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领航】高三语文一轮复习:2-2-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

上传人:高校张老师 文档编号:6369825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领航】高三语文一轮复习:2-2-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领航】高三语文一轮复习:2-2-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领航】高三语文一轮复习:2-2-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领航】高三语文一轮复习:2-2-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领航】高三语文一轮复习:2-2-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楚江怀古唐马戴【注】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1)“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表现手法。答:_(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第三联用动静结合手法,描绘洞庭湖阔大,明月初升,青山苍茫,滔滔江流喧闹不休,构成了一幅壮阔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第三联寓情于景,表达自己直言被黜内心不平。(2)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内心孤独,寂寞、悲怨的悲伤愁苦之情。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

2、答问题。对雪杜甫【注】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答:_(2)读第二、三两联,作者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的感情的?答:_答案:(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2)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樽无绿”中“绿”指酒)和以虚写实的方法,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欧阳修(1)上片描

3、绘的色调和谐、情趣盎然的湖上游春图,经“逐”、“拍”等字的点化,顿使形象呼之欲出。请分析“逐”、“拍”两字的艺术效果。答:_(2)有人说词的下片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情调”,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逐”刻画了堤上游人对水上画船的热衷之情。“拍”刻画了春水活泼泼的生命。(2)词的下片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词人一生怀忧时之情与愤时之意,实在是借酒浇愁,在沉醉中吐胸中郁闷,而获得精神的片刻快慰。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游终南山唐孟郊(1)请简要赏析开头两句中“塞”和“生”两字的妙处。答:_ _(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_ _答案:(1)“塞”,充塞,用夸张

4、的手法写出了终南山充满天地之间的磅礴气势。“生”,升起,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日月从终南山的山巅冉冉升起的景象。(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和对世俗的厌倦之情。终南山环境优美,清幽宜人,让诗人流连陶醉。置身山中,使人正心平,产生远离尘世、超然物外之感。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辛弃疾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注】本词是作者在江西带湖赋闲时所作。余叔良,辛弃疾的友人。冷澹:清冷淡泊。(1)作者笔下的梅花有什么样的特点?答:_

5、(2)从“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答:_答案:(1)傲雪凌霜,岁末争春,欲开未开,白里透红。(2)(示例一)作者认为,为人处世不应过于清高淡泊,否则就不能得到别人的赏识。(示例二)作者认为,为人处世应该保持高洁,即使不被别人赏识,也要坚守不变。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幽州夜饮张说【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答:_(2)简要分析诗歌颔联中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_答案:(1)这两句通过对“凉风”“夜雨”“寒林”的描写,突出了边地之夜

6、萧瑟、荒寒的特点。(2)用典(化用)。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诗句,表达了诗人因年老及仕途坎坷所生的愤懑之情。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游赏心亭王 硅【注】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在“下水门之城上,下监秦淮,尽观览之胜”。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1)“城压沧波到海门”中的“压”字非常有表现力,请赏析。答:_(2)从全诗看,作者为什么“怅然”?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压”字形象地写出了城之高、城之固,突出了城的险峻。也写出了水势的波涛汹涌。写城之险,水之汹,为下文的感怀作了适当的铺垫和过渡。(2)前四句

7、是写作者登高远眺,感慨江山依旧,物是人非。后四句感慨史事,听到玉树歌,人们不禁想起陈朝覆灭的历史悲剧,是说如今的王者不能吸取前朝教训,使作者忧虑而“怅然”。8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凤栖梧王庭筠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注】王庭筠,金代书画名家,善诗文。官至翰林修撰,金章宗承安元年因赵秉文上书事被削职,降为郑州防御判官。语出唐代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抒发宫女离家别亲,禁锢深宫的痛苦之情。(1)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词,说说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有哪些。答

8、:_(2)“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本词景与情是如何结合的。答:_答案:(1)羁旅愁思,思归之意。原因:悲秋思乡,颠沛一生,不被重用。(2)本词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相生。上片中所写的“柳、亭、阳”无不融入词人的主观情感,说成“衰柳、短亭、残阳”,用景烘托出羁旅愁思;下片写蟹紫柑黄,西风劝人,秋水雁飞,移情于物,把思归之情表达得更加深沉、绵长,使情与景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方干(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结合全诗说说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 答:_(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答:_答案:(1)描写了傍晚时分鹤飞蝉鸣

9、(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的景象,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慨。(2)内容上,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形式上,末句以“身旅羁”和首句的“非我有”相照应,又回扣诗题的“旅次”二字,结构严谨。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葛溪驿宋王安石【注】漏:漏壶,古时计时器。(1)诗的结尾写蝉声嘈杂,诗人心情烦乱。诗人为什么心“乱”?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_(2)从全诗看,诗人是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自己情感的?请略加分析。答:_答案:(1)身在病中;思念故乡;感慨时世(或:感时伤世、忧时、忧国忧民);漂泊天涯(或:独

10、宿驿馆);秋景凄凉。(2)直接抒情,二、三两联直接抒发夜宿所感。借景抒情,首联描写葛溪驿的环境,营造氛围;尾联以黄叶鸣蝉衬托自己的心境。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注】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衍为酒的代称。 (1)请赏析“玉人浴出新妆洗”一句的妙处。 答:_(2)作者上片写梅与下片写梅,手法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答:_答案:(1)此句以人喻梅,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玉洁冰清,明艳出群。亦花亦人,形神宛肖,

11、浑然一体。(2)上片主要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用“寒梅点缀”“香脸半开”“玉人浴出”直接描绘寒梅初放的明艳娇媚。下片则转用侧面烘托,则以月色玲珑、金樽绿蚁、群花来衬托梅的雅洁不俗。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病后登快哉亭贺铸【注】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职徐州病后所作。黄华,菊花。(1)同是多病之身,杜甫登高中是“潦倒新停浊酒杯”,而贺铸却“把酒不知厌”,结合所学知识,试简要分析二者的异同。答:_(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颈联“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答:_答案:(1)不同:登高中,久客他乡、艰难穷困、愁苦衰老,使诗人心灰意冷,本想借酒浇愁,却偏偏因病不能喝酒,这反而更增添了愁烦。本诗中,诗人因为贬谪之意太浓,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即使病后初愈,仍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相同:都表达了诗人内心抑郁又无处倾诉的矛盾和痛苦之情。(2)诗人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暮霭之中,夕照飞鸦,鸦归古刹,草入荒城渲染了一片萧瑟、凄冷的意境,寄托了作者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抒发了怀乡思归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技术 > 后端技术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