栖奈汝何”改为“鸡栖无奈何”,对意义和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影响?请谈谈你的理解。答:

13、答案:(1)诗歌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恶人当道、贤良被压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愤懑、不满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理。(2)这两句话都明显地表达出对鸡栖树难以铲除的无奈之情,将问句改成陈述句,不会影响意义的完整性。但改后,表达效果会受影响。问句能增强无奈之情,但陈述句无法达到这一效果。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日秦观霜落邗沟注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注邗沟:中国古运河。今京杭运河里运河段的前身。位于江苏省里下河平原西侧。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秋日景色?请简要分析。答:(2)诗歌运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

14、答案:(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寒冷、明净、空旷、宁静的江南水乡夜景图。寒霜已降,河水清澈,天气晴朗,繁星满空;船只都停歇了,万籁俱寂。(2)诗歌先表现寂静、寒冷的夜景,然后通过“忽有人家笑语声”表现出秋夜的生活气息,令人欣喜。先抑后扬手法的运用,突出了水乡夜景的生趣,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咏愁石象之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匝地丝。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1)颈联是怎样表现“愁”的?请简要分析。答:(2)宋诗略评论这首诗写愁“有神无迹”。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答案:(1

15、)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愁”比作“万顷连天草”“千寻匝地丝”,将抽象的“愁”具体化,突出了“愁”绵长、纷乱,令人难以摆脱的特点。(2)这首咏愁之作,通篇不着一“愁”字,却句句写愁。诗歌首联写“愁”来、去的特点和于人身、心的体现;颔联写“愁”产生的时间;颈联写“愁”的情状;尾联总结性地写愁无处不在。整首诗无一“愁”字,却从多个方面表现了“愁”,行文“有神无迹”。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日寄满子权王令楼前暮霭暗平林,楼上人愁思意深。未必薄云能作雨,从来秋日自多阴。三年客梦迷归路,一夜西风老壮心。欲作新声寄遗恨,直弦先断泪盈琴。注满子权:满执中,字子权,是王令少年时的挚友。直弦:

16、琴的主弦。旧时以琴弦断绝比喻失去知音。(1)“一夜西风老壮心”中的“老”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2)诗歌尾联使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答案:(1)“老”是“使老去”的意思。诗人客居他乡,本已身心疲惫,而一夜西风劲吹,让诗人感到壮志无法实现的悲哀。“老”字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由心怀凌云壮志转为悲慨壮志难酬的思想变化过程。(2)尾联使用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求和满腹愁肠无人倾诉的悲伤。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寓居吴兴曾几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低回又作荆州梦

17、,落日孤云始欲愁。注宋朝南渡后,诗人曾寓居吴兴。吴兴,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辖区。楚囚:指处境窘迫的人。末策:下策。低回:徘徊。(1)曾几的诗讲究炼字。请简要赏析首联中“真”“末”二字的表达效果。答:(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答:答案:(1)“真”意为“真的”,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沦陷的现实难以接受的无比痛苦的心情。“末”意为“下等的”,“末策”即为下策。中原沦陷,诗人没有任何办法再到中原。表达了诗人对中原的无限思念。(2)“但知绕树如飞鹊”句将自己比作绕树飞行的喜鹊,表达了对家国的眷念之情。“不解营巢似拙鸠”句将自己比作不懂筑巢的斑鸠,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沦陷

18、的现状的无奈之情。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古松石延年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生涩紫鳞干。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苍藓静缘离石上,绿萝高附入云端。报言帝座抡才者,便作明堂一柱看。(1)颔联是怎样表现古松的?请简要赏析。答:(2)诗歌颈联写苍藓和绿萝,对表现古松有什么作用?答:答案:(1)古松如龙蛇飞动,影摇千尺;其声势似狂风骤雨,震撼半空。颔联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从形、声两方面,表现出古松坚韧挺拔、正气凛然的形象。(2)通过表现苍藓、绿萝依附他物,侧面衬托出古松高大孤直的形象特点。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王庭珪大厦元非一木支,欲将独力拄

19、倾危。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当日奸谀皆胆落,平生忠义只心知。端能饱吃新州饭,在处江山足护持。注胡邦衡:即胡铨,其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因坚持抗金,上书请斩秦桧等三人,遭秦桧迫害。当时士大夫“畏罪钳舌,莫敢与立谈”。痴儿:指秦桧。端能:准能。(1)首联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答:(2)颔联和颈联是怎样表现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答:答案:(1)首联反映了国家面临倾覆的危险,有志之士意欲救亡图存的社会现实。(2)运用对比(衬托)手法。以奸邪小人自私自利、胆小怕事,衬托胡邦衡忠肝义胆、欲力挽狂澜的奇男子形象。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有美堂暴雨苏轼游人脚底一

20、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注此诗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有美堂位于西湖东南的吴山之上。潋滟:形容水满或满而溢出。鲛室:神话中海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琼瑰:玉石。(1)首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答:(2)尾联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请简要分析。答:答案:(1)“顽”字。“顽”有顽固之意,该字将浓云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浓云密布的景象,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2)尾联上句想象用雨水唤醒醉酒的谪仙李白,此为虚写;下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大雨如注,实中有虚。尾联虚实结合,既突出了雨势之大,也

21、给人以美感享受。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纪闲文天祥九十春光好,周流人鬼关。人情轻似土,世路险于山。俯仰经行处,死生谈笑间。近时最难得,旬日海陵闲。注诗人于德祐二年正月二十日出使元营被拘留,至写作时正好九十天左右。周流:转来转去。“人情”句:指苗再成将诗人骗到真州城,使其再度飘零于生死路上。“世路”句:指李庭芝有杀害诗人的企图。(1)颈联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2)你从这首诗中得到怎样的人生感悟?请谈谈你的理解。答:答案:(1)诗人行经各处,将生死置之度外,他随机应变,使自己得以保全。颈联塑造了诗人意志坚定、随机应变、大无畏的形象。(2)示例:经历了人生坎坷,更能

22、体会到生命可贵。要珍惜、享受眼前时光。面对艰难的生活,我们只有变得更坚强,才能生存下来。(于诗文有据,言之成理即可)2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浪淘沙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注明道元年,欧阳修与友人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这首词。紫陌:郊野的大路。(1)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答:(2)下阕写“今年花胜去年红”“明年花更好”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答案:(1)虚实结合。“垂杨紫陌洛城东”交代地点,是实写;“

23、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是想象过去和朋友携手赏春的快乐情景,是虚写。虚实结合,表达了词人的时光易逝之慨和对快乐往事的眷念。(从“想象”的角度作答也可)(2)通过表现春光美好,以乐景衬哀情,突出了词人对朋友聚散匆匆的惆怅、哀怨。21.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清平乐春晚北宋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梨花。清平乐春晚南宋李弥逊一帘红雨,飘荡谁家去。门外垂杨千万缕,不把东风留住。旧巢燕子来迟,故园绿暗残枝。肠断画桥烟水,此情不许春知。注小怜:指歌女。李弥逊:吴县(今苏州)人。任户部侍郎时忤逆秦桧,乞归田。晚年

24、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作此词时,苏州已沦陷。(1)请指出王词中“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答:(2)简要说说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答:答案:(1)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写莺儿费尽唇舌挽留春天,但也留不住。既表现出生动活泼的晚春景象,也含蓄地表达出词人的惜春之情。(2)同:都表达了伤春、惜春之情和身世感慨。异:李词还蕴含着对故乡的思念和深深的家国沦陷之悲。2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汉宫春李邴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

25、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注东君:司春之神。塞雁:边塞之雁。(1)词中画线部分是如何表现梅的?请简要分析。答:(2)这首词并非单纯咏梅,而是另有寄托。请谈谈你的理解。答:答案:(1)借春天、霜雪、燕子、塞雁对梅的态度,衬托(烘托)出梅独守寂寞、潇洒出尘、冲寒而放的特点。(2)词人写梅,实际上是以梅自况。梅自甘寂寞、洁身自好的品格正是词人自身精神和人格的写照。词人咏梅有自慰、自勉之意。2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

26、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这首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二年。当时词人因谗言被贬职,从桂林北归,途中经过洞庭湖。岭海:即岭南。萧骚:萧条稀少。挹:舀。斟:往杯子或碗里倒。(1)“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历来为人称绝。请简要赏析。答:(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答案:(1)这三句词想象奇崛。词人欲舀尽西江水,慢慢倒入北斗这个酒勺中,来招待天地万物。词句于奇崛的想象之语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2)表达了词人不同流合污、独守高尚节操的决心和宠辱皆忘、纵情山

27、水的悠然、愉悦的心情。2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汉宫春立春日辛弃疾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注这首词是辛弃疾南归之初、寓居京口(镇江)时所作。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彩纸为燕形戴在头上,以示迎春,叫春幡。西园:原指供皇帝游猎的场所,因其地处京城西郊,故称西园。青韭堆盘:古时立春日做的五辛盘。(1)这首词是怎样表现“东风”的?请简要分析。答:(2)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清愁不断

28、”的原因。答:答案:(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先写东风忙碌着催发花柳,再写东风闲暇时催老人的容颜,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也表达了词人时光易逝之慨。(2)中原沦陷,词人思念家园;时光易逝,但词人功业未就,报国无门;担忧时局,忧国心切。2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注检校:巡视游赏。山园:辛弃疾在灵山的住处。床头:指酿酒的糟架。(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2)请自选角度,赏析词的下阕。答:答案:(1)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的村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29、。(2)从炼字的角度看,“偷”“看”二字用得极为传神。“偷”是“偷偷地”的意思,写出了儿童唯恐被人发现的心理和情态;“看”同时有“观看”和“看护”的意思,表现了词人对“偷”梨和枣的儿童的喜爱和爱护之情。注重细节描写。“偷把长竿”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儿童唯恐被人发现的心理和情态;“静处闲看”这一细节塑造出词人爱护儿童的形象。写景动静结合。“儿童偷把长竿”是动景,“老夫静处闲看”是静景。动静结合,表现出乡村美好和谐的生活氛围。(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即可)2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

30、难看梅花。注本词为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挼:揉搓。(1)“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反映出词人早年怎样的生活状态?请简要分析。答:(2)词的下阕塑造了词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答案:(1)早年时的词人每年雪天都会头插梅花,陶醉于冬日美景和美好生活。这两句反映出词人早年欢乐闲适的生活状态。(2)如今,词人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双鬓花白,再无心赏梅。下阕塑造了词人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形象。2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夜合花吴文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有感。柳暝河桥,莺清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词韵窄,酒杯长,翦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注。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注银罂:银质酒器。(1)你认为“短策频惹春香”句中哪一字用得传神?为什么?答:(2)“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答案:(1)“惹”字用得传神。“惹”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词人穿行于花丛的情景,表现出春景之美好可爱,也含蓄地表现出词人愉悦的心情。(2)通过描写急雨在溪面敲打,残花在狂风中乱舞,一片残鸦飞过苍茫的黄昏等景象,营造出凄凉的意境,表达了词人因思念故人而黯然沉郁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技术 > 后端技术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